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黄河颂》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基础知识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梦萦 敦厚 烙印 摇蓝
B.狂澜 险峻 滋长 宛转
C.浩荡 屏嶂 发源 连环
D.体魄 挈机 爱抚 绽开
2.下列句子中有一项使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项不同,请指出( )
A.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B.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C.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D.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通过学习《黄河颂》,使我感受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删去“通过”或“使”)
B.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诗词。(将“有利于”和“更多人”互换位置)
C.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删去“没有”)
D.经冼星海谱曲后,《黄河大合唱》响彻中华大地,焕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将“焕发”改为“激发”)
4.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
A.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人的群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场庆元旦趣味体育联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
B.国家飞速发展,平稳过渡,因此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力挽狂澜的企业家。
C.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一直鸦雀无声的大厅里,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D.看到浩浩荡荡的黄河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了。
二、语言综合运用
6.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请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例句:黄河是一泓清泉,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品出它的甘甜。
仿句:
7.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记载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但如今,人们一提到黄河,更多的是谈“断流”、“水污染”、“水土流失”……163位院士也联名呼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针对黄河生态环境遭破坏这一现象,提出治理建议。
8.(2023七下·惠城期末)请把下面六个词语组成一副对联。
春似锦 奋发向上 惠州人民 气如虹 景象万千 伟大祖国
(2023七下·期末)【传美德】
9.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10.孝是中华传统美德,古今留下了很多关于孝的故事。请你任写出一个故事名称。
11.学习了《黄河颂》一文后,七年级某班开展了以“黄河,母亲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黄河不仅有古老的文明,还孕育了中华文化,许多成语、俗语、歌曲、古诗词等都与黄河有关,请各举一例。
(2)同学们在参观黄河博物馆时,对其徽标产生了兴趣,请你解说下面黄河博物馆徽标的构图寓意。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奔腾不息,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中华文化。让我们做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感受黄河的魅力。
12.[理解黄河内涵]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
材料一:1948年,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战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13.[描绘黄河画面]右图是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观察并加以想象,用一段文字描绘画面,至少用上一个成语和一种修辞手法。
14.与黄河有关的文化知识积累。
(1)请你写出一个与黄河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
(2)你在课外可曾搜集过与黄河有关的俗语、成语 请你举出两三个例子来。
(3)黄河流域有许多古战场,你能举出几处吗
三、诗歌鉴赏
15.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保卫黄河
光未然
(朗诵词)
但是,
中华民族的儿女啊,
谁愿意像猪羊一般,
任人宰割?
我们要抱定必胜的决心,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歌词)
风在吼,
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1)朗诵词的作用是什么?
