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声音 练习卷
1.小智在收集我们周围的声音资料,下列声音不属于自然界发出的是( )。
A.汽车喇叭声 B.呼啸的风声 C.青蛙的叫声
【答案】A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汽车的喇叭声是属于人类制造出来的。
2.小智在院子里乘凉,听见蚊子在周围不断地发出嗡嗡声,这些嗡嗡声是( )。
A.蚊子翅膀与空气摩擦产生的声音
B.蚊子翅膀快速振动产生的声音
C.蚊子翅膀拍打空气产生的声音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振动产生的,蚊子等发出的嗡嗡声是翅膀快速振动发出的声音。
3.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这是因为( )。
A.手挡住了声音的传播
B.手使锣面跟空气隔开了
C.手使锣面停止了振动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锣发出声音是锣面在振动,用手按住锣面,振动停止了,锣声也就消失了。
4.小慧用手指敲击桌面,同时小智耳朵紧贴桌面,能清晰听见敲击声音。此时声音主要是沿着( )传到小智耳朵的。
A.空气 B.手指 C.桌面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敲击桌面的声音可以通过桌面(固体)和空气(气体)传播,进入小智的耳朵,但是同样条件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所以此时声音主要是沿着桌面传播到小智的耳朵里的。
5.小智和小慧利用如图的装置进行探究活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 )
A.没有变化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真空闹铃实验是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随着空气被抽出,声音会逐渐变小。
6.上课铃声响起,站在校园不同位置的小智和小慧,都能听到铃声。这说明( )
A.声音在空气里传播速度特别快
B.声音在空气中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C.小智和小慧的听力特别好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并且传播的方向是四面八方。
7.发生地震时,小智被困在废墟里,他找了一块石头,敲击附近的铁制管道,被救援人员发现,小智是利用铁管能够( )而获救的。
A.传声 B.通风 C.传热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通过固液气体进行传播,同样条件下,一般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传播效果最好,所以地震的时候,敲击铁管,可以更快更好地传播声音。
8.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A.在岸上的人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
B.枕着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C.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A选项是通过空气传播,B选项是通过地面进行传播,C选项是通过液体进行传播。
9.为了保护听力,正确的做法是( )。
A.经常戴耳塞听音乐
B.遇到过强的声音时,用手捂住耳朵
C.在教室里大声喧哗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遇到过强的声音可以用手捂住耳朵,例如在放烟花时,可以捂住耳朵,同时张开嘴巴,保持鼓膜两边的压力平衡,可以更好地保护听力。
10.小慧整理了关于耳朵各部分功能结构的信息,下列信息错误的是( )。
A.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B.听小骨将振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产生听觉
C.鼓膜将声波转为振动
【答案】B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听小骨是将振动传递给耳蜗,然后再传递到听觉神经,由大脑进行处理,产生听觉。
11.爱迪生幼年出身低微,在火车的行李车厢建了个实验室。后来实验起火几乎把车厢烧掉了。行李员扇了爱迪生一记耳光,导致爱迪生终生失聪,这件事不能说明( )。
A.科学实验很危险,最好不要做实验
B.鼓膜非常脆弱,很容易受伤
C.做实验时应该注意安全,谨慎用火
【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科学实验虽然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只要我们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可以尽最大可能地避免伤害。鼓膜的特征是薄而有弹性,所以比较脆弱,容易受伤。
12.小智和小慧正在进行“声音的强弱与振动幅度的关系”探究活动,下列三组装置中能证明“声音强弱与振动幅度大小有关”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研究内容为声音的强弱与振动幅度大小是否有关,是对比实验类型,所以只能改变振动幅度大小这唯一的变量,其他条件应该保持一样,
1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测试卷(A) 37)用一根钢尺,在下列几种情况下,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最高的是( )。
A.
B.
