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1地球与地图(高频非选择题50题)-【一轮题型必刷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题型突破训(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01地球与地图(高频非选择题50题)-【一轮题型必刷卷】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题型突破训(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21 21:14: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01地球与地图
精选高频考题50题·非选择题
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校中学生赴河北省白石山进行野外实习。
任务一选择路线说理由。下图为考察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

(1)说出考察路线的选线理由。
任务二绘制地图促联系。阅读考察路线图,图中A、B地分别是两个小组所在位置。
(2)绘制地形剖面图,说明A、B两地的同学是否互相可见。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平潭岛位于福州市东南沿海地区。岛屿东北部分布着一座巨头沙丘,其与村庄近在咫尺,但近百年来几乎从不移动,且其长有稀疏的植被;覆盖一些黑色碎石。岛上常年盛行东北风,风力有六七级。下面为该岛地形图。
描述平潭岛的地形特征。
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马拉开波湖周边大部分地区年均温28℃,年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为南美洲最湿热的地区之一。
材料二:委内瑞拉石油工业在经济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主要以原油出口为主,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70%以上。全国可耕地面积约3000万公顷,其中种植面积约300万公顷,农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较小。工农业产品需要大量进口。

描述马拉开波湖的地理位置。
4.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图是山东半岛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下图示意某日昼夜分布状况,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地球扁率忽略不计。图中虚线为北极圈,此时D点地方时为6时。
(1)根据材料一,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读材料二,假如有一架飞机由A点出发,到达B点,按最短路线飞行,共有4条飞行路线,请指出每一条飞行路线的行进方向。
5.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特征。
(2)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
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7月11日7时30分,碧空如洗,某学校在山青水绿、生态环境极佳的近郊(40°N,119°E)举办的户外定向越野比赛正式开始。赛程规定:参赛者从起点出发后需要依次在各点标处打卡,最后到达终点,以所用时间长短来计算名次。下图示意比赛用的地图。
(1)有人在赛前猜测比赛开始时参赛者能够看到太阳,而实际上,当比赛开始时参赛者并没有看到太阳。请说出能够看到太阳的理由以及实际没有看到太阳最可能的原因。
(2)当选择从点标6到点标7的路线时,有经验的参赛者会“舍近取远”,走小路而放弃沿图中箭头的近路。请分析“小路”对于参赛者的有利影响。
(3)在某点标处服务的志愿者用手机拍摄了一张村落局部照片(下图),请推测拍摄者所在的最可能的点标,并说明判断理由。
7.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AB 线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并简要说明判断依据。
(2)一组老人在①、②两条徒步登山线路中,选择②线路登山。说出选择的理由,并估算②线路的相对高度和水平距离。
(3)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势特征。
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图示意宾川县周边地区地形图。

(1)描述宾川县的地形特征。
(2)判断途中A、B两汇水线交汇处的地形部位名称,进而判断A、B两线哪一线更加合理,并说明理由。
9.读下面的“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写甲、丙两点的经纬度位置(坐标):甲 ,丙 。
(2)甲位于乙的 方向,丙位于甲的 方向,某飞机由甲飞往乙,沿最短路线,合适的航向为 。
(3)丙、丁之间的距离 (小于、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
(4)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东半球的是 ,位于寒带的是 。
(5)丙点对跖点(关于地心对称,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的坐标为 。
10.读下面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两点的地理坐标分别为:A ;C 。
(2)说出B、D两点所在的半球位置:B: 半球、 半球;D: 半球、 半球。
(3)A点位于C点的 方向。D点位于B点的 方向。
(4)与图中B点关于地轴对称的点的地理坐标为 ,与图中D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地理坐标为 。
(5)如下图所示,计算E、F间纬线段的距离是: ;某架飞机从E点出发,沿图中虚线向F点飞行,其飞行方向为 。

11.读“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山体部位④ 的名称,河流干流的流向是 ,本区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有 。
(2)有人测得张村和王村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请你帮忙计算两地的直线距离是 千米。
(3)在李村和张村之间计划修建一条高建公路,有A、B两套方案,你认为应该选择 套方案比较合理,试描述你的理由 。
12.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H点经过车辆的是 。
(2)试用地形剖面图解释你所作的判断,并作简要说明,图画在右侧的框内,自己建立坐标轴。
13.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的地形特征。
(2)6月初到该地旅游,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地;请简述理由 。
(3)图中数字代表的地点中,最适宜观日出的是 地;简述其原因 。
(4)说出图中河流的流向。
1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质图可表示区域地质现象、地层顺序等信息,是分析地质构造、地质演化特征的重要工具。图左示意某区域地质简图,Q、P、C、D、S2、S1为该区域不同地质年代的沉积岩层,其年代依次变老。图右为图左中甲乙剖面线附近区域的放大图。
下图中实线表示甲乙沿线地形剖面,请用虚线绘制出该沿线P、C两个岩层的地质剖面,并标注其位置。
15.钦博拉索山(下图)海拔低于珠穆朗玛峰。但科学家认为,钦博拉索山的山顶是地球表面距地心最远的地方。回答下列问题。

试说明科学家作山上述判断的理由。
16.某校地理老师李老师去观赏红叶,收到图a所示短信后决定10月28日前往八达岭森林公园观赏红叶。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李老师在游览过程中,通过网络查阅了八达岭森林公园的等高线地形图(如图d)。
请你判断李老师站在甲地能否观察到停车场,绘制剖面图并说明理由。
1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定向越野运动是指运动员利用地图和指北针到访地图上所指示的各个点标,以最短时间按顺序到达所有点标并到终点者为胜,北京某中学组织郊区定向越野活动,如图为比赛用地图。

(1)说出图中点标2历处的地形部位;参赛选手发现从点标1到点标2赛段,比赛难度大、体力消耗会比较多,请简述原因。
(2)描述图中两座小桥间的河流流向,并估算该段河流的长度。
18.下面两幅图中甲图示意某滨海地区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乙图示意该地区海陆之间的气流变化。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高考结束后,几位同学结伴前往南方城市一景区旅游,下图为该市景区示意图。

(1)几位同学欲在甲、乙、丙三地选取一处进行攀岩,请你为其推荐合适地点,并说明理由。
(2)在观景台M、N之间修建了一条旅游步道,指出其布局特点的成因。
(3)若P处有一艘小船,指出甲、丙、丁哪一处能够看见小船,并说明理由。
19.云贵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特征。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判断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
2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地形是 ,D地是 ,C地的坡度比B地 (大或小)。
(2)以C点为基点,甲山峰的相对高度是 米。
(3)A在地B的 方向。
2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经纬度为 。
(2)以 作为东西经度的分界线。以 和 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B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
(3)若一架飞机从C点经B飞到A,其飞行方向为先向 ,后向 。
(4)若某人从C点出发,分别向东、向南、向西、向北旅行200千米,终点位于C点以 (东或西)。
22.读下面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各点的方向关系:A在B的 方向,D在C的 方向;B在D的 方向;C在B的 方向。
(2)若一架飞机从A飞往D地,沿最近的线路飞行方向是 。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几内亚素有“地质奇迹”之称,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铝土矿。一般一个矿点都在几百万吨至几十亿吨左右;矿床厚度3-9米,矿点易进入,可露天开采:氧化铝含量45%-60%。中国某大型铝业集团。于2015年开始开采乙地区的铝土矿。下图示意几内亚及周边地区略图,下表为2019年我国进口铝土矿来源分布。
描述几内亚西部和东部的地势特点,并说出判断理由。
24.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AE两点之间的相对高度约为 米;图中水库大坝最适宜建在 处,并解释选择的理由 。
(2)根据图上信息,分析图中公路选线的主要区位条件。
(3)某同学通过对该地区的考察发现B地植被长势比A地好,试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从降水量、土层厚薄、光照条件等方面分析)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贵州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覆盖率达30.8%,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该省可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资源不多,土层厚、肥力高、水利条件好的耕地所占比重低,坡地石漠化现象较严重,地表水资源也较缺乏。下图为贵州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近年来,贵阳已建成中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成为中国增长速度最快的高科技中心之一,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电商龙头和知名高技术企业的巨额投资。数据中心电力成本占整个支出成本的50%—70%,其中一半是机器设备散热需要的空调费。
描述贵州的地形特征。
26.下图为我国南方局部区域地形图,图中河谷低地是当地耕地的主要分布区,回答下列问题。
(1)试简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描述图中河流的流向;站在丙村能否看到乙村,请阐述理由。
27.情境一:2023年3月,我国南方某校地理社团组织学生前往学校附近地区开展地理野外实践活动,下图为考察后所绘制的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图中最高点的海拔范围?区域的最大高差?
(2)如果在该区域举办攀岩比赛,配备的攀岩绳索总长至少达到?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分布图

