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模拟测试卷-数学五年级上册青岛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模拟测试卷-数学五年级上册青岛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80.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青岛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1-22 19:3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模拟测试卷-数学五年级上册青岛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各图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2.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被誉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这个猜想的内容是“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的和”。下面的算式中符合这个猜想的是( )。
A.8=1+7 B.36=17+19 C.60=3+57
3.一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梯形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 )倍。
A.3 B.6 C.9
4.与5.06×0.31的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
A.0.506×31 B.0.0506×31 C.50.6×3.1
5.如图,两条平行线之间有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各一个,它们相比较,( )的面积最大。
A.平行四边形 B.三角形 C.梯形
6.如图,竖式中的箭头所指的这个“20”表示( )。
A.20个0.01 B.20个0.1 C.20个1
二、填空题
7.在括号里填上“>”“<”或“=”。
3.5÷0.7( )3.5 6.04×0.9( )6.04
3.6×0.01( )3.6×100 1.95÷0.6( )1.95×0.6
8.把圆木堆成梯形,最上层有4根,最下层有6根,每相邻两层相差1根,这堆圆木一共有( )根。
9.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高是6分米,底是( )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10.在10以内的自然数中(包括10),最大的质数是( ),( )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合数是( ),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是( )。
11.王老师电脑的开机密码是五个数字组成的,其中第一个数字是10以内最大的合数;第二个数字只有本身1个因数,并且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第三个数字是3的最小倍数;第四个数字是5的最大因数:第五个数字是一位数中的最大偶数。王老师的开机密码是( )。
12.根据“公园里有菊花和月季共550盆,菊花的盆数是月季的1.2倍”,列出关系式是( )。
三、判断题
13.一个数(0除外)除以0.1,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
14.统计某地区2019年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好。( )
15.一个数的1.03倍一定比原来的数大。( )
16.10+x>15是方程。( )
17.将绕顶端旋转90°就变成了。( )
四、计算题
18.直接写得数。
0.4+1.5= 8.6-7= 2.3+4.7= 5-3.6=
2.3×30= 8×12.5= 6.9÷0.3= 0.36÷0.04=
5.04×3= 0.25×4= 8÷0.5= 0.1÷0.01=
19.竖式计算,带▲的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75×2.4= ▲2.34×0.56≈ 35.56÷12.7= ▲4.56÷1.3≈
20.脱式计算,能简便的要简便。
10.1-27.9÷6.2 3.76÷0.4÷2.5 1.25×8×0.4×2.5
五、解答题
21.小华的房间铺地砖,他的房间长50分米,宽35分米,从节约的角度考虑,选择边长为多少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比较合适?一共需要这样的方砖多少块?
22.一块三角形钢板的底边长24厘米,高15厘米,如果每平方厘米钢板重20克,这块钢板重多少千克?
23.学校要做下图这样一块指示牌,请你帮忙算一算,至少需要多大的铁皮?(单位:厘米)
24.一辆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用了6小时。一辆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8小时,货车平均每小时比客车慢多少千米?
25.北京冬奥会预计会带来10.8亿元收入,其中门票收入1.5亿元,商业赞助收入能达到门票的4.45倍,剩下的为其他收入,其他收入为多少亿元?
