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历史中考专题练 第10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历史中考专题练 第10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2 16:25: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历史中考专题练
第十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2023·山东烟台(改编)〕下面是1915年某刊物创刊号的目录(节选)。该刊物(  )
敬告青年……陈独秀
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陈独秀
共和国家与青年自觉……高一涵
……
现代文明史……陈独秀
A.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B.宣扬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C.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D.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2.(2023·四川南充)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材料中“它”指 (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抗日战争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2023·云南)1926年7月6日通过的《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指出:“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该《宣言》揭示了北伐的目的是(  )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反对袁世凯复辟
C.组织工人运动
D.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4.(2023·山东烟台)对下面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下了树身和树根。懂吗 保存下了树身和树根!
——金冲及《周恩来传(1898—1949)》
A.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B.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军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D.长征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5.(2022·湖南衡阳)《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了“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情形。这些情形发生在(  )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全面抗战时期
6.(2021·湖南常德)“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揭示五四运动(  )
A.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B.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
C.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7.(2021·福建)对联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时代气息。下图所示对联纪念的是(  )
A.新文化运动兴起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北伐战争的胜利
8.(2021·河南)这次会议是在红军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的,它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这次会议(  )
A.创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
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D.为人民指明了抗战后的斗争方向
模拟预测
1.胡适曾被美国《展望杂志》推举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百位名人之一,理由是“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  )
A.创办《青年杂志》 B.主张使用白话文
C.发表《狂人日记》 D.宣传马克思主义
2.1916年,酷爱文学、思想进步的刘奇想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你若是当时该杂志的编辑,会建议他选择下列哪一方面的内容(  )
A.孔子之道是立国之本
B.君主立宪是时代潮流
C.当以科学与民主并重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3.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这份出版物应该是(  )
A.《时务报》 B.《新青年》
C.《民报》 D.《申报》
4.一首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的诗歌写道:“神舟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意志雄。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值赞颂,优良传统要扬承。”下列选项中适合填在空格处的是(  )
A.五四精神
B.自强求富
C.维新变法
D.民主共和
5.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坚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创办黄埔军校
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6.与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立了(  )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7.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内部条件造成的。”其“内部条件”是指(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了列强的压制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
C.中国共产党总结了经验教训,正积极寻找同盟者
D.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
8.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腐朽涣散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9.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导致这场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力量过于强大
B.国共两党从未进行过合作
C.八国联军进行武装干涉
D.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
10.“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下列选项与诗中描绘的伟大壮举无关的是(  )
A.勇克汀泗桥
B.四渡赤水河
C.巧渡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11.某中学决定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的活动,来感受长征精神,他们选择的路线应是(  )
A.瑞金—金沙江—大渡河—赤水—吴起镇
B.瑞金—大渡河—金沙江—赤水—吴起镇
C.瑞金—赤水—金沙江—大渡河—吴起镇
D.瑞金—大渡河—赤水—金沙江—吴起镇
12.20世纪初,中国社会各阶层依然为探寻救国之路不断探索,让我们走进那段历史。
【历史回顾】
材料一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但是……这年4月,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之位让于袁世凯,中华民国看似有国会、有《约法》、有众多政党,但实际上政权都操纵在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手中。
——摘编自《复兴之路 解说词专辑》
材料二 1915年9月15日,一本杂志在上海黄浦江畔创刊,从第二卷起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发行量接近16 000份……进行思想革命。
——摘编自《复兴之路 解说词专辑》
【材料分析】
(1)“实际上政权都操纵在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手中”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中杂志的创办标志着什么运动开始 这一运动中高举的旗帜和主要阵地分别是什么
【总结历史】
材料三 中国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指出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
——摘编自《百年坎坷复兴路 
世纪沧桑强国梦图鉴》
(3)综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鲁迅所讲的“无处可走”
第十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2023·山东烟台(改编)〕下面是1915年某刊物创刊号的目录(节选)。该刊物(  )
敬告青年……陈独秀
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陈独秀
共和国家与青年自觉……高一涵
……
现代文明史……陈独秀
A.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B.宣扬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思想
C.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D.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15年”“敬告青年”“陈独秀”等,可知该杂志是《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为《新青年》)。1915年,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B项正确;公车上书事件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排除A项;1919年的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排除C、D两项。
2.(2023·四川南充)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材料中“它”指 (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诞生
C.抗日战争胜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A
3.(2023·云南)1926年7月6日通过的《中国国民党为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宣言》指出:“中国人民一切困苦之总原因,在帝国主义者之侵略及其工具卖国军阀之暴虐。中国人民唯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政府。”该《宣言》揭示了北伐的目的是(  )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反对袁世凯复辟
C.组织工人运动
D.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
答案:D
4.(2023·山东烟台)对下面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我们红军像经过了一场暴风雨的大树一样,虽然失去了一些枝叶,但保存下了树身和树根。懂吗 保存下了树身和树根!