(1)长城站(62°13′S)、中山站(69°22′S)、昆仑站(80°25′S)、黄河站(78°55′N)四科考站中距极点最近的为 。相距最近的两科考站之间的距离约为 千米。
(2)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 方向,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 方向。
(3)四个极地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距离极点最近的是 。
材料二:某人幻想从(24°S,59°W)入地,并始终保持直线前进。
(4)当他以垂直地轴方向前进,钻出地球另一端时,最可能看到下列哪种景观( )
A. B. C. D.
29.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②两条河流中,在相同降水条件下,水流较急的是哪条?说明理由。
(2)说出图中③⑤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3)把水引到C处,AC、BC方案中,哪条线路最合理?说明理由。
(4)计划修建梯田,甲、乙、丙中,哪处最合适?说明原因。
(5)若B、D两地(B、D两地图上距离4厘米)有高山电缆车相通,电缆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乘电缆车从D山顶到B大约需要多久?
30.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D点是 地形,海拔高度为
(2)若B点的气温是20℃,根据一般规律,则C点的气温应是 。
(3)该地区河流干流流向是 ,若在该地区修筑一水库,则水坝的位置应建在 处若坝的海拔高度为100米,坝长约是 米。
(4)若从B地修筑一条铁路到E地,沿BGE与BFE两条线路中哪一条较合理 .
31.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最高处与甲村的高差可能为 米
(2)①至甲村河流的流向是 。
(3)为了将⑤地的铁矿运到③镇附近加工出口,图中M、N、P、Q四条公路线设计合理的是 ,原因 。
(4)图中拟在甲、乙、②村和I山山顶建一山区的火情瞭望台,最佳位置应在何处,为什么
(5)同学们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图中A、B、I山山顶、Ⅱ山山顶哪处最好 为什么
32.(七)定球面对称点
(1)写出图中A地的坐标: ;
(2)写出B、C、D坐标,并分析其与A地的经纬度是关于什么的对称?
B地的坐标: ;是关于 的对称,特点是: 。
C地的坐标: ;是关于 的对称,特点是: 。
D地的坐标: ;是关于 的对称,特点是: 。
33.(六)定“范围”(面)
阅读图中经纬的分布特点,试试比较图中③④⑤区域面积的大小?并尝试总结判定规律?
34.(四)定“飞机航向”(线)
图中有三个圆,其中过地心、且平分地球的圆称为大圆,KPM所在圆称为大圆,KQM相对称之为小圆。由于地球是圆的,飞机在两地之间飞行不能是直线,而是弧线。

分析一下,图中AP、KM两地的飞机的飞行航线如何确定?(提示:两点间的大圆劣弧最短)
35.(三)定(两点)“方向”
情况一:方格状经纬网图

(1)判断A点在B、C点的什么方位?
情况二:俯视图经纬网图

(2)A点在B点的 方位;C点在B点的 方位。
情况三:不在同一幅图(或者无图的)两地方位的判断
两地不在同一幅图中或者无图的两地,则将两地画在同一幅中进行比较构建,判读原理与方格状经纬网图同理进行解答。
注意:绘制的经纬网要东经度放东边,西经度放西边。
(3)例如:判断甲地(70°E,25°N)在乙地(15°W,15°S)的什么方位?
3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研学小组前往山东济南的馒头山开展地貌与植被考察。该地区地貌景观独特,植被类型多样,有落叶阔叶林、低矮灌木、针叶林等。研学小组通过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左图),确定合适的观察点位与角度,并绘制了馒头山景观素描(右图)。

(1)归纳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
(2)描述馒头山地貌景观的主要特征。
(3)据图判断,在馒头山最高处俯瞰丁处,两点间是否可见?
37.【案例】下图为云南省某区域相关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该地政府计划在图示区域修建水库和引水工程,初步设计水库蓄水位为250米。

(1)请为当地政府选定合适的水库坝址,并说明理由。
(2)指出乙村合适的引水方向,并简述理由。
38.读中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
(2)分析登上朝阳峰的同学看不到图中甲、乙、丙、丁哪一个村镇,并说明理由。
(3)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坝顶海拔为500m,水库坝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
39.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2022年冬奥会。图为张家口崇礼区局部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冬奥会的筹备,崇礼进一步加快了滑雪场的建设,甲滑雪场已成为我国著名的雪场之一。该场地兼顾了滑雪运动对速度、安全性和开展多种项目对要求。

分析甲滑雪场滑道选址的有利地形条件。
4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蓝山国家公园坐落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境内,距离悉尼65千米。蓝山国家公园属于大蓝山地区,峰峦陡峭,涧谷深邃,主要由砂岩高原、悬崖和峡谷构成,最高点海拔1070米。公园内森林植被茂密,山上大量的特有树种会自然挥发油滴,在空气中经阳光折射呈现出蓝光,得名蓝山,2000年被列入自然类世界遗产名录。下图示意澳大利亚蓝山国家公园位置。
指出蓝山国家公园的地形和地势特征。
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丹霞地貌是红色砂岩经长期外力作用形成的孤立山峰和奇岩怪石。广东丹霞山是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地处南岭山脉中段南麓,植被类型丰富多样,区域内保存了大量孑遗种、珍稀濒危物种,也是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丹霞梧桐的主要分布地。丹霞梧桐属于小乔木,叶近圆形,薄革质,每年6月开紫花,10月左右叶子变黄后脱落。下图示意丹霞山狮子岩阳元山景区丹霞梧桐分布。
描述广东丹霞山的形态特征。
4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左图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局部区域等高线图(单位:米)。下右图为科罗拉多大峡谷地层剖面示意图。
绘制a-b一线的地形剖面图。
4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2020年7月23日12时41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将我国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送往太空。天问奔火,迈出了我国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的第一步。卫星发射窗口是允许运载火箭发射的时间范围,其宽窄受发射地的气象气候条件影响,文昌发射基地的发射窗口很窄。图1示意文昌卫星发射中心位置。
材料二北京时间2021年6月3日0时1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四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为7月1日建党100周年庆典活动提供服务保障。图2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位置及周边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从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立的有利条件。
4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安道尔地处比利牛斯山脉南坡,为西班牙和法国之间的内陆山地国家,是欧洲多个“袖珍国”之一。安道尔境内高山峡谷遍布,地形崎岖,整个国家被三条“Y”形的峡谷分割,境内平均海拔1300米左右,最低处800米。每年10月中下旬,当巴塞罗那还沐浴在艳阳中的时候,距离不远的安道尔已漫天飞雪。安道尔是欧洲阳光最充足的冬季滑雪胜地。目前,欧洲大大小小的冬季冰雪赛事都将这里作为比赛场地。下图示意安道尔地理位置、地形和河流分布。

描述安道尔的地形地势特点。
45.读经度与纬度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西经度的经度范围是 ,既位于西半球又属于东经度的经度范围是 。
(2)写出北京的地理坐标并结合图示信息说明北京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
(3)分别写出北京以地心、地轴和本初子午线为对称点(轴)的地理坐标。
(4)地球上某点甲,它的北侧是热带,南侧是温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的地理坐标是 。
(5)判断北京位于格林尼治的 方向。若一架飞机以每小时555km的速度由北京飞往赤道,期间约需要 小时。
4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纬度约为17°N),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政府驻地位于西沙永兴岛。图左为三沙市地理位置和南海诸岛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某旅行团于图右(某日地球光照图)所示的时间到达三沙市。下图中MN为晨昏线的一部分,此日后的一段时间黄河水量比较大。

