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加入MgO调节pH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
B.将Al(NO3)3溶液蒸干灼烧,可得到Al(NO3)3
C.实验室盛放Na2CO3、Na2SiO3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D.硫酸铜溶液可对游泳池水进行消毒,其原理是能使蛋白质变性
2.常温下,用0.05NaOH溶液分别滴定10.00mL浓度均为0.10的()溶液和H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所标曲线为NaOH滴定HCN,两种弱酸滴定均可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C.③处溶液有
D.点①和点②溶液混合后:
3.室温时,将浓度、体积分别为、的溶液和浓度、体积分别为、的溶液相混合,下列关于该混合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则一定存在
B.若时,若,则一定有
C.混合溶液中存在等式:
D.若,则
4.25°C时,向10mL0.10mol/L的H3PO2溶液中逐滴加入0.10mol/LNaOH溶液,整个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3PO2是一元弱酸
B.NaH2PO2溶液离子浓度: c(Na+)>c(H2PO)>c(OH- )>c(H+)
C.a点: c(H2PO)+c(H3PO2)> c(Na+)
D.NaH2PO2 水解平衡常数为Kh=2×10-12.4
5.已知t ℃时,Ksp(AgCl)=4×10-10,该温度下AgBr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点对应的是t ℃时AgBr的不饱和溶液
B.向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可使溶液由c点变为b点
C.t ℃时,AgBr的Ksp为4.9×10-13
D.t ℃时,AgCl(s)+Br-(aq) AgBr(s)+Cl-(aq)的平衡常数K≈816
6.绿矾(FeSO4·7H2O)试剂含量的国家标准如表1所示。称取四份质量均为1.012g某绿矾试剂样品,分别溶于水配制成20.00mL溶液,编号为①、②、③、④。分别用0.04056 mol L 1的KMnO4标准液滴定,滴定数据记录如表2。
表1
等级 Ⅰ级品 Ⅱ级品 Ⅲ级品
FeSO4·7H2O含量 99.50%~100.5% 99.00%~100.5% 98.00%~101.0%
表2
样品编号 ① ② ③ ④
KMnO4标准液体积/mL 17.66 17.68 18.26 17.7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盛装KMnO4标准液的酸式滴定管使用前需先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B.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锥形瓶中液体变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则达到滴定终点
C.根据滴定数据分析,该样品属于国家标准的Ⅱ级品
D.若绿矾样品已失部分结晶水,可能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
7.室温下,的溶液的等于9.3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溶液能使甲基橙试剂变黄色
B.HA是强酸
C.的水解方程式为
D.室温下,溶液中,的水解程度大于上述溶液中的水解程度
8.下列属于电离方程式且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HCO+H2OH2CO3+OH-
B.H2CO32H++CO
C.CH3COOH+OH-CH3COO-+H2O
D.CH3COOHCH3COO-+H+
9.下列关于的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
A.醋酸溶液呈酸性:
B.一定条件下,与反应能生成
C.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D.0.1mol·L醋酸溶液中,mol L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Fe3+的检验:Fe3++3KSCN═Fe(SCN)3+3K+
B.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Cl2+H2O═H++Cl-+HClO
C.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2MnO4-+6H++3H2O2═2Mn2++4O2↑+6H2O
D.用CuCl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CuCl2 Cu2++2Cl-
11.室温下,将二氧化硫气体匀速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溶液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按照物质的量比1∶2反应的点一定出现在图中20 min之前
B.浓度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HSO3三份溶液中的pH:③>②>①
C.图中pH=7时,c(Na+)=c(HSO)>c(OH-)=c(H+)
D.图中a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是c(Na+)=c(OH-)+c(HSO)+c(SO)
12.类推思维是化学解题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的类推正确的是
A.已知:将Fe加入CuSO4溶液中Fe+Cu2+=Cu+Fe2+
类推:将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2Na+Cu2+=Cu+2Na+
B.已知: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2H+++Ba2++2OH =BaSO4↓+2H2O
类推: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中性2H+++Ba2++2OH =BaSO4↓+2H2O
C.已知:铁和氯气反应2Fe+3Cl22FeCl3
类推:铁和碘单质反应2Fe+3I22FeI3
D.已知: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a2++2ClO +CO2+H2O=CaCO3↓+2HClO
类推:向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a2++2ClO +SO2+H2O=CaSO3↓+2HClO
13.下面提到的问题中,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①明矾和FeCl3可作净水剂
②为保存FeCl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③实验室配制AlCl3溶液时,应先把它溶解在盐酸中,而后加水稀释
④NH4Cl溶液可作焊接中的除锈剂
⑤实验室盛放Na2SiO3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
⑥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⑦在NH4Cl或AlCl3溶液中加入金属镁会生成氢气
⑧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⑨加热蒸干AlCl3溶液得到Al(OH)3固体.
