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 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短文两篇——恐龙无处不有 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2 09:47:0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1张PPT)
恐龙无处不在
八年级下
人教版
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以900~1200属类之众“统治”地球达一亿七千万年之久,在地球上曾称霸一时。
可在6500万年前,恐龙却灭绝了,只在世界各地留下各种各样恐龙的化石,那么这些化石会告诉我们一些什么秘密呢?请看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阿西莫夫是怎样为我们揭开谜底的。
情境导入
检查预习
1
学习目标
2
知识必备
3
进行科学探究
4
学习科学精神
5
思考探究
7
课堂小结
8
作业
9
析方法,品语言
6
教学环节
字音字形
骼( ) 覆 ( ) 褶 ( ) 漂 ( )
逝( ) 携 ( ) 栖( )
链( ) 臀 ( )
ɡé

zhě
piāo

xié
shì
liàn
tún
检查预习







岛屿
鸟 目恐龙
词语解释
领域:
追溯:
天衣无缝:
褶皱:
检查预习
学术思想或社会活动的范围。
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地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形容事
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这里指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
1. 通过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把握文章阐述的事理。(重点)
2. 学习本文把观点与事实联系起来的方法。(难点)
3. 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科学知识、敏锐的科学眼光探索未知的精神。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阿西莫夫 (1920-1992),美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奖。
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重要科幻文学作品包括“基地系列”“银河帝国系列”“机器人系列”中的多部中长篇小说。
知识必备
知识链接
科普作品
科普作品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作品。“科普”即“科学普及”。科普作品传统上以文字或图画为基本载体,现今也常以视频等其他形式出现。
主要功能和目的:宣传、普及科学知识,展现科学魅力。
知识必备
作者介绍
为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不断丰富校园科技文化生活,我校将举办科学活动周,班级为响应活动周的号召,将开展以下几个活动:
活动二:我是小小研究员
科学活动周
问题:恐龙为什么会无处不在?
整体感知
1.通过下面的发现说明了什么?
进行科学探究
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
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整体感知
2.结合下面的事实,你有怎样的疑问?
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3.我们可以提出怎样的假设?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移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个板块下面俯冲。
有怎样的依据证明呢?
是如何论证出的呢?
2.25亿年前 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出现,并且有机会分散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
板块不断迁移
6500万年以前 大陆也已完全分开
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
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和泛大陆形成分裂过程,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说明恐龙是从因为板块运动带动大陆运动,从而被携带到南极的。
恐龙(生物学)
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
不同科学领域
紧密相连 相互影响
观点
事实
结论
逻辑顺序
这样的推理过程说明了什么?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恐龙无处不在
各地和南极发现恐龙化石
说明恐龙
质疑: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
继续追问:但是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得出结论:所以,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
进行论证:泛大陆的形成和多次分裂。
印证观点: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成为“板块构造”理论的有力证据。
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结合以上内容,梳理出推理的思路。
学习科学精神
4.科学家们在科学研究中发挥了哪些创造性的思维呢?
联想、想象
科学家们由南极恐龙出土化石联想到恐龙迁移,由生物界的恐龙迁移联想到地质界的板块漂移,使问题的研究有了新的研究方向。
合作探究
科学假设、推理
科学家们发现南极出土恐龙化石,而恐龙不可能从别的大陆迁移到南极大陆,又不可能单独在南极洲存在的问题后,大胆的设想,不是恐龙在迁移而是大陆在漂移,然后进行科学的推理,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集在一起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板块又重新分开,进而证实所提出的假设。
多角度思考
对于同一个问题,南极为什么会出现恐龙化石,从生物学和地质学多方面进行思考,把各学科丰富的专业知识融合在一起,在开阔的视野中综合思考问题,于是在科学研究中出现了新的方向,板块漂移学说有了新的科学证据。
析方法,品语言
5.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理?
举例子
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该岛是离南极海岸不远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举例说明在南极也有恐龙化币,论证“恐龙无处不有”的观点。
合作探究
举例子
“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说明“板块构造”理论为地质界几乎所有问题提供了答案,解开了许多不解之谜,从而证明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作比较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
将南极生物的命运与其他同类作比较,强调了南极的寒冷和南极生物的厄运,突出表现了地壳运动带来的巨大变化。
列数字、打比方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
将南极洲比作“全球的大冰箱”,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南极洲冰雪覆盖、温度极低的特点。“十分之九”说明南极洲冰的储量十分丰富。
6.本文的语言有怎样的特点呢?
用词准确严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该岛是离南极海岸不远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
形象地描绘出大陆漂移的情形,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有趣、浅显易懂。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表推测,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
通过本文中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思维方式,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简要谈谈。
思考探究
合作探究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敢于大胆想象和猜测
要学会举一反三
学会多角度研究问题
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恐龙化石无处不有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性,说明不同科学领域的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作业
读下面的材料,说说材料中描述的现象是与课文中的哪个理论相联系的。
深海沟是在大陆与大洋之间靠大洋一侧的地方。地球上水深超过6 000米的海沟共24处,其中19处在太平洋中。全球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水深约11034米。海沟是板块构造活动的杰作。一个板块向下俯冲到另一个板块之下时,一边下垂,一边上翘,这中间就形成了海沟。所以说海沟是板块构造俯冲带开始的地方,也是板块构造挤压活动的场所。这里好像一个枢纽或传动带,一方面海洋板块的岩石俯冲下去,另一方面大陆板块翘起来。
这是“板块构造”理论的一个例证。《恐龙无处不有》一文中自第6段起阐述了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本题的材料,说明了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会在分界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海沟。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段话对你有什么启发?你能从自己的学习或生活经验中举一两个例子来阐述这一观点吗?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练笔。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