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18-2019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2.2 气温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2018-2019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2.2 气温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1-23 10:06:46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2.2 气温 同步练习
一、基础达标
1.下列说法指天气的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昆明四季如春
C.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D.秋高气爽
2.以下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
B.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
3.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观测通常一天需进行2次,取平均值即可
B.气温的测定要用温度计,一般用C表示,读作度
C.一般情况,一日内的气温变化不大
D.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相同
4.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的行为与气温有关,下列描述中和动物与气温变化无关的是(  )
A.随着气温的升高,狗的呼吸频率要明显加快
B.冬天蛇要冬眠,一直到春天才出来活动
C.人体最舒适的气温为22度,有许多人喜欢在夜间工作
D.海参在夏天高温的时候,也会选择夏眠
5.在小刚的一篇作文中有以下一些描述语言,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
①今天的气候很好,适合外出游玩
②今年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天气出现了异常
③昆明四季如春,这里的气候真不错
④早饭后还是晴空万里,到了中午却是乌云滚滚,大雨倾盆,今天的气候变化真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百叶箱内温度计的读数和百叶箱外太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计的读数相比(  )
A.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大 B.平均值要高,数值变化大
C.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小 D.平均值要高,数值变化小
7.(2017八上·龙湾期中)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正午12时左右
B.人体感觉最舒服的气温约为37℃
C.气温在低于一定数值后,知了就停止鸣叫,说明气温能够影响动物的行为
D.气温即大气温度,测量气温不需要在百叶箱里进行
8.下列描述中不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
A.今天傍晚下了一场雷阵雨 B.北京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
C.风和日丽 D.今天气温10~20℃
二、综合提升
9.读株洲市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1)——(3)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正午12点 B.约14时 C.日出以前 D.子夜
(2)气温日较差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这一天,株洲的气温日较差是(  )
A.10.5℃ B.9℃ C.11.5℃ D.67.5℃
(3)下列对当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描述,与这一天株洲所处的季节不相符合的是(  )
A.超市大量销售消暑食品 B.学校放暑假
C.人们用电风扇或空调降温 D.农民采摘春茶
10.小明进行一次气温观测实验:他用两支温度计对4月3日的气温变化进行了观测.他将一支温度计放在阳光下,另一支放在室内,每隔2小时观测一次,其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刻 室外温度/℃ 室内温度/℃
2 7 16
4 6 16
6 5 15.5
8 9 16
10 12 18
12 18 20
14 26 21
16 22 20
18 19 19
20 15 18
22 10 17.5
24 8.5 17
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室内、室外温度波动的情况是   .
(2)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最低值出现在   .
(3)小明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在两处的目的是进行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强调时间是短时间的,天气是不断变化的。气候表示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解答】昆明四季如春、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少雨、秋高气爽表示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表示的都是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等状况,属于天气.
故答案为:A。
2.【答案】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空气温度也就是气温,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解答】A.人体正常体温为37℃,比23℃高得多.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在23℃左右.此选项符合题意;
C.在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北方冬季最高气温低于0℃,平均气温应该更低.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答案】D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气象台站观测和记录的气温,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计放置的高度,离地面1.5米.测定气温一般采用摄氏温标,记做“℃”,读做“摄氏度”. 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一般情况下,四次测量的温度值有差别,取平均值作为日均温. 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快;海洋的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慢.所以夏季时陆地气温比同纬度海洋高,冬季时陆地气温比同纬度海洋低.陆地气温年较差大于海洋.
【解答】A.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故正确。
B.测定气温一般采用摄氏温标,记做“℃”,读做“摄氏度”,故不正确。
C.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一日气温的变化与当地的天气状况有关,有时候比较日较差大,有时候日较差小,故不正确。
D.同一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比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陆地日较差大。故正确。
故答案为:D。
4.【答案】C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气温分为3个层次,1是低于生物可接受温度,2是生物可接受温度,3是高于生物可接受温度。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许多动物的活动要受到气温的影响。哺乳动物,气温变低,为了维持生物自身原有温度,一样会导致新陈代谢加速等。一些动物冬眠也是为了适应气温,减少能源消耗,维持生命。
【解答】有许多人喜欢在夜间工作跟温度无关,跟环境心情,个人爱好等有关。这个行为与气温的变化没有关系。
故答案为:C。
5.【答案】C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气候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时刻在发生变化。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相对稳定,一般变化不大。
【解答】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相对稳定,一般变化不大.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天气的突出特点是多变.故①应是今天的天气很好,②应是今年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气候岀现了异常,③是对气候的描述, ④根据描述,应是天气变化真大
故答案为:C。
6.【答案】C
【知识点】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膨胀测温法采用几何量(体积、长度)作为温度的标志。最常见的是利用液体的体积变化来指示温度的玻璃液体温度计。一般放在百叶箱里,不是阳光直接照射,能准确表示气温。
【解答】百叶箱里的温度计白天和晚上的数值比较客观的反应实际的气温。百叶箱里的数值比太阳光直射下的要低一点。因为太阳光直射下的温度计肯定会比百叶窗内的高,因为外面的是直射.而到了夜里,两者的温度下降一致,所以数值变化会小些.