结合材料一,简述三沙市的地理位置。
47.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B点位于 纬度、 带(热量带);从A点向东、向南、向西、向北各走200km最终会在A点的 方位。
(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 ,C点与D点之间的纬线距离约为 km。
(3)图中C点在A点的 方向。
(4)图中G点关于地轴对称点的地理坐标是 。
(5)图中甲、乙、丙三个区域的图上面积相等,实际范围的面积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48.2017年4月11日,我国第33次南极科考队乘坐“雪龙号”考察船顺利返回上海。本次科考完成了我国第六座极地科考站选址罗斯海(A地)考察工作。下面两图为极地考察站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与昆仑站(80°25′01″S,77°06′58″E)的直线距离约为 。
(2)运送物资的飞机从长城站(62°13′S,58°57′W)飞往中山站,其最短的航线是 。
(3)图示的六个科考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和 ;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 方向,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 方向。罗斯海(A地)位于泰山站的 方向。
(4)在两幅图的适当位置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49.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AB两地均处在30°N。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坐标为 。
(2)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经度范围是 。
(3)这天,赤道上日出时间是 时;北极圈日落时间是 时。
(4)有一架飞机从A地飞往B地,最短路线是( )
A.一直向正东飞
B.一直向正西飞
C.先向正北飞,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飞
D.先向正南飞,过南极点后再向正北飞
50.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A点的地理坐标,即经纬度位置A 。
(2)A点所在的纬线的纬线圈长度比B点所在的纬线的纬线圈长度 (填“长”或“短”);经线、纬线有无数条,所有的经线长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3)图中范围按东西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属于 半球。
(4)图中B点位于A点的 方。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为了省时省力,尽量与等高线走向一致;为了观看更多景点,沿景点分布;为了观察植被景观的差异性,选择了阴坡和阳坡。
(2)绘图:
可以互相看到。理由:视线范围内是山谷地形,无阻挡。
【分析】本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观看、地形剖面图的绘制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考察路线选线的基本出发点是:安全省力,景点内容最丰富,最有价值。图中线路基本与等高线走向一致,这样可以降低坡度,省时省力。线路沿景点分布,可以使考察者观看更多景点。线路既包括阴坡和阳坡;任务二显示考察的任务之一是调研植被找差异;材料显示,白石山的植被繁茂,种类多样,生态环境优美。但也发现阴坡植被种类不同于阳坡。因而线路选择了阴坡和阳坡是为了观察植被景观的差异性。
(2)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1、确定需要了解的剖面方向,并画出剖面基线(题目要求是AB线)。2、找点:找出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3、取尺:根据要求,选取确定地形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一般水平比例尺与原等高线地形图的比例尺相同,垂直比例尺一般是原等高线地形图比例尺的5、10、15、20倍,倍数越大,起伏越明显。4、投影:依据AB线与等高线的交点的海拔高度(如图所示1650米、1600米、1550米……)将各点投影到下方的网格图中。5、点点相连:用平滑曲线将各点连接,即得AB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依据所绘地形剖面图或等高线特征“凸高为谷”可判断,AB之间有山谷,无阻挡,因而A、B两地的同学可互相看见。如下图:

2.地形以丘陵、平原为主;沿海为平原,中部为丘陵,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地势较平坦、开阔。
【分析】本题以福建省平潭岛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识别、地形特征描述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从材料中的图,并结合地形图,我们可以看出福建省平潭岛沿海地区在200米以下,中部的山体在200米到500米之间,故其主要地形是丘陵和平原,沿海为平原,中部为丘陵。从图中高度线可以看出,福建省平潭岛中部地势较高,四周地势较低,整体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整体岛屿等高线较为稀疏,整体地势较平坦、开阔。
3.北半球、西半球;低纬度(或热带);北临加勒比海;位于委内瑞拉的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
【分析】本题以马拉开波湖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地理位置的描述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素养有一定要求。
【详解】本题主要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与其他地理事物相对位置关系来进行描述。读图分析可知,纬度向北增大,马拉开波湖位于北半球;经度是68°W-74°W之间,属于西半球;纬度较低,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低纬度热带地区;马拉开波湖北临加勒比海;据国界线看,马拉开波湖位于委内瑞拉的西北部;结合图中地形分析,马拉开波湖四周山地环绕。
4.(1)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起伏较大。
(2)南一北;北一南;一直向西北;一直向东北。
【分析】本题以山东半岛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及某日昼夜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地形特征描述、飞行路径判断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地形特征需要结合等高线数值和方位进行分析。结合图中的等高线的数值可知,多数等高线数值都在500米以上,因此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西北部的等高线数值在1000米以上,因此该处的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地势起伏较大。
(2)按最短路线飞行,由A点出发,到达B点,大致分为两种情况:沿图示最外围的大圆,和沿AB所在经线圈。顺着最外围的大圆左半部分为一直向西北,右半部分为一直向东北。沿着经线圈的航线有两条:由A点出发,先向正南,过南极点后再向正北;由A点出发,先向正北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
5.(1)盆地地形为主;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2)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
【分析】本题组以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地理试题,涉及地形特征的描述和河流流向的判读,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突出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能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地形特征包括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高低趋势,由图中等高线数值及递变趋势可知,该区域四周高,中间低,以盆地地形为主。
(2)结合图形中指向标,再结合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可以读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
6.(1)能够看到太阳的理由:7月份,北半球昼长夜短,此地位于40°N,应早于6:00日出,7:30在日出之后,应该能看到太阳。
实际没有看到太阳最可能的原因:7:30太阳大致位于起点的东南方向,且太阳高度较小;而东南方向的山地地势较高,坡度较大,山地可能遮挡了太阳光线。
(2)小路大致沿等高线建设,坡度小,加速行进耗费体力小;小路为山民日常用路,地面平整,野生动物出没少,行路较安全;小路遇险或迷路,更容易寻求路人帮助。
(3)拍摄者位于点标3。理由:太阳能热水器集热装置应朝南,据此判断拍摄点位于村落西北方向;从角度上看点标2和3均符合,但点标2在山脊线的西侧且与村落之间的坡面变化是上凸下凹,视线受阻,可能看不到村落,而点标3在凹坡之上,且距村落更近,手机拍摄的效果更佳,因而最有可能。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视运动,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能否都看到太阳,主要看日出时间,比赛开始的时间为7月11日7时30分,当地与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相差4分钟,7月11日为夏半年,北半球昼长夜短,日出时间在6:00以前,日落时间在18:00以后,比赛时间是7:30,理论上可以看到太阳。实际没看到的原因可能是地形的阻挡。从图中的等高线图中可以看出,东南方向地势高,而7:30太阳刚好位于东南方向,太阳被地形阻挡,因此没看到太阳。
(2)结合材料可知,参赛者从起点出发后需要依次在各点标处打卡,最后到达终点,以所用时间长短来计算名次。从点标6到点标7的路线,比赛接近结束,选手处于加速行进阶段。结合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小路大致沿等高线建设,地势起伏较小,坡度较小,加速行进过程中体力耗费相对较小。而箭头的近路经过的等高线条数更多,地势起伏更大,加速行进耗费体力大。同时,小路为当地居民日常用路,地面平整,人类活动较多,一方面,野生动物出没少,行路过程中更为安全,另一方面,人类活动多,在小路如果遇险或迷路,更容易寻求路人的帮助。
(3)判断拍摄者的位置,要看照片中热水器装置的朝向,也要考虑到通视问题,通视主要看等值线的凸向和疏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装置应朝南,据此判断拍摄点位于村落西北方向;从角度上看点标2和3均符合,但点标2在脊线的西侧且与村落之间的坡面变化是上凸下凹,视线受阻,可能看不到村落,而点标3在凹坡之上,且距村落更近,手机拍摄的效果更佳,因而最有可能。综上判断拍摄者应该位于点标3。
7.(1)山谷;等高线弯曲,且向海拔高的方向凸出。
(2)②线路经过的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更省力;相对高度:320—480米;
水平距离:约3千米。
(3)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势起伏较大。
【分析】
【详解】(1)图中AB线等高线向数值高的方向凸出,说明地势较两侧低(凸高为低),因此为山谷。
(2)老人登山为节省体力,应选择缓坡。②线路经过的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更省力;)图中等高距为80米,②线路低处海拔为1040—1120米,山顶海拔1440—1520米,因此相对高度为320—480米;图中②线路的图上距离约为3厘米,根据图中比例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千米)可计算实际距离约为3千米。
(3)描述地势特征主要说出何处高,何处低;地势起伏大小。根据等高线的分布,可知该区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等高线密集说明地势起伏较大。
8.(1)以高原(山地)为主,山高谷深;地势东、西高,中间低,且自南向北倾斜,起伏大;喀斯特地貌广布。
(2)鞍部;B线更合理,A引水线路为由低处向高处引水,消耗能源多;B线由高处向低处引水,能实现水的自流。
【分析】本题以宾川县周边地区地形图为载体,主要涉及地形特征的描述、引水线路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详解】(1)根据图中等高线信息和文字资料,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可知宾川县以高原山地为主,山高谷深;地势东、西高,中间低,且自南向北倾斜,起伏大;地处西南地区,喀斯特地貌广布。
(2)根据图中信息,A、B两汇水线交汇处位于地形的鞍部。引水线路主要考虑水是否自流,根据图中信息,B线由高处向低处引水,能实现水的自流。而A引水线路为由低处向高处引水,消耗能源多,所以B线路更合理。
9.(1) 170°W,60°S 170°E,70°S
(2) 正东 西南 先往西南,再向正西,后往西北(或先往西南,后往西北)
(3)小于
(4) 乙、丁 丙、丁
(5)10°W,70°N
【分析】本题以经纬网图为材料,设置5道小题,涉及地理坐标、两点间距离、最短航线等经纬网图判读、东西半球划分、五带划分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据图可知为南极点局部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甲点所在经线在180°东部,经度为170°W,丙点所在经线在180°西部,为170°E ,再根据纬度间隔为10°,甲点纬度为60°S,丙点为70°S 。故甲的经纬度位置是(170°W,60°S),丙的经纬度位置是(170°E,70°S)。
(2)据图可知地球顺时针自转(自西向东),甲乙位于同一纬线上,甲位于乙正东方向;丙据南极点更近,更偏南,丙位于甲的西南方向。某飞机由甲飞往乙地,最短的路线是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故飞行方位先往西南,再向正西,后往西北。如下图:

