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gū liang sǔn shī diàn táng xiāo huǐ
guī bǎo huī jìn líng lóng tī tòu bǎo lǎn
【答案】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玲珑剔透;饱览
【知识点】拼音;词形;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殿、销、瑰、烬、珑、剔、览”容易写错。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给形近字组词
损 莱 销 杭 楼
捐 菜 锁 抗 搂
【答案】损失;蓬莱;销毁;杭州;楼房;捐赠;蔬菜;锁链;抵抗;搂抱。
【知识点】字形;字义;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如:损失、捐赠;蓬莱、蔬菜;销毁、锁链;杭州、抵抗;楼房、搂抱。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按意思写词语。
①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望极大。
②群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③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
④熔化毁掉;烧掉。
【答案】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销毁
【知识点】词形;词义;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举世闻名:(1)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望极大。——举世闻名。(2)群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众星拱月。(3)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玲珑剔透。(4)熔化毁掉;烧掉。——销毁。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4.把下列词语搭配起来。
【答案】
【知识点】语言表达;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第一行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 ,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比如:举世闻名的建筑、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行从结构上看是“动词+名词”即“动宾结构”,故:维护尊严、维持秩序、坚持斗争、保持整洁。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
5.查字典填空。
(1)“辱”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2)“掠”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答案】(1)辰;3;R;rǔ;屈辱
(2)扌;8;L;lüè;掠走
【知识点】圆明园的毁灭;汉字查字典
【解析】【分析】此题不仅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同时对汉语拼音、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组词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查。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
6.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唐朝(táng tán) 雄伟(xióng xóng) 侵略(liè lüè)
奉命(fèn fèng) 置身(zhì zì) 瑰宝(guī kuī)
【答案】táng;xióng;lüè;fèng;zhì;guī
【知识点】拼音;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本题中:唐朝(táng )、雄伟(xióng )、侵略(lüè)、奉命(fèng)、置身(zhì )、瑰宝(guī)。
【点评】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7.按课文内容填空。
《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 和 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 、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 ,激发学
生 、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答案】辉煌的景观;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无限热爱;无比仇恨;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要注意“煌、惨、侵、肆、践、毁、振”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8.补写词语。
举世 名 众星 月 金 辉煌 玲 剔透
天南 北 奇珍 宝 不可 量 风景名
【答案】闻;拱;碧;珑;海;异;估;胜
【知识点】成语;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考查补写词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这些词语有:举世闻名、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 天南海北、奇珍异宝、不可估量、风景名胜。
【点评】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9.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厅台楼阁 山乡村也 平胡秋月 雷锋夕照
蓬莱谣台 武棱春色 诗情画义 金璧辉煌
【答案】厅—亭;也—野;胡—湖;锋—峰;谣—瑶;棱—陵;义—意;璧—碧
【知识点】字形;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厅—亭、也—野、胡—湖、锋—峰、谣—瑶、棱—陵、义—意、璧—碧。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10.选词填空。
宏伟 雄伟
①圆明园不但建筑 ,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② 的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珍宝 瑰宝
③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 、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
④辽阔的海底蕴藏着数不尽的 。
【答案】宏伟;雄伟;瑰宝;珍宝
【知识点】词义;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宏伟: (规模、计划等)雄壮伟大。如(1)。
雄伟:形容壮丽、高大。如(2)。
瑰宝:贵重而美丽的珠宝(如宝石或珍珠)稀世之珍宝。如(3)。
珍宝:指贵重珍奇的珠玉宝石等。如(4)。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11.缩句。
①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建筑、艺术宝库。
②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是我国近代一段受屈辱历史的见证。
【答案】①圆明园是建筑、宝库。;②残垣断壁是见证。
【知识点】扩写、缩写句子;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故:①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建筑、(艺术)宝库。即:圆明园是建筑、宝库。②(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是(我国近代一段受屈辱历史的)见证。即:残垣断壁是见证。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
12.将下列词语按一定顺序排列。
①圆明园 皇家园林 长春园 园林
②元 清 唐 明 宋
【答案】①园林 皇家园林 圆明园 长春园(范围从大到小)
②唐 宋 元 明 清(朝代从古到近)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词语的归类或排列,常见的可以从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概念大小、时间的先后、相关相对关系等方面来考虑。①范围从大到小:园林 皇家园林 圆明园 长春园。②朝代从古到近:唐 宋 元 明 清。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分类情况。在于平时对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13.用关联词语连句子。
①圆明园的毁灭 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②圆明园 建筑宏伟,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③圆明园中, 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答案】是……;也是……;不仅……;还……;有……;也有……
【知识点】句式衔接;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关联词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填写。(1)分句前后之间是并列关系。故选“是……也是……”;(2)分句前后之间是递进关系。故选 “不仅……还……”;(3)分句前后之间是并列关系。故选“有……也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14.写近义词