C.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解答】声音的高低和材料的长短有关,发声体越短,振动的越快,声音越高,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的高低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本题考的是和长短的关系。
14.小智和小慧为了探究声音的高低,组装了如右图的装置。用相同的力量依次敲击杯口,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
A.甲杯 B.乙杯 C.丙杯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敲击杯口主要是因为杯子中的水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水越少,用相同的力敲击会振动地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所以本题中发出声音最高的是丙杯。如果是用嘴来吹来发出声音,则是因为杯子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出的声音,结果正好相反。
15.在做“用拨动的方法使钢尺发声”的实验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边做实验,边大声讨论
B.钢尺要用力压住
C.不用分工合作,一个人做就行了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本实验中其中一个注意事项就是要用力压住钢尺,要不然钢尺在振动的同时也会跟桌面进行撞击发出声音,会对实验的结果产生影响。
16.弹琴时会发出“dou.1 ruai.2 mi.3 fa.4” 等声音,其中音调最低的是( )。
A.dou.1 B.ruai.2 C.fa.4
【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其中音符中1-7,声音音调由低到高。
17.小智想制作一个耳朵模型,以下可以用来模拟耳郭的是( )。
A.纸卷喇叭
B.纸吸管
C.方形纸片
【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音,所以可以用纸卷喇叭来模拟。
18.右图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战国曾侯乙编钟,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请你猜测,发出声音最低沉的是( )。
A.最小的钟 B.最大的钟 C.无法确定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敲击乐器由物体本身的振动发出声音,其中最大的钟在敲击之后会振动最慢,发出的声音最低。
19.在班级上,我们发现男生的声音普遍比女生的声音低,为了了解其中的原因,小智查阅了资料,科学研究表明男人的声带普遍宽而厚,发声时振动的 ,女人的声带一般薄而细,发声时振动的 。( )
A.快,慢 B.慢,快 C.无法确定
【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跟声音振动的快慢有关,声音振动地越慢,声音越低,振动地越快,声音越高。男人声音低,所以振动地慢;女人声音高,所以振动地快。
20.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右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A.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B.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答案】A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简单的交通标志,禁止鸣笛。从源头处解决噪声的产生,
21.把耳朵结构与对应的名称用直线连接起来(尺规作图)。
【答案】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熟悉耳朵的结构,声音的传播路径为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视觉。
22.以下是小智同学用同样的力,同一把尺子进行实验后所填写的实验记录,请阅读后完成问题。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厘米) 振动的快慢 声音的高低
5 快 高
10 较快 较高
15 较慢 较低
20 慢 低
(1)这是探究尺子振动快慢和声音 的实验(选填“强弱”或“高低”)。
(2)小智的实验方法是 实验法(选填“对比”或"模拟”。)
(3)请对应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把实验结果绘制成柱状图。( 请用铅笔和尺子作图)
(4)实验结论: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 (选填 “快”或“慢”),声音越 (选填“高"或“低”)。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越 (选填“快”或“慢”),声音越 (选填“高”或“低”)。
(5)如图所示,依次敲击钢片1、2、3、4,声音的变化规律是 (选填 “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
【答案】(1)高低
(2)对比
(3)略
(4)慢;低;快;高
(5)由低到高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地快慢有关,振动地越快,声音越高;振动地越慢,声音越低。声音的高低跟物体的长度有关,相同条件下,物体越长,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反之亦然。