(2)“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3)想一想这首诗蕴含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4)请发挥想象,结合诗歌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展现的场面。
四、微写作
16.(2023七上·仁寿期中)微写作
四季更迭,风物常新,总有一个季节令人陶醉,总有一处风景值得留恋,请你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就你最熟悉的景物,写一个 200 字左右的小片段。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黄河颂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
A项,“摇蓝”的“蓝”应为“篮”;B 正确。C项,“屏嶂”的“嶂”应为“障”;D项,“挈机”的“挈”应为“契”。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答案】D
【知识点】黄河颂;拟人;反复
【解析】【分析】D这句的修辞手法是:拟人、反复,表达的作用是点名中心、使主题得到升华。A、B、C都是拟人。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对反复、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答案】B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B这句话语序不当,应将“研究”和“了解”互换位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要做好此类题首先要熟知病句的类型,然后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4.【答案】D
【知识点】衔接仿写
【解析】【分析】先整体阅读语段,把握大意,再看局部,照顾前后句。黄河在华夏文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应是先“土地”,后“群落”,再“文化”。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语句的衔接题,关键是要抓住对应关系,抓住能体现这种对应关系的语境中的关键词与选项中的关键词。抓住了这个关系,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做好此类题目,要求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话题的统一。符合时间、空间或逻辑等顺序。考虑语句对应、词语的照应。保持情景统一、音节和谐。
5.【答案】B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力挽狂澜”比喻控制猛烈的潮流,挽救危险的局势,而句中的局势却是“飞速发展,平稳过渡”,因此B项使用不当。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6.【答案】①黄河是一首交响乐,只有努力奋进的人,才能谱写出它的辉煌乐章。 ②黄河是一部史书,只有不断探索的人,才能体验出它的浩荡。
【知识点】命题式仿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仿写。仿写的对象是“黄河”。句式上的特点是“黄河是,只有才”。
故答案为:①黄河是一首交响乐,只有努力奋进的人,才能谱写出它的辉煌乐章。
②黄河是一部史书,只有不断探索的人,才能体验出它的浩荡。
【点评】仿写句式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结构相似、修辞相同、内容衔接的句子。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比较突出对结构和修辞手法的考查。其基本原则为:话题一致、结构一致、修辞一致、格调一致。
7.【答案】针对黄河水土流失问题,我们应在中上游多植树种草,防止过度放牧,防止滥采乱伐。
【知识点】黄河颂;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建议要言之有理,如针对黄河水土流失问题,我们应在中上游多植树种草,防止过度放牧,防止滥采乱伐。
【点评】此题不仅仅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更侧重考查能力。特别是思维、表达、分析理解和综合概括能力。
8.【答案】伟大祖国景象万千春似锦,惠州人民奋发向上气如虹。
【知识点】诗歌对联
【解析】【分析】先根据词语的结构进行分类:“春似锦”和“气如虹”为一类,“奋发向上”和“景象万千”相对,“惠州人民”和“伟大祖国”相对。再结合词语含义和内容关联进行搭配,“伟大祖国”有“景象万千”才可“春似锦”,“惠州人民”都“奋发向上”方能“气如虹”。最后根据“仄起平收”原则,“锦”为仄声,“虹”为平声,所以“伟大祖国景象万千春似锦”为上联,“惠州人民奋发向上气如虹”为下联。
故答案为:伟大祖国景象万千春似锦,惠州人民奋发向上气如虹。
【点评】本题考查拟写对联。注意对联特点: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同,平仄相对。
【答案】9.示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关孝心诗句、俗语、名言均可。)
10.黄香温席 卧冰求鲤 等(任写一个故事名称即可)
【知识点】其他常识;俗语;格言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名言、俗语、古诗句的积累。按题干要求,写出有父爱或母亲的名言、俗语或古诗句即可,注意是三种形式中任选一样。
(2)本题考查对中华传统文化关于孝的故事积累。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9.本题考查名言、俗语、古诗句的积累。
表现父母之爱的名言如雨果的“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俗语如“羊跪乳,鸦反哺”,古诗句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故答案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关孝心诗句、俗语、名言均可。)