——金冲及《周恩来传(1898—1949)》
A.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B.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红军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
D.长征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答案:D
5.(2022·湖南衡阳)《纽约时报》某驻华记者在回忆录中述及了“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等情形。这些情形发生在(  )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国民革命时期
D.全面抗战时期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广州聘请苏联顾问”是指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武汉群众集会庆祝胜利”是指北伐胜利进军,广州国民政府迁往武汉。“上海的英、美、日租界忙着增兵助防”“攻克南京”“北京周边战事连连”反映了北伐战争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由此判断这些情形发生在国民革命时期,C项正确。
6.(2021·湖南常德)“五四运动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这一论断揭示五四运动(  )
A.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
B.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
C.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五四运动……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可知这一论断揭示了五四运动促进了广大民众的觉醒,故B项正确;辛亥革命打开了进步潮流的闸门,与五四运动不符,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排除C项;五四运动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D项。
7.(2021·福建)对联是民族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时代气息。下图所示对联纪念的是(  )
A.新文化运动兴起
B.五四运动的爆发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北伐战争的胜利
答案:C
8.(2021·河南)这次会议是在红军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的,它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这次会议(  )
A.创建了工农红军第四军
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宣告了长征的胜利结束
D.为人民指明了抗战后的斗争方向
答案:B
模拟预测
1.胡适曾被美国《展望杂志》推举为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百位名人之一,理由是“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这主要是基于他(  )
A.创办《青年杂志》 B.主张使用白话文
C.发表《狂人日记》 D.宣传马克思主义
答案:B
2.1916年,酷爱文学、思想进步的刘奇想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你若是当时该杂志的编辑,会建议他选择下列哪一方面的内容(  )
A.孔子之道是立国之本
B.君主立宪是时代潮流
C.当以科学与民主并重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答案:C
3.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这份出版物应该是(  )
A.《时务报》 B.《新青年》
C.《民报》 D.《申报》
答案:B
4.一首纪念某重大历史事件的诗歌写道:“神舟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意志雄。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值赞颂,优良传统要扬承。”下列选项中适合填在空格处的是(  )
A.五四精神
B.自强求富
C.维新变法
D.民主共和
答案:A
5.1921年李大钊指出,中国现在没有一个真能表现民众势力的团体,若能成立一个坚固精密的组织,那么中国彻底的大改革将有所附托。这段话表明李大钊的主张是(  )
A.建立中国同盟会
B.成立无产阶级政党
C.创办黄埔军校
D.实现国共两党合作
答案:B
6.与中共一大相比,中共二大最重要的贡献是确立了(  )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
C.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D.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答案:B
7.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内部条件造成的。”其“内部条件”是指(  )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了列强的压制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
C.中国共产党总结了经验教训,正积极寻找同盟者
D.国民党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
答案:B
8.北伐军出师不到半年,就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实现了“饮马长江”的誓言。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北洋军阀的腐朽涣散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D.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答案:B
9.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导致这场革命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洋军阀力量过于强大
B.国共两党从未进行过合作
C.八国联军进行武装干涉
D.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
答案:D
10.“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赞扬了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下列选项与诗中描绘的伟大壮举无关的是(  )
A.勇克汀泗桥
B.四渡赤水河
C.巧渡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答案:A
11.某中学决定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进行“红色旅游,重走长征路”的活动,来感受长征精神,他们选择的路线应是(  )
A.瑞金—金沙江—大渡河—赤水—吴起镇
B.瑞金—大渡河—金沙江—赤水—吴起镇
C.瑞金—赤水—金沙江—大渡河—吴起镇
D.瑞金—大渡河—赤水—金沙江—吴起镇
答案:C
12.20世纪初,中国社会各阶层依然为探寻救国之路不断探索,让我们走进那段历史。
【历史回顾】
材料一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但是……这年4月,孙中山将临时大总统之位让于袁世凯,中华民国看似有国会、有《约法》、有众多政党,但实际上政权都操纵在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手中。
——摘编自《复兴之路 解说词专辑》
材料二 1915年9月15日,一本杂志在上海黄浦江畔创刊,从第二卷起杂志改名为《新青年》,发行量接近16 000份……进行思想革命。
——摘编自《复兴之路 解说词专辑》
【材料分析】
(1)“实际上政权都操纵在袁世凯和北洋军阀手中”说明了什么问题
(2)材料二中杂志的创办标志着什么运动开始 这一运动中高举的旗帜和主要阵地分别是什么
【总结历史】
材料三 中国已经醒来,但是,正如鲁迅所指出的“人生最痛苦的事,是梦醒了发现无处可走”。
——摘编自《百年坎坷复兴路 
世纪沧桑强国梦图鉴》
(3)综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鲁迅所讲的“无处可走”
参考答案:(1)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3)近代社会各阶层的探索都没有能够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能完成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