估量— 毁灭— 损失— 精华—
【答案】估计;消灭;亏损;精髓
【知识点】词义;圆明园的毁灭;近义词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先理解词义再写近义词。其中注意:估量:根据某些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推断。所以“估量”的近义词是“估计”。毁灭:彻底破坏,消灭。所以“毁灭”的近义词是“消灭”。损失:指失去东西,不会有补偿。也指损毁丧失,毁坏。所以“损失”的近义词是“亏损”。精华:指事物之最精粹、最优秀的部分。所以“精华”的近义词是“精髓”。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15.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课文是从 、 和 三个方面来描写圆明园的,其中第 个方面写得最详细。
②读课文第三小节,我们可以知道圆明园在园林建筑上有三个主要特点:
A
B
C
【答案】①组成部分;园林建筑;收藏文物;二;②A园中许多景物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B许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C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建筑。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要注意“筑、藏、园、情、意”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16.法国大作家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怎样的呢?
【答案】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雨果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平时需注重对名家名作名句的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如:座、筑、恍、筑、圆、园。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名句中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17.按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 》原文填空。
(1)圆明园在 ,是一座举世闻名的 。它由 、 和 组成,所以也叫 。此外,还有许多 ,分布在圆明园 、 、 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2) 年 月 日,英法联军侵入 ,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 能拿走的东西, 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 破坏、毁掉。
(3)为了销毁罪证, 月 日和 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 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 、建筑艺术的 ,就这样化成了一片 。
【答案】(1)北京西北郊;皇家园林;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圆明三园;小园;东;西;南
(2)1860;10;6;北京;凡是;统统;任意
(3)10;18;19;三;瑰宝;精华;灰烬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熟悉,应该没问题,但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特别注意“郊、圆、园、瑰、烬”。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背诵情况。书写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
二、阅读理解
18.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致巴特莱的信(节选) (法)雨果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帕特农神庙。从前对帕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1)选择答案。
雨果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态度是 。
A.大加赞赏 B.愤怒斥责 C.有时赞赏有时批评
(2)雨果在信中所说的“两个强盗”是指 和
(3)为什么说这两个强盗“将受到历史的制裁”
【答案】(1)B
(2)英吉利;法兰西
(3)因为他们的行为是侵略行为,他们还火烧了圆明园!历史是无情的,也是公正的,他们犯下的错我们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历史会制裁他们的!
【知识点】语段阅读;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这两个强盗就是英吉利和法兰西,也就是现在的法国和英国,是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后雨果说的。(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因为他们的行为是侵略行为,他们还火烧了圆明园!历史是无情的,也是公正的,他们犯下的错我们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历史会制裁他们的!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2)、(3)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1 / 1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1课《圆明园的毁灭》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gū liang sǔn shī diàn táng xiāo huǐ
guī bǎo huī jìn líng lóng tī tòu bǎo lǎn
2.给形近字组词
损 莱 销 杭 楼
捐 菜 锁 抗 搂
3.按意思写词语。
①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望极大。
②群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
③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
④熔化毁掉;烧掉。
4.把下列词语搭配起来。
5.查字典填空。
(1)“辱”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2)“掠”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再查音节 ,组词
6.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唐朝(táng tán) 雄伟(xióng xóng) 侵略(liè lüè)
奉命(fèn fèng) 置身(zhì zì) 瑰宝(guī kuī)
7.按课文内容填空。
《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日 和 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 、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 ,激发学
生 、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8.补写词语。
举世 名 众星 月 金 辉煌 玲 剔透
天南 北 奇珍 宝 不可 量 风景名
9.找出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厅台楼阁 山乡村也 平胡秋月 雷锋夕照
蓬莱谣台 武棱春色 诗情画义 金璧辉煌
10.选词填空。
宏伟 雄伟
①圆明园不但建筑 ,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② 的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
珍宝 瑰宝
③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 、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
④辽阔的海底蕴藏着数不尽的 。
11.缩句。
①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建筑、艺术宝库。
②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是我国近代一段受屈辱历史的见证。
12.将下列词语按一定顺序排列。
①圆明园 皇家园林 长春园 园林
②元 清 唐 明 宋
13.用关联词语连句子。
①圆明园的毁灭 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②圆明园 建筑宏伟,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③圆明园中, 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14.写近义词
估量— 毁灭— 损失— 精华—
15.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课文是从 、 和 三个方面来描写圆明园的,其中第 个方面写得最详细。
②读课文第三小节,我们可以知道圆明园在园林建筑上有三个主要特点:
A
B
C
16.法国大作家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怎样的呢?
