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远处的物体在望远镜中成的像为什么在其焦点附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物镜的焦距太大 B.因为物镜的焦距太小
C.物体离物镜太远 D.物体离物镜太近
2.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夜晚的星空时,发现镜头中的左下方有一颗从未有过的美丽天体,要仔细观察必须调节望远镜使这一天体位于镜头的中央,应( )
A.将望远镜镜头向左下放移动直到天体位于镜头的中央
B.将望远镜镜头向右上方移动,直到天体位于镜头中央
C.增大望远镜的放大倍数直到天体位于镜头中央
D.不调节随着地球的移动这个天体会移到镜头中央
3.我国在兴隆观测站安装的反射式望远镜,是远东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它能看到的最弱的光的亮度相当于200 km远处一根点燃的火柴,这种望远镜的物镜是()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凹面镜
4.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关于它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镜成像原理与放大镜成像原理相似
B.物镜成像原理与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相似
C.物镜成像原理与投影仪镜头成像原理相似
D.目镜成像原理与投影仪镜头成像原理相似
5.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 )
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6.(2016八·新宁月考)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 )
A.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7.人类制造的一种望远镜,能使人类观测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它是( )
A.伽利略望远镜 B.开普勒望远镜
C.显微镜 D.哈勃空间望远镜
8.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卯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究竟位于玻片上还是位于显微镜的镜头上,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移动玻片,结果视野中污点不移动;②移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结果视野中原先的污点仍然存在.由此可以推测视野中的小污点最可能位于 ( )
A.玻片上 B.低倍物镜上 C.高倍物镜上 D.目镜上
9.从显微镜的结构图中的光路图可以看出( )
A.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
B.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
C.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
D.对目镜和物镜焦距的长度没有明确的要求
10.一般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有限,要想看清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就要使用显微镜.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显微镜镜筒两侧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测物体透镜叫做物镜
C.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
D.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放大镜
11.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望远镜的目镜是凹透镜
B.望远镜的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C.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
D.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小越好
12.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做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是( )
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3.对于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来说,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分别是( )
A.放大的实像,放大的虚像 B.缩小的实像,缩小的虚像
C.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 D.放大的实像,放大的虚像
14.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范围内可以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视野中可以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4个 B.2个 C.16个 D.32个
15.(2017八上·邵阳月考)在生物实验课上,小明想详细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结构,请你为他选择一种合适的观察仪器( )
A.平面镜 B.放大镜 C.望远镜 D.显微镜
二、填空题
16.显微镜的物镜焦距 ,目镜焦距 .放大倍数等于 与 的乘积.
17.如图所示为一种光学显微镜,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由 制成的,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反光镜可以选用 (选填:“平面镜”、“凹面镜”).
18.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 的实像;再经目镜成 、 的虚像,其原理与 相似;经过物镜和目镜的共同作用,大大增加了 ,从而可以看清微小的物体.
19.市面上有许多很便宜的玩具望远镜,几个同学合买了一个回来进行探究:
先将目镜放在眼睛前面观察前面的景物,然后将望远镜掉个头,将物镜放在眼镜前面观察前面的景物,你两次观察到的景物是否相同?写出区别:
眼睛观察目镜: ;
眼睛观察物镜: .
20.如图所示,小明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以焦距较短的凸透镜作为目镜,以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作为物镜,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美景,调节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此时这种透镜组合工作原理与 (选填“望远镜”或者“显微镜”)相同。
21.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 透镜,且物镜的焦距较 (填“较长”“较短”).
22.望远镜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做是为了
23.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 像,人眼通过显微镜的目镜观察到的是放大的 (选填“虚”或“实”)像。
24.(2016七下·江汉油田期中)一般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 镜.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两倍焦距以外时,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 像(选填“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 (选填“放大”或“缩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25.远处的树木等物体经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
26.从显微镜中观察到的植物的表皮细胞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吗?请说明原因.
三、简答题
27.实验探究:1609年,荷兰一家眼镜店老板的儿子在玩镜片时,小孩无意间一只手拿起一个近视片,另一只手拿起一个老花镜,把它们放在一前一后的位置,眼睛对着镜片向远处看.他突然惊叫到:“教堂的塔尖变近了.”根据这个办法,利佩尔席做成了第一架望远镜.
