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叙永县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叙永县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3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1-22 08:46:39

文档简介

叙永一中高2023级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参考答案
1.C 2.A 3.B 4.A 5.B 6.C 7.D 8.B 9.B 10.C 11.A 12.C
13.D 14.C 15.C 16.D 17.B 18.A 19.A 20.A
21.(1)长度或宽度
(2) C A A 反光镜 光圈 1 3 (3)9
(4)“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改为“用专门的擦镜纸擦拭镜头”;放入植物组织切片后没加盖盖玻片,应加盖盖玻片
22.(1) 血液 受体
(2) 细胞膜接触 与膜结合的信号分子 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3) 通道 胞间连丝 (4)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23.(1) ③内质网 ④高尔基体 溶酶体
(2) 胞吐 囊泡上的蛋白A与细胞膜上的蛋白B(特异性)结合(或识别)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信息交流
(3) X 参与囊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
24.(1) 细胞呼吸(或呼吸作用) 叶绿体基质
(2) 不能 没有光照,光反应不能进行,无法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
(3) 基本不变 多肉植物白天气孔关闭 水分过度蒸发
25.(1)无机盐具有调节酸碱平衡(pH)的作用
(2)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3)组织器官的形态差异与生物体内水分的存在形式有关,心肌中结合水较多,而血液中自由水较多
(4) 钙磷的吸收 固醇 胆固醇 性激素叙永一中高2023级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第I卷 选择题(共40分)
1.第I卷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获奖的三位科学家对抗击丙型肝炎做出了杰出贡献。丙型肝炎由丙肝病毒(RNA病毒)引起,下列对此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丙肝病毒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酸
B.丙肝病毒含有不具膜结构的细胞器
C.丙肝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D.丙肝病毒细胞膜的膜蛋白种类较多
2.磷脂分子参与组成的结构是( )
A.细胞膜 B.中心体 C.染色体 D.核糖体
3.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虽然很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 这可通过下面的哪一实例得到证实( )
A.缺Mg时叶片变黄 B.油菜缺B时只开花不结果
C.动物血液中钙盐的含量太低会抽搐 D.缺 P会影响ATP的合成
4.支原体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尿道炎较难治愈。如图是支原体结构模式图,正确的是( )

A.支原体细胞不含有染色体
B.支原体细胞质中不含有核糖体
C.支原体细胞含有一个大型线状DNA分子
D.支原体细胞体现原核细胞统一性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等
5.几丁质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多糖类物质,主要来源为甲壳类动物、昆虫的外骨骼以及某些真菌的细胞壁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糖类是重要的能源物质,但不是都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纤维素、几丁质的组成元素相同,均可以简写为(CH2O)
C.几丁质用途广泛,如用于废水处理、制作食品添加剂、制造人造皮肤等
D.几丁质被酶催化分解后,可能为某些生物提供能量和营养
6.酶具有很高的催化效率,其原因是(  )
A.酶能降低化学反应对温度等条件的要求
B.能使反应物变成更加细小的微粒,增加接触面积
C.降低了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D.提供了化学反应开始时所需的活化能
7.以动物受精卵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①和实验③说明了细胞核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B.实验②和实验③说明了细胞质对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C.实验①说明了细胞核对细胞质的重要性,实验②说明了细胞质对细胞核的重要性
D.该实验结果可以说明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8.下列有关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系
B.正常细胞ATP与ADP的比值相对稳定
C.ATP为各项生命活动供能时需同时水解所有的磷酸基团
D.催化ATP合成和分解的是同一种酶
9.下图表示物质出入细胞的一种方式,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该图所示为物质的协助扩散过程
B.图中膜蛋白可控制各种物质进出细胞
C.载体蛋白每次转运物质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
D.该过程可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10.如图所示为对刚收获的种子进行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和②均有生命活力,但是含水量不同
B.①→②的过程中没有发生水存在形式之间的转化
C.③和④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不同
D.②可作为播种用的种子
