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3 大气压的变化及应用(第2课时)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3 大气压的变化及应用(第2课时)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8-10-29 17:03:42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3 大气压的变化及应用(第2课时)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水往低处流
B.马德堡半球实验
C.用吸管吸饮料
D.吸盘贴在光滑的墙壁上能挂东西
【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压的作用随处可见,如茶壶倒水、吸管吸饮料、吸盘等都利用了大气压.
【解答】马德堡半球实验、用吸管吸饮料、吸盘能挂东西三个实例都利用了大气压,所以这些现象都与大气压有关;水会往低处流动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故与大气压无关;水会往低处流动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故与大气压无关;故答案为A.
2.如图所示,晓明用塑料管可以把盒中的牛奶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
A.晓明对牛奶产生吸引力的作用
B.吸管本身有吸牛奶的作用
C.大气压作用在牛奶液面上的结果
D.牛奶压力的作用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用塑料管吸牛奶时,是先把塑料管内的空气吸走、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牛奶被压进吸管里.
【解答】用吸管吸牛奶时,吸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牛奶被压入吸管.故答案为C.
3.用高压锅煮粥,熄灭后立即用冷水冷却,打开锅盖后,发现粥仍在沸腾,其原因是(  )
A.熄火后,锅内温度仍高于100 ℃,即使不打开锅盖,粥也在沸腾
B.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打开盖,粥也将沸腾很长时间
C.熄火后,锅内温度仍高于100 ℃,冷却后锅内气压下降,沸点也下降,所以重新沸腾
D.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 ℃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由此得出粥重新沸腾的原因.
【解答】高压锅锅内气压大,沸点也高,用高压锅煮粥,粥的温度会在100℃以上;当给锅加热时,粥会沸腾;当停止加热时,粥会停止沸腾;但当给它立即用冷水冷却时,锅内的气压会立即减小,粥的沸点也会随之减小,由于粥的温度在停火一瞬间仍然是高于100℃,所以粥重新沸腾.故答案为C.
4.初次进入青藏高原的内地人会产生头晕、恶心、呕吐等高原反应,是因为(  )
A.海拔高,气压增大 B.海拔高,氧充足
C.海拔高,空气成分改变 D.气压减小,缺氧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大气压与高度有关,越高的位置大气压的值越小.同时地理高度还可以导致氧气稀薄.
【解答】青藏高原地理位置比较高,越高的位置大气压的值越小.相对于大气压来说,体内气压过大,人就会头晕、头痛、耳鸣,有的甚至恶心呕吐.故答案为D.
5.茶壶盖上开一个孔的作用是(  )
A.让热气冒出来,便于热茶冷却
B.好系绳子,防止打碎
C.让外面空气流进,不至于壶内空气压强减小使水流不出来
D.让外面的空气流进,可保证茶水的新鲜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茶壶盖上的小孔能保证与大气相通,壶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强相等,茶水在重力作用下能倒出来.
【解答】茶壶盖上如果没有孔,随着茶水的外流,茶壶内部气体压强减小,很难将水倒出,所以壶盖上有孔,使得壶内液面上的气压始终与外界大气压相等,茶水在重力作用下能方便倒出.故答案为C.
6.在海拔2千米以内,可以近似地认为海拔每升高12米,大气压变化1毫米汞柱。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   (填“降低”“不变”或“升高”)。若海平面处的大气压为p0,则海拔为h(h<2 000米)处的大气压px=   (只写解析式,不要求带单位)。
【答案】降低;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根据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可推导得出不同高度气压的表达式.
【解答】由题意可知,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会降低;由于在海拔2千米以内,可以近似地认为海拔每升高12米,大气压变化1毫米汞柱,则h米高度,减小的气压为:,若海平面处的大气压为p0,则则海拔为h处的大气压px=p0-.故答案为:降低;p0-.
二、中档题
7.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它人类将无法生存。请你想象一下,假如地球周围没有了大气层,以下现象不会再发生的是(  )
A.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 B.水往低处流
C.将衣服上的灰尘抖下 D.用吸盘挂钩挂衣服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要解此题,首先要明确哪些现象是由于大气层的存在而出现的.如果没有了大气层,这些现象将不复存在.
