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8_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第1节 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课时练习(新版)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热量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B.100 g干冰完全气化成100 g气体
C.10 g NaCl溶解在90 g水中,形成100 g NaCl溶液
D.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
2.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能量变化 D.自然界中所有变化
3.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的种类 B.原子的种类 C.物质的种类 D.分子的个数
4.蔗糖在隔绝空气加热时,生成碳和水,则可推断蔗糖的组成元素是( )
A.只有碳 B.只有碳、氢 C.只有氢、氧 D.碳、氢、氧
5.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种物质 B.反应后原子个数增多
C.该图可表示CO与O2的反应 D.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
6.(2018九上·武威月考)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N2 B.NO2 C.NH3 D.SO2
7.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原子质量 ④元素种类 ⑤物质总质量 ⑥分子种类 ⑦分子总数 ⑧物质种类
A.①②③④⑤ B.⑥⑦⑧ C.①③⑤⑦ D.②④⑥⑧
8.下列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解释,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减小,是因为放出了氧气
B.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受热形成了石蜡蒸气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是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气的质量
D.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是因为生成物都没有逸散
9.如图是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②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③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④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变
⑤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0.下列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石墨制成金刚石 B.2 g H2完全燃烧生成36 g H2O
C.水变成汽油 D.冰转化成干冰
11.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二氧化碳和乙烯均属于氧化物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4∶1
12.镁带在耐高温的密封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如图所示能正确地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
13.如图所示。
反应前天平平衡,取下此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这一现象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14.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小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管两端,分别绕上40 cm长的粗铜线,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2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冷却后,他们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1) ;
(2) 。
15.将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化学反应前后四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2 3 80 3
反应后质量/g x 33 0 30
(1)表中x的值为 。
(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
(3)该反应属于 (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16.小方同学和小飞同学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
(1)[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
(2)[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方设计的实验装置(已略去天平装置)如图中A所示。
小飞设计的实验装置(已略去天平装置)如图中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实验现象]
小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锥形瓶中有 产生;
②天平 (填“平衡”或“不平衡”)。
(3)小飞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锥形瓶中有 产生;
②天平 (填“平衡”或“不平衡”)。
(4)[实验结论]
小方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不等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小飞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相等。
你认为 (填“小方”或“小飞”)的结论正确,请谈谈导致另一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
17.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填字母)。
A.蔗糖和水
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铁和氯化铜溶液
(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g。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热量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只反应中热量变化,不是质量变化,不符合题意;
B.100 g干冰完全气化成100 g气体为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10 g NaCl溶解在90 g水中,形成100 g NaCl溶液为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是因为煤与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所有物质质量总和,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遵循的普遍规律分析。
2.【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遵循的普遍规律。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遵循的普遍规律分析。
3.【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B.原子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符合题意;
C.物质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D.分子个数可能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分析。
4.【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生成物碳和水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则说明反应物中也含有三种元素,蔗糖在隔绝空气加热时,生成碳和水,说明蔗糖中含碳、氢、氧元素;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5.【答案】A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物一种,生成物两种,共涉及到三种物质,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反应物一种且反应物的一个分子中三个原子构成,不可能是一氧化碳和氧气的反应,不符合题意;
D.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该反应中只有一种单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微观图中各物质的分子构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6.【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硝酸铜分解不会生成二氧化硫、氨气,氮气是无毒气体,二氧化氮是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及上述气体的性质解答
7.【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化学反应前后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原子质量 ④元素种类 ⑤物质总质量 一定不变,⑥分子种类 ⑧物质种类一定发生改变, ⑦分子总数可能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微观解释进行分析。
8.【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蜡烛受热形成了石蜡蒸气为物理变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若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则不要忽略了气体的质量。
9.【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①该反应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正确;②生成物为两种元素组成,若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则为氧化物,正确;③该反应为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④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错误;⑤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
10.【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石墨制成金刚石都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可能过化学变化转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
B.2 g H2完全燃烧只能生成18g H2O,不符合题意;
C.水中含有氢、氧元素,而汽油中含有碳元素,化学反应不能改变元素种类,不符合题意;
D.冰中含有氢、氧元素,干冰中含有碳、氢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能改变元素种类进行分析。
11.【答案】C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碳原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不符合题意;
