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历史中考专题练 第2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历史中考专题练 第2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11.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2 16:20: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历史中考专题练
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2023·天津)汉武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施了(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推恩令”
D.行省制
2.(2023·四川泸州)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内容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涉及社会的各方面,不虚美,不隐恶,真实、生动地再现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被誉为“实录”。这反映出司马迁(  )
A.守卫国家的爱国情怀
B.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秉笔直书的史家素养
D.个性浪漫的创作风格
3.〔2023·四川眉山(改编)〕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提到了很多多面体体积的算法,主要是有关筑堤、造台、开河、掘窖的体积问题,以及谷仓、米囤、粮窖的容量问题。由此可知中国古代(  )
A.数学知识普及社会各个阶层
B.数学知识与农业生产相关
C.数学普及促进农业的发展
D.科举制促进了数学的进步
4.(2022·天津)2021年考古发现,霸陵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与汉文帝遗诏中所说“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这印证了汉文帝(  )
A.勤俭治国
B.勤于政事
C.善于用人
D.虚怀纳谏
5.〔2022·湖南怀化(改编)〕西汉初年,湖南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国建立。该诸侯国建立初期,管辖面积相当于今天湖南省面积的1.5倍,到了汉平帝时,面积不及它建立初期的五分之一。出现这种局面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
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提出
C.刺史制度的建立
D.“推恩令”的推行
6.(2021·福建)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
A.人口数量的增长
B.铁制工具的出现
C.国家体制的作用
D.筑路技术的提高
7.(2021·湖南衡阳)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解读下面的中国历史时间轴,关于古代史上朝代及其阶段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②是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③是隋唐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④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与对外开放
模拟预测
1.古代监察体制建立的主要目的是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在中央,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2.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
3.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  )
A.秦朝的赋税很沉重
B.秦朝的刑罚很残酷
C.秦朝的偷盗很猖獗
D.秦朝的徭役很繁重
4.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  )
A.城濮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5.下图所示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的经济措施。这一举措(  )
A.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B.提升商人的经济地位
C.提高了军队战斗能力
D.增强中央政府的财力
6.“诏令劝农薄赋徭,躬行节俭尚廉潮。生民养息人丁旺,强国富民兴汉朝。”该诗句歌颂的是(  )
A.商鞅变法
B.秦灭六国
C.楚汉之争
D.“文景之治”
7.汉文帝采纳大臣贾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的建议,提倡(  )
A.以农为本
B.勤俭治国
C.以德化民
D.轻徭薄赋
8.“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接受此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
A.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B.减轻赋税,发展生产
C.“以德化民”,稳定民心
D.分封诸侯,加强皇权
9.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当时的社会统治非常黑暗
B.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C.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
D.都沉重打击了当时的统治者
10.下列关于东汉王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立者刘秀是西汉宗室
B.东汉初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繁荣
C.东汉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现象
D.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灭亡
11.下列关于秦汉时期科技文化成就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白马寺——我国第一所道教寺院
B.《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
C.华佗 ——世界上最早用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
D.《史记》——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12.中国历史上一直把“秦皇”“汉武”并称,两人在巩固政权、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图3
材料二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班固《汉书》
(1)材料一中图1反映出秦始皇开创了一套怎样的政治体制 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材料一中图2体现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方面措施 图3为秦统一货币图,秦始皇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罢黜百家”和“藩国始分”分别指的是汉武帝实施的什么措施
(4)汉武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局面 (不少于两点)
第二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2023·天津)汉武帝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施了(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推恩令”
D.行省制
答案:C
2.(2023·四川泸州)西汉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内容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涉及社会的各方面,不虚美,不隐恶,真实、生动地再现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被誉为“实录”。这反映出司马迁(  )
A.守卫国家的爱国情怀
B.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
C.秉笔直书的史家素养
D.个性浪漫的创作风格
答案:C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司马迁秉笔直书的史家素养,不虚美,不隐恶,实事求是,故C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说明司马迁守卫国家的爱国情怀、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个性浪漫的创作风格,排除A、B、D三项。