【解答】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利用等臂杠杆原理;水往低处流是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将衣服上的灰尘抖下是利用了惯性;用吸盘挂钩挂衣服是大气压的利用,假如地球周围没有了大气层,就不能用吸盘挂钩挂衣服了.故答案为D.
8.如图所示,将装满水的瓶子倒放在一个水槽内,因不慎,瓶底被碰破一个小孔,此时瓶内的水将(  )
A.从小孔喷出
B.下降,直到液面与水槽液面平齐
C.不喷出也不下降
D.无法判定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当瓶底没有破时,由于外界大气压的作用,瓶中的水不会下降;当瓶底被碰破时,瓶中水的上方也有了大气压.
【解答】当瓶底被碰破一个小孔时,瓶中水的上方也受到大气压,此时瓶内的水将下降,直到液面与水槽液面平齐.故答案为B.
9.在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生素,可以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生素不能在超过80 ℃的温度下提取,则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容器内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
B.降低容器内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
C.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要降低沸点就要降低气压.
【解答】A、增加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会升高,高于80℃,故A错误;
B、降低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也会降低,低于80℃,故B正确;
C、缩短加热沸腾时间,不能改变水的沸点仍为100℃,故C错误;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水的沸点不变仍为100℃,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0.如图,A、B分别是活塞式抽水机的进水阀门和排气阀门。当活塞压下时,打开的阀门是   ;当活塞提上时,打开的阀门是   ,在外界   的作用下,水从进水管通过进水阀门从上方的出水口D流出。这样活塞在圆筒中上下往复运动,不断地把水抽出来。
【答案】B;A;大气压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熟悉抽水机的结构,根据对其工作过程的了解进行作答.
【解答】当活塞压下时,打开的阀门是B;当活塞提上时,打开的阀门是A,在外界大气压在作用下,水从进水管通过进水阀门从上方的出水口D流出.这样活塞在圆筒中上下往复运动,不断地把水抽出来.故答案为:B;A;大气压.
11.小敏假期要外出一段时间,她担心家里盆景中的水会因蒸发而干掉,于是用了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如图所示,这样就能使盆景中的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其原理:当把装满水的瓶放入盆景的水中时,由于   作用在盆景中的水面上,所以水不会从瓶中流出来,此时,瓶内水上方的气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当盆景中的水由于蒸发和盆景的吸收,水面下降瓶口露出水面时,瓶中的水就要向外流,瓶内的水产生的压强会不断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一旦瓶口再次被水淹没,瓶中的水又停止外流,这样盆景中的水就可以保持一定高度,瓶口处的压强总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
【答案】大气压;小于;减小;等于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随着盆中水的蒸发,盆景内水减少,当瓶口刚露出水面时,会有少量空气进入瓶中,瓶内气压增大,瓶子的水会下降流出一部分,使瓶外水位重新升高,瓶口继续没入水中,空气不再进入,这样就能使盆景中的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
【解答】当把装满水的瓶放入盆景的水中时,由于大气压作用在盆景中的水面上,所以水不会从瓶中流出来,此时瓶内水上方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当盆景中的水由于蒸发和盆景的吸收,水面下降瓶口露出水面时,瓶中的水就要向外流,瓶内的水产生的压强会不断减小;一旦瓶口再次被水淹没,瓶中的水又停止外流,这样盆景中的水就可以保持一定高度,瓶口处的压强总是等于外界大气压.
三、拓展题
12.小刚买了一瓶果酱,可是怎么也拧不开玻璃瓶上的铁皮盖.爸爸让小刚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轻轻撬了几下,再一拧瓶盖就打开了.这主要是因为(  )
A.增大瓶盖直径,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摩擦力
B.瓶盖的外表面变粗糙,增大手对瓶盖的摩擦力
C.外面的空气进到瓶中,减小瓶内外气体对瓶盖的压力差
D.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变小,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压力
【答案】C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罐头类食品,加盖前一般都需要蒸煮,瓶内气体受热膨胀,盖盖后,随着温度的降低瓶内气压降低,瓶内外气压差增大,盖子盖得更紧,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轻轻撬了几下,可以让外部空气进入,从而减小瓶内外压力差.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瓶盖难开的现象,这种情况多数是因为瓶内外气压不同,造成内外压力差大,大气压将瓶盖压的紧的缘故,只要将瓶盖轻轻撬几下,让瓶内外压力差变小即可轻松打开瓶盖.
