《海的女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快速浏览课文,能说出童话奇妙的地方,感受童话情节上的神奇。
2.了解《海的女儿》整个故事主要内容,重读细节,感受小人鱼的特别。
3.有读整个童话的兴趣及了解阅读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二、教学重难点:
1.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2.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三、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检查预习引导学生感受海洋的神奇 1.今天我们将学习《海的女儿》,请问作者是谁? 2.出示生字新词,首先学生自由读,然后指名读,最后齐读,注意纠正个别读音。出示与词语对应的图片,结合图片再度词语。 一、汇报预习 成 果 初 步感受海洋的神奇 1.学生汇报作者是安徒生,合作汇报安徒生的国籍,生活环境,主要作品等。 2.在老师的要求读词语,注意听并纠正同学的错误。结合图片进一步认识海洋。 通过认识作者,提取已有知识储存,回顾童话的特点。在对作者生活环境的熟悉中,明确作者的创作来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在词语识记中,由于学生对海洋的陌生,适当引入图画,增加学生的词语的直观认知,加深印象,初步感受海洋的神奇。
二、略读课文,引导感知童话的神奇 1.童话是想象出来的,童话里总有一些让人感觉到奇妙的地方。请你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想哪些地方特别神奇?浏览是有一定速度地默读。 2.童话不仅情节神奇,它的语言也是很神奇的。老师带来三段话,我们来读三段人物外貌的描写,一段来自老故事,一段来自现代人创作的童话,一段来自长篇小说。你们猜猜看,哪一段选自童话。将三段文字放一起,引导学生思考童话的语言特点。 3.《海的女儿》里这样的语言很多。我们来看两段,不要翻书,你能把句子补充完整吗? 她们是六个美丽的女孩,而她们之中,那位最年幼的要算是最美丽的了。她的皮肤光滑柔嫩,像();她的眼睛是蔚蓝色的,像() 4.安徒生作为语言大师不止这一个地方写得好吗?还有写建筑的,也写得很好,同桌合作。 5. 这三样事物是有共同点的,你发现了什么? 总结:童话要有想象力,情节很神奇,语言很神奇。 二、浏览课文,初步感受童话的神奇 1. 学 生 自主学习。交流反馈。 生 1:海底的宫殿奇特。 生 2:海底很深; 生 3:海底住着人,而且人长得很奇怪; 生 4:小人鱼可以去海面上。 2.朗读教师出示的文章,思考判断哪一篇是童话。生交流:童话喜欢用比喻,拟人这些修辞手法,喜欢那种充满想象力的比喻。 3.学生根据童话语言的特点,填空并交流。 4.合作完成填空。 生 1: 亮得像清晨的太阳,花朵开得像孩子们的笑脸, ... ...蓝得像蓝宝石 生2:亮得像黄金一般,花朵开得 像 火 焰 一样, ... ...蓝得像最深的海水。 5. 交流回答 生 1:都是发光的; 生 2:这三样都是在海底不会出现的 生 3:她喜欢光亮喜欢光明,说明她很开朗。 锻炼浏览的阅读能力,快速把握王章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 通过与故事、小说语言的对比,进一步明确童话的语言特点,感受童话语言的神奇。通 过 练 习进一步感受童话语言的神奇通过安徒生描写的环境,在感受童话语言神奇的基础上,体会最小的海公主对光明,对外部实际的渴望。
三、引导学生通过神奇的情节,初步领悟最小海公主的追求 1.在安徒生用美妙的语言描述了一个奇妙的故事,在奇妙的海底世界,住着奇妙的人鱼家族,其中一条小人鱼盼望着年满 15 岁的时候可以浮到海面上看看人类的世界了,看过《海的女儿》整个故事的能否说说故事后来发生了什么神奇的事。 2.神奇的情节还有很多,有的人只会停留在故事的情节,有的人会透过故事的情节去想。实际上是一个关于 “选择 ”的故事,小人鱼先后面临三次重要的选择。我们来看看这三次选择。 3.最小海公主的选择让她失去了很多,请问小人鱼的选择让她失去了什么? 4.最小的海公主的选择使自己失去了很多,那她在追求什么呢? 三、纵览整个故事,感受童话的神奇,领悟最小海公主的追求 1.回顾整个故事情节,交流汇报后续故事。 2.共同回顾最小海公主的三次选择。 3. 思考流:失去了生命失去了自己,失去了一次重要的机会,失去了声音、健康、家园 ... ... 4.交流讨论,原著中提到的人类所用用的灵魂。 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故事情节,感受童话情节的神奇。通 过 最小的海公主的三次选择,进一步明确最小海公主的形象。在 思 考 中感受最小海公主三次选择付出的巨大代价,从而感受她追求的神圣。明确最小海公主的追求,体会其形象的伟大。
《海的女儿》评测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矢车菊(shǐ) B 鲸鱼( jìnɡ ) C 亲昵( ní ) D 皇冠( ɡuān ) 2.下面的词语搭配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管理家务 B .洁白的小手 C .高贵的出生 D .渴望得厉害 二、选择恰当的词语,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填序号) ①玻璃②黄金③光焰④飞鸟⑤燃烧着的火⑥矢车菊花瓣 1.在海的远处,水是那么蓝,像最美丽的( );又是那么清,像最明亮的( )。 2.鱼儿们在这些枝叶中间游来游去,像是天空中的( )。 3.树上的果子亮得像( ),花朵开得像( ),枝干和叶子在不停地摇动。地上全是最细的沙子,蓝得像硫黄发出的( )。我体会到: 三、判断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并说说最小的公主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1.她的皮肤光滑柔嫩,像玫瑰的花瓣;她的眼睛是蔚蓝色的,像最深的湖水。( ) 2.