今天我们在这里也来模仿一下他们的做法,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没有?再想一想如果我们用两个同焦距的凸透镜来做实验,又会如何?
四、综合题
28. 9月25日,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在贵州落成启用.FAST建成之后,将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二三十年.
调频电台、电视、手机以及其他无线电数据的传输,都会对射电望远镜的观测造成干扰,以大窝凼为中心,规划了半径150公里范围的射电天文保护区,方圆5公里范围之内严禁设置任何无线电发射设备.
大窝凼不仅具有一个天然洼地可以架设望远镜,而且喀斯特地质条件可以保障雨水向地下渗透,而不在表面淤积,腐蚀和损坏望远镜.
FAST将把我国空间测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将深空通讯数据下行速率提高100倍.脉冲星到达时间测量精度由目前的120纳秒提高至30纳秒.
FAST研究涉及众多高科技领域,如天线制造、高精度定位与测量、高品质无线电接收机、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超宽带信息传输、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等.FAST关键技术成果可应用于诸多相关领域,如大尺度结构工程、公里范围高精度动态测量、大型工业机器人研制以及多波束雷达装置等.
(1)电信号对射电望远镜 造成干扰.(会、不会)
(2)大窝凼被选为基地,地理原因是 .
(3)FAST脉冲星到达时间测量精度比目前提高了 纳秒.
(4)举例说出FAST研究涉及的领域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解:很远的物体,向我们发射的光线,很行线.而平行光线通过物镜,是会在焦点处聚焦的.
故选C.
【分析】远处的物体的光到物镜凸透镜可以看似一束平行光射入,凸透镜将平行光聚焦在焦点上是它的光学特性.
2.【答案】B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解:根据照相机成像的特点可知,要把成在左下方的像调节到镜头的中央,只要把镜头向右上方的移动即可.
故选B.
【分析】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在中心线上方的物体,会呈现在光屏中心的下方,要使像呈在中心,像需向上移动,就要把物体需向下移动,也可以把望远镜的物镜向上移动.这样像就会呈在中心,同理像在屏幕中的左下方,说明天体在右上方,让像呈在中心,把物镜向右上方移动就可以了.
3.【答案】D
【知识点】凸面镜和凹面镜
【解析】【解答】反射式望远镜的物镜是凹面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凹面镜可以反射光线,对光有会聚作用.
4.【答案】B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解:望远镜观察物体时,物距大于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B正确,AC错误;
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似,D错误.
故选B.
【分析】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首先通过物镜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然后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似.
5.【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由显微镜成像原理知:物体经目镜折射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像正好处在目镜的焦点之内,又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故选D。
【分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物镜成像:物体放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目镜成像:物镜所成的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知,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且物象同侧。
6.【答案】D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望远镜望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故选D.
7.【答案】D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哈勃空间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缩写为HST),是以天文学家爱德温 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为名,在轨道上环绕着地球的望远镜.它的位置在地球的大气层之上,因此获得了地基望远镜所没有的好处--影像不会受到大气湍流的扰动,视相度绝佳又没有大气散射造成的背景光,还能观测会被臭氧层吸收的紫外线.于1990年发射之后,已经成为天文史上最重要的仪器,已经填补了地面观测的缺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哈勃望远镜可以看到更遥远的空间。
8.【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小污点,小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物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物镜小污点动就在物镜;
移动载玻片,小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
如果不在物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目镜上.
根据题意:①移动玻片,结果视野中的污点不移动,②移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结果视野中原先的污点仍然存在.说明小污点一定在目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移动物体和物镜时污点不动判断物体在目镜上.
9.【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如右图所示,物镜的焦距小于载物片到镜头的距离,因物镜成的像位于目镜焦点以内,故目镜焦距大于实像到目镜的距离,所以目镜焦距较长,物镜焦距较短。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在物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在目镜的焦距以内。
10.【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解:A、显微镜镜筒两侧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错误但符合题意;
B、据显微镜的构造可知,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测物体透镜叫做物镜,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显微镜物镜的作用是: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显微镜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即将物镜所成的像再放大,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对下面的选项逐个分析判断即可.