(3)根据纬度越高经线的间距越小可知,丙、丁之间所处的纬度高于丙、乙之间所处的纬度,故丙、丁之间的距离小于丙、乙之间的距离。
(4)东半球的经度范围20°W~ 0°~160°E,图中甲为170°W,乙、丁经度为150°E,丙为170°E,故位于东半球的是乙、丁;寒带位于南北极圈以北或以南地区,图中丙、丁的纬度在南极圈66°34′S以南地区,属于寒带。
(5)丙点的对跖点与丙点经度和为180°,东西经不同;纬度相同,南北半球不同。丙点的坐标是(170°E,70°S),所以丙点的对跖点坐标为(10°W,70°N)。
10.(1) (20°S,110°W) (60°N,170°E)
(2) 南 西 北 西
(3) 东南 西北
(4) (50°S,60°E) (70°S,10°E)
(5) 4995千米(km) 先向西北,再向西南
【分析】本题以经纬网示意图为材料,涉及经纬网判断、半球位置、相对方位、经纬线长度计算、飞行路径等相关内容,涉及5小问,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从甲图可以看到,经线向东数值减小,故图中应为西经,纬度数值向南增大,故图中应为南纬,故A点地理坐标为(20°S,110°W);从乙图可以看到,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故应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中纬线应为北纬,C点向东经度数增大,故应为东经,故C点坐标为(60°N,170°E)。
(2)B点坐标应为(50°S,120°W),应在西半球、南半球;D点坐标应为(70°N,170°W),应在北半球、西半球。
(3)A点地理坐标为(20°S,110°W),C点坐标为(60°N,170°E),A应位于C的东南方位;D点坐标应为(70°N,170°W),B点坐标应为(50°S,120°W),D应位于B的西北方位。
(4)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纬度数相同,南北纬相同,经线相对,经度和为180°,东西经相反,B点坐标应为(50°S,120°W),关于地轴对称的点的地理坐标为(50°S,60°E);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纬度数相同,南北纬相反,经度和为180°,东西经相反,D点坐标应为(70°N,170°W),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地理坐标为(70°S,10°E)。
(5)从图中可以看到,图中东经增大的方向为逆时针,故此图表示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EF两点位于同一条纬线上,其经度差为90°,故其纬线长度为90×111×COS60°≈4995千米。从E点出发,沿图中虚线向F点飞行,其飞行方位先向西北,再转向西南。
11.(1) 山脊 自西南向东北流 滑坡、泥石流
(2)6
(3) B 地势落差较小,容易施工
【分析】本题以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方向、地质灾害、比例尺、交通线选择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素养有一定要求。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山体部位④处等高线凸向数值低的区域,说明海拔较两侧高,为山脊,根据图中指向标,再根据河流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出方向相反,可判断出河流干流的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流,本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加之降水多,容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有滑坡、泥石流。
(2)有人测得张村和王村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图中比例尺为1:200000,图中一厘米代表直线距离2千米,故两地的直线距离是6千米。
(3)读图可知,此区域地势起伏较大,故在李村和张村之间计划修建一条高建公路,应选择地势相对平缓的线路,A、B两套方案,应该选择B,因B线路沿等高线延伸,较A线路地势落差较小,容易施工。
12.(1)G
(2)
理由说明:从剖面图上可以看出G地到H点之间没有障碍是凹坡,可以清晰地观察,不会阻挡视线。
【分析】本大题以山区等高线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详解】(1)图中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地点一定是与H处之间没有任何障碍、便于清晰观察的地点,其中G点与H之间经过凹坡,不能阻挡视线;而E、F与H之间因为有山脊阻挡视线,所以不能目测到H点经过的车辆。
(2)本题是在上题判断正确的基础上,解释判断的理由。绘制地形剖面图的步骤:①用笔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画出准备作剖面的GH的连线;②在绘制地形剖面图的长方形方框左侧作高度表(高度间距要与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的间距相等),即分别标注出450米、500米、550米、650米等;③用圆规或直尺在等高线图中GH剖面线上分别量出H点到450米、500米、各对应点的距离,并在地形剖面图的基线上画出相应的对应点;④在地形剖面图上对应画出各高程点H点的水平距离与高度的垂直对应点,并将其加粗;⑤在地形剖面图上把各垂直对应点的端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并擦去垂线的痕迹,图即绘成。另外,根据等高线分布可知,EF两点与H之间有山脊(凸坡)阻挡,无法观测到H点。

13.(1)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北部、西北高,东南低。
(2) ② ②地地势较高,无山洪、水患;临近河流,方便取水;远离陡崖,无落石;地形较平坦,利于安营。
(3) ⑥ ⑥地面向东方,且地势较高,前面没有障碍物。
(4)自西南流向东北(或自西向东流)。
【分析】本题以我国东南部等高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4个小问,主要考查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形特征、河流特征、以及露营、日出选址等内容。
【详解】(1)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图可知,该地等高线分布密集,地形以山地为主,根据等高线数值分布可知,北部和西北部高,东南低。
(2)我国东南部6月初降水较多,所以需要选择地势高的地方,避免山洪、水患,故①不适宜;③位于陡崖下方,可能有落石落下,出现危险,故③不适宜露营;④地位于山顶,夜晚风力大,不适宜露营;②地地势较高,无山洪、水患,临近河流,方便取水,远离陡崖,无落石,地形较平坦,利于安营。所以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②地。
(3)日出东方,所以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要面向东方,且没有障碍物的地点,图中各地中,①②海拔较低,③东侧有陡崖,都不适宜观日出;⑥所在山峰高于④所在山峰,所以④⑤东部有山峰为障碍物,只有⑥符合要求,所以最适宜观日出。
(4)水往低处流,等高线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所以根据图中等高线弯曲方向和指向标可知,图中河流的流向为自西南流向东北。
14.
【分析】本题以不同地质年代的沉积岩层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地形剖面图、岩层年代判断、褶皱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到甲乙(C)均为石炭系岩层,甲乙中间为二叠系岩层(P),石炭系早于二叠系,故自甲到乙,岩层新老关系为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P在上,C在下,且甲乙都是C岩层,故画出向斜构造图,如下:

