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历史中考专题练
第十八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欧社会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2023·四川宜宾(改编)〕“效忠我的主人……主人凡践履契约……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这一誓词指向中世纪西欧的( )
A.庄园经济
B.封君封臣制度
C.城市自治
D.宗教文化
2.(2023·四川广安)下列各项,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权利法案》
3.(2022·湖南怀化)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据《日本书纪》记载,孝德天皇想把日本建成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所以他领导了一场革新运动。这场运动史称( )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贞观之治
D.伯里克利改革
4.(2022·重庆A卷)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 )
A.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
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体
D.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5.(2021·山东青岛)下图为小刚同学在单元复习时确定的复习内容。据此可知,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
A.古代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6.(2021·山东东营)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多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中,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它”是( )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7.(2021·四川德阳)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如果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天方夜谭》,主要可以了解( )
A.古埃及文化
B.阿拉伯文化
C.古印度文化
D.古希腊文化
模拟预测
1.法兰克王国是由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全盛时期称( )
A.查理曼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2.某个中世纪的西欧城市从英王亨利二世手里获得“特许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这种“特许状”的颁发反映了( )
A.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城市的政权
B.封建割据势力的增强
C.城市要求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权利
D.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3.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其定为国教,这一宗教是(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4.依据下面知识卡片中所列内容,判断该国家是( )
都城:君士坦丁堡
法律:《查士丁尼法典》
灭亡: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A.希腊
B.马其顿
C.波斯
D.拜占庭帝国
5.7世纪中期,在日本发动宫廷政变并取得成功的改革派代表了哪一阶级的利益( )
A.奴隶主阶级
B.地主阶级
C.农民阶级
D.资产阶级
6.646年,日本开始进行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
A.贵族世袭制度
B.城市自治机构
C.中央集权国家
D.政教合一国家
7.12世纪至19世纪中期的日本被称为幕府统治时期,这是因为( )
A.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构成了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
B.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国家大权,实行封建军事专政
C.天皇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D.统治者在幕府议政
8.750年,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巴格达的百货商场里,既有各种本地产品,也有中国的丝绸和珠宝、非洲的黄金和象牙、欧洲的琥珀和玛瑙。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
A.经济领先于世界
B.为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C.与世界其他地区联系紧密
D.政府非常注重城市的发展
9.七八世纪时,在亚欧大陆的两端,西欧与日本相继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确立】
材料一 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
材料二 这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中国唐朝时期经济、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它促进了日本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把日本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材料一反映出西欧什么制度的确立
(2)材料二反映的是日本的哪次改革 这次改革对日本具有怎样的意义
【庄园经济】
材料三 西欧庄园内部除了领主和农奴的住宅外,还有耕地、仓库、磨坊、油坊、铁工坊和烤面包房。农奴终生在庄园里劳动,结婚也要获得主人的允许,他们终年劳累,很少有人活过40岁。
——摘编自曹大为《义务教育教科书 历史与社会 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日本庄民的年租税达收成的50%,此外还需承担杂税和劳役。庄民不经领主许可,不能迁移和改业,地位实际上等于农奴。庄园生产的皮绳、粗布、木桶、垫子、酒、海藻、柿子、松仁、油等生活物品,都要进献给其领主。
——摘编自朱寰主编《世界中古史》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归纳西欧和日本庄园的共同特点。
第十八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欧社会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2023·四川宜宾(改编)〕“效忠我的主人……主人凡践履契约……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这一誓词指向中世纪西欧的( )
A.庄园经济
B.封君封臣制度
C.城市自治