A.①④⑦ B.②⑤⑧ C.③⑥⑨ D.全部
14.用0.1mol/L 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L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已知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
B.b点,
C.b点到d点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D.d点溶液中,
二、填空题
15.铁是应用广泛的金属之一,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1)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填序号)。
A.铜丝 B.烧碱 C.盐酸 D.BaSO4 E.水玻璃
(2)已知实验室可选用K2Cr2O7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l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为
(3)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的电极材料。在K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FeCl3与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实验室常用 (写名称)检验Fe3+使溶液显红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工业上还可以用FeCl3溶液来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向反应所得的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从理论上分析,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填序号)。
A.若无固体剩余,则溶液中可能含有Fe3+、Cu2+、Fe2+、Zn2+四种离子
B.若溶液中有Cu2+,则体系中一定没有固体剩余
C.若有固体剩余,则溶液中一定有反应发生
D.当溶液中有Fe2+存在时,则一定没有Cu析出
(5)某课题小组采用离子交换和滴定的方法来测定铁的某氯化物FeClx的化学式。实验中称取0.54g的FeClx样品,溶解后先进行阳离子交换预处理,再通过含有饱和OH-的阴离子交换柱,使Cl-和OH-发生交换。交换完成后,流出溶液的OH-用0.40mol/L的盐酸滴定,滴定至终点时消耗盐酸25.00mL。通过计算求出FeClx中x的值为 (取整数)。
16.碱式氯化铜是重要的无机杀菌剂。
(1)碱式氯化铜有多种制备方法
①方法1:45 ~ 50℃时,向CuCl悬浊液中持续通入空气得到Cu2 (OH)2 Cl2·3H2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方法2:先制得CuCl2,再与石灰乳反应生成碱式氯化铜。Cu与稀盐酸在持续通入空气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uCl2,Fe3+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其催化原理如图所示。M'的化学式为 。
(2)碱式氯化铜有多种组成,可表示为Cua(OH)bClc·xH2O。为测定某碱式氯化铜的组成,进行下列实验:
①称取样品2.2320g,用少量稀HNO3溶解后配成100.00mL溶液A;
②取25. 00mL溶液A,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AgCl 0. 3444g;
③另取25. 00mL溶液A,调节pH 4 ~ 5,用浓度为0.08000mol·L-1的EDTA(Na2H2Y·2H2O)标准溶液滴定Cu2+ (离子方程式为Cu2++ H2Y2-=CuY2-+2H+),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60.00mL。通过计算确定该样品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17.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活及生产中有很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取硫酸溶液,稀释到,稀释后溶液的 。
(2)常温下,将的盐酸分别与下列两种溶液混合,结果溶液均呈中性。
①浓度为的氨水;
②的氢氧化钡溶液。
则a、b、c之间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
(3)已知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时,认为该离子沉淀完全。通过控制溶液对工业废水中的金属离子进行分离,下图是常温下废水中在某些金属氢氧化物在不同浓度和时的沉淀-溶解图像,图中直线上的点表示平衡状态。
①由图可知的溶度积的值为 。图中A、B、C三点中表示的溶解速率大于沉淀速率的是 。
②欲除去工业废水中的铁离子,应先向废水中加入氯水,其目的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应控制 (填选项)范围除去铁离子。
a. b.
c. d.
