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历史中考专题练 第8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历史中考专题练 第8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4.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2 16:2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历史中考专题练
第八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2023·天津)1866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筹办天津机器局东局和西局。东局原址位于天津城东贾家沽道,是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火药厂。这一洋务企业创办的目的是(  )
A.自强 B.求富
C.民主 D.共和
2.(2023·云南)甲午中日战争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开始思考民族前途,且将抵御外侮与改革内政合为一体。在他们的领导下掀起了(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3.(2023·四川自贡)《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出现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见下表)。“新的高度”体现的是(  )
人物 主要活动
康有为 发起“公车上书”,组织保国会
梁启超 《中外纪闻》和《时务报》的主笔
严复 翻译《天演论》,主持《国闻报》
A.宣传维新启蒙思想
B.推动民主共和观念传播
C.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
D.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022·湖南邵阳)为落实“双减”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某班成立了历史兴趣小组。在讨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都主张学习西方
B.都主张暴力革命
C.都主张民主共和
D.都主张君主立宪
5.(2022·新疆)如下图所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这警醒我们青少年要(  )
A.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C.具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D.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
6.(2021·湖南岳阳)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则材料反映了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7.(2021·湖南常德)在清政府被迫签订某一不平等条约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下列哪一项是对材料中“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评论(  )
A.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B.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8.(2021·湖南怀化)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此番言论是在哪个条约签订后(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模拟预测
1.右图是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工匠制造的铁甲舰“平远号”。制造此舰的目的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统治
C.发展海外贸易
D.进行科学考察
2.现今我国招商引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近代列强曾强迫清政府允许他们在中国投资办厂,其目的是直接利用中国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剥削中国人民,这种外国企业最早出现是在签订(  )
A.《南京条约》后 B.《北京条约》后
C.《马关条约》后 D.《辛丑条约》后
3.下列反映出列强划分“势力范围”,而且彼此协调关系,共同奴役中国的事件是(  )
A.中美签订《望厦条约》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中国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4.近代史上中国“不败而败”、敌国 “不胜而胜”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5.清朝杨昌浚在《恭诵左公西行甘棠》中写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称赞的是(  )
A.刘铭传率黑旗军抗击法国
B.李鸿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葛云飞力战殉国
D.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
6.1895—1898年,《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这表明(  )
A.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B.三民主义思潮兴起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文学革命应运而生
7.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公车上书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B 百日维新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明定国是”诏书 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D 戊戌政变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8.义和团到处捣毁教堂、拆毁铁路、砍断电线,这些行为体现了义和团运动(  )
A.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B.盲目排斥外洋事物
C.英勇抗击列强侵略
D.领导者的腐朽堕落
9.下列与1905年北京东交民巷相关的情景中,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
B.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
C.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
D.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
10.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观近代工业脊梁】
(1)图片配伍:
①“自强”:   ;图片名称:             ;创办者:     。
②“求富”:   ;图片名称:           ;创办者:     。
③这些企业的创办者属于哪一派别 还有哪些人可归入此派
(2)图3军舰为“定远号”铁甲舰,它属于哪一舰队 除此之外,洋务运动中还创办了哪些新式海军 这几支新式海军的指挥机构是什么
(3)结合三幅图片,回答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
【评近代工业成败】
(4)以上是两位同学对洋务运动的看法。结合他们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第八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2023·天津)1866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筹办天津机器局东局和西局。东局原址位于天津城东贾家沽道,是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火药厂。这一洋务企业创办的目的是(  )
A.自强 B.求富
C.民主 D.共和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天津机器局是军事工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故A项符合题意。
2.(2023·云南)甲午中日战争后,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开始思考民族前途,且将抵御外侮与改革内政合为一体。在他们的领导下掀起了(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答案:C
3.(2023·四川自贡)《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出现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民族资产阶级把向西方学习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见下表)。“新的高度”体现的是(  )
人物 主要活动
康有为 发起“公车上书”,组织保国会
梁启超 《中外纪闻》和《时务报》的主笔
严复 翻译《天演论》,主持《国闻报》
A.宣传维新启蒙思想
B.推动民主共和观念传播