10.本题考查对中华传统文化关于孝的故事积累。
平时要多读相关的故事书籍,多做笔记,有意识地去记去背,考试才能信手拈来。写出两个故事名称即可。比如: 黄香温席、卧冰求鲤、拾葚供亲、单衣顺母。
故答案为: 黄香温席 卧冰求鲤 等(任写一个故事名称即可)
11.【答案】(1)(示例)成语:中流砥柱,河清海晏;俗语:①不到黄河心不死/②跳进黄河洗不清;歌曲:《黄河大合唱》;古诗词: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②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构成徽标的正方形内,有一个“几”字形拱门图案,代表黄河的流向形态;中间由“黄河”二字拼音的首字母“H”和青铜器的回龙纹组合而成,象征中华文明之源,代表黄河文化的悠久历史。徽标的下方是“黄河博物馆”的汉字和英文。
【知识点】开放性默写;图表信息;主题活动
【解析】【分析】(1) 所写的成语、俗语、歌曲、古诗词等与黄河有关即可。比如:不到黄河心不死。
(2)①方型设计源自“天圆地方”的传说寓意中华大地,几字型线条就像黄河的走向,像征黄河在中华大地上穿流不息;②几字型中间的纹饰就像黄河的泾河、渭河、汾河、渭河几条支流最终汇流于黄河,也像征着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共同书写着华夏文明;③封闭的凸字型和中间的纹饰又组成了一个古碑,也暗示了标志使用者的性质——博物馆。
故答案为:(1) (示例)成语:中流砥柱,河清海晏;俗语:①不到黄河心不死/②跳进黄河洗不清;歌曲:《黄河大合唱》;古诗词: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②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 构成徽标的正方形内,有一个“几”字形拱门图案,代表黄河的流向形态;中间由“黄河”二字拼音的首字母“H”和青铜器的回龙纹组合而成,象征中华文明之源,代表黄河文化的悠久历史。徽标的下方是“黄河博物馆”的汉字和英文。
【点评】(1)此题考查知识积累。知识积累与储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平时学习时要积累各种知识,这样答题就非常容易了。
(2)此题属于分析徽标的题目,分析徽标构图要素要概括题干要求的徽标中索要的图案的内容,重点注意徽标中的一些抽象变形的图案,时间、地点、主题的汉语或英文的首字母的变形;分析寓意要结合徽标的名称分析。认真分析图上的内容,包括构图要素,颜色、线条、文字等,并选择其中一个要素结合实际经验理解其象征意义。
【答案】1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或“母亲河”)。
13.画面由瀑布、树木、山崖和溪流构成。银色的瀑布如泛起的雪涛向高崖下猛扑,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鸣,大有雷霆万钧之势。瀑布下方水汽氤氲,上方源流蜿蜒,与瀑布的勇猛强悍相互映衬,显出刚柔相济的特色。整个画面气韵生动、气势磅礴、浑然一体,充分表现出作者深厚独到的艺术造诣。
【知识点】图表信息;材料探究;语言生动;语言得体;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时要仔细观察材料中所给出的图表,找出图表中的规律以及所揭示的实际问题。由于图文转换大多属于说明文的范畴,表述过程中应注意用词的准确、严密。
12.本题考查概括材料的内容。依据 材料一毛泽东的话表明“黄河”是我们民族的象征,材料二《黄河颂》中,黄河是民族精神之源。结合这两点概括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或“母亲河”)。
13..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 图中的瀑布和山崖、树木构成的画面气势磅确,可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成语可运用“震耳欲聋”“雷霆万钧” 等。同时 点明画作的构图、意境以及反映的精神等。
故答案为: 画面由瀑布、树木、山崖和溪流构成。银色的瀑布如泛起的雪涛向高崖下猛扑,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鸣,大有雷霆万钧之势。瀑布下方水汽氤氲,上方源流蜿蜒,与瀑布的勇猛强悍相互映衬,显出刚柔相济的特色。整个画面气韵生动、气势磅礴、浑然一体,充分表现出作者深厚独到的艺术造诣。
14.【答案】(1)姜太公钓鱼。
(2)俗语:①跳进黄河洗不清;②不到黄河不死心;③二毛过家门而不人
成语:①泾渭分明;②鲤鱼跳龙门;③黄河之患,集于一套。
(3)牧野占战场;晴山古战场;巨鹿占战场;昆阳古战场;官渡古战场。
【知识点】历史记载类(二十四史、地方志、野史等);黄河颂;名人事迹;地理
【解析】【分析】(1)与黄河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姜太公钓鱼。(2)课外搜集过与黄河有关的俗语:①跳进黄河洗不清;②不到黄河不死心;③二毛过家门而不人
成语:①泾渭分明;②鲤鱼跳龙门;③黄河之患,集于一套。(3)黄河流域有许多古战场,如:牧野占战场;晴山古战场;巨鹿占战场;昆阳古战场;官渡古战场。
【点评】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15.【答案】(1)指出了中华民族的处境,发出了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强烈呼喊。
(2)景物描写。描写出一幅磅礴宏大、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给人以鼓舞的力量。
(3)表现了对抗日英雄英勇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精神的赞美。
(4)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在万山丛中,中华儿女摆开了人民战争的战场,与侵略者展开了英勇不屈的斗争,游击健儿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知识点】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现代诗歌意境;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自然环境描写