(4)工业上还可用溶液吸收工业废气中的,发生反应:
其中吸收液的随溶液中变化的关系如表(某温度下):
8.2 7.2 6.2
常温下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8.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的氧化物和硅酸盐约占地壳质量的90%以上。请回答下列问题:
(1)Si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 ,在SiO2中,硅原子和氧原子以 (选填“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离子键”)连接形成立体网状结构,所以SiO2硬度大。
(2)国家速滑馆用到建筑黏合剂和防火剂硅酸钠,硅酸钠可由SiO2溶解在NaOH溶液中反应来制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生产磨砂玻璃时可以用HF溶蚀玻璃,是因为HF溶液可与SiO2反应,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4)由SiO2制备高纯度硅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X为 ,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为H2和 。
19.电解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溶解平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部分弱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弱酸 HCOOH HCN H2CO3
电离常数(25℃) Ka = 1. 77×10-4 Ka=4.3×l0-10 Ka1=5.0×l0-7 Ka2=5.6×l0-11
①0.1 mol/L NaCN溶液和0.1mol/L NaHCO3溶液中,c(CN-) c(HCO)(填“>”、“<”或“=”)。
②常温下,pH相同的三种溶液a.HCOONa b.NaCN c.Na2CO3,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编号)。
③将少量CO2通入NaCN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④室温下,一定浓度的HCOONa溶液pH =9,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 。
(2)已知Ksp(BaCO3) =2.6×l0-9,Ksp( BaSO4)=1.1×10-10。
①现将浓度为2×10-4mol/L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则生成BaCO3沉淀所需B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mol/L。
②向含有BaSO4固体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当有BaCO3沉淀生成时,溶液中=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2022·全国甲卷)硫化钠溶液和硝酸混合:S2-+2H+=H2S↑
B.(2020·浙江7月选考)电解MgCl2水溶液:2Cl-+2H2O2OH-+Cl2↑+H2↑
C.(2020·全国Ⅲ卷)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Cl3:2Fe3++H2O2=O2↑+2H++2Fe2+
D.(2019·天津高考)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FeO+2H+=Fe2++H2O
E.(2017·海南高考)硫化亚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2H++FeS=H2S↑+Fe2+
F.用稀硫酸除去Cu中的Fe2O3杂质:Fe2O3+6H+=2Fe3++3H2O
21.磷化铝(AlP)和磷化氢()都是粮食储备常用的高效熏蒸杀虫剂。
(1)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lP遇水蒸气会发生反应放出气体,该反应的另一种产物的化学式为 。
(2)工业制备的流程如图所示。
①白磷和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若起始时有1mol参加反应,则整个工业流程中共生成 mol。(不考虑产物的损失)
③亚磷酸()的结构式为(式中表示成键电子对全部由磷原子提供),含有两个“”键,分子中有两个可电离的,因而是二元酸,由此类推次磷酸()分子中含有 个“”键,属于 (填“正盐”“酸式盐”或“无法确定”)。
(3)常温下,溶液的pH为2。向溶液中滴加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①恰好中和生成时,所得溶液的pH (填“>”“<”或“=”,下同)7。
②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所得溶液的 。
22.为消除燃煤烟气中含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若干烟气“脱硫”、“脱硝”的方法。
(1)碱液吸收法:采用石灰乳脱除。脱除后的主要产物是 。
(2)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选取还原剂将烟气中的进行无害化处理。还原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
(3)以溶液作为吸收剂进行一体化“脱硫”、“脱硝”。控制溶液的将烟气中的、转化为、。