11.【答案】C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解:A、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不符合题意.
BC、望远镜物镜和照相机成像效果相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大,折射光线越多,像越清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大,折射光线越多,像越清晰.
12.【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解:(1)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显微镜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选D。
【分析】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13.【答案】C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解:望远镜往往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故选C.
【分析】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4.【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10═100倍;当目镜不变,物镜变成40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40═400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的个体就越大,细胞的数目就越少.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100倍变为400倍时,放大倍数变为原来的4倍,视野的范围应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细胞的数目也应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所以细胞的数目为8÷4═2个,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当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越大,看到的范围越小.
15.【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解:在生物实验课上,常用的观察细胞结构的仪器是显微镜.
故选D.
【分析】根据我们对光学仪器的了解来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16.【答案】短;长;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故答案为:短;长;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分析】显微镜的物镜短,目镜长,放大的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的倍数的乘积.
17.【答案】凸透镜;凹面镜
【知识点】凸面镜和凹面镜;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显微镜
【解析】【解答】解:(1)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把刚才的实像再次放大.(2)光线较强时物体能反射更多的光线,使像更清晰.当光线较暗时,依靠凹面镜反射更多的光线,使物体更亮,像更清晰.
故答案为:凸透镜;凹面镜.
【分析】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反光镜是凹面镜.
18.【答案】放大;正立;放大;放大镜;像的大小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显微镜
【解析】【解答】据课本知识可知,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即将载物台上的物体放在物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原理与幻灯机相似;此时经过物镜所成的像恰好处于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故该像再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其原理与放大镜相似;故经过物镜和目镜的共同作用,大大增加了像的大小,从而可以看清微小的物体。
故答案为:放大;正立;放大;放大镜;像的大小.
【分析】显微镜可以将物体放大,物镜和目镜成不同的放大的像.
19.【答案】物体变大变近了;物体变小变远了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玩具望远镜是采用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的结构,凸透镜即物镜距离物体的距离时比较大,远远的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又恰好成在凹透镜(目镜)的一倍虚焦距和二倍虚焦距之间,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在凹透镜的另一侧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虚像,倒立再倒立,就成了正立的像了;所以眼睛观察目镜时是望远镜的正常使用,现象是:物体变大变近了。若将望远镜掉头,物体在凹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就会在凹透镜的另一侧成一个倒立的缩小的虚像,这个虚像又恰好在目镜(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就会把这个像放大,但放大倍数肯定没有正放时大,所以眼睛观察物镜时现象是:物体变小变远了。
故答案为:物体变大变近了;物体变小变远了。
【分析】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成的像是缩小的,凹透镜看到的像放大的.
20.【答案】望远镜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解: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两者间的距离,观察远处的物体,你看到得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这种透镜组合工作原理与望远镜相同。
故答案为:望远镜.
【分析】利用凸透镜能看到更远的物体,是望远镜.
21.【答案】凸;较短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解: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显微镜的物镜焦距较短,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其目镜的焦距较长,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凸;较短.
【分析】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的焦距短.
22.【答案】收集更多光线,成像明亮清晰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物镜的作用是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当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得较大时,可以会聚更多的光线,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清晰。
故答案为:收集更多光线,成像明亮清晰。
【分析】物体反射的光线越多,人看到的物体越清楚.
23.【答案】实;虚
【知识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解析】【解答】解:由显微镜的特点可知,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的作用;显微镜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故答案为:实;虚.
【分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实像,目镜成的像是虚像.
24.【答案】凸透;实;放大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解:一般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凸透镜.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两倍焦距以外时,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放大,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故答案为:凸透;实;放大.
【分析】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叫目镜,靠近被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5.【答案】实像
【知识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解析】【解答】使用望远镜时,物体到物镜的距离大于物镜的2倍焦距,所以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是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实像.
【分析】望远镜的物镜成的像是实像.