【解析】【分析】(1)“谁愿意像猪羊一般, 任人宰割?“这一句点明了中华民族的处境危机。 ” 保卫黄河!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三个排比句,意思层层递进,加强了呼喊的气势。(2)列出风、马、黄河、河西山冈、河东河北高粱这些景物的状态,勾画了一幅磅礴宏大、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这里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3)由表及里去分析,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4)开放性题目,发挥想象,结合诗歌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16.【答案】略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表达能力。根据提示,描写自己喜欢的家乡的四季风景,选择一个季节描写即可。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有人心仪草长莺飞的春,有人喜欢阳光灿烂的夏,有人钟情天高云淡的秋,有人憧憬雪花飞扬的冬,总有一个季节让你回味无穷。例如写“家乡的秋天”,可以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先描写远眺田野的景色,高远的天空与黄绿相间的田野相配合,就像一幅水彩画;然后写近处的果树、庄稼都到^了收获的时候,从各种感官角度展开描写,并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描写景物的美好,体现农民丰收的喜悦;最后抒发情感,表达对家乡秋景的喜爱,对家乡的热爱。据此分析拟写即可。
【点评】考查表达能力。片段作文就是在练习写一篇完整的记叙文之前,就人、事、物的某个断面或局部进行的单项写作训练。片段作文的写作要做到几点要求:①要把内容写具体;②叙事要做到条理清楚;③围绕中心展开段落。
1 / 1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黄河颂》同步练习(培优卷)
一、基础知识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梦萦 敦厚 烙印 摇蓝
B.狂澜 险峻 滋长 宛转
C.浩荡 屏嶂 发源 连环
D.体魄 挈机 爱抚 绽开
【答案】B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辨析;音形相近字字形辨析;黄河颂
【解析】【分析】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
A项,“摇蓝”的“蓝”应为“篮”;B 正确。C项,“屏嶂”的“嶂”应为“障”;D项,“挈机”的“挈”应为“契”。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2.下列句子中有一项使用的修辞方法与其他项不同,请指出( )
A.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B.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C.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D.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答案】D
【知识点】黄河颂;拟人;反复
【解析】【分析】D这句的修辞手法是:拟人、反复,表达的作用是点名中心、使主题得到升华。A、B、C都是拟人。
故答案为:D
【点评】考查学生对反复、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通过学习《黄河颂》,使我感受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删去“通过”或“使”)
B.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将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诗词。(将“有利于”和“更多人”互换位置)
C.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删去“没有”)
D.经冼星海谱曲后,《黄河大合唱》响彻中华大地,焕发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将“焕发”改为“激发”)
【答案】B
【知识点】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前后不一致
【解析】【分析】B这句话语序不当,应将“研究”和“了解”互换位置。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要做好此类题首先要熟知病句的类型,然后要认真阅读原句,在了解原句的意思后,再逐项查找病因,找准了病因,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继而找到解决的办法,准确修改。要注意读题一定要仔细,不能疏漏,修改句子一定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且要做最小幅度的修改。
4.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流千古,流出了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流出了________。
A.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人的群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答案】D
【知识点】衔接仿写