B.乙烯为有机物,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符合题意;
D.由图示可知,该反应为2CO2+6H2=C2H4+4H2O,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1,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有关微观模拟图的题目在解答时,要根据反应前后各微粒的构成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或写出反应方程式,或直接判断参加反应和生成的微粒的个数,要注意反应后有反应物剩余的微观图,不能误以为反应后物质都是生成物。
12.【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装置密闭,所以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分析。
13.【答案】遵守;生成了氧气,气球膨胀受到了向上的浮力;过氧化氢 水+氧气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该实验中天平指针偏转是因为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气体使气球膨胀,受到了向上的浮力,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水和氧气;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气体体积增大受到空气的浮力增大分析。
14.【答案】(1)左端(或被加热端)铜丝表面变黑
(2)玻璃棒向左边(或被加热端)倾斜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铜与氧气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所以能观察到左端铜丝表面变黑,铜与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等于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所以加热一端质量会增加,玻璃棒会向左边倾斜。
【分析】根据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15.【答案】(1)35
(2)C;A、B、D
(3)分解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X=12+3+80+3-33-30=35;(2)A反应后质量增加,为生成物,B反应后质量增加,为生成物,C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D质量增加,为生成物;(3)该反应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三种,属于分解反应。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由此确定待测的质量,再依据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参加反应和生成的质量,反应后质量增加,则为生成物,增加多少生成多少,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减少多少反应多少。
16.【答案】(1)相等
(2)气泡;不平衡
(3)蓝色沉淀;平衡
(4)小飞;小方的实验中有气体产生,生成的气体散逸到空气中去了,使得天平不平衡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1)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提出假设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锥形瓶中观察到有气体产生;因气体逸出,使得反应后物质质量减少,所以天平不平衡; (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因反应中没有涉及到气体,所以天平平衡;(4)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小飞的观察正确,小方的实验中有气体产生,生成的气体散逸到空气中去了,使得天平不平衡。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验证时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否则无法验证。
17.【答案】(1)C
(2)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4P+5O2 2P2O5;8.0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1)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遵循的普遍规律,蔗糖和水、氯化钠和硝酸钾都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故选C;(2)红磷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反应要在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发生;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方程式为4P+5O22P2O5;反应后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所以氧气质量为14.2g-6.2g=8.0g;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遵循的规律,内容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1 / 1鲁教版2018_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五单元第1节 第1课时质量守恒定律课时练习(新版)
一、选择题
1.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热量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
B.100 g干冰完全气化成100 g气体
C.10 g NaCl溶解在90 g水中,形成100 g NaCl溶液
D.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化学反应中常伴随热量变化,有的放热,有的吸热只反应中热量变化,不是质量变化,不符合题意;
B.100 g干冰完全气化成100 g气体为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10 g NaCl溶解在90 g水中,形成100 g NaCl溶液为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所有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质量是因为煤与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所有物质质量总和,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遵循的普遍规律分析。
2.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 )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能量变化 D.自然界中所有变化
【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遵循的普遍规律。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遵循的普遍规律分析。
3.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的种类 B.原子的种类 C.物质的种类 D.分子的个数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B.原子种类一定不发生改变,符合题意;
C.物质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D.分子个数可能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分析。
4.蔗糖在隔绝空气加热时,生成碳和水,则可推断蔗糖的组成元素是( )
A.只有碳 B.只有碳、氢 C.只有氢、氧 D.碳、氢、氧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生成物碳和水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则说明反应物中也含有三种元素,蔗糖在隔绝空气加热时,生成碳和水,说明蔗糖中含碳、氢、氧元素;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5.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和“”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物与生成物共有3种物质 B.反应后原子个数增多
C.该图可表示CO与O2的反应 D.反应物中元素的化合价都为0
【答案】A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物一种,生成物两种,共涉及到三种物质,符合题意;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都不发生改变,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反应物一种且反应物的一个分子中三个原子构成,不可能是一氧化碳和氧气的反应,不符合题意;
D.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该反应中只有一种单质,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微观图中各物质的分子构成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6.(2018九上·武威月考)硝酸铜受热分解会产生一种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该气体可能是( )
A.N2 B.NO2 C.NH3 D.SO2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硝酸铜分解不会生成二氧化硫、氨气,氮气是无毒气体,二氧化氮是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及上述气体的性质解答
7.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原子质量 ④元素种类 ⑤物质总质量 ⑥分子种类 ⑦分子总数 ⑧物质种类
A.①②③④⑤ B.⑥⑦⑧ C.①③⑤⑦ D.②④⑥⑧
【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化学反应前后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原子质量 ④元素种类 ⑤物质总质量 一定不变,⑥分子种类 ⑧物质种类一定发生改变, ⑦分子总数可能发生改变;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微观解释进行分析。
8.下列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解释,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减小,是因为放出了氧气
B.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受热形成了石蜡蒸气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是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气的质量
D.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是因为生成物都没有逸散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蜡烛受热形成了石蜡蒸气为物理变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若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则不要忽略了气体的质量。
9.如图是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②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