17.按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 》原文填空。
(1)圆明园在 ,是一座举世闻名的 。它由 、 和 组成,所以也叫 。此外,还有许多 ,分布在圆明园 、 、 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2) 年 月 日,英法联军侵入 ,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 能拿走的东西, 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 破坏、毁掉。
(3)为了销毁罪证, 月 日和 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 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 、建筑艺术的 ,就这样化成了一片 。
二、阅读理解
18.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致巴特莱的信(节选) (法)雨果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我们看到,这整个事件还与额尔金的名字有关,这名字又使人不能不忆起帕特农神庙。从前对帕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
我们所有大教堂的财宝加在一起,也许还抵不上东方这座了不起的富丽堂皇的博物馆。那儿不仅仅有艺术珍品,还有大堆的金银制品。丰功伟绩!收获巨大!两个胜利者,一个塞满了腰包,这是看得见的,另一个装满了箱箧。他们手挽手,笑嘻嘻地回到欧洲。这就是这两个强盗的故事。将受到历史制裁的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另一个叫英吉利。
(1)选择答案。
雨果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态度是 。
A.大加赞赏 B.愤怒斥责 C.有时赞赏有时批评
(2)雨果在信中所说的“两个强盗”是指 和
(3)为什么说这两个强盗“将受到历史的制裁”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玲珑剔透;饱览
【知识点】拼音;词形;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殿、销、瑰、烬、珑、剔、览”容易写错。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损失;蓬莱;销毁;杭州;楼房;捐赠;蔬菜;锁链;抵抗;搂抱。
【知识点】字形;字义;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通过比较部首、字义、组词记忆生字。还有些形近字的读音也是相近或相同的,需要平时学习积累的时候细心区分记忆。如:损失、捐赠;蓬莱、蔬菜;销毁、锁链;杭州、抵抗;楼房、搂抱。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形近字的掌握,从读音、结构、字义三方面加以区别,通过比较组词记忆生字。
3.【答案】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销毁
【知识点】词形;词义;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举世闻名:(1)全世界都知道。形容名望极大。——举世闻名。(2)群星环绕着月亮。比喻许多东西围绕着一个中心。——众星拱月。(3)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玲珑剔透。(4)熔化毁掉;烧掉。——销毁。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4.【答案】
【知识点】语言表达;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第一行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 ,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比如:举世闻名的建筑、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不可估量的损失。第二行从结构上看是“动词+名词”即“动宾结构”,故:维护尊严、维持秩序、坚持斗争、保持整洁。
【点评】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结构,做题就容易了。平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积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
5.【答案】(1)辰;3;R;rǔ;屈辱
(2)扌;8;L;lüè;掠走
【知识点】圆明园的毁灭;汉字查字典
【解析】【分析】此题不仅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同时对汉语拼音、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组词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查。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
6.【答案】táng;xióng;lüè;fèng;zhì;guī
【知识点】拼音;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本题中:唐朝(táng )、雄伟(xióng )、侵略(lüè)、奉命(fèng)、置身(zhì )、瑰宝(guī)。
【点评】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
7.【答案】辉煌的景观;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无限热爱;无比仇恨;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要注意“煌、惨、侵、肆、践、毁、振”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8.【答案】闻;拱;碧;珑;海;异;估;胜
【知识点】成语;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考查补写词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这些词语有:举世闻名、众星拱月、金碧辉煌、玲珑剔透、 天南海北、奇珍异宝、不可估量、风景名胜。
【点评】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能够准确的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应该熟读课文,识记常用词语,积累词汇。
9.【答案】厅—亭;也—野;胡—湖;锋—峰;谣—瑶;棱—陵;义—意;璧—碧