(1)分析图表数据,得出尺子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高低跟振动的快慢有关;
(2)本实验是对比实验的类型,对比实验是一种控制变量的实验,多用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探究中。
(3)由数据制图,确定好横轴、竖轴就行
(4)尺子伸出桌面的部分为振动发声的主体,相同条件下,伸出的越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伸出的越短,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23.小智和小慧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10米长的“土电话”
(1)当小智对着纸杯说话的时候,小慧通过另一个纸杯能听见声音。此时声音的传播路径是 → → 。(选填“空气”或“棉线”)
(2)小智提醒小慧,听“土电话”的时候应该把另一只耳朵捂住,这样可以避免从 (选填“空气”、“液体”或“固体”)传来的声音的干扰。
(3)为了让通话的声音更清晰,以下方法不可取的是( )。
A.把棉线尽可能拉直
B.把棉线换成金属丝线
C.把棉线尽可能松弛
(4)如果在使用“土电话”时,其中一名同学捏住细棉线的某一部分,那么另一名同学就听不到声音了,说明声音传递与棉线的振动 (选填“有关" 或“无关”)。
(5)当小智的音量改变时,棉线振动 (选填“快慢”或“幅度”)发生变化;当小智音高改变时,棉线振动 (选填 “快慢”或“幅度”)发生变化。
【答案】(1)空气;棉线;空气
(2)空气
(3)C
(4)有关
(5)幅度;快慢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土电话的传播路径为,声带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然后引起棉线的振动,然后再引起另一端杯中空气的振动,然后传播进入人耳。声音的强弱跟振动的幅度有关,声音的高低跟振动的快慢有关。
(1)土电话的传播路径为,声带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然后引起棉线的振动,然后再引起另一端杯中空气的振动,然后传播进入人耳。
(2)捂住另一只耳朵可以避免受到其他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进入耳朵,影响判断。
(3)想让通话的声音更清晰,主要是让连接物能够更好地传递振动,所以棉线尽可能松弛不可取。
(4)声音的强弱跟振动的幅度有关,声音的高低跟振动的快慢有关
24.小智和小慧想用四支一样的试管,制作一个可以吹奏的乐器。他们在试管中加入水,然后沿试管口吹气,发出声音。
(1)在试管口吹气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 )振动产生的。
A.试管的玻璃壁 B.试管中的水 C.试管中的空气
(2)小智取其中一支试管,先轻轻吹奏,然后用力吹奏,比较两次声音的强弱,( )。
A.轻轻吹奏声音强 B.用力吹奏声音强 C.声音一样强
(3)小慧希望将四支试管组合成一个简单的吹奏乐器,以下设计图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 B. C.
(4)吹奏乐器时,试管发出的声音高低,和试管中的水量关系是( )。
A.试管中的水量越多,发出的声音越高
B.试管中的水量越少,发出的声音越高
C.无论试管中水量多少,发出的声音一样高
(5)小智想按照从低音到高音的顺序往试管中加水。他已经给中间两支试管加入水,请你尝试画出其他两支试管的水位。
【答案】(1)C
(2)B
(3)A
(4)A
(5)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1)这种乐器发声跟演奏方式有关,敲击的话是杯子中的水振动,吹奏是杯子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
(2)声音的强弱跟振动幅度有关,用力越大,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3)自制乐器肯定以方便演奏为前提,所以最好是齐口的。
(4)(5)本题是吹奏,水越多,空气柱越短,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25.声音是一 种波,可以被人耳识别的声音(频率在20 Hz- 20000Hz之间),我们称之为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这个介质可以是空气,水,固体。当然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也是不同的。它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具体请看下表:
介质 速度 介质 速度
空气(15° C) 340m/s 空气(25° C) 346m/s
水(常温) 1500m/s 海水(25° C) 1530m/s
钢铁 5200m/s 冰 3160m/s
软木 500m/s 松木 3320m/s
尼龙 2600m/s 水泥 4800m/s
(1)阅读以上关于声音传播的资料,你知道了哪些有趣的信息呢?请列出两条。
(2)根据资料,能否得出“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的结论,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1)1.一般情况下,在相同条件下,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
2.温度越高,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越快。
(言之有理就行)
(2)不能,声音在软木中的传播速度就没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快,所以不能得出这么绝对的结论,只能得出,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科学结论要有严谨性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科学的结论一定要有数据支撑,更要体现出严谨性。分析表格类的数据一定要学会对比,进行处理。