C.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
D.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答案:A
4.(2022·湖南邵阳)为落实“双减”要求,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某班成立了历史兴趣小组。在讨论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时,同学们提出了以下观点,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都主张学习西方
B.都主张暴力革命
C.都主张民主共和
D.都主张君主立宪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二者都主张学习西方,A项正确;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不属于革命,排除B项;辛亥革命主张民主共和,排除C项;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而不变革政治制度,戊戌变法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排除D项。
5.(2022·新疆)如下图所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这警醒我们青少年要(  )
A.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C.具有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D.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趋势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条约,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使我们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中国必须提高综合国力,青少年也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传统文化、民族自信心、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信息,排除A、C、D三项。
6.(2021·湖南岳阳)1882年底,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写道:“统计结果表明,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当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照这样下去,我们将很快退出上海航运市场了——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这则材料反映了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  )
A.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B.使中国开始走上富强道路
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使英国航运公司在上海航运市场亏损,这说明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D项正确;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而非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并未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B项错误;题干材料未涉及上海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关系,C项错误。
7.(2021·湖南常德)在清政府被迫签订某一不平等条约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下列哪一项是对材料中“不平等条约”的历史评论(  )
A.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B.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答案:D
解析:题干材料“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反映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受到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故D项符合题意;A项属于《南京条约》的内容,排除;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排除B项;C项属于《马关条约》的内容,但与题干材料“历史评论”不符,排除。
8.(2021·湖南怀化)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此番言论是在哪个条约签订后(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D
解析: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故D项符合题意。
模拟预测
1.右图是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工匠制造的铁甲舰“平远号”。制造此舰的目的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B.维护清朝统治
C.发展海外贸易
D.进行科学考察
答案:B
2.现今我国招商引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近代列强曾强迫清政府允许他们在中国投资办厂,其目的是直接利用中国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剥削中国人民,这种外国企业最早出现是在签订(  )
A.《南京条约》后 B.《北京条约》后
C.《马关条约》后 D.《辛丑条约》后
答案:C
3.下列反映出列强划分“势力范围”,而且彼此协调关系,共同奴役中国的事件是(  )
A.中美签订《望厦条约》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中国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
答案:C
4.近代史上中国“不败而败”、敌国 “不胜而胜”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
答案:C
5.清朝杨昌浚在《恭诵左公西行甘棠》中写道:“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称赞的是(  )
A.刘铭传率黑旗军抗击法国
B.李鸿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C.葛云飞力战殉国
D.左宗棠成功收复新疆
答案:D
6.1895—1898年,《时务报》在15个省和国外设有分销处67所,销量过万。这表明(  )
A.维新思想广泛传播 B.三民主义思潮兴起
C.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D.文学革命应运而生
答案:A
7.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公车上书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B 百日维新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明定国是”诏书 维新派掌握了国家政权
D 戊戌政变 提高了光绪皇帝的地位
答案:A
8.义和团到处捣毁教堂、拆毁铁路、砍断电线,这些行为体现了义和团运动(  )
A.带有封建迷信色彩
B.盲目排斥外洋事物
C.英勇抗击列强侵略
D.领导者的腐朽堕落
答案:B
9.下列与1905年北京东交民巷相关的情景中,明显不符合史实的是(  )
A.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
B.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
C.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
D.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
答案:A
10.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观近代工业脊梁】
(1)图片配伍:
①“自强”:   ;图片名称:             ;创办者:     。
②“求富”:   ;图片名称:           ;创办者:     。
③这些企业的创办者属于哪一派别 还有哪些人可归入此派
(2)图3军舰为“定远号”铁甲舰,它属于哪一舰队 除此之外,洋务运动中还创办了哪些新式海军 这几支新式海军的指挥机构是什么
(3)结合三幅图片,回答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
【评近代工业成败】
(4)以上是两位同学对洋务运动的看法。结合他们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①图1;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炮厂;李鸿章。②图2;轮船招商局;李鸿章。③洋务派。奕?、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
(2)北洋舰队。南洋、广东和福建等海军。海军衙门。
(3)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统治。
(4)虽然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但它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