【解析】【分析】先整体阅读语段,把握大意,再看局部,照顾前后句。黄河在华夏文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应是先“土地”,后“群落”,再“文化”。
故答案为:D
【点评】解答语句的衔接题,关键是要抓住对应关系,抓住能体现这种对应关系的语境中的关键词与选项中的关键词。抓住了这个关系,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做好此类题目,要求保持陈述对象的一致,话题的统一。符合时间、空间或逻辑等顺序。考虑语句对应、词语的照应。保持情景统一、音节和谐。
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学校操场上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一场庆元旦趣味体育联欢活动正热火朝天地进行。
B.国家飞速发展,平稳过渡,因此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力挽狂澜的企业家。
C.精彩的演奏戛然而止,一直鸦雀无声的大厅里,随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D.看到浩浩荡荡的黄河一泻千里,气势磅礴,我们的心胸变得更加开阔了。
【答案】B
【知识点】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
【解析】【分析】“力挽狂澜”比喻控制猛烈的潮流,挽救危险的局势,而句中的局势却是“飞速发展,平稳过渡”,因此B项使用不当。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平时要积累大量的成语,还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轻重、感彩、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
二、语言综合运用
6.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请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例句:黄河是一泓清泉,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品出它的甘甜。
仿句:
【答案】①黄河是一首交响乐,只有努力奋进的人,才能谱写出它的辉煌乐章。 ②黄河是一部史书,只有不断探索的人,才能体验出它的浩荡。
【知识点】命题式仿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仿写。仿写的对象是“黄河”。句式上的特点是“黄河是,只有才”。
故答案为:①黄河是一首交响乐,只有努力奋进的人,才能谱写出它的辉煌乐章。
②黄河是一部史书,只有不断探索的人,才能体验出它的浩荡。
【点评】仿写句式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结构相似、修辞相同、内容衔接的句子。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比较突出对结构和修辞手法的考查。其基本原则为:话题一致、结构一致、修辞一致、格调一致。
7.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她记载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但如今,人们一提到黄河,更多的是谈“断流”、“水污染”、“水土流失”……163位院士也联名呼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针对黄河生态环境遭破坏这一现象,提出治理建议。
【答案】针对黄河水土流失问题,我们应在中上游多植树种草,防止过度放牧,防止滥采乱伐。
【知识点】黄河颂;语言简明
【解析】【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题目,建议要言之有理,如针对黄河水土流失问题,我们应在中上游多植树种草,防止过度放牧,防止滥采乱伐。
【点评】此题不仅仅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更侧重考查能力。特别是思维、表达、分析理解和综合概括能力。
8.(2023七下·惠城期末)请把下面六个词语组成一副对联。
春似锦 奋发向上 惠州人民 气如虹 景象万千 伟大祖国
【答案】伟大祖国景象万千春似锦,惠州人民奋发向上气如虹。
【知识点】诗歌对联
【解析】【分析】先根据词语的结构进行分类:“春似锦”和“气如虹”为一类,“奋发向上”和“景象万千”相对,“惠州人民”和“伟大祖国”相对。再结合词语含义和内容关联进行搭配,“伟大祖国”有“景象万千”才可“春似锦”,“惠州人民”都“奋发向上”方能“气如虹”。最后根据“仄起平收”原则,“锦”为仄声,“虹”为平声,所以“伟大祖国景象万千春似锦”为上联,“惠州人民奋发向上气如虹”为下联。
故答案为:伟大祖国景象万千春似锦,惠州人民奋发向上气如虹。
【点评】本题考查拟写对联。注意对联特点:字数相等,内容相关,词性相同,平仄相对。
(2023七下·期末)【传美德】
9.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10.孝是中华传统美德,古今留下了很多关于孝的故事。请你任写出一个故事名称。
【答案】9.示例: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关孝心诗句、俗语、名言均可。)
10.黄香温席 卧冰求鲤 等(任写一个故事名称即可)
【知识点】其他常识;俗语;格言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名言、俗语、古诗句的积累。按题干要求,写出有父爱或母亲的名言、俗语或古诗句即可,注意是三种形式中任选一样。
(2)本题考查对中华传统文化关于孝的故事积累。要解答好此题需要考生有较好的分析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做这类试题要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题干要求,能揣摩理解出题者意图,当然考试时这类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在备考时还应多练习、多积累。
9.本题考查名言、俗语、古诗句的积累。