26.下面是薇薇种的蒜苗生长情况统计。
薇薇栽的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
第几天 第2天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第10天 第12天
高度(厘米) 1 3 7 10 13 15
(1)根据上表完成统计图。
(2)从( )到( )蒜苗长得最快。
(3)推测第14天蒜苗的高度,在图中表示出来。
参考答案:
1.B
【分析】将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如果直线两侧的部分可以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解答。
【详解】分析可知,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2.B
【分析】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根据质数的意义,先判断等号右面的两个数是不是质数,再进行选择。
【详解】A.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7是质数,所以8=1+7不符合这个猜想。
B.17是质数,19是质数,所以36=17+19符合这个猜想。
C.3是质数,57是合数,所以60=3+57不符合这个猜想。
故答案为:B
【点睛】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关键看它含有的因数的个数。质数只有两个因数,合数至少有三个因数。
3.C
【分析】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假设原来梯形的上底是2厘米,下底是4厘米,高是3厘米,代入求出梯形的面积,这个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扩大到原来的3倍,求出上底是2×3=6厘米,下底是4×3=12厘米,高是3×3=9厘米,代入数据求出扩大后梯形的面积,除以原来梯形的面积,即可得解。
【详解】假设原来梯形的上底是2厘米,下底是4厘米,高是3厘米。
(2+4)×3÷2
=6×3÷2
=9(平方厘米)
2×3=6(厘米)
4×3=12(厘米)
3×3=9(厘米)
(6+12)×9÷2
=18×9÷2
=81(平方厘米)
81÷9=9
即梯形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9倍。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灵活运用梯形的面积公式求解。
4.B
【分析】两个因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积不变,据此逐项分析。
【详解】A.5.06×0.31=(5.06÷10)×(0.31×10)=0.506×3.1≠0.506×31;
B.5.06×0.31=(5.06÷100)×(0.31×100)=0.0506×31;
C.5.06×0.31=(5.06×10)×(0.31÷10)=50.6×0.031≠50.6×3.1。
故答案为:B
【点睛】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5.A
【分析】由图可知,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高相等,假设出它们的高,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分别表示出三个图形的面积,最后比较大小,据此解答。
【详解】假设三个图形的高为hcm。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5h(cm2)
三角形的面积:9h÷2=4.5h(cm2)
梯形的面积:(2+6)h÷2
=8h÷2
=4h(cm2)
因为5h>4.5h>4h,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最大。
故答案为:A
【点睛】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6.A
【分析】用竖式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时,余数的小数点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根据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确定“20”中“2”的数位,即可求得。
【详解】分析可知,竖式中的箭头所指的这个“20”中“2”位于十分位,“20”表示20个0.01。
故答案为:A
【点睛】根据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确定余数的小数点位置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7. > < < >
【分析】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小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这个数;一个数(0除外)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这个数;第三题根据“一个因数(0除外)相同,另一个因数大的积就大”判断;据此解答。
【详解】3.5÷0.7>3.5
6.04×0.9<6.04
3.6×0.01<3.6×100
1.95÷0.6>1.95×0.6
【点睛】此题考查了不用计算判断因数与积之间大小关系、商与被除数之间大小关系的方法。
8.15
【分析】先确定层数,根据梯形面积公式,圆木根数=(最上层根数+最下层根数)×层数÷2,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6-4+1=3(层)
(4+6)×3÷2
=10×3÷2
=15(根)
这堆圆木一共有15根。
【点睛】关键是掌握并灵活运用梯形面积公式。
9. 8 48
【分析】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和高,根据三角形的底=三角形的面积×2÷高,求出这个三角形的底;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可知,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等底等高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三角形面积的2倍。
【详解】24×2÷6
=48÷6
=8(分米)
24×2=48(平方分米)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24平方分米,高是6分米,底是8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8平方分米。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明确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10. 7 1 4 9
【分析】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奇数。
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
【详解】在10以内的自然数中(包括10),质数有:2、3、5、7,合数有:4、6、8、9、10,奇数有:1、3、5、7、9,最大的质数,7,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最小的合数是4,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是9。
【点睛】关键是理解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的分类标准。
11.91358
【分析】根据题意,10以内最大的合数是9;只有本身1个因数,并且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是1;3的最小倍数是3;5的最大因数5;一位数中的最大偶数8;据此解答。
【详解】王老师电脑的开机密码是五个数字组成的,其中第一个数字是10以内最大的合数;第二个数字只有本身1个因数,并且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第三个数字是3的最小倍数;第四个数字是5的最大因数:第五个数字是一位数中的最大偶数。王老师的开机密码是(91358)。
【点睛】此题考查了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以及偶数的认识,关键掌握概念。
12.月季盆数×1.2+月季盆数=一共的盆数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月季盆数×1.2=菊花盆数,菊花盆数+月季盆数=总盆数,据此分析。
【详解】根据“公园里有菊花和月季共550盆,菊花的盆数是月季的1.2倍”,列出关系式是月季盆数×1.2+月季盆数=一共的盆数。
【点睛】找等量关系式是学习解方程的基础,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
13.×
