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历史中考专题练 第25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历史中考专题练 第25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2 16:35: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历史中考专题练
第二十五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2023·四川达州)1933年,某国的领导人在就职演说中讲道:“我们最大的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以做。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为此,他推行了哪一措施(  )
A.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B.投资大量公共设施
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D.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2.(2023·四川眉山)1943年12月初,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由此可知该宣言(  )
A.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
B.维护了中国各项主权
C.承认中国战胜国地位
D.加速中国半殖民地化
3.(2022·福建)1933年6月,美国罗斯福政府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将全国的工业划分为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负责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时数。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
A.国家干预生产提高劳动效率
B.调整生产规模以稳定物价
C.调节生产与消费及劳资关系
D.奠定美国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
4.(20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某班同学开展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容的学习,下列史实属于战争爆发的(  )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对外扩张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国家大权
·日本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加紧扩张
A.背景 B.经过
C.性质 D.影响
模拟预测
1.据统计,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工业产量倒退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各国失业率达30%—50%。这组数字反映出危机(  )
A.持续时间长 B.波及范围广
C.破坏性大 D.来势猛烈
2.下面是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的欧美主要国家税率表
国家 1926年(%) 1931年(%)
法国 12 38
德国 12 40.7
美国 20 53
英国 4 10(1932年)
对上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各国提高税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B.经济大危机引发欧美国家间的关税战
C.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提高税率
D.英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最慢
3.威廉·J.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在公共资源保护队的管理下,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诸如修建漫长、蜿蜒的阿巴拉契亚长途铁路这样的工程,每天可以得到三顿饭。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  )
A.恢复工业 B.整顿金融业
C.调整农业 D.兴办公共工程
4.富兰克林·罗斯福于1933年3月就任美国总统,到1945年4月12日逝世,连续4次当选美国总统。下列各项与富兰克林·罗斯福有关的是(  )
A.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范例,领导了反法西斯战争
B.开始推行冷战政策,以反苏反共为借口进行全球扩张
C.结束了中美20多年的敌对状态,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依仗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实力,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严重干扰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5.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维护了现有制度、促进了经济恢复、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的历史事件是(  )
A.法国大革命和“雾月政变”
B.“光荣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C.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
D.十月革命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6.希特勒上台后,纳粹党打击德国共产党的事件是(  )
A.“国会纵火案”
B.迫害犹太人
C.慕尼黑阴谋
D.突然进攻波兰
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崩溃的标志是(  )
A.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B.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C.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8.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的宣言中表示:凡在战胜希特勒主义斗争中给予物资援助和贡献的国家,均可加入本宣言。这一宣言是(  )
A.《人权宣言》
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
D.《共产党宣言》
9.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下列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②德国突袭波兰 ③日军偷袭珍珠港 ④攻克柏林战役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
1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技的运用(坦克、潜艇和飞机)和军队的数量一样,都在急速增长。战争结果表明,能够在先进装备上花费更多的一方取得了胜利。这段话强调了(  )
A.军队数量决定战争成败
B.科技影响战争结果
C.团结是战争决胜的关键
D.战争阻碍社会发展
11.小明同学在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点时,得出如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原因:都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
B.结果:都给人类带来深重的劫难
C.性质:都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D.影响:都引起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动
12.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开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图说历史】
图1
在这张拍摄于1941年12月7日的照片上,美国太平洋舰队所在地珍珠港,硝烟弥漫,高射炮火到处横飞。
(1)图1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论从史出】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分析下表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实,你能得出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的什么结论
史实: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数据
参战 国家 卷入 人口 参战 人数 军队 伤亡 平民 伤亡 物资 损失
61个 17亿 1.1亿人 5 000万人以上 9 000万人 4万亿美元
(2)结论:  。
【历史启迪】
图2 雅尔塔会议
图3 何应钦(左)代表中国接受日军投降书
(3)你从图2和图3所示会议中得到的最主要的启迪分别是什么
第二十五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知能优化训练
中考回顾
1.(2023·四川达州)1933年,某国的领导人在就职演说中讲道:“我们最大的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以做。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为此,他推行了哪一措施(  )
A.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B.投资大量公共设施
