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调查
生物学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元素和化合物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物质基础。下列有关细胞化学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不同细胞的元素在种类和含量上基本相同
B.组成蛋白质、核酸、多糖的单体都具有多样性
C.细胞中运输氨基酸的物质可以是载体蛋白或tRNA
D.蛋白质中的硫元素只存在于游离的侧链基团R基中
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淀粉、蔗糖、淀粉酶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可以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
B.用32P标记的核糖核苷酸培养干细胞,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均能检测到放射性
C.“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正式实验时必须设置空白对照组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用吸水纸引流让培养液充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
3.人乳头瘤病毒(HPV)为DNA病毒,分低危型和高危型,子宫颈癌主要由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所致,严重危害妇女的身心健康。宫颈癌疫苗可以防止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消灭侵入人体的HPV,需要B细胞、T细胞、吞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参与
B.免疫系统消灭侵入机体的HPV的过程表明免疫系统具有免疫自稳的功能
C.宫颈癌疫苗属于抗体,能够很好的预防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
D.能特异性识别HPV的有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4.药物X和Y可能会抑制涉及有氧呼吸第一、二、三阶段的酶。为了研究这些药物的效应,分离了一些肌肉细胞,然后在有氧气供应的条件下分别给予这两种药物处理,并测定细胞内ATP、NADH及丙酮酸的含量,实验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P NADH([H]) 丙酮酸
对照组(没有药物处理) 100% 100% 100%
药物X处理组 2% 3% 5%
药物Y处理组 20% 15% 150%
注意:对照组的数据定为100%,以便与其他组进行比较
A.药物X可能只抑制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酶
B.药物Y可能抑制细胞质基质内的酶
C.药物X和Y同时处理肌肉细胞后,可能不会影响钠离子运进细胞过程
D.若将对照组的有氧条件改为无氧条件,则ATP的含量将会上升
5.某同学制作某二倍体植物(2n=24)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临时装片,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中细胞有24条染色体,48个核DNA分子
B.b中细胞有12个四分体,可交换染色体片段
C.c中每个细胞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一半
D.d中细胞着丝粒已分开,有两个染色体组
6.草地金针虫幼虫长期生活在土壤中,严重危害植物地下部分,其成虫生活在地上,对植物一般无危害。使用杀虫剂一段时间后,其抗药性不断增强。研究发现金针虫常染色体上的抗性相关基因a可突变成a1或a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草地土壤中的所有金针虫构成一个种群
B.基因a、a1、a2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杀虫剂定向选择金针虫,使其产生抗药性变异
D.基因a1、a2的产生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7.农业生产中有多种因素影响作物生长,农业专家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探究大棚种植西瓜的最适生长温度,得到在5-25℃温度区间,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的曲线图如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15℃时,西瓜植株光合作用消耗的CO2来自外界和自身呼吸作用
B.根据图中实验数据不能确定西瓜生长的最适温度
C.25℃时突然降低光照强度,叶绿体中C3的含量会短暂升高
D.温度为10℃时,西瓜植株需要从外界环境吸收的CO2相对值为1.4
8.机体内血糖浓度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某实验小组探究了三种激素单独或联合作用调节血糖的效应,实验前血糖浓度为5.0mmol/L,血糖浓度随激素处理时间的变化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单独作用时,0.5h内升高血糖最快的激素是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节作用表现出相抗衡的关系
C.3h时,三种激素联合作用升高血糖的效应大于各自效应的总和
D.血糖浓度只受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调节,不受甲状腺激素调节
9.神经—肌肉接头能将兴奋从神经元传递到肌细胞。研究发现,肉毒梭菌毒素能阻止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ACh),黑寡妇蜘蛛毒素则可促进神经末梢释放ACh,最终将导致ACh耗竭,美洲箭毒和α-银环蛇毒可特异性阻断突触后膜上ACh受体,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能水解乙酰胆碱)的活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美洲箭毒和α-银环蛇毒都能够阻断ACh进入突触后细胞发挥作用