15.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钦博拉索山位于赤道附近。
【分析】本大题以钦博拉索山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球形状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根据地球形状等知识点,钦博拉索山位于接近赤道地区的1°S,结合赤道地区地球半径,可计算处顶峰距地心的厚度约为6384千米,而珠穆朗玛峰距地心的距离仅为6382千米,比钦博拉索山矮了大约2千米。
16.如下图:
否,不能观察到。理由:停车场的海拔虽然比甲地低,但在甲地与停车场之间有一条山脊阻挡视线。:

【分析】本题以八达岭森林公园为背景,涉及等高线的判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选取甲地与停车场连线,找出与其相交的等高线交点,即可做出剖面图。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停车场的海拔低于甲处,但在停车场与甲地中间存在山脊(凸坡)会阻挡视线,因此无法通视。

17.(1)山脊。从点标1到点标2赛段距离较长;相对高差大:上坡。
(2)先自西北后向东南,再自东北转向西南:约600米。
【分析】本题以郊区定向越野活动为情境设置试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河流流向、地形特征与地形部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对地理基本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落实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图中显示,图中点标2所处位置的等高线凸向数值小处,说明该处地形为山脊。从点标1到点标2赛段距离较长,接近点标2处,等高线密集,相对高差大,坡度较大;从点标1至点标2等高线数值越来越大,为上坡,因此参赛选手发现从点标1到点标2赛段,比赛难度大、体力消耗会比较多。
(2)根据所学可知,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根据图示指向标可知,图中两座小桥间的河流的流向大致是先自西北后向东南,再自东北转向西南。根据量算可知,两座小桥间河段的长度大约是3厘米;根据比例尺可知,图上1厘米表示实地距离200米,所以该段河流的长度约200米×3=600米。
18.(1)乙地;理由:乙地等高线重合,为陡崖,坡度陡,适合攀岩。
(2)旅游步道总体沿等高线修建,呈“之”字形弯曲,有利于降低坡度,便于游客步行。
(3)甲;理由:甲处位于山脊处,视线无遮挡;丙、丁两地有山峰阻挡,无法看见小船。
【分析】该大题结合图文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的判读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几位同学想要攀岩,攀岩的地形应该是地势非常陡峭,几乎呈垂直陡崖状的地形最适合攀岩,图中甲处和丙处等高线较为稀疏,坡度较缓,而乙地等高线重合,出现陡崖的地形,坡度非常陡峭,最适合攀岩。
(2)根据题意,结合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MN线穿越多条等高线,且中途等高线较为密集,坡度较大,为方便游客步行观赏风景,选择“之”字型,沿等高线修建,可以降低步道的坡度,故该旅游步道总体上沿等高线修建。
(3)根据题意,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甲处位于山脊的东侧,P点处到甲处,无任何较高的事物阻挡,因此甲处可以看见小船;而丙位于山峰后面,被山峰阻挡,无法看见小船;丁处至P点处,被山峰阻挡,因此无法看到小船。故甲处能看见。
19.地形、地势特点:以高原山地为主,西高东低,地势崎岖(中部较平坦,四周崎岖)。
【分析】本题以我国云贵地区等高线示意图为材料背景设置试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形地势特点的描述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地理基本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落实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读图可知,图示地区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边缘等高线较密集,中部较稀疏,地形中部较平坦,四周崎岖;河流主要自西向东流,地势西高东低。
20.(1) 鞍部 陡崖 小
(2)750
(3)东南
【分析】本题以等高线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地形类型、相对高度、方向判断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A地位于两个山峰之间,地形是鞍部,D地等高线重合,是陡崖,C地的等高线比B地稀疏,坡度比B地小。
(2)读图可知,以C点为基点,C的海拔是400米,甲山峰的海拔是1150米,相对高度是1150-400=750米。
(3)读图可知,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A在地B的东南方向。
21.(1)15°E,20°S
(2) 0°经线##本初子午线 20°W 160°E 东
(3) 东南 东北
(4)西
【分析】本大题以“局部经纬网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经纬网的判读、地球自转方向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为南极点俯视图。读经纬网图可知,0°经线与90°经线间平分六份,一份相差15°,所以A点的经度为15°E,纬度为20°S,即经纬度为15°E,20°S。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则上以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作为东西经度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组成的经线圈,其中东半球的范围为20°W向东至160°E,西半球为160°E向东至20°W,B点的经度位置为15°W,位于东半球。
(3)读图可知,A、C两点在同一条纬线上,所以从C点经B飞到A,整体是向东飞行,但是B点的纬度比C、A两点要高,但在经过B点时纬度增高,即偏南飞行了,所以飞机从C点经B飞到A的方向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4)纬线的长度不是均一的,纬度越高,纬线越短,所以从C点出发,分别向东旅行200千米,再向南旅行200千米,纬度增了,纬线变短,再向西旅行两百千米跨越的经度差比最开始出发的时候要大,所以最终位于的地点应该是C点以西。
22.(1) 东南 东北 东南 正东
(2)先正北再正南
【分析】本大题以“经纬网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经纬网定向、飞机飞行的最短路线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图片,该图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是北极点俯视图;图中从B点沿着经线向南、沿着纬线劣弧向东到达A点,因此A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图中从C点沿着经线向北、沿着纬线劣弧向东到达D点,因此D点在C点的东北方向;图中从D点沿着经线向南、沿着纬线劣弧向东到达B点,因此B点在D点的东南方向;图中C、B两点在同一纬线上,从B点沿着纬线劣弧向东到达C点,因此C点在B点的正东方向。
(2)图中A、D在同一个经线圈上,因此一架飞机从A飞往D地,沿最近的线路飞行方向是先向正北到达北极点,再向正南到达D地。
23.西部地势中间高、东西低;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理由:西部河流自东向西和自西向东流;东部河流自西向东和自南向北流。
【分析】本题以几内亚及周边地区略图为材料,涉及河流与地势关系、地形特征描述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读几内亚及周边地区略图以及河流水系的分布可知,西部河流自东向西和自西向东流,即河流从中间流向两边,判断出西部地势中间高、东西低;东部河流自西向东和自南向北流,即从西南流向东北,判断东部地势西南高、东北低。
24.(1) 300 P P地位于小盆地的出口处,此处修建水库大坝工程量小,并且上游开阔,蓄水量大
(2)地形较为平坦,利于工程建设;经过城镇,方便沿线物流和客流的运输。
(3)B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于A地;B地位于阳坡,光照条件好;B地坡度缓于A地,土层厚于A地。
【分析】本题以我国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等高线判读及应用、交通线区位条件、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详解】(1)据图中等高线分布特征可知A地所在等高线数值约为700米,E地等高线数值约为1000米,所以两地相对海拔约为300米;由图可以看出P处等高线密集,而且是近似平行的曲线,应该是峡谷,该处建坝工程量小,工程造价较低;其上游地区为小盆地,有利于蓄水,集水区域较广。
(2)公路线布局不仅要考虑自然地理区位因素,还要分析社会经济因素,结合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公路线经过的地形较为平坦,利于工程建设;经过城镇,方便沿线物流和客流的运输。
(3)根据常见等高线地形的判断方法,A、B两地位于山脊的南北两侧;其中B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水汽因地形抬升,多地形雨,降水多于A地;B地位于阳坡,光照条件好;B地坡度缓于A地,土层厚于A地。
25.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地势起伏较大,地表崎岖。
【分析】本题以贵州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材料,涉及知识点为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地形特征,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和规律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描述地形特征主要从主要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特征等方面考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因此贵州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贵州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根据图中信息,等高线较为密集,地势起伏较大,地表崎岖。