①溶液吸收烟气中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一定时间内,温度对硫、硝脱除率的影响曲线如下图,的脱除率高于,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1种即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A.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氢离子,加入MgO调节pH消耗氢离子,使水解平衡不断正向移动而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故A正确;
B.Al(NO3)3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硝酸,硝酸具有挥发性,因此将Al(NO3)3溶液蒸干灼烧,可得到Al2O3,故B错误;
C.Na2CO3溶液水解显碱性,会与玻璃中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酸钠,硅酸钠是一种矿物胶,会黏住玻璃塞,因此实验室盛放Na2CO3、Na2SiO3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橡皮塞,而不能用玻璃塞,故C正确;
D.能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可以用硫酸铜溶液对游泳池水进行消毒,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2.D
【详解】A.两种酸浓度相同,由于HCN酸性更弱,故其pH更大,①所标曲线为NaOH滴定HCN,恰好反应生成NaCN,显碱性,由于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pH在3.1到4.4之间,因此滴定HCN时,不宜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A错误;
B.②处溶液,溶液呈酸性,醋酸电离为主,抑制水的电离,③处溶液,此时存在和少量的,④处为滴定终点,溶液中恰好生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因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②<③<④,B错误;
C.③处溶液的,溶液呈中性,溶液中,对于所滴定的醋酸溶液,根据电荷守恒,,由于,则,此时滴加NaOH的体积不到20mL,因此溶液中还存在极少量的,则浓度关系应为,C错误;
D.点①的溶液中存在和,根据物料守恒,,点②溶液中存在NaCN和HCN,根据物料守恒,,两溶液混合,则有,即,故D正确;
故选:D。
3.A
【详解】A.pH>7说明溶液为碱性,溶液可能是NaOH过量,也可能反应后溶质为CH3COONa,因此存在V1c1≥V2c2,故A说法错误;
B.如果c1=c2,V1=V2,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CH3COONa,溶液显碱性,pH>7,要使溶液显中性,CH3COOH稍微过量,体积相同时,c1<c2,故B说法正确;
C.溶液呈电中性,因此有c(Na+)+c(H+)=c(OH-)+c(CH3COO-),故C说法正确;
D.V1=V2,c1=c2,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CH3COONa,根据元素质量守恒,因此有c(CH3COO-)+c(CH3COOH)=c(Na+),故D说法正确;
答案为A。
4.C
【分析】由图可知,25°C时,向10mL0.10mol/L的H3PO2溶液中逐滴加入0.10mol/LNaOH溶液至10mL时,此时的溶质为NaH2PO2,溶液的pH值为7.3,溶液显碱性,说明NaH2PO2为强碱弱酸盐,则H3PO2是一元弱酸,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由分析可知,H3PO2是一元弱酸,A项正确;
B.NaH2PO2溶液的pH值为7.3,溶液显碱性,则离子浓度为: c(Na+)>c(H2PO)>c(OH- )>c(H+),B项正确;
C.a点的溶质为NaH2PO2,根据物料守恒可知: c(H2PO)+c(H3PO2)=c(Na+),C项错误;
D.NaH2PO2 中H2PO的水解方程式为:,则水解平衡常数为Kh==2×10-12.4,D项正确;
答案选C。
5.B
【详解】A.根据图象可知,在a点时Qc=c(Ag+) c(Br-)<Ksp,所以a点为AgBr的不饱和溶液,故A正确;
B.在AgBr饱和溶液中加入NaBr固体后,c(Br-)增大,溶解平衡逆向移动,c(Ag+)减小,对应点还在曲线上,故B错误;
C.结合图中c点的c(Ag+)和c(Br-)可知:该温度下AgBr的Ksp =7×10-7×7×10-7=4.9×10-13,故C正确;
D.反应AgCl(s)+Br-(aq) AgBr(s)+Cl-(aq)的平衡常数为:≈816,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6.C
【详解】A.滴定管使用前需先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再洗涤,再润洗,故A正确;
B.达到滴定终点判断是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锥形瓶中液体变浅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故B正确;
C.根据滴定数据分析,第三次数据是错误数据,另外三次平均数值为17.68mL,根据关系式5FeSO4~KMnO4,,该样品属于国家标准的Ⅲ级品,故C错误;
D.若绿矾样品已失部分结晶水,称量等质量,则硫酸亚铁增加,消耗的高锰酸钾体积增多,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7.B
【分析】由0.1mol/LNaA溶液pH为9.32说明NaA为强碱弱酸盐,A—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
【详解】A.NaA溶液pH为9.32,溶液呈碱性,能使甲基橙试剂变黄色,故A正确;
B.由分析可知,HA为弱酸,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NaA为强碱弱酸盐,A—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水解方程式为,故C正确;