26.【答案】从显微镜中观察植物的表皮细胞,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原因是:显微镜是2个凸透镜组成的,光线从空气进入透镜时发生折射,先成放大实像,再成放大虚像。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镜头是凸透镜,对光有折射作用.
27.【答案】⑴当用凸透镜与凹透镜组合时,从远处物体射来的平行光线,经物镜折射后,向焦点处会聚,在经过凹透镜时变得发散,人眼逆着发散射来的光线看去,会看到一个物体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如图所示;
⑵用两个同焦距的凸透镜组合时,从远处物体射来的平行光线,经物镜后,在焦点以外距焦点很近处成一倒立缩小实像.实像位于目镜和它的焦点之间距焦点很近的地方,目镜以此为物形成放大的虚像.如图所示.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分析】凹透镜和凸透镜可以组合成望远镜,两个凸透镜也可以组成望远镜.
28.【答案】(1)会
(2)天然洼地、雨水下渗
(3)90
(4)天线制造等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1)电信号对射电望远镜会造成干扰;(2)由于大窝凼是天然洼地、雨水下渗,所以会被选为基地;(3)FAST脉冲星到达时间测量精度比目前提高了90纳秒;(4)FAST研究涉及众多高科技领域,如天线制造、高精度定位与测量、高品质无线电接收机、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超宽带信息传输、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等。
【分析】根据短文阅读,了解射电望远镜的相关知识.
1 / 1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远处的物体在望远镜中成的像为什么在其焦点附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物镜的焦距太大 B.因为物镜的焦距太小
C.物体离物镜太远 D.物体离物镜太近
【答案】C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解:很远的物体,向我们发射的光线,很行线.而平行光线通过物镜,是会在焦点处聚焦的.
故选C.
【分析】远处的物体的光到物镜凸透镜可以看似一束平行光射入,凸透镜将平行光聚焦在焦点上是它的光学特性.
2.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夜晚的星空时,发现镜头中的左下方有一颗从未有过的美丽天体,要仔细观察必须调节望远镜使这一天体位于镜头的中央,应( )
A.将望远镜镜头向左下放移动直到天体位于镜头的中央
B.将望远镜镜头向右上方移动,直到天体位于镜头中央
C.增大望远镜的放大倍数直到天体位于镜头中央
D.不调节随着地球的移动这个天体会移到镜头中央
【答案】B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解:根据照相机成像的特点可知,要把成在左下方的像调节到镜头的中央,只要把镜头向右上方的移动即可.
故选B.
【分析】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在中心线上方的物体,会呈现在光屏中心的下方,要使像呈在中心,像需向上移动,就要把物体需向下移动,也可以把望远镜的物镜向上移动.这样像就会呈在中心,同理像在屏幕中的左下方,说明天体在右上方,让像呈在中心,把物镜向右上方移动就可以了.
3.我国在兴隆观测站安装的反射式望远镜,是远东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它能看到的最弱的光的亮度相当于200 km远处一根点燃的火柴,这种望远镜的物镜是()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面镜 D.凹面镜
【答案】D
【知识点】凸面镜和凹面镜
【解析】【解答】反射式望远镜的物镜是凹面镜,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凹面镜可以反射光线,对光有会聚作用.
4.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关于它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镜成像原理与放大镜成像原理相似
B.物镜成像原理与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相似
C.物镜成像原理与投影仪镜头成像原理相似
D.目镜成像原理与投影仪镜头成像原理相似
【答案】B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解:望远镜观察物体时,物距大于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B正确,AC错误;
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似,D错误.
故选B.
【分析】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首先通过物镜成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似;然后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似.
5.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 )
A.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C.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由显微镜成像原理知:物体经目镜折射后,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像正好处在目镜的焦点之内,又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故选D。
【分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物镜成像:物体放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目镜成像:物镜所成的像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之内,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知,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且物象同侧。
6.(2016八·新宁月考)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 )
A.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D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望远镜望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
故选D.