26.(1)该区域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中部河谷横贯,南北高,中间低。
(2)先由西南流向东北,再由西流向东。不能看到,因为有山脊阻挡视线。
【分析】本题以我国南方局部区域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识别、地形特征描述、河流流向、可视性问题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该地等高线较密集,大部分海拔处于200m-500m之间,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图中部有河流从中横贯,说明中部河谷横贯,河流南北地势高,故其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2)河流有高处往低处流,根据等高线特征可知河流先由西南流向东北,再由西流向东;等高线向低值方向弯曲为山脊,丙和乙之间有一山脊分布,因此站在丙村不能看到乙村,山脊会阻挡视线。
27.(1)最高点:山峰(350m~400m);200<最大高差<300
(2)至少200m
【分析】本题以等高线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图的判读和计算,考查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等高距为50米,最高点为B所在的山峰,海拔为350-400米。图示最小的等高线为150米,区域最低海拔的范围是100-150米,所以最大相对高度为200-300。
(2)攀岩比赛需要在陡崖处进行,陡崖的相对高度计算方法是(n-1)d≤H<(n+1)d,n为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所以陡崖的相对高度为100≤H<200,攀岩绳索的长度至少要达到200。
28.(1) 昆仑站 1200
(2) 西北 东南
(3) 长城站 长城站 昆仑站
(4)B
【分析】本题以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分布图为材料,涉及经纬度判断方向,东西半球的划分和极昼极夜的范围,考查学生的获取和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
【详解】(1)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昆仑站的纬度是80°25′S,度数最高,因此它是距离极点最近的。根据图示可知:距离最近的两个考察站是昆仑站和中山站,它们大致在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是11度左右,纬度差1度,实际距离差111km,因此距离大约相差1200千米左右。
(2)黄河站在北极地区,中山站在南极地区,中山站在东经90度附近,黄河站在东经10度附近,因此黄河站在中山站的西北方向.昆仑站更靠近南极,地球的自转方向在南极是顺时针、自西向东,因此昆仑站在长城站的东南方向。
(3)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20°W-0°-160°E是东半球,160°E-180°-20°W是西半球,昆仑站、中山站在90°E附近,长城站在60°W附近,黄河站在10°E附近,故位于西半球的是长城站;北极圈及其以北、南极圈及其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南,无极昼极夜现象;昆仑站的纬度是80°25′S,度数最高,因此它是距离极点最近的。
(4)如果他以垂直地轴方向前进,则他钻出地球另一端时,位置(24° S ,121° E ), A 位于澳大利亚西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与 B 景观一致。故选B。
29.(1)②。等高线密集,坡度更陡。
(2)山顶,山脊
(3)AC。AC引水距离较长,但水从水库引出后可以顺着地势进行自流,C处地势比B处高,不便于自流引水。
(4)丙。丙处地势平坦,有利于修建梯田。丙处的地势比水库的水位低,有利于引水灌溉。
(5)多于30分钟。
【分析】本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5道小题,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应用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①②两支流中,在相同降水条件下,坡度越陡水流越急,①穿越2条等高线,②穿越3条等高线,②处等高线密集,坡度更陡,水流较急的是②。
(2)③处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⑤处等高线向低处弯曲,应该是山脊。
(3)AC、BC两种把水引到C处的方案,应选取AC线。理由是AC虽然引水距离较长,但A处水库引出后,水可以顺着地势进行自流,而C处地势比B处高,不便于自流引水,需要抽水。
(4)甲、乙、丙三处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丙处最好,理由是丙处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势平坦,有利于修建梯田。丙处的地势比水库的水位低,有利于引水灌溉。甲、乙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
(5)B、D两地图上距离3厘米,结合比例尺,两地实际距离6千米。两地高差范围540-640米,约600米。若B、D两地有高山电缆车相通,考虑地势,实际距离比这要长,缆车线长度约电缆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乘电缆车从D山顶到B超过30分钟,故时间要多于30分钟。
30.(1) 山顶 700多米
(2)17.6°C
(3) 由西北向东南 A 250
(4)BFE
【分析】本大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等高线的判读及应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详解】(1)图中D点四周海拔向中心越来越高,为山峰。根据图中海拔的分布,可知等高距为100米,D位于700米等高线更高处,海拔高度为700米到800米之间。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B点海拔为100米,C点海拔为500米,两地相差400米,温度相差2.4°C,C海拔更高,温度更低,为B点气温20°C-2.4°C=17.6°C。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根据图中的指北针,可知图中干流流向为西北流向东南。A处以上库容量大,A处等高线密集,为峡谷,修建工程量小,是最合适的水坝位置。若坝的海拔高度为100米,说明水坝的位置修在了100米等高线之间,根据比例尺,可计算出坝长为250米。
(4)若从B地修筑一条铁路到E地,沿BGE修建经过的等高线多,地势起伏大,工程量大,不合理。沿BFE修筑,虽然路线较长,但是地势起伏小,工程量小,更加合理。
31.(1)600——1000
(2)自东南向西北
(3) N线##N 路程较近;坡度较小;且对④镇的经济发展有利。
(4)Ⅰ山山顶,Ⅰ山山顶相对于其它3地海拔最高,视野范围最广。
(5)A处最好,距河谷近,取水方便;等高线较稀,地形较平;海拔适中又无水灾之忧
【分析】本题以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判读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等高线等高距200米,图中最高处位于图中西南方向河流上游,与甲村庄间隔4条等高线,根据等高线高差计算,公式200×(n-1)<H<200×(n+1)可知,高差取值范围是600m~1000m之间。
(2)该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①至甲村河流的流向是自东南向西北流。
(3)公路选线主要考虑运程的远近、坡度大小、经济效益的高低、与耕地的关系等因素。图中四线相比而言,N线路程较近,坡度较小,且对④镇的经济发展有利,所以N线设计合理;Q线路虽然距离最短,但是横穿多条等高线,坡度大,不合理;P、M两条线路相比N线路,距离较远,运输成本较高。
(4)图中拟在甲、乙、②村和I山山顶建一山区的火情僚望台,最佳位置应在I处,因为这里,海拔最高,视野范围最大;甲、乙、②村视野范围较小。
(5)同学们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图中A处最好,因为这里是山脊,等高线稀疏,坡度缓;距离河流较近,取水方便;不紧邻河流,避免水患威胁等;B处靠近河流,不安全;I山山顶、Ⅱ山山顶地势较高,地势起伏较大。
32.(1)(40°N,20°W)
(2) (40°S,20°W) 关于赤道的对称点 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40°N,160°E) 关于地轴的对称点 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 (40°S,160°E) 关于地心对称点(对跖点) 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分析】本题以经纬网图为材料,设置2道小题,涉及经纬网定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A地位于40°N和20°W的交汇处,A地的坐标是(40°N,20°W)。
(2)读图可知,B地的坐标是(40°S,20°W),与A地经度相同,纬度数值相同,半球位置相反,是A 地关于赤道的对称点;C地的坐标是(40°N,160°E),与A地纬度相同,经度相对,和为180°,半球位置相同,是A 地关于地轴的对称点;D地的坐标是(40°S,160°E),与A地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数值相等,半球位置相反,是A地关于地心的对称点(对跖点)。
33.S⑤>S④;纬度跨度相同,⑤的经度跨度大,因此面积较大。S④>S③;③④经度、纬度跨度相同,但③的纬度高,实际纬线长度短,故面积小。
判定规律:纬度范围相同且跨纬度数相同时,跨经度数越大,区域面积越大;跨相同的经纬度范围,纬度越低的区域面积越大。