【解答】解:罐头是真空包装,罐头铁皮盖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很难打开,当用螺丝刀沿瓶盖边撬几下后,大气进入罐头内部,这时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很小,所以瓶盖就容易打开.
故选C.
13.某同学为了研究植被的垂直分布与气候的关系,考察了亚热带地区的某座海拔2 000米以下的高山。在山脚a处,他看到的是常绿阔叶林,并测得此处海拔为100米,气温为22 ℃,大气压为1×105帕;往上走,他经过了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当他进入落叶阔叶矮林时,刚好在山腰中央b处;继续往上走时他看到的是高山灌木丛,过了c处后,即进入山地草甸。过了一会儿到达了山顶d处,他在此处测得大气压为8×104帕。已知在海拔2 000米内,每升高12米,大气压强降低133帕,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 ℃,求:
(1)这座山的海拔;
(2)山顶处气温。
【答案】(1)解:这座山的海拔h=(1×105帕-8×104帕)/133帕×12米+100米=1 905米
(2)解:山顶气温t=22 ℃-(1 805米/1 000米)×6 ℃=11.2 ℃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1)已知a和d两处的气压值,可知两处的气压差,根据:在海拔2 000米内每升高12米大气压强降低133帕,可求出两处的高度差,两处的高度差加上a点的高度即为这座山的海拔;(2)根据: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 ℃,可求出a与d处的气温差,a处的气温减去气温差即为山顶处气温.
1 / 1浙教版科学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2.3 大气压的变化及应用(第2课时)同步练习
一、基础题
1.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水往低处流
B.马德堡半球实验
C.用吸管吸饮料
D.吸盘贴在光滑的墙壁上能挂东西
2.如图所示,晓明用塑料管可以把盒中的牛奶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
A.晓明对牛奶产生吸引力的作用
B.吸管本身有吸牛奶的作用
C.大气压作用在牛奶液面上的结果
D.牛奶压力的作用
3.用高压锅煮粥,熄灭后立即用冷水冷却,打开锅盖后,发现粥仍在沸腾,其原因是(  )
A.熄火后,锅内温度仍高于100 ℃,即使不打开锅盖,粥也在沸腾
B.粥的流动性差,不易降温,熄火后即使不打开盖,粥也将沸腾很长时间
C.熄火后,锅内温度仍高于100 ℃,冷却后锅内气压下降,沸点也下降,所以重新沸腾
D.熄火后,锅内温度迅速降到100 ℃以下,但由于打开锅盖后气压降低,所以重新沸腾
4.初次进入青藏高原的内地人会产生头晕、恶心、呕吐等高原反应,是因为(  )
A.海拔高,气压增大 B.海拔高,氧充足
C.海拔高,空气成分改变 D.气压减小,缺氧
5.茶壶盖上开一个孔的作用是(  )
A.让热气冒出来,便于热茶冷却
B.好系绳子,防止打碎
C.让外面空气流进,不至于壶内空气压强减小使水流不出来
D.让外面的空气流进,可保证茶水的新鲜
6.在海拔2千米以内,可以近似地认为海拔每升高12米,大气压变化1毫米汞柱。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   (填“降低”“不变”或“升高”)。若海平面处的大气压为p0,则海拔为h(h<2 000米)处的大气压px=   (只写解析式,不要求带单位)。
二、中档题
7.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它人类将无法生存。请你想象一下,假如地球周围没有了大气层,以下现象不会再发生的是(  )
A.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 B.水往低处流
C.将衣服上的灰尘抖下 D.用吸盘挂钩挂衣服
8.如图所示,将装满水的瓶子倒放在一个水槽内,因不慎,瓶底被碰破一个小孔,此时瓶内的水将(  )
A.从小孔喷出
B.下降,直到液面与水槽液面平齐
C.不喷出也不下降
D.无法判定
9.在制药时,为了从溶液中提取抗生素,可以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生素不能在超过80 ℃的温度下提取,则应采用的方法是(  )
A.增加容器内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
B.降低容器内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
C.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10.如图,A、B分别是活塞式抽水机的进水阀门和排气阀门。当活塞压下时,打开的阀门是   ;当活塞提上时,打开的阀门是   ,在外界   的作用下,水从进水管通过进水阀门从上方的出水口D流出。这样活塞在圆筒中上下往复运动,不断地把水抽出来。