7.人类制造的一种望远镜,能使人类观测宇宙的能力空前提高,它是( )
A.伽利略望远镜 B.开普勒望远镜
C.显微镜 D.哈勃空间望远镜
【答案】D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哈勃空间望远镜(Hubble Space Telescope,缩写为HST),是以天文学家爱德温 哈勃(Edwin Powell Hubble)为名,在轨道上环绕着地球的望远镜.它的位置在地球的大气层之上,因此获得了地基望远镜所没有的好处--影像不会受到大气湍流的扰动,视相度绝佳又没有大气散射造成的背景光,还能观测会被臭氧层吸收的紫外线.于1990年发射之后,已经成为天文史上最重要的仪器,已经填补了地面观测的缺点,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哈勃望远镜可以看到更遥远的空间。
8.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卯时发现视野中有一小污点,为了判断此污点究竟位于玻片上还是位于显微镜的镜头上,该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①移动玻片,结果视野中污点不移动;②移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结果视野中原先的污点仍然存在.由此可以推测视野中的小污点最可能位于 ( )
A.玻片上 B.低倍物镜上 C.高倍物镜上 D.目镜上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小污点,小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物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物镜小污点动就在物镜;
移动载玻片,小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
如果不在物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目镜上.
根据题意:①移动玻片,结果视野中的污点不移动,②移动转换器,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结果视野中原先的污点仍然存在.说明小污点一定在目镜,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移动物体和物镜时污点不动判断物体在目镜上.
9.从显微镜的结构图中的光路图可以看出( )
A.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
B.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
C.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
D.对目镜和物镜焦距的长度没有明确的要求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如右图所示,物镜的焦距小于载物片到镜头的距离,因物镜成的像位于目镜焦点以内,故目镜焦距大于实像到目镜的距离,所以目镜焦距较长,物镜焦距较短。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在物镜的二倍焦距以外,在目镜的焦距以内。
10.一般的放大镜放大的倍数有限,要想看清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就要使用显微镜.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显微镜镜筒两侧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测物体透镜叫做物镜
C.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
D.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放大镜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解:A、显微镜镜筒两侧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错误但符合题意;
B、据显微镜的构造可知,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测物体透镜叫做物镜,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显微镜物镜的作用是: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显微镜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即将物镜所成的像再放大,故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显微镜的构造和成像原理对下面的选项逐个分析判断即可.
11.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望远镜的目镜是凹透镜
B.望远镜的物镜成放大的虚像
C.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
D.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小越好
【答案】C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解:A、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不符合题意.
BC、望远镜物镜和照相机成像效果相同,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D、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大,折射光线越多,像越清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的物镜口径越大,折射光线越多,像越清晰.
12.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做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是( )
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解:(1)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2)显微镜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选D。
【分析】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组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目镜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13.对于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来说,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分别是( )
A.放大的实像,放大的虚像 B.缩小的实像,缩小的虚像
C.缩小的实像,放大的虚像 D.放大的实像,放大的虚像
【答案】C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解:望远镜往往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与放大镜的成像原理相同.故选C.
【分析】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14.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范围内可以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视野中可以看到这行细胞中的( )
A.4个 B.2个 C.16个 D.32个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此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10═100倍;当目镜不变,物镜变成40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40═400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的个体就越大,细胞的数目就越少.当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由100倍变为400倍时,放大倍数变为原来的4倍,视野的范围应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细胞的数目也应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所以细胞的数目为8÷4═2个,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当显微镜放大的倍数越大,看到的范围越小.
15.(2017八上·邵阳月考)在生物实验课上,小明想详细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结构,请你为他选择一种合适的观察仪器( )
A.平面镜 B.放大镜 C.望远镜 D.显微镜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解:在生物实验课上,常用的观察细胞结构的仪器是显微镜.
故选D.
【分析】根据我们对光学仪器的了解来分析,找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二、填空题
16.显微镜的物镜焦距 ,目镜焦距 .放大倍数等于 与 的乘积.
【答案】短;长;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故答案为:短;长;目镜放大倍数; 物镜放大倍数。
【分析】显微镜的物镜短,目镜长,放大的倍数是物镜和目镜放大的倍数的乘积.
