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件 (共38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5.1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课件 (共38张PPT)2023-2024学年高一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21 23:0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不久前日本政府正式作出决定,要在两年后把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废水排放入海,这还是第一次有国家把核事故产生的废水故意排放到大海里。
日本福岛核电站在地震海啸的冲击之下爆炸。造成了大量核废料的泄露。至今福岛地区依然是“死城”一样的存在,核电站爆炸产生的核废水依然在以每天170吨左右的数字增长,而日本方面又无力处理这些核废料,因此在过去9年之内,他们一直将这些核废料排入大海,给整个西太平洋和北太平洋地区带来了极为严重的环境污染。最新研究表明,加拿大周边海域就要受到严重影响。
处于淹没危险中的图瓦卢
马尔代夫首都马累
小岛的忧虑
P
人口
opulation
R
资源
esources
E
环境
nvironment
D
发展
evelopment
人口众多
人口素质低
需求大
利用率低
人均资源量小
污染加剧
生态破坏
经济落后
发展需求强烈
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一、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环境问题
一般指由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失调,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环境问题分类
主要类型 表现
环境污染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生物污染、酸雨;全球变暖、
臭氧层破坏
生态破坏 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资源短缺 森林、草原、矿产等资源的减少和破坏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按环境要素划分
按生产类型划分
按地理空间划分
工业环境问题
农业环境问题
水体污染
大气污染
土壤污染
区域环境问题
局部环境问题
生活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
大气、水、土壤属于环境要素;工业、农业、生活属于生产类型;全球、局部、区域属于地理空间。
理由是:
箭头①②分别代表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箭头③④指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
箭头⑤⑦是指人类通过生活、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可分为: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或改善;二是不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质量下降。
箭头⑥⑧是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另一种是恶性的,会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3.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的自净能力:
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
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再生的速度,
或者
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资源短缺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4.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环境问题分布差异
城市地区
人口集中、交通及工业排放污染物严重
乡村地区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
地域分布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成因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城乡环境问题
二、环境问题分布差异
国家间环境问题
发达国家
人均自然资源消耗量及污染物排放量远远高于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
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快,承受着双重压力。
掠夺式开发和快速工业化。
工业转移
地域分布 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成因
资源短缺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全球性环境问题
全球变暖
臭氧层破坏
酸雨
全球性环境问题(局部向全球蔓延)
土地荒漠化
水污染
生物多样性锐减
三、主要环境问题
(一)资源短缺
大规模开采与破坏;掠夺式开发,浪费严重。
上海辰山植物园里有一个矿坑。近几年,每天都有上万人跑来看这个坑。下图示意的是改造前后的坑。从左图看到向下深入坑中的卷扬机坡道,右图可看到后来添加的人工湖,以及右侧潭水上的栈道。
世界部分矿物耗竭年限预测
三、主要环境问题
(二)生态破环
(1)水土流失
(2)土地荒漠化
(3)生态恶化
(4)生物多样性不断减少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体及其构成的综合体,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物种的数量是衡量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的基本标志。
世界灭绝动物墓地
北京南海子麋鹿苑 “世界灭绝动物墓地”,那里排列着近300年来灭绝的动物名单,每一块墓碑代表一种灭绝的物种。
有关研究表明,自1600年以来,地球上有记录的动物灭绝586种,植物灭绝504种。1900—1950年,共有60种物种灭绝。而在自然状态下,估计每100年到1000年才会灭绝一种物种。
全球物种数目分类(单位:种)
类别 所有物种 濒危物种
哺乳类 4629 1096
鸟类 9672 1107
爬行类 6900 253
两栖类 4522 124
淡水鱼类 25000 734
高等植物 270000 25971
总计 302723 29285
世界物种灭绝的趋势
人口数量的增加和物种灭绝速度的关系?