【分析】本大题以局部经纬网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经线、纬线的特点,经纬网图中面积大小的判断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经纬网图中区域面积 =纬线长度× 经线长度。由所学知识可知,经线等长,纬线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由图可知,④⑤的纬度范围相同且跨度相同,但⑤的经度跨度是30°,④的经度跨度是15°,由于⑤的经度跨度大,因此⑤的面积大于④。③④经度、纬度跨度相同,但③的纬度高,实际纬线长度短,故面积小。由上述分析可知,纬度范围相同且纬度跨度相同时,跨经度数越大,区域面积越大;跨相同的经纬度范围,纬度越低的区域面积越大。
34.[特殊大圆上的两点航向]
A-→P航线:先向北飞,再向南飞。
[非特殊大圆上的两点航向]
K-→M航线:先向西北飞,再向西南飞。
先根据两点所在半球判读南北方向,在北半球就向北再向南,南半球则先向南,再向北。再判断两点相对位置判断东西方向,东西方向是不变的,但要注意谁是起点。
【分析】本题以飞机最短航线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经纬网的应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详解】在地球表面上,两地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的劣弧段。
(1)可以利用现成大圆,如经线圈、赤道、晨昏圈。由材料可知AP在现成大圆(ABPQ)上,即经线圈,因此该大圆上过AP的劣弧为过ANP的弧,由A到P的方向表述为先向北飞,再向南飞。
(2)没有现成大圆,作大圆劣弧。由K到M我们依然遵循两地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的劣弧段,图中过KM的大圆是KPM所在圆,因此由K至M的最短航线路线为沿着大圆KPM先至P点再至M点,方向表述为先向西北飞,再向西南飞。
【点睛】在地球表面上,两地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的劣弧段(所谓“劣弧”,即两点间的弧度小于180°)。
35.(1)A在B的西北方向;A在C的东北方向
(2) A点在B点的东北方位 C点在B点的西南方位
(3)东北
【分析】本题以经纬网图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不同经纬网定向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图中纬线的度数越往北越小,为北纬,中间为180°经线,该线以东为西经度,以西为东经度,图中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在C点的东北方向(东西方向是劣弧的方向)。
(2)读图可知,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为北半球俯视图,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为向东,故A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C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
(3)甲地(70°E,25°N)、乙地(15°W,15°S),从经线看,甲地在乙地的东方;从纬线看,甲地在乙地的北方,故甲地在乙地的东北方向。
36.(1)以丘陵为主;中部、西南部地势较高、坡度较陡,北部、南部、东部和西北部相对低平。
(2)山体高度较低;山顶较平坦,由山顶向山麓整体先陡后缓。
(3)可通视(可见)。
【分析】本大题以某地区地貌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貌的观察、地形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探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详解】(1)据图可知,该地区海拔大多在200-500米之间,地形以丘陵为主;中部和西南部等高线较为密集,故中部和西南部地势较高,坡度较陡;而北部、南部、东部和西北部等高线较为稀疏,其地势较为低平。
(2)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40米,馒头山海拔为340-380米,故馒头山山体高度较低;山顶处等高线稀疏,说明山顶较为平坦;根据右图可知,从山顶向山麓方向,坡度先较陡而后较缓。
(3)据图可知,馒头山顶和丁处之间无高海拔地形遮挡,故两点间可通视。
37.(1)合适的水库坝址:选址在河流干流口袋状的峡谷地带。理由:峡谷地带筑坝工程量小;有储存水的库区;有河流为水库提供水源等。
(2)引水方向:自东北向西南。理由:该路线调水处高于乙村,可以自流调水,节省运营费用,水库修成后可以为乙村稳定供水。
【分析】本题以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涉及水库选址的原则以及引水渠修建的原则等相关知识点,考查结合图文资料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原理的能力。
【详解】(1)水库选址的原则是储水量较大,河流流经,建设大坝工程量较小,在峡谷地带且上游有口袋形的低洼地带作为库区,可以减少工程量,节约成本;峡谷出口较为狭小,建设坝体工程量较小,口袋形洼地能够较好的进行储水,且洼地能够汇聚河流,为水库提供水源。
(2)引水渠修建的原则是水质好、有稳定水源、可自流引水;结合图上指向标以及等高线分布情况,调水路线高于乙村,自东北向西南的引水渠可自流引水。该路线调水处高于乙村,水源受重力作用,可以自流调水,节省运营费用,水库修成后可以为乙村稳定供水。
38.(1)地形地势特征:该区域主要以盆地地形为主;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相对高度较大。
(2)丁,有山脊阻挡视线。
(3)A方案:利: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量小。弊: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B方案:利:库区面积和蓄水量较大。弊: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量大。
【分析】本题以中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等高线判读、地形描述、水库修建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的能力,利用所学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
【详解】(1)地形、地势特征包括地形类型的判断;地形类型的空间分布特点;地势高低与起伏状况;有无特殊地貌。根据等高线分布可判断出,图示区域中间部位等高线数值低,周围数值较高,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为盆地地形;等值线数值差较大,高差较大。
(2)从朝阳峰向下看,甲位于低处山谷,且西侧开阔,无遮挡,可通视,可以观察到甲;乙位于朝阳峰东面,处于另一山山坡位置,和朝阳峰连线主要位于河谷,无遮挡,可通视,能看到乙;丙位于朝阳峰下山坡,为凹坡,可通视,能看到丙;读等高线图可知,丁位于朝阳峰东北侧,丁处西部有一山脊,且丁距离山脊较近,从朝阳峰看丁地的视线被山脊遮挡,看不到丁。
(3)水库坝址位置选择在口袋形洼地的峡谷处。从工程量考虑,A和B处峡谷两侧等高线均为500m,且均符合口袋形峡谷,但A处峡谷两侧等高线图上距离更短。说明在A处修建大坝,工程量相对较小;在B处修建大坝,工程量较大。从蓄水量考虑,B处建大坝后,图中甲聚落所在谷地为主要蓄水区(包括了丁所在河谷流域);A处建大坝后,丁所在河谷为主要蓄水区。可见,在B处修建大坝,库区面积大,蓄水量大;在A处修建,库区面积和蓄水量较小。从移民安置考虑,在B处建大坝,甲、丁聚落被淹没,聚落大,人口多,人口迁移量大;在A处建大坝,丁聚落被淹没,聚落小,人口少,人口迁移量小。
39.地形条件:位于山谷,有利于积雪;地形落差适中,有利于滑雪;山谷宽度较大,利于承载更复杂或更多人的滑雪活动;坡向朝西,减少滑雪时阳光对人的干扰。
【分析】本题以奥运滑雪场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滑雪场选址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滑雪道的选址首先要保证积雪条件、滑道坡度等。甲滑雪场滑道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地形,有利于积雪;等高线密度适中且较为均匀,坡度变化不大,地形落差适中,既能保证滑雪的速度又能保证滑雪运动的安全性;等高较稀疏,山谷宽度较大,有利于承载更复杂或更多人的滑雪活动;坡向朝西,阳光照射时间少,减少滑雪时阳光对滑雪者视线的干扰以及由于雪的反射率较高带来的影响。
40.以山地和高原为主;地势自中东部向西倾斜。
【分析】本题以澳大利亚蓝山国家公园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识别、地形地势特征描述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从材料中的图,并结合地形图,我们可以看出蓝山国家公园的大多数地区高度在600米以上,其主要地形是山地和高原。从图中高度线可以看出,蓝山国家公园中东部地势较高,西部地势较低,整体地势从中东部向西部倾斜。
41.海拔低,相对高度小;形态独特,呈孤立状峰林;顶平、坡陡、麓缓。
【分析】本题以丹霞山狮子岩阳元山景区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识别、地形特征描述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广东丹霞山的海拔高度在100-300之间,其海拔高度相对较低,整体山体的相对高度较小;从图中可以看到,各个山体之间相互独立,呈现孤立的峰林状地貌,形态较为独特;各个山体顶部等高线稀疏,具有顶平的特点,山体等高线密集,具有坡陡的特点,山脚等高线稀疏,具有麓缓的特点。
42.如图:
【分析】本大题以科罗拉多大峡谷局部区域等高线图、地层剖面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形剖面图绘制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首先读图判断等高距为300米,然后读图判断a点到b点地势变化是由1800米迅速降至1200米以下,之后又逐渐升高到2400米,最后根据等高线地形剖面图绘制的方法绘图如下:
43.西昌纬度较低,海拔较高,自转线速度大,有利于发射;地处川西山区,隐蔽性强;发射中心位于山谷之中,地势平坦,利于基地建设。