【知识点】字形;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厅—亭、也—野、胡—湖、锋—峰、谣—瑶、棱—陵、义—意、璧—碧。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10.【答案】宏伟;雄伟;瑰宝;珍宝
【知识点】词义;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宏伟: (规模、计划等)雄壮伟大。如(1)。
雄伟:形容壮丽、高大。如(2)。
瑰宝:贵重而美丽的珠宝(如宝石或珍珠)稀世之珍宝。如(3)。
珍宝:指贵重珍奇的珠玉宝石等。如(4)。
【点评】说话和写作时要正确使用词语,注意词语的搭配和组合;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注意词语使用过程中的感彩的变化;加强对教材注释和课文后列出的字词背诵积累等。
11.【答案】①圆明园是建筑、宝库。;②残垣断壁是见证。
【知识点】扩写、缩写句子;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故:①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建筑、(艺术)宝库。即:圆明园是建筑、宝库。②(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是(我国近代一段受屈辱历史的)见证。即:残垣断壁是见证。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
12.【答案】①园林 皇家园林 圆明园 长春园(范围从大到小)
②唐 宋 元 明 清(朝代从古到近)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词语的归类或排列,常见的可以从词语所代表事物的性质、特点、用途、概念大小、时间的先后、相关相对关系等方面来考虑。①范围从大到小:园林 皇家园林 圆明园 长春园。②朝代从古到近:唐 宋 元 明 清。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分类情况。在于平时对词语积累和对课文的掌握。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13.【答案】是……;也是……;不仅……;还……;有……;也有……
【知识点】句式衔接;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关联词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填写。(1)分句前后之间是并列关系。故选“是……也是……”;(2)分句前后之间是递进关系。故选 “不仅……还……”;(3)分句前后之间是并列关系。故选“有……也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14.【答案】估计;消灭;亏损;精髓
【知识点】词义;圆明园的毁灭;近义词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先理解词义再写近义词。其中注意:估量:根据某些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推断。所以“估量”的近义词是“估计”。毁灭:彻底破坏,消灭。所以“毁灭”的近义词是“消灭”。损失:指失去东西,不会有补偿。也指损毁丧失,毁坏。所以“损失”的近义词是“亏损”。精华:指事物之最精粹、最优秀的部分。所以“精华”的近义词是“精髓”。
【点评】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15.【答案】①组成部分;园林建筑;收藏文物;二;②A园中许多景物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B许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C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建筑。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要注意“筑、藏、园、情、意”容易写错。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熟悉和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综合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
16.【答案】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雨果
【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平时需注重对名家名作名句的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如:座、筑、恍、筑、圆、园。
【点评】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名句中的含义,要根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17.【答案】(1)北京西北郊;皇家园林;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圆明三园;小园;东;西;南
(2)1860;10;6;北京;凡是;统统;任意
(3)10;18;19;三;瑰宝;精华;灰烬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如果学生对课文内容熟悉,应该没问题,但书写时一定注意不要写错别字。特别注意“郊、圆、园、瑰、烬”。
【点评】主要考查学生对课文的背诵情况。书写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和形近字。
18.【答案】(1)B
(2)英吉利;法兰西
(3)因为他们的行为是侵略行为,他们还火烧了圆明园!历史是无情的,也是公正的,他们犯下的错我们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历史会制裁他们的!
【知识点】语段阅读;圆明园的毁灭
【解析】【分析】(1)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作品有关内容,比较判断正误。(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这两个强盗就是英吉利和法兰西,也就是现在的法国和英国,是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火烧圆明园后雨果说的。(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因为他们的行为是侵略行为,他们还火烧了圆明园!历史是无情的,也是公正的,他们犯下的错我们不会忘记,历史也不会忘记,历史会制裁他们的!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2)、(3)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