11.小敏假期要外出一段时间,她担心家里盆景中的水会因蒸发而干掉,于是用了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如图所示,这样就能使盆景中的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其原理:当把装满水的瓶放入盆景的水中时,由于   作用在盆景中的水面上,所以水不会从瓶中流出来,此时,瓶内水上方的气压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当盆景中的水由于蒸发和盆景的吸收,水面下降瓶口露出水面时,瓶中的水就要向外流,瓶内的水产生的压强会不断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一旦瓶口再次被水淹没,瓶中的水又停止外流,这样盆景中的水就可以保持一定高度,瓶口处的压强总是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
三、拓展题
12.小刚买了一瓶果酱,可是怎么也拧不开玻璃瓶上的铁皮盖.爸爸让小刚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轻轻撬了几下,再一拧瓶盖就打开了.这主要是因为(  )
A.增大瓶盖直径,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摩擦力
B.瓶盖的外表面变粗糙,增大手对瓶盖的摩擦力
C.外面的空气进到瓶中,减小瓶内外气体对瓶盖的压力差
D.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变小,减小瓶盖侧壁对瓶的压力
13.某同学为了研究植被的垂直分布与气候的关系,考察了亚热带地区的某座海拔2 000米以下的高山。在山脚a处,他看到的是常绿阔叶林,并测得此处海拔为100米,气温为22 ℃,大气压为1×105帕;往上走,他经过了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当他进入落叶阔叶矮林时,刚好在山腰中央b处;继续往上走时他看到的是高山灌木丛,过了c处后,即进入山地草甸。过了一会儿到达了山顶d处,他在此处测得大气压为8×104帕。已知在海拔2 000米内,每升高12米,大气压强降低133帕,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 ℃,求:
(1)这座山的海拔;
(2)山顶处气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压的作用随处可见,如茶壶倒水、吸管吸饮料、吸盘等都利用了大气压.
【解答】马德堡半球实验、用吸管吸饮料、吸盘能挂东西三个实例都利用了大气压,所以这些现象都与大气压有关;水会往低处流动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故与大气压无关;水会往低处流动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故与大气压无关;故答案为A.
2.【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用塑料管吸牛奶时,是先把塑料管内的空气吸走、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牛奶被压进吸管里.
【解答】用吸管吸牛奶时,吸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牛奶被压入吸管.故答案为C.
3.【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沸点随气压减小而降低,由此得出粥重新沸腾的原因.
【解答】高压锅锅内气压大,沸点也高,用高压锅煮粥,粥的温度会在100℃以上;当给锅加热时,粥会沸腾;当停止加热时,粥会停止沸腾;但当给它立即用冷水冷却时,锅内的气压会立即减小,粥的沸点也会随之减小,由于粥的温度在停火一瞬间仍然是高于100℃,所以粥重新沸腾.故答案为C.
4.【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大气压与高度有关,越高的位置大气压的值越小.同时地理高度还可以导致氧气稀薄.
【解答】青藏高原地理位置比较高,越高的位置大气压的值越小.相对于大气压来说,体内气压过大,人就会头晕、头痛、耳鸣,有的甚至恶心呕吐.故答案为D.
5.【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茶壶盖上的小孔能保证与大气相通,壶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强相等,茶水在重力作用下能倒出来.
【解答】茶壶盖上如果没有孔,随着茶水的外流,茶壶内部气体压强减小,很难将水倒出,所以壶盖上有孔,使得壶内液面上的气压始终与外界大气压相等,茶水在重力作用下能方便倒出.故答案为C.