正相关
灭绝的渡渡鸟
灭绝的旅行鸽
人口增长过快,粮食需求量不足;粮食产量不足,单产不高;
工业的扩建需占用部分土地;
农业多种经营的需求。
世界森林面积减少严重
(三)环境污染
1.环境污染
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有害物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物正常生存发展的现象。
2.环境污染类型
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多诺拉烟雾事件
伦敦烟雾事件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日本熊本县水俣病
日本哮喘病事件
日本米糠油事件
日本富山骨痛病
八大环境公害事件
“八大环境公害事件”是因现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但缺乏有效管理和控制而发生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
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比利时的马斯河谷工业区,由于二氧化硫和粉尘污染对人体造成综合影响,一周内有近60人死亡,数千人患呼吸系统疾病。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美国洛杉矶,当时该市的200多万辆汽车每天排放大量的汽车尾气,在紫外线的照射下产生光化学烟雾,大量居民出现眼睛红肿、流泪、喉痛等症状,死亡率大大增加。
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12月5-8日,伦敦城市上空高压,大雾笼罩,连日无风。大量燃煤取暖,煤烟粉尘和湿气积聚在大气中,死亡了4000多人,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内,又有8000人陆续死亡。
水俣湾事件 1953~1956年日本熊县水俣市,因石油化工厂排放含汞废水,人们食用了被汞污染和富集了甲基汞的鱼、虾、贝类等水生生物,造成大量居民中枢神经中毒,死亡率达38%,汞中毒者达238人,其中60多人死亡。
自然原因:太阳辐射变化,处于间冰期,气温较高。
人为原因:化石燃料的使用;毁林。
全球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
2.对气候: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异常现象也与全球气候变暖有一定联系。
4.对土壤:海水倒灌,沿海地下水位升高,导致土壤盐渍化。——进而影响沿海农业发展——对农业。
1.对地形:沿海低地被淹没,海岸地带侵蚀加剧。——进而影响港口设施设备,影响航运——对交通。
3.对水文: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加剧风暴潮及洪涝灾害;海水倒灌,影响河流入海口附近河水盐度和水位。
5.对工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工业发展。
1.高纬度地区减少供热能源消耗。
2.亚寒带地区有利于种植农业耕地面积的扩大,增加粮食产量。
3.促进高新技术产业,低能耗、低污染工业发展。
全球气候变暖的有利影响:
氟氯烃化合物
氟氯烃是1930年美国杜邦公司研究制造出来的氟、氯和碳的有机化合物,以后作为制冷剂、分散剂、清洗剂等,广泛应用于制冷设备、化工产品中,如空调、冰箱、发胶、喷雾剂等商品里面都含有它。
喷雾剂
清洁剂
分散剂
制冷剂
破坏臭氧层
人类排放出的氟氯烃化合物会消耗臭氧
A
B
图中A地冬季酸性气体排放量远高于B地,而B地的酸雨危害却比A地严重,用所学的气候知识分析原因。
A地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盛行干燥的西北风,降水少,酸雨危害较轻;B地为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降水较多,并且西北风把A地大量酸性气体输往B地,酸雨危害较重。
酸雨指pH值小于5.6的降水。氮和硫的氧化物。
目前全世界有三大酸雨分布区:欧洲、北美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
PM 2.5 的主要来源: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海盐、植物花粉、孢子、火山灰等;人为源包括各种燃料燃烧排放的烟尘、建筑工地扬尘等。
防治PM 2.5的有效措施:借鉴发达国家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经验和技术;严格环境执法,提高大气质量标准;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积极发展清洁燃烧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植被覆盖率等。
水污染:
是指水体因某些有害物质的大量进入,导致其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以及畜禽粪便等。
土壤污染:
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质,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的容纳和自净能力,从而使土壤的性质、组成、形状等发生变化,并导致土壤功能失调、质量下降的现象。
工矿企业排出的废水、烟尘、残渣中所含重金属元素和有机物;农用化学药剂中的有害成分;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
(1)土壤具有容纳污染物质的能力和自我净化的能力,为什么还会被污染?
土壤容纳能力和自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污染物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
(2)描述土壤污染的主要过程,说一说土壤污染可能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和倾倒;过量施用农药、化肥,污水灌溉,有害物质不断进入土壤中;加上大气中的污染物随雨水降落土壤中,进而造成了土壤污染。
危害:土壤自然功能失调、土质恶化;农作物产量质量下降;通过食物、饮用水间接危害人体健康。
(山东卷)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下图是1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
1.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①湖面低于海平面 
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④含盐量降低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艾丁湖1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围湖造田 B.绿洲萎缩
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D.气候变干
A
D
时间尺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