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D.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我们最大的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以做。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罗斯福采取了“以工代赈”、举办公共工程的方式,故B项正确。
2.(2023·四川眉山)1943年12月初,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由此可知该宣言(  )
A.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
B.维护了中国各项主权
C.承认中国战胜国地位
D.加速中国半殖民地化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宣言明确规定日本从中国窃取的领土必须归还中国,因此,该宣言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故A项正确。材料表明该宣言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而非各项主权,排除B项。1943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仍然在进行,并未结束,排除C项。该宣言维护了中国领土主权,并不是加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排除D项。
3.(2022·福建)1933年6月,美国罗斯福政府颁布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将全国的工业划分为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负责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时数。其颁布的主要目的是(  )
A.国家干预生产提高劳动效率
B.调整生产规模以稳定物价
C.调节生产与消费及劳资关系
D.奠定美国工业生产发展的基础
答案:C
4.(202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某班同学开展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内容的学习,下列史实属于战争爆发的(  )
·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对外扩张
·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掌握国家大权
·日本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加紧扩张
A.背景 B.经过
C.性质 D.影响
答案:A
模拟预测
1.据统计,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期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工业产量倒退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水平,各国失业率达30%—50%。这组数字反映出危机(  )
A.持续时间长 B.波及范围广
C.破坏性大 D.来势猛烈
答案:C
2.下面是根据有关资料统计的欧美主要国家税率表
国家 1926年(%) 1931年(%)
法国 12 38
德国 12 40.7
美国 20 53
英国 4 10(1932年)
对上表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各国提高税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B.经济大危机引发欧美国家间的关税战
C.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提高税率
D.英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最慢
答案:B
3.威廉·J.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在公共资源保护队的管理下,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诸如修建漫长、蜿蜒的阿巴拉契亚长途铁路这样的工程,每天可以得到三顿饭。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  )
A.恢复工业 B.整顿金融业
C.调整农业 D.兴办公共工程
答案:D
4.富兰克林·罗斯福于1933年3月就任美国总统,到1945年4月12日逝世,连续4次当选美国总统。下列各项与富兰克林·罗斯福有关的是(  )
A.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范例,领导了反法西斯战争
B.开始推行冷战政策,以反苏反共为借口进行全球扩张
C.结束了中美20多年的敌对状态,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D.依仗其唯一超级大国的实力,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严重干扰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答案:A
5.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维护了现有制度、促进了经济恢复、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的历史事件是(  )
A.法国大革命和“雾月政变”
B.“光荣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
C.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
D.十月革命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答案:C
6.希特勒上台后,纳粹党打击德国共产党的事件是(  )
A.“国会纵火案”
B.迫害犹太人
C.慕尼黑阴谋
D.突然进攻波兰
答案:A
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美等战胜国通过两次国际会议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新秩序崩溃的标志是(  )
A.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B.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C.德军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宣战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答案:C
8.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署的宣言中表示:凡在战胜希特勒主义斗争中给予物资援助和贡献的国家,均可加入本宣言。这一宣言是(  )
A.《人权宣言》
B.《联合国家宣言》
C.《开罗宣言》
D.《共产党宣言》
答案:B
9.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下列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②德国突袭波兰 ③日军偷袭珍珠港 ④攻克柏林战役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
答案:A
10.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科技的运用(坦克、潜艇和飞机)和军队的数量一样,都在急速增长。战争结果表明,能够在先进装备上花费更多的一方取得了胜利。这段话强调了(  )
A.军队数量决定战争成败
B.科技影响战争结果
C.团结是战争决胜的关键
D.战争阻碍社会发展
答案:B
11.小明同学在比较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点时,得出如下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原因:都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
B.结果:都给人类带来深重的劫难
C.性质:都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D.影响:都引起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动
答案:C
12.某校九年级(2)班同学开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研究性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图说历史】
图1
在这张拍摄于1941年12月7日的照片上,美国太平洋舰队所在地珍珠港,硝烟弥漫,高射炮火到处横飞。
(1)图1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
【论从史出】
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分析下表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实,你能得出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的什么结论
史实: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数据
参战 国家 卷入 人口 参战 人数 军队 伤亡 平民 伤亡 物资 损失
61个 17亿 1.1亿人 5 000万人以上 9 000万人 4万亿美元
(2)结论:  。
【历史启迪】
图2 雅尔塔会议
图3 何应钦(左)代表中国接受日军投降书
(3)你从图2和图3所示会议中得到的最主要的启迪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1)珍珠港事件。
(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
(3)图2: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面对共同敌人应加强合作(或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是战胜法西斯主义的中坚力量);图3:正义必然战胜强权;多行不义必自毙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