3.〔2023·四川眉山(改编)〕成书于东汉时期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提到了很多多面体体积的算法,主要是有关筑堤、造台、开河、掘窖的体积问题,以及谷仓、米囤、粮窖的容量问题。由此可知中国古代(  )
A.数学知识普及社会各个阶层
B.数学知识与农业生产相关
C.数学普及促进农业的发展
D.科举制促进了数学的进步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中国古代数学知识源自计算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诸多实际问题,说明数学知识与农业生产相关,故B项正确。
4.(2022·天津)2021年考古发现,霸陵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与汉文帝遗诏中所说“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相吻合。这印证了汉文帝(  )
A.勤俭治国
B.勤于政事
C.善于用人
D.虚怀纳谏
答案:A
解析:汉文帝、汉景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史称“文景之治”。根据题干材料“陪葬物以陶器为主,金银器很少”“欲为省,毋烦民”,可知汉文帝勤俭治国,A项正确;勤于政事、善于用人和虚怀纳谏与题干材料不符,排除B、C、D三项。
5.〔2022·湖南怀化(改编)〕西汉初年,湖南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国建立。该诸侯国建立初期,管辖面积相当于今天湖南省面积的1.5倍,到了汉平帝时,面积不及它建立初期的五分之一。出现这种局面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
A.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行
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提出
C.刺史制度的建立
D.“推恩令”的推行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诸侯王势力强大,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他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诸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D项正确;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排除A项;“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提出,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排除B项;刺史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排除C项。
6.(2021·福建)秦始皇下令全国“车同轨”并修建由咸阳向北延伸的直道,全长约700千米,仅用两年半时间即修通。这主要得益于(  )
A.人口数量的增长
B.铁制工具的出现
C.国家体制的作用
D.筑路技术的提高
答案:C
7.(2021·湖南衡阳)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解读下面的中国历史时间轴,关于古代史上朝代及其阶段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是秦汉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②是宋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C.③是隋唐时期,大一统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D.④是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繁荣与对外开放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建立秦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20年,东汉灭亡。秦汉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巩固的时期,故A项正确;581年隋朝建立,907年唐朝灭亡,②是隋唐时期,故B项错误;1368年元朝灭亡,明朝建立,③是五代十国至宋元时期,故C项错误;④是明清时期,但是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没有对外开放,故D项错误。
模拟预测
1.古代监察体制建立的主要目的是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在中央,秦朝负责监察百官的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答案:B
2.秦朝咸阳的一位粮食商人,要购进一批小米。结账时,这位咸阳商人应该用下列哪种货币支付货款(  )
答案:B
3.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窃,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刻涂墨,判为刑徒。”这一记载说明(  )
A.秦朝的赋税很沉重
B.秦朝的刑罚很残酷
C.秦朝的偷盗很猖獗
D.秦朝的徭役很繁重
答案:B
4.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 (  )
A.城濮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巨鹿之战
答案:D
5.下图所示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的经济措施。这一举措(  )
A.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B.提升商人的经济地位
C.提高了军队战斗能力
D.增强中央政府的财力
答案:D
6.“诏令劝农薄赋徭,躬行节俭尚廉潮。生民养息人丁旺,强国富民兴汉朝。”该诗句歌颂的是(  )
A.商鞅变法
B.秦灭六国
C.楚汉之争
D.“文景之治”
答案:D
7.汉文帝采纳大臣贾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的建议,提倡(  )
A.以农为本
B.勤俭治国
C.以德化民
D.轻徭薄赋
答案:A
8.“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武帝接受此建议,采取的措施是(  )
A.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B.减轻赋税,发展生产
C.“以德化民”,稳定民心
D.分封诸侯,加强皇权
答案:A
9.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当时的社会统治非常黑暗
B.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
C.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
D.都沉重打击了当时的统治者
答案:B
10.下列关于东汉王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立者刘秀是西汉宗室
B.东汉初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繁荣
C.东汉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现象
D.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灭亡
答案:D
11.下列关于秦汉时期科技文化成就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白马寺——我国第一所道教寺院
B.《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
C.华佗 ——世界上最早用麻醉方法做手术的医生
D.《史记》——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答案:A
12.中国历史上一直把“秦皇”“汉武”并称,两人在巩固政权、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图3
材料二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班固《汉书》
(1)材料一中图1反映出秦始皇开创了一套怎样的政治体制 秦朝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2)材料一中图2体现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方面措施 图3为秦统一货币图,秦始皇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罢黜百家”和“藩国始分”分别指的是汉武帝实施的什么措施
(4)汉武帝还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局面 (不少于两点)
参考答案:(1)中央集权制。郡县制。
(2)统一文字。圆形方孔半两钱。
(3)罢黜百家,尊崇儒术;颁布“推恩令”。
(4)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北击匈奴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