表现父母之爱的名言如雨果的“慈母的胳膊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香甜?”,俗语如“羊跪乳,鸦反哺”,古诗句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故答案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关孝心诗句、俗语、名言均可。)
10.本题考查对中华传统文化关于孝的故事积累。
平时要多读相关的故事书籍,多做笔记,有意识地去记去背,考试才能信手拈来。写出两个故事名称即可。比如: 黄香温席、卧冰求鲤、拾葚供亲、单衣顺母。
故答案为: 黄香温席 卧冰求鲤 等(任写一个故事名称即可)
11.学习了《黄河颂》一文后,七年级某班开展了以“黄河,母亲河”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黄河不仅有古老的文明,还孕育了中华文化,许多成语、俗语、歌曲、古诗词等都与黄河有关,请各举一例。
(2)同学们在参观黄河博物馆时,对其徽标产生了兴趣,请你解说下面黄河博物馆徽标的构图寓意。
【答案】(1)(示例)成语:中流砥柱,河清海晏;俗语:①不到黄河心不死/②跳进黄河洗不清;歌曲:《黄河大合唱》;古诗词: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②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构成徽标的正方形内,有一个“几”字形拱门图案,代表黄河的流向形态;中间由“黄河”二字拼音的首字母“H”和青铜器的回龙纹组合而成,象征中华文明之源,代表黄河文化的悠久历史。徽标的下方是“黄河博物馆”的汉字和英文。
【知识点】开放性默写;图表信息;主题活动
【解析】【分析】(1) 所写的成语、俗语、歌曲、古诗词等与黄河有关即可。比如:不到黄河心不死。
(2)①方型设计源自“天圆地方”的传说寓意中华大地,几字型线条就像黄河的走向,像征黄河在中华大地上穿流不息;②几字型中间的纹饰就像黄河的泾河、渭河、汾河、渭河几条支流最终汇流于黄河,也像征着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共同书写着华夏文明;③封闭的凸字型和中间的纹饰又组成了一个古碑,也暗示了标志使用者的性质——博物馆。
故答案为:(1) (示例)成语:中流砥柱,河清海晏;俗语:①不到黄河心不死/②跳进黄河洗不清;歌曲:《黄河大合唱》;古诗词:①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②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 构成徽标的正方形内,有一个“几”字形拱门图案,代表黄河的流向形态;中间由“黄河”二字拼音的首字母“H”和青铜器的回龙纹组合而成,象征中华文明之源,代表黄河文化的悠久历史。徽标的下方是“黄河博物馆”的汉字和英文。
【点评】(1)此题考查知识积累。知识积累与储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平时学习时要积累各种知识,这样答题就非常容易了。
(2)此题属于分析徽标的题目,分析徽标构图要素要概括题干要求的徽标中索要的图案的内容,重点注意徽标中的一些抽象变形的图案,时间、地点、主题的汉语或英文的首字母的变形;分析寓意要结合徽标的名称分析。认真分析图上的内容,包括构图要素,颜色、线条、文字等,并选择其中一个要素结合实际经验理解其象征意义。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奔腾不息,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中华文化。让我们做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感受黄河的魅力。
12.[理解黄河内涵]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
材料一:1948年,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战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13.[描绘黄河画面]右图是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观察并加以想象,用一段文字描绘画面,至少用上一个成语和一种修辞手法。
【答案】1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或“母亲河”)。
13.画面由瀑布、树木、山崖和溪流构成。银色的瀑布如泛起的雪涛向高崖下猛扑,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鸣,大有雷霆万钧之势。瀑布下方水汽氤氲,上方源流蜿蜒,与瀑布的勇猛强悍相互映衬,显出刚柔相济的特色。整个画面气韵生动、气势磅礴、浑然一体,充分表现出作者深厚独到的艺术造诣。
【知识点】图表信息;材料探究;语言生动;语言得体;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解决此类题目首先要浏览材料,明确材料各个段落(语句)的内容,同时要把意思相近的段落(语句)合并在一起。抓住所概括材料段落(语句)中的关键语句,简洁准确概括。
⑵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解答时要仔细观察材料中所给出的图表,找出图表中的规律以及所揭示的实际问题。由于图文转换大多属于说明文的范畴,表述过程中应注意用词的准确、严密。
12.本题考查概括材料的内容。依据 材料一毛泽东的话表明“黄河”是我们民族的象征,材料二《黄河颂》中,黄河是民族精神之源。结合这两点概括回答即可。
故答案为: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或“母亲河”)。
13..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 图中的瀑布和山崖、树木构成的画面气势磅确,可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成语可运用“震耳欲聋”“雷霆万钧” 等。同时 点明画作的构图、意境以及反映的精神等。
故答案为: 画面由瀑布、树木、山崖和溪流构成。银色的瀑布如泛起的雪涛向高崖下猛扑,传来震耳欲聋的轰鸣,大有雷霆万钧之势。瀑布下方水汽氤氲,上方源流蜿蜒,与瀑布的勇猛强悍相互映衬,显出刚柔相济的特色。整个画面气韵生动、气势磅礴、浑然一体,充分表现出作者深厚独到的艺术造诣。