B.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发生的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有机磷农药使乙酰胆碱不能及时被水解,进而引起肌肉持续收缩
D.黑寡妇蜘蛛毒素和肉毒梭菌毒素持续作用后,最终均可导致肌细胞不能收缩
10.天津市素称“月季之乡”。为了建立月季某新品种的快速繁殖体系,以芽体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6-BA和IBA进行芽体增殖实验,芽分化率(%)结果如表。关于这个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6-BA/(mg·L-1) IBA/(mg·L-1)
0.1 0.2 0.3 0.4 0.5
1.0 31 63 58 49 41
2.0 40 95 76 69 50
3.0 37 75 64 54 41
4.0 25 35 31 30 25
5.0 8 21 12 8 4
A.6-BA与IBA的比例为10∶1时芽分化率均高于其他比例
B.6-BA浓度大于4.0mg·L-1时,芽分化率明显降低
C.在6-BA浓度是2.0mg/L时,随IBA浓度增大芽分化率先增大再下降
D.2.0mg·L-16-BA和0.2mg·L-1IBA是实验处理中芽分化的最佳组合
11.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乐院士团队在《自然》上发表了一项揭示蝗虫聚群成灾奥秘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鉴定出飞蝗群聚的信息素4VA(4-乙烯基苯甲醚),正是它导致了蝗虫聚群成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飞蝗群聚的信息素4VA(4-乙烯基苯甲醚)属于化学信息
B.利用性引诱剂诱杀蝗虫可控制其种群密度
C.蝗虫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量
D.将蝗虫彻底诱杀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2.图1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部分结构和功能,A~C代表某些生物成分,其中B1为食草动物,①~⑩代表碳元素流动的相应过程。图2表示松毛虫摄入能量的流动方向,A~F代表能量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图1中A代表生产者,该生态系统共有2条食物链
B.除①②④⑩外,图1中的碳元素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
C.图2中,A代表松毛虫的同化量,C代表松毛虫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D.引入灰喜鹊来控制松毛虫危害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
河西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调查
生物学试卷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5题,共52分
13.(8分)DNA甲基化是DNA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能影响表型,也能遗传给子代。在蜂群中,雌蜂幼虫一直取食蜂王浆而发育成蜂王,而以花粉和花蜜为食的幼蜂将发育成工蜂。研究发现,DNMT3蛋白是核基因DNMT3表达的一种DNA甲基化转移酶,能使DNA某些区域添加甲基基团,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蜜蜂细胞中发生过程②的场所是______,模板是______;若①以基因的 链为模板,则虚线框中合成的RNA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
(2)DNA甲基化若发生在基因的启动子序列上,则会影响RNA聚合酶与该序列的识别与结合,进而抑制遗传信息的______(填“转录”或“翻译”)过程。
(3)已知注射DNMT3siRNA(小干扰RNA)能抑制DNMT3基因表达,且蜂王基因组的甲基化程度低于工蜂,为验证基因组的甲基化水平是决定雌蜂幼虫发育成工蜂还是蜂王的关键因素。科研人员取多只生理状况相同的雌蜂幼虫,平均分为A、B两组,A组不做处理,B组注射适量的DNMT3siRNA,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用花粉和花蜜饲喂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幼蜂发育情况,预期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1分)下图表示哺乳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示意图,X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Z激素是性激素,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冬天,当我们从教室走向寒冷的室外,体内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这是______调节的结果。
(2)X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Graves氏病”是由患者机体产生的抗体与X激素有相同的生理效应而引起的(甲图所示)。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血液中Y激素的含量高,而引起X激素的含量______,该调节机制为______调节。
(4)细胞外的Z激素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Z激素能影响靶细胞遗传信息表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1分)为调查某自然保护区发生山体滑坡后第30年生物群落的恢复情况,科研人员对未发生滑坡区域的原始林群落(S1)和山体滑坡区域的恢复群落(S2)进行了植被生物量(指某时间单位面积内现存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的研究,得到下图所示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未发生山体滑坡区域三类植被的数量明显______(填“多于”或“少于”)发生山体滑坡区域。发生山体滑坡区域所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是______。