D.NaA溶液加水稀释时,水解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则0.01mol/LNaA溶液中A—离子水解程度大于0.1mol/LNaA溶液,故D正确;
故选B。
8.D
【详解】A. 部分电离,其电离方程式为,故A错误;
B.碳酸是二元弱酸,应分步电离,故B错误;
C.是弱酸,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故C错误;
D.是弱酸,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为,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9.C
【详解】A. 醋酸是弱酸、溶液呈酸性,醋酸属于弱电解质,发生部分电离,A正确;
B. 酯化反应时,“酸脱羟基醇去氢”,则一定条件下与反应能生成CH3CO18OC2H5和H2O,B正确;
C. 分子内只有2种氢原子、原子数目比为3:1,则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只会出现2个吸收峰、峰面积之比为3:1,C不正确;
D. 0.1mol·L醋酸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mol L,D正确;
答案选C。
10.B
【详解】A. Fe3+的检验:硫氰化钾属于强电解质,拆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Fe3++3SCN-═Fe(SCN)3,A错误;
B. 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Cl2+H2O═H++Cl-+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的作用,B正确;
C. 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氧元素化合价升高,该式电子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MnO4-+6H++5H2O2═2Mn2++5O2↑+8H2O,C错误;
D. 用CuCl2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发光:氯化铜在水分子作用下发生电离,不用通电,正确的离子方程式:CuCl2 =Cu2++2Cl-,D错误;
故答案选B。
11.A
【详解】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溶液中电荷守恒式为c(H+)+c(Na+)=c(OH-)+c(HSO3-)+2c(SO32-),故A项正确;
B.亚硫酸氢钠以电离为主,显酸性,则同浓度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HSO3三份溶液中的pH为②>①>③,故B项错误;
C.根据电荷守恒,pH=7时:c(Na+)=c(HSO3-)+2c(SO32-)>c(OH-)=c(H+),故C项错误;
D.从图中a点可知此时为NaOH和Na2SO3混合液,由电荷守恒式可知,c(Na+)=c(HSO3-)+2c(SO32-)+c(OH-)-c(H+),故D项错误。
故答案选A。
12.B
【详解】A.铁排在金属铜的前面,金属铁可以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但是活泼金属钠和盐的反应一定是先和盐中的水反应,不会置换出其中的金属,选项A错误;
B.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钡沉淀,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2++2H++2OH-+SO42-=2H2O+BaSO4↓,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呈中性,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2++2H++2OH-+SO42-=2H2O+BaSO4↓,选项B正确;
C.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2Fe+3Cl22FeCl3;碘的氧化性较弱,铁和碘反应生成碘化亚铁,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Fe+I2FeI2,选项C错误;
D.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生成碳酸钙和次氯酸,少量二氧化硫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生成亚硫酸钙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氧化亚硫酸钙为硫酸钙,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13.D
【详解】①明矾和FeCl3净水,利用Al3+、Fe3+水解成氢氧化铝胶体和氢氧化铁胶体,吸附水中悬浮固体小颗粒达到净水的目的,与盐类水解有关,故①正确;②FeCl3在水溶液中发生Fe3++3H2OFe(OH)3+3H+,为了抑制FeCl3的水解,需要加入少量的盐酸,与盐类水解有关,故②正确;③AlCl3的水溶液中存在:Al3++3H2OAl(OH)3+3H+,为了抑制Al3+的水解,因此需要把AlCl3先溶解在盐酸中,然后再加水稀释到需要的浓度,与盐类水解有关,故③正确;④NH4Cl溶液中存在NH4++H2ONH3·H2O+H+,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因此可以作焊接的除锈剂,与盐类水解有关,故④正确;⑤Na2SiO3溶液存在SiO32-+H2OHSiO3-+OH-,硅酸钠溶液显碱性,与SiO2发生反应,因此盛放硅酸钠溶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不能用橡胶塞,硅酸钠溶液显碱性,与盐类水解有关,故⑤正确;⑥两者发生双水解,产生氢氧化铝和CO2,与盐类水解有关,故⑥正确;⑦NH4Cl、AlCl3属于强酸弱碱盐,NH4+、Al3+水解造成溶液显酸性,H+与Mg反应生成H2,因此与盐类水解有关,故⑦正确;⑧草木灰的成分是K2CO3,其水溶液显碱性,铵态氮肥的水溶液显酸性,两者混合使用发生双水解反应,降低铵态氮肥的肥效,因此与盐类水解有关,故⑧正确;⑨AlCl3的水溶液中存在:Al3++3H2OAl(OH)3+3H+,盐类水解是吸热反应,加热促进水解以及HCl的挥发,加热蒸干氯化铝得到氢氧化铝固体,因此与盐类水解有关,故⑨正确;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
