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历史中考专题练
第四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2023·天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首诗可用于研究( )
A.隋朝统一的条件
B.赵州桥的艺术特点
C.科举制创立的作用
D.大运河开凿的影响
2.(2023·四川泸州)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时期“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在京师长安还有胡姬所开酒店,专卖胡酒,成为文人雅游饮宴之所。这些现象( )
A.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B.得益于民族交往与交融
C.反映了长安城布局严整
D.凸显手工制作水平高超
3.(2023·山东滨州)在评价唐太宗时,《旧唐书》主要肯定了他的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新唐书》主要肯定了他在平隋建唐和国家治理方面的贡献,同时也提到了他好大喜功等不足。由此可以看出( )
A.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
B.两部史书对唐太宗的评价完全一致
C.《新唐书》的史学价值高于《旧唐书》
D.历史评价带有主观性,需多方考证
4.(2022·湖南邵阳)在大运河的修建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遇到了许多难题,如所连接的海河、黄河等五大水系的海拔不同,如何控制水的流向等。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修成了直到今天我们都为之骄傲的大运河。材料强调大运河的开通( )
A.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安定
B.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C.加强了南北地区的联系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5.(2022·天津)下图中东汉末年和盛唐以后的人口数都出现剧烈下降,主要原因是( )
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示意图
A.频繁战乱 B.北人南迁
C.自然灾害 D.统治残酷
6.(2021·湖南岳阳)提取下列四幅图片的历史信息,归纳唐朝的时代特征。正确的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模拟预测
1.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经过的河段有( )
①通济渠 ②邗沟 ③江南河 ④永济渠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
2.“自隋以来,平民社会,穷困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隋朝以后,穷困子弟“跃登上第”的主要途径是( )
A.军功大小
B.门第高低
C.地方推举
D.科举考试
3.“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被唐太宗喻为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
A.房玄龄
B.魏征
C.姚崇
D.杜如晦
4.《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得以继续发展
5.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该诗句反映了唐朝( )
A.对外开放
B.政治清明
C.经济繁荣
D.文化昌盛
6.下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陶器制作
7.下表是根据胡凡主编《简明中国通史》而制作的《唐朝前期户口统计表》(单位:万户)。该表反映了唐朝前期( )
唐初 贞观 十三年 高宗永 徽元年 武周神 龙元年 玄宗开元 二十八年 天宝 十三年
200 304 380 615 841 906.9
A.社会风气开放
B.民族交融
C.中外交往频繁
D.经济发展
8.641年,文成公主由唐朝大臣护送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时的唐朝皇帝是( )
A.唐高祖 B.唐高宗
C.唐太宗 D.唐玄宗
9.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这反映的是( )
A.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B.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玄奘西行去天竺求取佛经
D.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10.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唐朝诗人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唐玄宗后期的年号)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诗中的“世乱”指的是( )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五代十国
12.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伟大工程】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1)材料中的“河”指的是什么 此河开通后产生了什么作用 作者认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说明理由。
【技术创新】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根据图1和图2,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的名称。
【民族交往】
贞观十五年(641年)……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旧唐书》
(3)材料中的“公主”指的是谁 这次通婚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中外交流】
(4)写出图3和图4中人物的主要事迹。
(5)通过学习隋唐历史,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感悟
第四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2023·天津)“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首诗可用于研究( )
A.隋朝统一的条件
B.赵州桥的艺术特点
C.科举制创立的作用
D.大运河开凿的影响
答案:D
2.(2023·四川泸州)据史书记载,唐玄宗时期“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贵人御馔,尽供胡食”,在京师长安还有胡姬所开酒店,专卖胡酒,成为文人雅游饮宴之所。这些现象( )
A.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强化
B.得益于民族交往与交融
C.反映了长安城布局严整
D.凸显手工制作水平高超
答案:B
3.(2023·山东滨州)在评价唐太宗时,《旧唐书》主要肯定了他的善于用人和虚心纳谏;《新唐书》主要肯定了他在平隋建唐和国家治理方面的贡献,同时也提到了他好大喜功等不足。由此可以看出( )
A.唐太宗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
B.两部史书对唐太宗的评价完全一致
C.《新唐书》的史学价值高于《旧唐书》
D.历史评价带有主观性,需多方考证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旧唐书》和《新唐书》对唐太宗的评价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不同,说明历史评价带有主观性,需多方考证,故D项正确;A项表述过于绝对,无法从材料中得出,排除;两部史书对唐太宗的评价并不完全一致,排除B项;C项说法错误,排除。