(2)该自然保护区不可能是热带雨林地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发生山体滑坡的区域,人为植树造林,若干年间该区域的变化说明人类的活动往往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
(3)随着山体滑坡区域演替的进行,群落物种丰富度逐渐______,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分层分布形成群落的______结构,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0分)某雌雄同株二倍体观赏花卉的抗软腐病与易感软腐病(以下简称“抗病”与“易感病”)由基因R/r控制,花瓣的斑点与非斑点由基因Y/y控制。为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特点,进行系列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
组别 亲本杂交组合 F1表型及数量
抗病非斑点 抗病斑点 易感病非斑点 易感病斑点
1 抗病非斑点×易感病非斑点 710 240 0 0
2 抗病非斑点×易感病斑点 132 129 127 140
3 抗病斑点×易感病非斑点 72 87 90 77
4 抗病非斑点×易感病斑点 183 0 172 0
(1)上表杂交组合中,第1组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第4组的结果能验证这两对相对性状中______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能验证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的一组实验是第______组。
(2)将第2组F1中的抗病非斑点植株与第3组F1中的易感病非斑点植株杂交,后代中抗病非斑点、易感病非斑点、抗病斑点、易感病斑点的比例为______。
(3)用秋水仙素处理该花卉,获得了四倍体植株。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现有一基因型为YYyy的四倍体植株,若减数分裂过程中四条同源染色体两两分离(不考虑其他变异),则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分别为______。
17.(12分)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的调节。图甲表示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抑制剂对水稻植株茎生长状况的影响,纵轴表示用不同方法处理不同组别的水稻植株,横轴表示某方法处理后水稻茎的长度。图乙表示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途径,A为合成赤霉素的前体物质,B、C、D为中间代谢产物,这些反应都是在不同的酶的催化下完成的。
图甲 图乙:赤霉素合成途径示意图
(1)由图甲可知,赤霉素具有______的生理功能,同时,茎的长度还受到______环境因素的影响;结合图乙可知,基因可以通过控制______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实验中所使用水稻植株自身能否合成赤霉素?______(填“能”或“否”),根据单一变量原则,以上6组实验结果中的哪两组最支持你的观点______(填组号)。
(3)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的作用机理为抑制赤霉素合成代谢过程中某种酶的合成,但不确定具体抑制哪种酶。为探究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具体抑制哪种酶的合成,某实验室选用以下方法:
①标记、分组: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对若干株健康水稻中的A物质进行标记,然后将这些水稻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在相同条件下培养。
②处理:
甲组(实验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对照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检测B、C、D物质的放射性。
④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如果该抑制剂是抑制酶2的合成,请预测实验结果:
甲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B、C、D物质均具有放射性。河西区2023一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质量调查
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C
D
B
D
c
A
A
题号
11
12
答案
D
B
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3.(8分)
(1)核糖体
mRNA(信使RNA)
CUUGCCAGC(2分)
(2)转录(2分)
(3)A组发育为工蜂,B组发育为蜂王(2分)
14.(11分)
(1)Y
神经一体液(2分)
(2)甲状腺细胞膜表面有X激素的特异性受体
(2分)
(3)下降
(负)反馈
(2分)
(4)自由扩散
Z激素与受体蛋白结合,促进有关基因转录形成mRNA(2分)
15.(11分)
(1)多于
次生演替(2分)
(2)热带雨林中乔木植物的生物量最高,而图中所示草本植物的生物量最高(2分)
方向和速度(2分)
(3)增加
垂直(2分)
充分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
16.(10分)
(1)RRYy、rrYy(2分)
抗病与易感病(2分)
2
(2)3:3:1:1(2分)
(3)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
体数目加倍
YY:Yy:yy=1:4:l(2分)
高三年级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17.(12分)
(1)促进植物(水稻)茎的伸长
光照时间
酶的合成
(2)能
4组和5组(2分)
(3)甲:对水稻植株施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抑制剂溶液(2分)
乙:对水稻植株施用等量的蒸馏水(2分)
甲:B物质具有放射性,C、D物质不具有放射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