故答案为:C。
7.【答案】C
【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体温的控制;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1)正午是光照最最的时候,但由于地面辐射的因素午后两点才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2)人体感觉舒服的气温应该是要利于人散热,又不能使人散热太快;(3)受气温的影响有些动物的行为会发生改变;(4)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指在野外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下测得的空气温度(一般在百叶箱内测定)。
【解答】A、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正午12时左右,应该出现在午后2点,A错误;
B、人体感觉最舒服的气温约为37℃,37℃接近人体温度,不利于人体散热,就像夏季时的高温天气,人没有舒服的感觉,B错误;
C、气温在低于一定数值后,知了就停止鸣叫,说明气温能够影响动物的行为,从知了在气温变化时的行为,可得出气温能够影响动物的行为,C正确;
D、气温即大气温度,测量气温不需要在百叶箱里进行,气温指在野外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下测得的空气温度,需要在百叶箱内进行,D错误。
故答案为:C
8.【答案】B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时刻在发生变化。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气候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比较稳定的,一般不变。
【解答】北京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这说明北京的气候是这样的,每年冬季都是寒冷干燥的,一年当中四季变化明显,属于气候的描述,不属于天气现象。其他都是对天气状况的短时间内的具体描述。
故答案为:B。
9.【答案】(1)B
(2)C
(3)D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气温是一种地理名词,一般指大气的温度。国际上标准气温度量单位是摄氏度(℃)。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5-6时。
【解答】(1)根据株洲市的气温日变化曲线来看,一天中的最高气温是39度,对应的时间是14时。
(2)气温的日较差的计算是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根据图中信息计算得出即可。即39-27.5=11.5
(3)根据一天的气温来看,最低气温都在27.5度,说明可能是夏季,气温比较高。农民采春茶一般在春季。
故答案为:(1)B(2)C(3)D。
10.【答案】(1)室外波动较大
(2)14时;6时
(3)对照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本题给出了气温观测的实验,利用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气温的变化情况。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即可。
【解答】从表中能明显得出室内、室外 温度变化的情况是室外波动较大,还可以得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放两处的目的是进行对照。
故答案为:(1)室外波动较大(2)14时;6时(3)对照。
1 / 12018-2019学年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上学期2.2 气温 同步练习
一、基础达标
1.下列说法指天气的是(  )
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B.昆明四季如春
C.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少雨 D.秋高气爽
【答案】A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强调时间是短时间的,天气是不断变化的。气候表示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解答】昆明四季如春、沙漠地区终年炎热,干燥少雨、秋高气爽表示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表示的都是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等状况,属于天气.
故答案为:A。
2.以下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
B.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
【答案】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空气温度也就是气温,是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解答】A.人体正常体温为37℃,比23℃高得多.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在23℃左右.此选项符合题意;
C.在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北方冬季最高气温低于0℃,平均气温应该更低.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下列关于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气温观测通常一天需进行2次,取平均值即可
B.气温的测定要用温度计,一般用C表示,读作度
C.一般情况,一日内的气温变化不大
D.同纬度海洋和陆地气温不相同
【答案】D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气象台站观测和记录的气温,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计放置的高度,离地面1.5米.测定气温一般采用摄氏温标,记做“℃”,读做“摄氏度”. 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一般情况下,四次测量的温度值有差别,取平均值作为日均温. 海陆位置对气温的影响: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快;海洋的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慢.所以夏季时陆地气温比同纬度海洋高,冬季时陆地气温比同纬度海洋低.陆地气温年较差大于海洋.
【解答】A.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故正确。
B.测定气温一般采用摄氏温标,记做“℃”,读做“摄氏度”,故不正确。
C.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称为“气温日较差”。一日气温的变化与当地的天气状况有关,有时候比较日较差大,有时候日较差小,故不正确。
D.同一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比较,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升温快,降温也快,陆地日较差大。故正确。
故答案为:D。
4.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的行为与气温有关,下列描述中和动物与气温变化无关的是(  )
A.随着气温的升高,狗的呼吸频率要明显加快
B.冬天蛇要冬眠,一直到春天才出来活动
C.人体最舒适的气温为22度,有许多人喜欢在夜间工作
D.海参在夏天高温的时候,也会选择夏眠
【答案】C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一般来说,气温分为3个层次,1是低于生物可接受温度,2是生物可接受温度,3是高于生物可接受温度。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许多动物的活动要受到气温的影响。哺乳动物,气温变低,为了维持生物自身原有温度,一样会导致新陈代谢加速等。一些动物冬眠也是为了适应气温,减少能源消耗,维持生命。
【解答】有许多人喜欢在夜间工作跟温度无关,跟环境心情,个人爱好等有关。这个行为与气温的变化没有关系。
故答案为:C。
5.在小刚的一篇作文中有以下一些描述语言,你认为不合适的是(  )
①今天的气候很好,适合外出游玩
②今年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天气出现了异常
③昆明四季如春,这里的气候真不错
④早饭后还是晴空万里,到了中午却是乌云滚滚,大雨倾盆,今天的气候变化真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气候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时刻在发生变化。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相对稳定,一般变化不大。
【解答】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相对稳定,一般变化不大.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天气的突出特点是多变.故①应是今天的天气很好,②应是今年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气候岀现了异常,③是对气候的描述, ④根据描述,应是天气变化真大
故答案为:C。
6.百叶箱内温度计的读数和百叶箱外太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计的读数相比(  )
A.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大 B.平均值要高,数值变化大
C.平均值要低,数值变化小 D.平均值要高,数值变化小
【答案】C
【知识点】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膨胀测温法采用几何量(体积、长度)作为温度的标志。最常见的是利用液体的体积变化来指示温度的玻璃液体温度计。一般放在百叶箱里,不是阳光直接照射,能准确表示气温。
【解答】百叶箱里的温度计白天和晚上的数值比较客观的反应实际的气温。百叶箱里的数值比太阳光直射下的要低一点。因为太阳光直射下的温度计肯定会比百叶窗内的高,因为外面的是直射.而到了夜里,两者的温度下降一致,所以数值变化会小些.
