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 1《沁园春.雪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九年级 1《沁园春.雪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2 20:00:4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沁园春.雪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品味诗歌中展现的美感。 2.学习诗人写景状物的方法。 3.背诵,感受诗人的情怀。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品味诗歌中展现的美感。 2.学习诗人写景状物的方法。 3.背诵,感受诗人的情怀。
(三)走作者近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毛泽东还是一位史学家,诗人,书法家。
(四)写作背景:(学生查找资料简介)
1936年2月,毛泽东亲自率领渡过黄河到华北前线对日作战。途径陕北的清涧县袁家沟时,适逢大雪面对着雪花纷飞的壮丽山河,联系当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毛泽东怀着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雄浑豪放的诗篇。
(五)知识链接
词,又称长短句。最初称为“曲词”,是配音乐的。后来逐渐跟音乐分离,成为诗的一种。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词可以没有题目,如果有,写在词牌的后面,比如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就是这首词的题目
(六)朗读课文
1、正音 : 沁(qìn) 莽(mǎng) 裹(guǒ) 娆 (ráo) 逊(xùn) 分(fèn) 汗(hán ) 数 (shǔ)
2、诵读训练,诗歌朗读应注意些什么 停顿 节奏 重音 感情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六)朗读,学生朗读(多形式) (七)研读课文
1、这首词分为上下两阕,能否概括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
2、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方的雪景?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前三句总写雪景,“封”字显得凝然安静,“飘”字显得舞姿轻盈,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
3、作者对雪景的描写由哪个词领起?它统摄的宾语包括哪些句子?
由“望”领起,它统摄的句子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
4、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如何分类?
长城、大河、山、原。按照静态、动态进行分类的。
5、山、原,这些原本静止的景物,作者却写出它们的“驰”和“舞”,这样化静为动,是什么因素造成的?给你怎样的感受?
因素有三:第一,视觉因素,远望山势绵延起伏,确有动感;第二,精神因素,作者精神振奋,视大地也生动活泼;第三,时代因素,蓬勃发展的中国革命、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恰如这群山高原的性格。雪景的壮丽雄奇,神州大地的勃勃生机,让人倍感振奋,前途光明。
6、上阕末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运用了那种写作手法?这三句诗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虚景。“须”。作者借助想象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晴朗、娇艳、多姿多彩。
(过渡语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妖艳多姿!)
7、下阕中最能上文写景的一个字你能找出来吗?下阕开头两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娇”。 过渡作用,前句承上,总括上阕写景,后句启下,总领下文议论。8、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有何共性?诗人用哪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
杰出人物,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9、读完“惜”字后面的几句话,品味“惜”字丰富含义。
肯定这些英雄人物的功绩,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影响。
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的不足,批评他们短于“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
“惜”字包含后来居上的伟大气概,体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坚强信念。
10、品味“略输”、“稍逊”、“只识”等词的意味,辨明诗人对这些历史人物的态度。
“略”、“稍”表明对这四个英雄人物并一概否定,他们并非全无文采风骚;而对成吉思汗的评论, “一代天骄”,其气概高崛,至“只识”二字,则不但有惋惜之意,几乎近于嘲讽了,对他“文治”一方的批评比前四位就要严厉一些,则先扬后抑写作手法,。
11、谁是的风流人物?
“今朝”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两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歌颂,是他们决 你心目中的“风流人物” 应具备哪些素质?
12、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真正的英雄人物。
热爱祖国大好的河山,有革命英雄气概,有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为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八)总结艺术特色
1、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表达方法)
本篇虽题为咏雪,实际上它却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而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诗,上阕,即景生情。下阕抒情,寓情于议。作者将写景、抒情、议论熔为一炉
2、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兼用了联想、先扬后抑的表现手法(写作方法)。
3、运用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修辞) 4、用词准确、精练,形象鲜明。“封” “飘”, “驰” “舞”,“惜”,“略输”、“稍逊”、“只识”。 (用词)
(九)课文小结。(小组讨论总结)
这首词借写景论史,大气磅礴,气壮山河,热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抒发作者主宰世界的雄伟气魄,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和革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