1 / 1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2022-2023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声音 练习卷
1.小智在收集我们周围的声音资料,下列声音不属于自然界发出的是( )。
A.汽车喇叭声 B.呼啸的风声 C.青蛙的叫声
2.小智在院子里乘凉,听见蚊子在周围不断地发出嗡嗡声,这些嗡嗡声是( )。
A.蚊子翅膀与空气摩擦产生的声音
B.蚊子翅膀快速振动产生的声音
C.蚊子翅膀拍打空气产生的声音
3.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这是因为( )。
A.手挡住了声音的传播
B.手使锣面跟空气隔开了
C.手使锣面停止了振动
4.小慧用手指敲击桌面,同时小智耳朵紧贴桌面,能清晰听见敲击声音。此时声音主要是沿着( )传到小智耳朵的。
A.空气 B.手指 C.桌面
5.小智和小慧利用如图的装置进行探究活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声音( )
A.没有变化 B.逐渐变大 C.逐渐变小
6.上课铃声响起,站在校园不同位置的小智和小慧,都能听到铃声。这说明( )
A.声音在空气里传播速度特别快
B.声音在空气中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C.小智和小慧的听力特别好
7.发生地震时,小智被困在废墟里,他找了一块石头,敲击附近的铁制管道,被救援人员发现,小智是利用铁管能够( )而获救的。
A.传声 B.通风 C.传热
8.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
A.在岸上的人听见河水流动的声音
B.枕着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C.潜水员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
9.为了保护听力,正确的做法是( )。
A.经常戴耳塞听音乐
B.遇到过强的声音时,用手捂住耳朵
C.在教室里大声喧哗
10.小慧整理了关于耳朵各部分功能结构的信息,下列信息错误的是( )。
A.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波
B.听小骨将振动传递给听觉神经,产生听觉
C.鼓膜将声波转为振动
11.爱迪生幼年出身低微,在火车的行李车厢建了个实验室。后来实验起火几乎把车厢烧掉了。行李员扇了爱迪生一记耳光,导致爱迪生终生失聪,这件事不能说明( )。
A.科学实验很危险,最好不要做实验
B.鼓膜非常脆弱,很容易受伤
C.做实验时应该注意安全,谨慎用火
12.小智和小慧正在进行“声音的强弱与振动幅度的关系”探究活动,下列三组装置中能证明“声音强弱与振动幅度大小有关”的是( )。
A. B. C.
1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上第三单元测试卷(A) 37)用一根钢尺,在下列几种情况下,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最高的是( )。
A.
B.
C.
14.小智和小慧为了探究声音的高低,组装了如右图的装置。用相同的力量依次敲击杯口,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
A.甲杯 B.乙杯 C.丙杯
15.在做“用拨动的方法使钢尺发声”的实验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边做实验,边大声讨论
B.钢尺要用力压住
C.不用分工合作,一个人做就行了
16.弹琴时会发出“dou.1 ruai.2 mi.3 fa.4” 等声音,其中音调最低的是( )。
A.dou.1 B.ruai.2 C.fa.4
17.小智想制作一个耳朵模型,以下可以用来模拟耳郭的是( )。
A.纸卷喇叭
B.纸吸管
C.方形纸片
18.右图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战国曾侯乙编钟,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乐曲。请你猜测,发出声音最低沉的是( )。
A.最小的钟 B.最大的钟 C.无法确定
19.在班级上,我们发现男生的声音普遍比女生的声音低,为了了解其中的原因,小智查阅了资料,科学研究表明男人的声带普遍宽而厚,发声时振动的 ,女人的声带一般薄而细,发声时振动的 。( )
A.快,慢 B.慢,快 C.无法确定
20.在城市道路常见如右图所示的标牌,它表示的意思是( )。
A.禁止鸣笛,保持安静
B.鼓号乐队不能进入
C.道路弯曲,行车注意安全
21.把耳朵结构与对应的名称用直线连接起来(尺规作图)。
22.以下是小智同学用同样的力,同一把尺子进行实验后所填写的实验记录,请阅读后完成问题。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厘米) 振动的快慢 声音的高低
5 快 高
10 较快 较高
15 较慢 较低
20 慢 低
(1)这是探究尺子振动快慢和声音 的实验(选填“强弱”或“高低”)。
(2)小智的实验方法是 实验法(选填“对比”或"模拟”。)
(3)请对应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把实验结果绘制成柱状图。( 请用铅笔和尺子作图)
(4)实验结论:尺子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 (选填 “快”或“慢”),声音越 (选填“高"或“低”)。尺子伸出桌面越短,振动越 (选填“快”或“慢”),声音越 (选填“高”或“低”)。
(5)如图所示,依次敲击钢片1、2、3、4,声音的变化规律是 (选填 “由高到低”或“由低到高”)。
23.小智和小慧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10米长的“土电话”