14.与黄河有关的文化知识积累。
(1)请你写出一个与黄河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
(2)你在课外可曾搜集过与黄河有关的俗语、成语 请你举出两三个例子来。
(3)黄河流域有许多古战场,你能举出几处吗
【答案】(1)姜太公钓鱼。
(2)俗语:①跳进黄河洗不清;②不到黄河不死心;③二毛过家门而不人
成语:①泾渭分明;②鲤鱼跳龙门;③黄河之患,集于一套。
(3)牧野占战场;晴山古战场;巨鹿占战场;昆阳古战场;官渡古战场。
【知识点】历史记载类(二十四史、地方志、野史等);黄河颂;名人事迹;地理
【解析】【分析】(1)与黄河有关的历史人物故事:姜太公钓鱼。(2)课外搜集过与黄河有关的俗语:①跳进黄河洗不清;②不到黄河不死心;③二毛过家门而不人
成语:①泾渭分明;②鲤鱼跳龙门;③黄河之患,集于一套。(3)黄河流域有许多古战场,如:牧野占战场;晴山古战场;巨鹿占战场;昆阳古战场;官渡古战场。
【点评】努力培养朗读、感悟和理解能力,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深刻感悟黄河的英雄气概,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坚强品格。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诗歌鉴赏
15. 阅读下文,完成(1)~(4)题。
保卫黄河
光未然
(朗诵词)
但是,
中华民族的儿女啊,
谁愿意像猪羊一般,
任人宰割?
我们要抱定必胜的决心,
保卫黄河!
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
(歌词)
风在吼,
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冈万丈高,
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万山丛中,
抗日英雄真不少!
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
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1)朗诵词的作用是什么?
(2)“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3)想一想这首诗蕴含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4)请发挥想象,结合诗歌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展现的场面。
【答案】(1)指出了中华民族的处境,发出了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强烈呼喊。
(2)景物描写。描写出一幅磅礴宏大、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给人以鼓舞的力量。
(3)表现了对抗日英雄英勇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精神的赞美。
(4)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在万山丛中,中华儿女摆开了人民战争的战场,与侵略者展开了英勇不屈的斗争,游击健儿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知识点】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现代诗歌意境;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自然环境描写
【解析】【分析】(1)“谁愿意像猪羊一般, 任人宰割?“这一句点明了中华民族的处境危机。 ” 保卫黄河!保卫华北! 保卫全中国!“三个排比句,意思层层递进,加强了呼喊的气势。(2)列出风、马、黄河、河西山冈、河东河北高粱这些景物的状态,勾画了一幅磅礴宏大、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这里的景物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3)由表及里去分析,诗人借歌颂黄河来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雄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4)开放性题目,发挥想象,结合诗歌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四、微写作
16.(2023七上·仁寿期中)微写作
四季更迭,风物常新,总有一个季节令人陶醉,总有一处风景值得留恋,请你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就你最熟悉的景物,写一个 200 字左右的小片段。
【答案】略
【知识点】微写作(片断写作)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表达能力。根据提示,描写自己喜欢的家乡的四季风景,选择一个季节描写即可。岁月更迭,四季交替,有人心仪草长莺飞的春,有人喜欢阳光灿烂的夏,有人钟情天高云淡的秋,有人憧憬雪花飞扬的冬,总有一个季节让你回味无穷。例如写“家乡的秋天”,可以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先描写远眺田野的景色,高远的天空与黄绿相间的田野相配合,就像一幅水彩画;然后写近处的果树、庄稼都到^了收获的时候,从各种感官角度展开描写,并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排比等,描写景物的美好,体现农民丰收的喜悦;最后抒发情感,表达对家乡秋景的喜爱,对家乡的热爱。据此分析拟写即可。
【点评】考查表达能力。片段作文就是在练习写一篇完整的记叙文之前,就人、事、物的某个断面或局部进行的单项写作训练。片段作文的写作要做到几点要求:①要把内容写具体;②叙事要做到条理清楚;③围绕中心展开段落。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