1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内进行的一系列能量和物质转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弱光条件下植物没有O2的释放,说明未进行光合作用
B.在暗反应阶段,CO2不能直接被还原
C.在禾谷类作物开花期剪掉部分花穗,叶片的光合速率会暂时下降
D.合理密植和增施有机肥能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强度
12.下列与细胞物质转运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囊泡运输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B.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一定是主动运输
C.协助扩散的方向取决于膜两侧被转运物质的相对含量
D.生物大分子都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13.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用其提取的青蒿素对疟疾有很好的疗效.引起疟疾的疟原虫是一种单细胞、营寄生生活的原生动物.下列有关疟原虫和青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其主要组成元素不同
B.它们都属于自养型生物
C.其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不同
D.他们在生命系统中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
14.某研究小组用四种不同的方法对欧李叶片中的光合色素进行提取,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研磨法提取时使用碳酸钙可以防止色素被破坏
B.不同提取剂的提取效果会受到提取方法的影响
C.丙酮和乙醇的混合液提取光合色素的效果最佳
D.四种提取色素的方法都涉及细胞膜结构的破坏
15.研究叶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取匀浆或上清液依次离心将不同的结构分开,其过程和结果如图所示,表示沉淀物,表示上清液。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TP仅在P2和P3中产生
B.DNA仅存在于P1、P2和P3中
C. P2、P3、P4和S3均能合成相应的蛋白质
D.S1、S2、S3和P4中均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16.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S酶会在其中的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具有该标志的蛋白质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经高尔基体膜包裹形成囊泡,在囊泡逐渐转化为溶酶体的过程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转化为溶酶体酶;不能发生此识别过程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往细胞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M6P标志的形成过程体现了S酶的专一性
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溶酶体酶的合成
C.S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
D.M6P受体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会聚集在高尔基体内
17.在北京冬奥会的感召下,一队初学者进行了3个月高山滑雪集训,成绩显著提高,而体重和滑雪时单位时间的摄氧量均无明显变化。检测集训前后受训者完成滑雪动作后血浆中乳酸浓度,结果如下图。与集训前相比,滑雪过程中受训者在单位时间内(  )
A.消耗的ATP不变
B.无氧呼吸增强
C.所消耗的ATP中来自有氧呼吸的增多
D.骨骼肌中每克葡萄糖产生的ATP增多
18.2022年5月,刘畊宏的《本草纲目》健身操火爆全网,带来一股全民跳健身操的热潮。如果我们了解组成细胞的分子等相关知识,也可以指导我们注重营养的均衡,进行科学健身。下列涉及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
A.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为基本骨架的单体连接而成的多聚体
B.糖类和脂肪都可以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原因是两种物质均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易于氧化分解
C.在鸡蛋清中加入食盐会看到白色絮状物,这一过程改变了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数
D.饺子馅中的无机盐进入人体细胞后,都是以离子形式存在
19.蛋白水解酶分内切酶和外切酶2种,外切酶专门作用于肽链末端的肽键,内切酶则作用于肽链内部特定区域。若某蛋白内切酶作用于苯丙氨酸(C9H11NO2)两侧的肽键,某四十九肽经该内切酶作用后的情况如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形成短肽A、B、C共消耗2分子水
B.短肽A、B、C比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少1个
C.该四十九肽苯丙氨酸存在于第17、31、32号位上
D.若用蛋白外切酶处理该多肽,最终会得到49个氨基酸
20.细胞呼吸过程中形成的NADH 等物质通过电子传递系统将电子传递给氧生成水,并偶联ATP合成的过称为氧化磷酸化,如图为细胞呼吸过酸中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过程。已知人体棕色脂肪细胞线粒体内膜上有一种特殊通道蛋白UCP,可与ATP合成酶竞争性地将膜间隙高浓度的H 回收到线粒体基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膜间隙高浓度的H+全部来自有机物的分解
B.NADH中的能量可通过H-的电化学势能转移到ATP中
C.蛋白复合体运输H+和ATP合成酶运输H+的方式分别为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
D.寒冷条件下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线粒体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中热能所占比例明显增大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目指示区域内作答,答在该试题卷上无效。