她是一个古怪的孩子,不大爱讲话,总是静静地在想着什么。( ) 3.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她站在开着的窗子旁边,透过深蓝色的水朝上面凝望,凝望着鱼儿摆动它们的尾巴和翅。( )最小的公主给我留下的印象: 四、整本书阅读。阅读《海的女儿》全文,回答问题。 1.了解故事梗概,填一填。 (1)《海的女儿》这篇童话的作者是_____(国籍)作家_____。我还读过他的童话《_____》、《_____》等。 (2)《海的女儿》中的小人鱼,冒着生命的危险救起了_____。为了变成人形,她用自己的_____交换巫婆的药物,牺牲了自己美妙的声音,忍受各种折磨,但最终小人鱼还是没有得到王子的爱情,只能_____。 2.感受童话奇妙的想象,写一写。 王子的血可以使人鱼恢复原形,这样的想象很奇妙。你读过的童话还有怎样的奇思妙想呢?请举一例和同学一起分享。 3.品读原文选段,谈谈你的看法。 "为什么我们得不到一个不灭的灵魂呢?"小人鱼悲哀地问,"只要我能够变成人、可以进入天上的世界,哪怕在那儿只活一天,我都愿意放弃我在这儿所能活的几百岁的生命。" 读了这段话,你认为小人鱼变成人形,只是为了追求王子的爱情吗? 请结合故事全文谈谈的观点。 五、阅读《海的女儿》这篇童话的结尾片段,完成练习。 她弯下腰,在王子清秀的脸庞上吻了一下,再望了望天空,朝霞渐渐明亮起来了。她看了看手中锋利的刀,又深情地看了王子一眼,他正在梦中喃喃地念着新娘的名字。小人鱼拿着刀的手在发抖,但是,她马上将那把锋利的刀远远地抛到海里。刀落下的地方,浪花迸发出一道耀眼的红光,好像一滴滴鲜血从水中喷溅出来。她再一次深情地朝王子望了一眼,然后纵身跳到海里。她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一点点地化为泡沫。 1.语段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思考:小人鱼的手为什么发抖?她把刀抛到海里,说明了什么? 3.语段中两次出现"深情地",让我们感受到_____。 4.读完了这篇童话的结尾,你对小人鱼(最小的公主)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海的女儿》教学反思 课后,通过录像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不禁感概良多。作为部编教材四年级下册的收官之作,《海的女儿》似乎并不起眼。但放眼童话这一文体领域,从三年级上册学生正式开始读童话,一边感受童话奇妙的想象,一边预测揣摩童话的写法,如果说童话的种子早已在婴孩时期就已播下,那么从那一刻开始,儿童心里的童话之树一定生出了更为繁茂的枝叶。时隔将近两年,孩子们虽已长大,但对童话的憧憬依然旺盛,四年级下册的童话学习对他们来说又是一次更为新奇和深刻的旅程。 1.从“走进”到“走近”,明晰文本的价值。奇妙的想象是童话的生命力,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重在带领孩子们走进童话世界,乘着想象的翅膀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培养形象思维与学习童话相互促进。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在想象的基础上让学生逐渐走近童话的灵魂——不只是其背后蕴含的道理,而是一切人类社会对真善美的崇高追求,由此童话中那一个个不断追求真善美,其本身也成为真善美代表的人物形象不断走到了我们面前:神秘的宝葫芦、天真活泼爱幻想的王葆、善良智慧的奶奶,还有看似自私冷酷却渴望被温暖的巨人......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联结《海的女儿》后半部分,说说对小人鱼的新的了解这一活动。这凄美的故事触动着我们,而人鱼公主身上那股宁愿牺牲自我也要追求爱与梦想的的力量震撼着我们,它不仅激发了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同时也道出了童话阅读甚至是一切优秀文学作品创作的主旨。读童话,就是在他人的真善美中不断咀嚼、确认、浸润,然后成就真善美的自己。 2.从“想象”到“人物”,相信守正的力量。新课标颁布以后,各种术语层出不穷,这对教师来说是个考验,我们必须穿越概念的丛林才能在纷繁复杂中看得更清、做得更稳。四下八单元在单元导语页中就明确提出了“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这一语文要素。本课在课前连接语中也提出了与之完全匹配的教学任务“用较快的速度读一读,说说你觉得奇妙的地方,再和同学交流那位最小的公主给你留下的印象”。无论是第一板块的回顾梳理,还是第二板块的鉴赏交流,我都紧紧围绕感受童话的奇妙和体会人物形象两个主题同时推进。而事实上抓住这两个点,恰恰是对童话这一文体和教材的准确把握。这也在告诉我们:创新固然重要,但在这之前首先要做好“守正”。守正并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对文本价值的全面精准衡量。 3.从“倾听”到“评价”,坚持生本的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未标新立异设计活动,就通过最传统的师生间的交流来组织教学,充分展现了教师的课堂掌控能力。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好课是聊出来的,教师一开口的亲切自然,交流过程中的简洁清楚,永远给予学生最恰当的回应。那个同意刺死王子延续生命的小女孩,还有那个认为人鱼太傻不值得的小男孩,关注不同的声音既是一种勇气,同时也是一种能力。没有人永远保证自己是正确的,更何况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何为正确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样的课堂上,孩子们不用有任何担心,只需要按照自己的节奏说出自己的想法收获属于自己的成长即可,因为学习和阅读本身就是成就自身真善美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