③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④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种类都不变
⑤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A.①②③⑤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①该反应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正确;②生成物为两种元素组成,若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则为氧化物,正确;③该反应为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正确;④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改变,错误;⑤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正确;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氧化物定义分析。
10.下列变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石墨制成金刚石 B.2 g H2完全燃烧生成36 g H2O
C.水变成汽油 D.冰转化成干冰
【答案】A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A.石墨制成金刚石都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可能过化学变化转化,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符合题意;
B.2 g H2完全燃烧只能生成18g H2O,不符合题意;
C.水中含有氢、氧元素,而汽油中含有碳元素,化学反应不能改变元素种类,不符合题意;
D.冰中含有氢、氧元素,干冰中含有碳、氢元素,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不能改变元素种类进行分析。
11.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碳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二氧化碳和乙烯均属于氧化物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4∶1
【答案】C
【知识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解析】【解答】A.碳原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为6,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不符合题意;
B.乙烯为有机物,不是氧化物,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符合题意;
D.由图示可知,该反应为2CO2+6H2=C2H4+4H2O,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3∶1,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有关微观模拟图的题目在解答时,要根据反应前后各微粒的构成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或写出反应方程式,或直接判断参加反应和生成的微粒的个数,要注意反应后有反应物剩余的微观图,不能误以为反应后物质都是生成物。
12.镁带在耐高温的密封容器中(内含空气)加热,如图所示能正确地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曲线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装置密闭,所以反应前各物质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分析。
二、综合题
13.如图所示。
反应前天平平衡,取下此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将其倾斜,使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接触,待充分反应后,气球膨胀,再将装置放回天平左盘,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这一现象 (填“遵守”或“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原因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答案】遵守;生成了氧气,气球膨胀受到了向上的浮力;过氧化氢 水+氧气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该实验中天平指针偏转是因为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气体使气球膨胀,受到了向上的浮力,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水和氧气;
【分析】根据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气体体积增大受到空气的浮力增大分析。
14.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小实验。在一根用细铜丝吊着的长玻璃管两端,分别绕上40 cm长的粗铜线,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然后用酒精灯给左边一端铜丝加热1~2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冷却后,他们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1) ;
(2) 。
【答案】(1)左端(或被加热端)铜丝表面变黑
(2)玻璃棒向左边(或被加热端)倾斜
【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铜与氧气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所以能观察到左端铜丝表面变黑,铜与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等于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所以加热一端质量会增加,玻璃棒会向左边倾斜。
【分析】根据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15.将A、B、C、D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化学反应前后四中物质的质量关系如下表所示: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12 3 80 3
反应后质量/g x 33 0 30
(1)表中x的值为 。
(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 ,生成物是 。
(3)该反应属于 (填“化合”或“分解”)反应。
【答案】(1)35
(2)C;A、B、D
(3)分解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1)X=12+3+80+3-33-30=35;(2)A反应后质量增加,为生成物,B反应后质量增加,为生成物,C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D质量增加,为生成物;(3)该反应反应物为一种,生成物为三种,属于分解反应。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由此确定待测的质量,再依据各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参加反应和生成的质量,反应后质量增加,则为生成物,增加多少生成多少,反应后质量减少,为反应物,减少多少反应多少。
16.小方同学和小飞同学以“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请填写以下探究过程中的空格:
(1)[提出假设]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
(2)[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推理、查阅资料、实验探究。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方设计的实验装置(已略去天平装置)如图中A所示。
小飞设计的实验装置(已略去天平装置)如图中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实验现象]
小方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锥形瓶中有 产生;
②天平 (填“平衡”或“不平衡”)。
(3)小飞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锥形瓶中有 产生;
②天平 (填“平衡”或“不平衡”)。
(4)[实验结论]
小方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不等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
小飞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相等。
你认为 (填“小方”或“小飞”)的结论正确,请谈谈导致另一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
【答案】(1)相等
(2)气泡;不平衡
(3)蓝色沉淀;平衡
(4)小飞;小方的实验中有气体产生,生成的气体散逸到空气中去了,使得天平不平衡
【知识点】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解答】(1)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提出假设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2)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所以锥形瓶中观察到有气体产生;因气体逸出,使得反应后物质质量减少,所以天平不平衡; (3)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能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因反应中没有涉及到气体,所以天平平衡;(4)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小飞的观察正确,小方的实验中有气体产生,生成的气体散逸到空气中去了,使得天平不平衡。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但验证时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否则无法验证。
17.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通过称量下列各组试剂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填字母)。
A.蔗糖和水
B.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钾溶液
C.铁和氯化铜溶液
(2)在氧气中点燃红磷的实验过程,固体变化如图所示。
①从燃烧条件分析,固体质量在t1前没有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 g。
【答案】(1)C
(2)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4P+5O2 2P2O5;8.0
【知识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 (1)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遵循的普遍规律,蔗糖和水、氯化钠和硝酸钾都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故选C;(2)红磷燃烧温度要达到着火点,所以反应要在一段时间后才开始发生;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方程式为4P+5O22P2O5;反应后固体增加的质量即为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所以氧气质量为14.2g-6.2g=8.0g;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遵循的规律,内容为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