17.如图所示为一种光学显微镜,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由 制成的,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反光镜可以选用 (选填:“平面镜”、“凹面镜”).
【答案】凸透镜;凹面镜
【知识点】凸面镜和凹面镜;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显微镜
【解析】【解答】解:(1)目镜和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把刚才的实像再次放大.(2)光线较强时物体能反射更多的光线,使像更清晰.当光线较暗时,依靠凹面镜反射更多的光线,使物体更亮,像更清晰.
故答案为:凸透镜;凹面镜.
【分析】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反光镜是凹面镜.
18.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 的实像;再经目镜成 、 的虚像,其原理与 相似;经过物镜和目镜的共同作用,大大增加了 ,从而可以看清微小的物体.
【答案】放大;正立;放大;放大镜;像的大小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显微镜
【解析】【解答】据课本知识可知,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即将载物台上的物体放在物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原理与幻灯机相似;此时经过物镜所成的像恰好处于目镜的1倍焦距以内,故该像再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其原理与放大镜相似;故经过物镜和目镜的共同作用,大大增加了像的大小,从而可以看清微小的物体。
故答案为:放大;正立;放大;放大镜;像的大小.
【分析】显微镜可以将物体放大,物镜和目镜成不同的放大的像.
19.市面上有许多很便宜的玩具望远镜,几个同学合买了一个回来进行探究:
先将目镜放在眼睛前面观察前面的景物,然后将望远镜掉个头,将物镜放在眼镜前面观察前面的景物,你两次观察到的景物是否相同?写出区别:
眼睛观察目镜: ;
眼睛观察物镜: .
【答案】物体变大变近了;物体变小变远了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玩具望远镜是采用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的结构,凸透镜即物镜距离物体的距离时比较大,远远的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这个实像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又恰好成在凹透镜(目镜)的一倍虚焦距和二倍虚焦距之间,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在凹透镜的另一侧成一个倒立的放大的虚像,倒立再倒立,就成了正立的像了;所以眼睛观察目镜时是望远镜的正常使用,现象是:物体变大变近了。若将望远镜掉头,物体在凹透镜的二倍焦距之外,就会在凹透镜的另一侧成一个倒立的缩小的虚像,这个虚像又恰好在目镜(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就会把这个像放大,但放大倍数肯定没有正放时大,所以眼睛观察物镜时现象是:物体变小变远了。
故答案为:物体变大变近了;物体变小变远了。
【分析】当物体位于凸透镜的二倍焦距以外时成的像是缩小的,凹透镜看到的像放大的.
20.如图所示,小明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以焦距较短的凸透镜作为目镜,以焦距较长的凸透镜作为物镜,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美景,调节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此时这种透镜组合工作原理与 (选填“望远镜”或者“显微镜”)相同。
【答案】望远镜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解:以焦距较小的凸透镜为目镜,以焦距较大的凸透镜为物镜,调节两者间的距离,观察远处的物体,你看到得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这种透镜组合工作原理与望远镜相同。
故答案为:望远镜.
【分析】利用凸透镜能看到更远的物体,是望远镜.
21.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 透镜,且物镜的焦距较 (填“较长”“较短”).
【答案】凸;较短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解答】解: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显微镜的物镜焦距较短,相当一个投影仪,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其目镜的焦距较长,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凸;较短.
【分析】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物镜的焦距短.
22.望远镜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这样做是为了
【答案】收集更多光线,成像明亮清晰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物镜的作用是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当望远镜的物镜口径做得较大时,可以会聚更多的光线,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清晰。
故答案为:收集更多光线,成像明亮清晰。
【分析】物体反射的光线越多,人看到的物体越清楚.
23.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 像,人眼通过显微镜的目镜观察到的是放大的 (选填“虚”或“实”)像。
【答案】实;虚
【知识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解析】【解答】解:由显微镜的特点可知,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显微镜的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的作用;显微镜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普通的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把这个像再放大一次。经过这两次放大作用,我们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小物体了。
故答案为:实;虚.
【分析】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实像,目镜成的像是虚像.