2.第I卷共5个大题,共计60分。
21.生物学实验中常用到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1)~(4)题。(10分)
(1)一个短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显微镜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物体的 。
(2)根据下表三组镜头回答问题:
编号 目镜 物镜
A 5× 10×
B 15× 10×
C 10× 40×
①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组;同样光源下,视野最亮的是 组;细胞体积最小的是 组。
②高倍镜下,如果显微镜视野较暗,应调节或转动的结构是 和 。
③用A组镜头观察,可看到视野内充满了9个细胞(如图甲),换B组镜头观察,大约可看到 个细胞;若用A组镜头观察,视野中的一排细胞有9个(如图乙),则换B组镜头观察,大约可看到 个细胞。
(3)如果在玻片上写了个“6”,则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是 。
(4)某同学在实验时,先用一块洁净纱布擦拭镜头,再在一干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块植物组织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显微镜载物台正中央,并用压片夹夹住。然后在双眼侧视下,将物镜降至接近玻片标本时停止。左眼向目镜里观察,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缓缓上升镜筒,请指出该同学操作中不正确的地方并改正: 。
22.(14分)
下图是细胞间的3种信息交流方式,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a)表示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① 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膜表面的② 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
(2)图b表示通过相邻两细胞的 ,使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图(b)中1表示 ,2表示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请举出一个该信息交流方式的实例 。
(3)图(c)表示相邻两植物细胞之间形成 ,携带信息的物质从一个细胞传递给一个细胞,图中③表示 。
(4)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各个细胞之间都维持功能的协调,才能使生物体健康地生存。这种协调性的实现不仅依赖于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也依赖于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大多与 有关。
23.(11分)
甲图表示细胞通过形成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乙图是甲图的局部放大。不同囊泡介导不同途径的运输,图中①~⑤表示不同的细胞结构。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中填写图中数字)
(1)甲图中囊泡X由[ ] 经“出芽”形成,到达[ ] 并与之融合成为其一部分。囊泡Y内“货物”为水解酶,由此推测结构⑤是 。
(2)乙图中的囊泡能精确地将细胞“货物”以 方式分泌到细胞外,据图推测其原因是 ,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 的功能。
(3)研究表明:囊泡运输与sec基因密切相关,科学家筛选了酵母菌sec基因突变体,与野生型酵母菌电镜照片的差异如下表:
酵母突变体 与野生型酵母电镜照片的差异
sec12基因突变体 突变体细胞内内质网特别大
sec17基因突变体 突变体细胞内,尤其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间积累大量的未融合小泡
据此推测,sec12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与囊泡 (填“X”或“Y”)的形成有关。sec17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功能是 。
24.(12分)
生活在干旱地区的多肉植物具有特殊的CO2固定方式。这类植物晚上气孔打开吸收CO2,吸收的CO2通过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储存的苹果酸脱羧释放的CO2可用于光合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多肉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CO2来源于苹果酸脱羧和 释放的CO2,吸收的CO2在 中被固定为C3,然后生成糖类等有机物。
(2)多肉植物黑夜吸收的CO2 (填“能”或“不能”)在夜晚转化成糖类,理由是 。
(3)如果白天适当提高环境中的CO2浓度,多肉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变化是 (填“增加”或“降低”或“基本不变”),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是 。这种特殊的CO2固定方式有利于这类植物适应干旱环境,既能防止 ,又能保证光合作用正常进行。
25.(13分)
分析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事实一 在正常人的血浆中,NaHCO3的含量约为H2CO3含量的20倍。当血浆中的NaHCO3含量减少时,会形成酸中毒;当血浆中的H2CO3含量减少时,则形成碱中毒。
事实二 Mg2+是叶绿素分子必需的成分;Fe2+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碳酸钙和磷酸钙是动物和人体的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
事实三 人体某些组织的含水量近似,但形态却不同。例如,心肌含水量约为79%而呈坚韧的状态,血液含水约82%,却呈川流不息的液态。
事实四 幼儿常晒太阳,可以使皮肤表皮细胞内的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
(1)事实一表明 。
(2)事实二表明 。
(3)你对事实三中差异的正确解释是 。
(4)事实四说明维生素D具有促进人体肠道对 的作用。该物质属于 类物质,该类物质除此之外还包括 和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