(1)当小智对着纸杯说话的时候,小慧通过另一个纸杯能听见声音。此时声音的传播路径是 → → 。(选填“空气”或“棉线”)
(2)小智提醒小慧,听“土电话”的时候应该把另一只耳朵捂住,这样可以避免从 (选填“空气”、“液体”或“固体”)传来的声音的干扰。
(3)为了让通话的声音更清晰,以下方法不可取的是( )。
A.把棉线尽可能拉直
B.把棉线换成金属丝线
C.把棉线尽可能松弛
(4)如果在使用“土电话”时,其中一名同学捏住细棉线的某一部分,那么另一名同学就听不到声音了,说明声音传递与棉线的振动 (选填“有关" 或“无关”)。
(5)当小智的音量改变时,棉线振动 (选填“快慢”或“幅度”)发生变化;当小智音高改变时,棉线振动 (选填 “快慢”或“幅度”)发生变化。
24.小智和小慧想用四支一样的试管,制作一个可以吹奏的乐器。他们在试管中加入水,然后沿试管口吹气,发出声音。
(1)在试管口吹气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 )振动产生的。
A.试管的玻璃壁 B.试管中的水 C.试管中的空气
(2)小智取其中一支试管,先轻轻吹奏,然后用力吹奏,比较两次声音的强弱,( )。
A.轻轻吹奏声音强 B.用力吹奏声音强 C.声音一样强
(3)小慧希望将四支试管组合成一个简单的吹奏乐器,以下设计图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 B. C.
(4)吹奏乐器时,试管发出的声音高低,和试管中的水量关系是( )。
A.试管中的水量越多,发出的声音越高
B.试管中的水量越少,发出的声音越高
C.无论试管中水量多少,发出的声音一样高
(5)小智想按照从低音到高音的顺序往试管中加水。他已经给中间两支试管加入水,请你尝试画出其他两支试管的水位。
25.声音是一 种波,可以被人耳识别的声音(频率在20 Hz- 20000Hz之间),我们称之为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这个介质可以是空气,水,固体。当然在真空中,声音不能传播。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也是不同的。它与介质的种类和介质的温度有关,具体请看下表:
介质 速度 介质 速度
空气(15° C) 340m/s 空气(25° C) 346m/s
水(常温) 1500m/s 海水(25° C) 1530m/s
钢铁 5200m/s 冰 3160m/s
软木 500m/s 松木 3320m/s
尼龙 2600m/s 水泥 4800m/s
(1)阅读以上关于声音传播的资料,你知道了哪些有趣的信息呢?请列出两条。
(2)根据资料,能否得出“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的结论,请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周围的声音
【解析】【分析】汽车的喇叭声是属于人类制造出来的。
2.【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振动产生的,蚊子等发出的嗡嗡声是翅膀快速振动发出的声音。
3.【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解析】【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锣发出声音是锣面在振动,用手按住锣面,振动停止了,锣声也就消失了。
4.【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敲击桌面的声音可以通过桌面(固体)和空气(气体)传播,进入小智的耳朵,但是同样条件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气体中快,所以此时声音主要是沿着桌面传播到小智的耳朵里的。
5.【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真空闹铃实验是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随着空气被抽出,声音会逐渐变小。
6.【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并且传播的方向是四面八方。
7.【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通过固液气体进行传播,同样条件下,一般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传播效果最好,所以地震的时候,敲击铁管,可以更快更好地传播声音。
8.【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A选项是通过空气传播,B选项是通过地面进行传播,C选项是通过液体进行传播。
9.【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保护听力
【解析】【分析】遇到过强的声音可以用手捂住耳朵,例如在放烟花时,可以捂住耳朵,同时张开嘴巴,保持鼓膜两边的压力平衡,可以更好地保护听力。
10.【答案】B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听小骨是将振动传递给耳蜗,然后再传递到听觉神经,由大脑进行处理,产生听觉。
11.【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科学实验虽然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是只要我们按照规范的操作流程,可以尽最大可能地避免伤害。鼓膜的特征是薄而有弹性,所以比较脆弱,容易受伤。
12.【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对比实验
【解析】【分析】研究内容为声音的强弱与振动幅度大小是否有关,是对比实验类型,所以只能改变振动幅度大小这唯一的变量,其他条件应该保持一样,
13.【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解答】声音的高低和材料的长短有关,发声体越短,振动的越快,声音越高,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的高低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本题考的是和长短的关系。