【分析】本题以卫星发射为背景材料,涉及知识点为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及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从地理位置来看,西昌位于我国28°N附近,纬度相对较低,同时西昌卫星发射基地海拔接近2千米左右,发射基地的海拔相对较高,纬度低,海拔高,线速度更大,更有利发射。从地形来看,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周边以山地为主体,群山环绕,其隐蔽性更强,利于卫星发射基地的保密。同时发射基地位于山谷之中,该山谷地形相对较为平坦开阔,便于基地内设施的建设。
44.以山地、峡谷地貌为主;“Y”字形的三条峡谷与山地相间分布;平均海拔高,地势起伏大。
【分析】本题以安道尔地理位置、地形和河流分布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识别、地形特征描述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地形地势特点一般从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地势高低、起伏大小、特殊的地貌等方面描述。从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和分布变化可知,安道尔大部分地区在1000米左右,中部有明显的峡谷,故地形以山地、峡谷地貌为主。平均海拔较高,整体等高线密集,地势起伏大;根据河流分布以及材料描述的“Y”形峡谷,由此可知当地呈现“Y”字形的三条峡谷与山地相间分布的特征。
45.(1) 20°W向东至0°经线 160°E向东至180°经线
(2)(40°N,116°E)。  北京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北温带。
(3)关于地心:(40°S,64°W);关于地轴:(40°N,64°W);关于本初子午线:(40°N,116°W)。
(4)(23°26′S,160°E)
(5) 东南 8
【分析】本大题以经度与纬度图为材料,涉及经纬度的应用、方向判读、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图文信息,运用地理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1)根据东西半球划分确定答案,20°W向东过0°经线到160°E为东半球,20°W向西过180°经线到160°E为西半球,所以可知既位于东半球又属于西经度的经度范围是20°W向东至0°经线,既位于西半球又属于东经度的经度范围是160°E向东至180°经线。
(2)北京的地理坐标为(40°N,116°E),依据北京地理地理坐标可知,北京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北温带。
(3)北京的地理坐标为(40°N,116°E),故北京以地心为对称点的坐标,纬度度数相同,南北纬相反,经度和为180°,东西经相反,为(40°S,64°W);关于地轴对称点的坐标,纬度与北京相同,经度和为180°,东西经相反,为(40°N,64°W)。关于本初子午线对称的坐标,纬度与北京相同,经度相同,东西经相反,为(40°N,116°W)。
(4)热带和亚热带的界线是回归线,而南回归线北侧是热带,南侧是亚热带。东西半球的界线是20°W、160°E,而160°E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该点的坐标是(23°26'S,160°E)。
(5)从图中看,格林尼治大致位于(50°N,0°),北京的地理坐标为(40°N,116°E),北京位于格林尼治的东南方向;北京的地理坐标为(40°N,116°E),纬差1°经线的长度为111千米,故若飞机以每小时555km的速度由北京飞往赤道,需要跨越40°纬度,期间约需要40×111÷555=8小时。
46.地处北半球,东半球;位于热带(低纬度);位于南海北部,东临太平洋,西临东南亚,北望祖国大陆。
【分析】本题以三沙市为区域设置试题,涉及地理位置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理位置可以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角度描述。根据左图的信息可知,三沙市位于17°N、112°E附近,因此半球位置是:位于北半球、东半球;纬度位置是:位于低纬度的热带地区。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可描述为:该地位于我国南海的北部地区,东临太平洋,西靠东南亚,北部是我国大陆地区。
47.(1) 低 南温 正西
(2) (60°S,170°E) 277.5
(3)西南
(4)(30°N,140°E)
(5)丙>乙>甲
【分析】本题考查经纬度的判读,经线和纬线的特点与应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作答即可。
【详解】(1)根据图示A、B点所在的经纬度变化,越往北纬度越低,判断为南半球;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减少,判断为西经;故B点的地理坐标为(25°S,15°W),说明其位于低纬度和南温带(南回归线以南至南极圈为南温带)。从A点向东、向南、向西、向北各走200km,向南北走的距离是一样的,向东向西的距离不一样,根据纬线的长度变化,纬度越高,长度越短,因此向东、向南、向西、向北走 200km,最终落在A点的正西方位。
(2)C点所在纬度为60°S,则自转方向呈顺时针,则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增加,故C点所在经度为170°E,C点的经纬度坐标是(170°E,60°S),C点与D点之间经度相差5°,1°对应的距离是111×cos60°,所以两点的纬线距离约为277.5km。
(3)A点的地理坐标为(15°S,15°W),C点的地理坐标为( 60°S,170°E),从南北方向来看,C点位于的A点南方,从东西方位来看,两地的经度和大于180°,因此15°W在东,170°E在西,因此C点在A点的西方,综合判断A点在C点的西南方向。
(4)读图分析可知,G点的地理坐标为(30°N,40°W),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纬度相同,经度数和相加为180°,因此G点关于地轴对称点的地理位置坐标是(30°N,140°E)。
(5)本题主要考查利用经纬网判断实际面积的大小。所跨经纬度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甲乙丙三地图幅相同,但甲的纬度最高,乙的纬度次之,之后为丙,实际范围的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丙>乙>甲。
48.(1)1220千米
(2)先向东南方飞,再向东北方飞
(3) 长城站 A地 西北 东南 东
(4)左图画逆时针,右图画顺时针
【分析】本大题以南极科考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经纬网定位、方向和地球自转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详解】(1)南极中山站与昆仑站两地经度接近,只考虑纬度差计算,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111千米,而两地实际纬度差约11°,其与昆仑站的直线距离约为1220千米。
(2)运送物资的飞机从长城站飞往中山站,根据经度分析可知,长城站东边是中山站,两站位于南半球,所以向东飞行过程中,方向是先向南偏,再向北偏。其最短的航线方向是先向东南方向飞,再向东北方向飞。
(3)从经纬度信息看,六个科考站中长城站和A地位于西半球;根据黄河站与中山站的半球位置可知,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北方;结合纬度可知,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西北方。根据昆仑站与长城站的纬度可知,昆仑站位于长城站南方;根据昆仑站和长城站的劣弧和自转方向可知,昆仑站位于长城站以东,因而判断出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读图可知,泰山站和A地纬度相当,根据自转方向可知,罗斯海(A地)位于泰山站的东方。
(4)甲图为北半球,地球呈逆时针自转;乙图为南半球,地球呈顺时针自转。
49.(1)(0°,60°E)
(2)160°E—180°—30°W
(3) 6 18
(4)C
【分析】本题目以光照图为背景材料,涉及直射点坐标、昼夜分布、最短路线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由图中信息可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应为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由图中的晨线30°W向东推90个经度,可找到正午12时的经线即太阳直射的经线,即60°E。此时太阳直射点坐标为(0°,60°E)。
(2)据图可知,赤道上黑夜范围是150°E~180°~30°W,结合西半球的范围:160°E~180°~20°W,可知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范围是160°E~180°~30°W或者160°E向东到30°W。
(3)这天应为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赤道上日出时间是6点,北极圈日落时间是18时。
(4)A点和B点在同一经线圈且在北半球,根据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两点地球大圆上的劣弧判断。二者之间的最短航线为先向正北飞,过北极点后再向正南飞,C正确,故选C。
50.(1)(18°N,22°E)
(2) 长 相等
(3) 东 北
(4)东北
【分析】本大题以经纬网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经纬度、经纬网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情况。
【详解】(1)由图可知,纬度数值越往北越大,可推测处该地位于北半球;经度数值自西向东越来越大,可推测处该地位于东经。综上所述A点的经纬度位置为(18°N,22°E)。
(2)纬线圈的长度分布规律: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A点所在纬度低于B点,所以纬线圈长于B点;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所以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3)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是20°W和160°E,20°W向东经0°经线到达160°E,称为东半球。所以该地区属于东半球。位于赤道以北,属于北半球。
(4)先判断南北,后判断东西。B位于20°N,A位于18°N,所以B在A的北侧。两地同属东经,度数大者偏东,B偏东。综上所述,B位于A的东北方向。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