4.(2022·湖南邵阳)在大运河的修建过程中,我们的祖先遇到了许多难题,如所连接的海河、黄河等五大水系的海拔不同,如何控制水的流向等。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修成了直到今天我们都为之骄傲的大运河。材料强调大运河的开通( )
A.维护了社会秩序的安定
B.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
C.加强了南北地区的联系
D.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我们的祖先遇到了许多难题……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可知大运河的开通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秩序、南北地区的联系以及经济繁荣的信息,排除A、C、D三项。
5.(2022·天津)下图中东汉末年和盛唐以后的人口数都出现剧烈下降,主要原因是( )
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示意图
A.频繁战乱 B.北人南迁
C.自然灾害 D.统治残酷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这是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不安,战争不断,人口大量死亡或流徙,盛唐以后的人口数出现剧烈下降,A项正确;B、C、D三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6.(2021·湖南岳阳)提取下列四幅图片的历史信息,归纳唐朝的时代特征。正确的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B.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C.繁荣与开放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农业经济发达,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的水平,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为整顿币制、改变混乱局面,唐高祖下令发行“开元通宝”,货币的统一,为唐朝的商贸繁荣提供了保障。因此,前三幅图片反映了唐朝社会经济呈现高度繁荣景象。唐朝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研习佛法,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大唐西域记》。玄奘西行密切了唐朝与天竺的交流,体现了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据此可知,四幅图片反映了唐朝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故C项正确。
模拟预测
1.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经过的河段有( )
①通济渠 ②邗沟 ③江南河 ④永济渠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
答案:C
2.“自隋以来,平民社会,穷困子弟,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隋朝以后,穷困子弟“跃登上第”的主要途径是( )
A.军功大小
B.门第高低
C.地方推举
D.科举考试
答案:D
3.“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被唐太宗喻为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的著名谏臣是( )
A.房玄龄
B.魏征
C.姚崇
D.杜如晦
答案:B
4.《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她替多病的高宗处理朝政
C.她能重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D.她统治期间社会经济得以继续发展
答案:D
5.杜甫在《忆昔》这首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该诗句反映了唐朝( )
A.对外开放
B.政治清明
C.经济繁荣
D.文化昌盛
答案:C
6.下图所示为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工具,“形似纺车,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转动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它的主要用途是( )
A.交通运输
B.纸张印刷
C.农业生产
D.陶器制作
答案:C
7.下表是根据胡凡主编《简明中国通史》而制作的《唐朝前期户口统计表》(单位:万户)。该表反映了唐朝前期( )
唐初 贞观 十三年 高宗永 徽元年 武周神 龙元年 玄宗开元 二十八年 天宝 十三年
200 304 380 615 841 906.9
A.社会风气开放
B.民族交融
C.中外交往频繁
D.经济发展
答案:D
8.641年,文成公主由唐朝大臣护送入藏,与松赞干布成婚,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时的唐朝皇帝是( )
A.唐高祖 B.唐高宗
C.唐太宗 D.唐玄宗
答案:C
9.唐朝时,一艘艘木制帆船从日本来到中国,中日两国交流频繁。这反映的是( )
A.日本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
B.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C.玄奘西行去天竺求取佛经
D.倭寇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
答案:A
10.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鉴真东渡 ③玄奘西行 ④遣唐使来访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A
11.唐朝诗人杜甫在《无家别》中写道:“寂寞天宝(唐玄宗后期的年号)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诗中的“世乱”指的是( )
A.八王之乱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五代十国
答案:B
12.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繁荣与开放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声名远播四海,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伟大工程】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1)材料中的“河”指的是什么 此河开通后产生了什么作用 作者认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说明理由。
【技术创新】
(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根据图1和图2,分别写出当时便于耕作和灌溉的生产工具的名称。
【民族交往】
贞观十五年(641年)……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
——《旧唐书》
(3)材料中的“公主”指的是谁 这次通婚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中外交流】
(4)写出图3和图4中人物的主要事迹。
(5)通过学习隋唐历史,你从中得到了哪些感悟
参考答案:(1)隋朝大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作者认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开凿大运河。不同意。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2)图1:曲辕犁;图2:筒车。
(3)文成公主。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图3: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图4: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5)国家要注重发展生产,减轻人民的负担;要注重发展科技,重视创新;要注重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