14.【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敲击杯口主要是因为杯子中的水的振动产生的声音,水越少,用相同的力敲击会振动地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所以本题中发出声音最高的是丙杯。如果是用嘴来吹来发出声音,则是因为杯子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出的声音,结果正好相反。
15.【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本实验中其中一个注意事项就是要用力压住钢尺,要不然钢尺在振动的同时也会跟桌面进行撞击发出声音,会对实验的结果产生影响。
16.【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其中音符中1-7,声音音调由低到高。
17.【答案】A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耳郭的作用是收集声音,所以可以用纸卷喇叭来模拟。
18.【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敲击乐器由物体本身的振动发出声音,其中最大的钟在敲击之后会振动最慢,发出的声音最低。
19.【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跟声音振动的快慢有关,声音振动地越慢,声音越低,振动地越快,声音越高。男人声音低,所以振动地慢;女人声音高,所以振动地快。
20.【答案】A
【知识点】噪音
【解析】【分析】简单的交通标志,禁止鸣笛。从源头处解决噪声的产生,
21.【答案】
【知识点】耳朵的结构
【解析】【分析】熟悉耳朵的结构,声音的传播路径为耳郭——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视觉。
22.【答案】(1)高低
(2)对比
(3)略
(4)慢;低;快;高
(5)由低到高
【知识点】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声音的高低与振动地快慢有关,振动地越快,声音越高;振动地越慢,声音越低。声音的高低跟物体的长度有关,相同条件下,物体越长,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反之亦然。
(1)分析图表数据,得出尺子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高低跟振动的快慢有关;
(2)本实验是对比实验的类型,对比实验是一种控制变量的实验,多用于某种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探究中。
(3)由数据制图,确定好横轴、竖轴就行
(4)尺子伸出桌面的部分为振动发声的主体,相同条件下,伸出的越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伸出的越短,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
23.【答案】(1)空气;棉线;空气
(2)空气
(3)C
(4)有关
(5)幅度;快慢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
【解析】【分析】土电话的传播路径为,声带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然后引起棉线的振动,然后再引起另一端杯中空气的振动,然后传播进入人耳。声音的强弱跟振动的幅度有关,声音的高低跟振动的快慢有关。
(1)土电话的传播路径为,声带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传播,然后引起棉线的振动,然后再引起另一端杯中空气的振动,然后传播进入人耳。
(2)捂住另一只耳朵可以避免受到其他从空气中传来的声音进入耳朵,影响判断。
(3)想让通话的声音更清晰,主要是让连接物能够更好地传递振动,所以棉线尽可能松弛不可取。
(4)声音的强弱跟振动的幅度有关,声音的高低跟振动的快慢有关
24.【答案】(1)C
(2)B
(3)A
(4)A
(5)
【知识点】声音的强弱;声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的影响因素
【解析】【分析】 (1)这种乐器发声跟演奏方式有关,敲击的话是杯子中的水振动,吹奏是杯子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出声音。
(2)声音的强弱跟振动幅度有关,用力越大,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3)自制乐器肯定以方便演奏为前提,所以最好是齐口的。
(4)(5)本题是吹奏,水越多,空气柱越短,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25.【答案】(1)1.一般情况下,在相同条件下,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
2.温度越高,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越快。
(言之有理就行)
(2)不能,声音在软木中的传播速度就没有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快,所以不能得出这么绝对的结论,只能得出,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科学结论要有严谨性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
【解析】【分析】科学的结论一定要有数据支撑,更要体现出严谨性。分析表格类的数据一定要学会对比,进行处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