D.宗教文化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效忠我的主人……主人凡践履契约……善待于我,赐我以应得……必将以他的意志为准则,绝无违背”体现的是中古西欧封君与封臣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故B项正确。
2.(2023·四川广安)下列各项,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基础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罗马民法大全》
D.《权利法案》
答案:C
3.(2022·湖南怀化)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据《日本书纪》记载,孝德天皇想把日本建成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所以他领导了一场革新运动。这场运动史称( )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贞观之治
D.伯里克利改革
答案:A
4.(2022·重庆A卷)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均对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它们都( )
A.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
B.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C.建立并完善了民主政体
D.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与阿拉伯帝国都建立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都进行了侵略扩张,传承并融合了东西方文化,D项正确;阿拉伯人创造出了完整的代数学,排除A项;《罗马民法大全》是东罗马帝国的法律文献,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排除B项;拜占庭帝国实行封建专制,阿拉伯帝国政教合一,排除C项。
5.(2021·山东青岛)下图为小刚同学在单元复习时确定的复习内容。据此可知,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
A.古代亚非文明
B.古代欧洲文明
C.封建时代的欧洲
D.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答案:C
6.(2021·山东东营)世界古代史上曾出现多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其中,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它”是( )
A.罗马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和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7.(2021·四川德阳)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如果我们阅读文学作品《天方夜谭》,主要可以了解( )
A.古埃及文化
B.阿拉伯文化
C.古印度文化
D.古希腊文化
答案:B
模拟预测
1.法兰克王国是由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的封建王国,全盛时期称( )
A.查理曼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
答案:A
2.某个中世纪的西欧城市从英王亨利二世手里获得“特许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这种“特许状”的颁发反映了( )
A.资产阶级完全掌握了城市的政权
B.封建割据势力的增强
C.城市要求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政治权利
D.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答案:C
3.诞生于巴勒斯坦地区,4世纪末罗马皇帝将其定为国教,这一宗教是(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道教
答案:A
4.依据下面知识卡片中所列内容,判断该国家是( )
都城:君士坦丁堡
法律:《查士丁尼法典》
灭亡:被奥斯曼帝国所灭
A.希腊
B.马其顿
C.波斯
D.拜占庭帝国
答案:D
5.7世纪中期,在日本发动宫廷政变并取得成功的改革派代表了哪一阶级的利益( )
A.奴隶主阶级
B.地主阶级
C.农民阶级
D.资产阶级
答案:B
6.646年,日本开始进行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在政治上是要建立( )
A.贵族世袭制度
B.城市自治机构
C.中央集权国家
D.政教合一国家
答案:C
7.12世纪至19世纪中期的日本被称为幕府统治时期,这是因为( )
A.天皇、将军、大名、武士构成了日本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
B.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国家大权,实行封建军事专政
C.天皇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
D.统治者在幕府议政
答案:B
8.750年,阿拉伯帝国的首都巴格达的百货商场里,既有各种本地产品,也有中国的丝绸和珠宝、非洲的黄金和象牙、欧洲的琥珀和玛瑙。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
A.经济领先于世界
B.为文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C.与世界其他地区联系紧密
D.政府非常注重城市的发展
答案:C
9.七八世纪时,在亚欧大陆的两端,西欧与日本相继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确立】
材料一 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
材料二 这是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仿中国唐朝时期经济、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自上而下的改革,它促进了日本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把日本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材料一反映出西欧什么制度的确立
(2)材料二反映的是日本的哪次改革 这次改革对日本具有怎样的意义
【庄园经济】
材料三 西欧庄园内部除了领主和农奴的住宅外,还有耕地、仓库、磨坊、油坊、铁工坊和烤面包房。农奴终生在庄园里劳动,结婚也要获得主人的允许,他们终年劳累,很少有人活过40岁。
——摘编自曹大为《义务教育教科书 历史与社会 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 日本庄民的年租税达收成的50%,此外还需承担杂税和劳役。庄民不经领主许可,不能迁移和改业,地位实际上等于农奴。庄园生产的皮绳、粗布、木桶、垫子、酒、海藻、柿子、松仁、油等生活物品,都要进献给其领主。
——摘编自朱寰主编《世界中古史》
(3)根据材料三、材料四,归纳西欧和日本庄园的共同特点。
参考答案:(1)封君封臣制度(或封建等级制度)。
(2)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3)庄园在经济上自给自足;庄民和农奴生活困苦,缺乏人身自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