6.【答案】降低;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根据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可推导得出不同高度气压的表达式.
【解答】由题意可知,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会降低;由于在海拔2千米以内,可以近似地认为海拔每升高12米,大气压变化1毫米汞柱,则h米高度,减小的气压为:,若海平面处的大气压为p0,则则海拔为h处的大气压px=p0-.故答案为:降低;p0-.
7.【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要解此题,首先要明确哪些现象是由于大气层的存在而出现的.如果没有了大气层,这些现象将不复存在.
【解答】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利用等臂杠杆原理;水往低处流是由于受重力的作用;将衣服上的灰尘抖下是利用了惯性;用吸盘挂钩挂衣服是大气压的利用,假如地球周围没有了大气层,就不能用吸盘挂钩挂衣服了.故答案为D.
8.【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分析】当瓶底没有破时,由于外界大气压的作用,瓶中的水不会下降;当瓶底被碰破时,瓶中水的上方也有了大气压.
【解答】当瓶底被碰破一个小孔时,瓶中水的上方也受到大气压,此时瓶内的水将下降,直到液面与水槽液面平齐.故答案为B.
9.【答案】B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要降低沸点就要降低气压.
【解答】A、增加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会升高,高于80℃,故A错误;
B、降低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也会降低,低于80℃,故B正确;
C、缩短加热沸腾时间,不能改变水的沸点仍为100℃,故C错误;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水的沸点不变仍为100℃,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0.【答案】B;A;大气压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熟悉抽水机的结构,根据对其工作过程的了解进行作答.
【解答】当活塞压下时,打开的阀门是B;当活塞提上时,打开的阀门是A,在外界大气压在作用下,水从进水管通过进水阀门从上方的出水口D流出.这样活塞在圆筒中上下往复运动,不断地把水抽出来.故答案为:B;A;大气压.
11.【答案】大气压;小于;减小;等于
【知识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随着盆中水的蒸发,盆景内水减少,当瓶口刚露出水面时,会有少量空气进入瓶中,瓶内气压增大,瓶子的水会下降流出一部分,使瓶外水位重新升高,瓶口继续没入水中,空气不再进入,这样就能使盆景中的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
【解答】当把装满水的瓶放入盆景的水中时,由于大气压作用在盆景中的水面上,所以水不会从瓶中流出来,此时瓶内水上方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当盆景中的水由于蒸发和盆景的吸收,水面下降瓶口露出水面时,瓶中的水就要向外流,瓶内的水产生的压强会不断减小;一旦瓶口再次被水淹没,瓶中的水又停止外流,这样盆景中的水就可以保持一定高度,瓶口处的压强总是等于外界大气压.
12.【答案】C
【知识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分析】罐头类食品,加盖前一般都需要蒸煮,瓶内气体受热膨胀,盖盖后,随着温度的降低瓶内气压降低,瓶内外气压差增大,盖子盖得更紧,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轻轻撬了几下,可以让外部空气进入,从而减小瓶内外压力差.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瓶盖难开的现象,这种情况多数是因为瓶内外气压不同,造成内外压力差大,大气压将瓶盖压的紧的缘故,只要将瓶盖轻轻撬几下,让瓶内外压力差变小即可轻松打开瓶盖.
【解答】解:罐头是真空包装,罐头铁皮盖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很难打开,当用螺丝刀沿瓶盖边撬几下后,大气进入罐头内部,这时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很小,所以瓶盖就容易打开.
故选C.
13.【答案】(1)解:这座山的海拔h=(1×105帕-8×104帕)/133帕×12米+100米=1 905米
(2)解:山顶气温t=22 ℃-(1 805米/1 000米)×6 ℃=11.2 ℃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1)已知a和d两处的气压值,可知两处的气压差,根据:在海拔2 000米内每升高12米大气压强降低133帕,可求出两处的高度差,两处的高度差加上a点的高度即为这座山的海拔;(2)根据: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 ℃,可求出a与d处的气温差,a处的气温减去气温差即为山顶处气温.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