24.(2016七下·江汉油田期中)一般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 镜.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两倍焦距以外时,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 像(选填“实”或“虚”),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 (选填“放大”或“缩小”),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答案】凸透;实;放大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解:一般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使用的都是凸透镜.当被观察物体在物镜两倍焦距以外时,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这个像再经过目镜放大,观察者就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
故答案为:凸透;实;放大.
【分析】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镜的叫目镜,靠近被测物体的叫物镜;物镜的作用是使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5.远处的树木等物体经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
【答案】实像
【知识点】实像和虚像的区别
【解析】【解答】使用望远镜时,物体到物镜的距离大于物镜的2倍焦距,所以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是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实像.
【分析】望远镜的物镜成的像是实像.
26.从显微镜中观察到的植物的表皮细胞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吗?请说明原因.
【答案】从显微镜中观察植物的表皮细胞,属于光的折射现象;原因是:显微镜是2个凸透镜组成的,光线从空气进入透镜时发生折射,先成放大实像,再成放大虚像。
【知识点】显微镜
【解析】【分析】显微镜的镜头是凸透镜,对光有折射作用.
三、简答题
27.实验探究:1609年,荷兰一家眼镜店老板的儿子在玩镜片时,小孩无意间一只手拿起一个近视片,另一只手拿起一个老花镜,把它们放在一前一后的位置,眼睛对着镜片向远处看.他突然惊叫到:“教堂的塔尖变近了.”根据这个办法,利佩尔席做成了第一架望远镜.
今天我们在这里也来模仿一下他们的做法,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没有?再想一想如果我们用两个同焦距的凸透镜来做实验,又会如何?
【答案】⑴当用凸透镜与凹透镜组合时,从远处物体射来的平行光线,经物镜折射后,向焦点处会聚,在经过凹透镜时变得发散,人眼逆着发散射来的光线看去,会看到一个物体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如图所示;
⑵用两个同焦距的凸透镜组合时,从远处物体射来的平行光线,经物镜后,在焦点以外距焦点很近处成一倒立缩小实像.实像位于目镜和它的焦点之间距焦点很近的地方,目镜以此为物形成放大的虚像.如图所示.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分析】凹透镜和凸透镜可以组合成望远镜,两个凸透镜也可以组成望远镜.
四、综合题
28. 9月25日,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在贵州落成启用.FAST建成之后,将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二三十年.
调频电台、电视、手机以及其他无线电数据的传输,都会对射电望远镜的观测造成干扰,以大窝凼为中心,规划了半径150公里范围的射电天文保护区,方圆5公里范围之内严禁设置任何无线电发射设备.
大窝凼不仅具有一个天然洼地可以架设望远镜,而且喀斯特地质条件可以保障雨水向地下渗透,而不在表面淤积,腐蚀和损坏望远镜.
FAST将把我国空间测控能力由地球同步轨道延伸至太阳系外缘,将深空通讯数据下行速率提高100倍.脉冲星到达时间测量精度由目前的120纳秒提高至30纳秒.
FAST研究涉及众多高科技领域,如天线制造、高精度定位与测量、高品质无线电接收机、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超宽带信息传输、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等.FAST关键技术成果可应用于诸多相关领域,如大尺度结构工程、公里范围高精度动态测量、大型工业机器人研制以及多波束雷达装置等.
(1)电信号对射电望远镜 造成干扰.(会、不会)
(2)大窝凼被选为基地,地理原因是 .
(3)FAST脉冲星到达时间测量精度比目前提高了 纳秒.
(4)举例说出FAST研究涉及的领域 .
【答案】(1)会
(2)天然洼地、雨水下渗
(3)90
(4)天线制造等
【知识点】望远镜
【解析】【解答】(1)电信号对射电望远镜会造成干扰;(2)由于大窝凼是天然洼地、雨水下渗,所以会被选为基地;(3)FAST脉冲星到达时间测量精度比目前提高了90纳秒;(4)FAST研究涉及众多高科技领域,如天线制造、高精度定位与测量、高品质无线电接收机、传感器网络及智能信息处理、超宽带信息传输、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等。
【分析】根据短文阅读,了解射电望远镜的相关知识.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