故答案为:C。
7.(2017八上·龙湾期中)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正午12时左右
B.人体感觉最舒服的气温约为37℃
C.气温在低于一定数值后,知了就停止鸣叫,说明气温能够影响动物的行为
D.气温即大气温度,测量气温不需要在百叶箱里进行
【答案】C
【知识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体温的控制;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1)正午是光照最最的时候,但由于地面辐射的因素午后两点才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2)人体感觉舒服的气温应该是要利于人散热,又不能使人散热太快;(3)受气温的影响有些动物的行为会发生改变;(4)天气预报中所说的气温,指在野外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下测得的空气温度(一般在百叶箱内测定)。
【解答】A、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正午12时左右,应该出现在午后2点,A错误;
B、人体感觉最舒服的气温约为37℃,37℃接近人体温度,不利于人体散热,就像夏季时的高温天气,人没有舒服的感觉,B错误;
C、气温在低于一定数值后,知了就停止鸣叫,说明气温能够影响动物的行为,从知了在气温变化时的行为,可得出气温能够影响动物的行为,C正确;
D、气温即大气温度,测量气温不需要在百叶箱里进行,气温指在野外空气流通、不受太阳直射下测得的空气温度,需要在百叶箱内进行,D错误。
故答案为:C
8.下列描述中不属于天气现象的是(  )
A.今天傍晚下了一场雷阵雨 B.北京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
C.风和日丽 D.今天气温10~20℃
【答案】B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时刻在发生变化。天气现象则是指发生在大气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即某瞬时内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如气温、气压、湿度、风、云、雾、雨、闪、雪、霜、雷、雹、霾等)空间分布的综合表现。气候则是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是比较稳定的,一般不变。
【解答】北京冬季寒冷干燥,四季分明,这说明北京的气候是这样的,每年冬季都是寒冷干燥的,一年当中四季变化明显,属于气候的描述,不属于天气现象。其他都是对天气状况的短时间内的具体描述。
故答案为:B。
二、综合提升
9.读株洲市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1)——(3)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正午12点 B.约14时 C.日出以前 D.子夜
(2)气温日较差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这一天,株洲的气温日较差是(  )
A.10.5℃ B.9℃ C.11.5℃ D.67.5℃
(3)下列对当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描述,与这一天株洲所处的季节不相符合的是(  )
A.超市大量销售消暑食品 B.学校放暑假
C.人们用电风扇或空调降温 D.农民采摘春茶
【答案】(1)B
(2)C
(3)D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气温是一种地理名词,一般指大气的温度。国际上标准气温度量单位是摄氏度(℃)。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5-6时。
【解答】(1)根据株洲市的气温日变化曲线来看,一天中的最高气温是39度,对应的时间是14时。
(2)气温的日较差的计算是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根据图中信息计算得出即可。即39-27.5=11.5
(3)根据一天的气温来看,最低气温都在27.5度,说明可能是夏季,气温比较高。农民采春茶一般在春季。
故答案为:(1)B(2)C(3)D。
10.小明进行一次气温观测实验:他用两支温度计对4月3日的气温变化进行了观测.他将一支温度计放在阳光下,另一支放在室内,每隔2小时观测一次,其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刻 室外温度/℃ 室内温度/℃
2 7 16
4 6 16
6 5 15.5
8 9 16
10 12 18
12 18 20
14 26 21
16 22 20
18 19 19
20 15 18
22 10 17.5
24 8.5 17
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室内、室外温度波动的情况是   .
(2)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   ,最低值出现在   .
(3)小明将两支温度计分别放在两处的目的是进行   .
【答案】(1)室外波动较大
(2)14时;6时
(3)对照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本题给出了气温观测的实验,利用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气温的变化情况。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即可。
【解答】从表中能明显得出室内、室外 温度变化的情况是室外波动较大,还可以得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放两处的目的是进行对照。
故答案为:(1)室外波动较大(2)14时;6时(3)对照。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