【分析】一个不为0的数除以0.1,计算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时,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一位,就相当于把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再除以1,结果就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据此解答。
【详解】一个数(0除外)除以0.1,相当于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如:1÷0.1=(1×10)÷(0.1×10)=10÷1=10。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4.√
【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因为要统计某地区一年12个月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所以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
【分析】一个大于0的数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据此解答。
【详解】假设这个数为0,则0×1.03=0,0的1.03倍等于0,一个大于0的数的1.03倍一定比原来的数大。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这个数为0的特殊情况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6.×
【分析】根据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方程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未知数、二是等式,二者缺一不可,据此解答。
【详解】10+x>15,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所以不是方程。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方程的意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方程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未知数,二是等式,二者缺一不可。
17.×
【分析】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旋转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据此解答。
【详解】将绕顶端逆时针旋转90°就变成了,题目中没有说明旋转方向。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图形旋转的方向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8.1.9;1.6;7;1.4;
69;100;23;9;
15.12;1;16;10
【详解】略
19.4.2;1.31;2.8;3.51
【分析】(1)计算小数乘法时,先按照整数乘法计算出积,再点小数点,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
(2)计算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时,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在被除数末尾用0补足),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进行计算,商保留两位小数时,要除到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再根据四舍五入取近似值,据此解答。
【详解】1.75×2.4=4.2 ▲2.34×0.56≈1.31 35.56÷12.7=2.8 ▲4.56÷1.3≈3.51

20.5.6;3.76;10
【分析】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根据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根据乘法结合律进行简算。
【详解】10.1-27.9÷6.2
=10.1-4.5
=5.6
3.76÷0.4÷2.5
=3.76÷(0.4×2.5)
=3.76÷1
=3.76
1.25×8×0.4×2.5
=(1.25×8)×(0.4×2.5)
=10×1
=10
21.5分米;70块
【详解】50和35的最大公因数是5。
50÷5=10(块) 
35÷5=7(块)
10×7=70(块)
答:选择边长为5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比较合适,一共需要这样的方砖70块。
22.24×15÷2=180(平方厘米)
180×20==3600(克)=3.6(千克)
答:这块钢板重3.6千克.
【详解】略
23.272平方厘米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这个指示牌是由一个长20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和一个底为24厘米、高为6厘米的三角形组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代入数据计算分别求出长方形、三角形的面积,再相加,即是做这个指示牌至少需要的铁皮面积。
【详解】长方形的面积:
20×10=200(平方厘米)
三角形的面积:
24×6÷2
=144÷2
=72(平方厘米)
一共:200+72=272(平方厘米)
答:至少需要272平方厘米大的铁皮。
【点睛】本题考查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把组合图形分割成学过的图形,再根据图形的面积公式求解。
24.20千米
【分析】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已知客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从甲地开往乙地用了6小时,求出甲地和乙地的距离为(80×6)千米,假设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x千米,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即甲地和乙地的距离为(x×8),据此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货车的速度,再用客车的速度减去货车的速度即可得解。
【详解】解:设货车平均每小时行驶x千米,
x×8=80×6
8x=480
x=480÷8
x=60
80-60=20(千米/时)
答:货车平均每小时比客车慢20千米。
【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是弄清题意,把货车的速度设为未知数x,找出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包含x的等式,解方程得到最终的结果。
25.2.625亿元
【分析】据题意,商业赞助收入能达到门票的4.45倍,根据倍数的意义,用门票收入乘4.45等于商业赞助的收入,用总收入-门票收入-商业赞助收入=其他收入,据此列式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
10.8-1.5-1.5×4.45
=10.8-1.5-6.675
=9.3-6.675
=2.625(亿元)
答:其他收入为2.625亿元。
【点睛】本题是小数乘法应用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倍数求出商业赞助收入的具体数值,再根据关系式计算即可。
26.(1)见详解。
(2)第4天;第6天
(3)见详解(答案不唯一)
【分析】(1)补画折线统计图的步骤:①描点,描点时先找准横轴上的点(横轴表示第几天),再找准纵轴上相对应的点(纵轴表示蒜苗的高),过两点分别作横、纵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就是所要描的点,在交点处点上实心点;②用线段顺次连接所有实心点,并标注数据;③标注好日期和标题。
(2)观察折线统计图,折线陡,说明蒜苗生长得快,所以可根据折线的倾斜程度找出长得最快的时间段。
(3)根据蒜苗高度的整体递增趋势来推测,第14天比第12天高2厘米。
【详解】(1)(3)如下图。
(2)通过观察折线统计图可知:从第4天到第6天折线最陡,所以从第4天到第6天蒜苗长得最快。
(3)15+2=17(厘米),所以推测第14天蒜苗的高度是17厘米。画图如上图。(答案不唯一)
【点睛】
折线统计图既可以反映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折线陡,说明数量上升(或下降)得较快;折线平缓,说明数量上升(或下降)得较慢。可以根据折线统计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进行合理的预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