14.D
【详解】A.已知的,a点pH=1.3,则溶液中c(H+)=10-1.3mol/L,的一级电离平衡常数为:Ka1==10-1.3,所以c(H+)=Ka1,表明溶液中,故A正确;
B.b点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20mL,此时反应恰好产生NaHC2O4,的水解常数为,电离常数为,则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b点:,故B正确;
C.d点V(NaOH)=40mL,恰好反应生成Na2C2O4,b点到d点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故C正确;
D.d点溶液中,溶液总体积约为60ml,根据物料守恒可知未发生改变,但是总体积增大,则减小,所以,故D错误;
故选:D。
15.(1)BD
(2)
(3) +6
(4) 硫氰化钾 Fe3++3SCN- Fe(SCN)3. AC
(5)3
【分析】(1)
A.铜丝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并不是非电解质,A错误;
B.烧碱是氢氧化钠为化合物,在水中完全电离为离子,属于电解质,B正确;
C.盐酸为氯化氢气体水溶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并不是非电解质,C错误;
D.BaSO4为化合物,溶解部分在水中完全电离为离子,属于电解质,D正确;
E.水玻璃为硅酸钠的水溶液,为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E错误;
故选BD。
(2)
K2Cr2O7与浓盐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2、氯化钾、氯化铬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C1-+14H+ =2Cr3++3Cl2↑+7H2O,Cr元素的化合价从+6价降到+3价,2个原子变化,转移电子数目为6e-,C1的化合价-1升高到0价,6个原子变化转移6e-;
(3)
K2FeO4铁元素化合价+6价,用Fe (OH) 3与KCI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制取K2FeO4,铁元素化合价+3价变化为+6价,氯元素化合价+1价变化- 1价,电子转移总数6e-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 (OH) 3+3ClO- +40H- =2+3Cl-+5H2O;
(4)
常用硫氰化钾溶液检验三价铁显红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SCN-=Fe(SCN)3;用FeCl3溶液来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铜,反应所得的溶液中含有铁离子、铜离子和亚铁离子,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锌先和铁离子反应,再和铜离子之间反应;
A.无固体剩余,说明加入的锌完全反应,金属锌的量较少,溶液中可能含有Fe3+、Cu2+、Fe2+、Zn2+四种离子,故A正确;
B.若溶液中有Cu2+ ,加入的锌量可能只与Fe3+反应,也可能与Fe3+反应,剩余部分与Cu2+反应生成铜,所以可能有固体Cu析出,故B错误;
C.若有固体存在,锌先和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再是锌和铜离子之间反应,所以一定有反应Zn+Cu2+=Cu+Zn2+发生,故C正确;
D.当加入的锌较少时,只发生Fe+2Fe3+=3Fe2+时, 不会有铜析出,但是加入的金属锌较多,则会析出金属铜,故D错误;
故选AC。
(5)
n(Cl-) =n(H+) =n( OH- ) =0.0250L×0.40mol/L=0.010 mol ,则=0.010mol
解得x=3
16. 4CuCl + O2+ 8H2O=2Cu2(OH)2Cl2·3H2O Fe2+ Cu2 (OH)3Cl·H2O
【分析】(1)①方法1: 45 ~ 50℃时,CuCl与水、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Cu2(OH)2Cl2·3H2O;②铜化合价升高,则M化合价降低,应为Fe3+变为Fe2+。
(2)先计算n(Cl-),再计算n(Cu2+),得出n(Cu2+) 、n(Cl-)比例关系,再根据物质化合价代数和为0,再求出摩尔质量,最终得到样品的化学式。
【详解】(1)①方法1: 45 ~ 50℃时,向CuCl悬浊液中持续通入空气得到Cu2(OH)2Cl2·3H2O,CuCl与水、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Cu2(OH)2Cl2·3H2O,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CuCl + O2+ 8H2O = 2Cu2(OH)2Cl2·3H2O;故答案为:4CuCl + O2+ 8H2O = 2Cu2(OH)2Cl2·3H2O;
②铜化合价升高,则M化合价降低,应为Fe3+变为Fe2+,M'的化学式为Fe2+;故答案为:Fe2+;
(2)①称取样品2.2320 g,用少量稀HNO3溶解后配成100.00 mL溶液A,消耗氢氧根;②取25. 00 mL溶液A,加入足量AgNO3溶液,得AgCl 0. 3444 g,则n(Cl-)= n(AgCl),其物质的量;③另取25. 00 mL溶液A,调节pH 4 ~ 5,用浓度为0.08000 mol·L-1的EDTA(Na2H2Y·2H2O)标准溶液滴定Cu2+ (离子方程式为Cu2++ H2Y2-=CuY2-+2H+),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60.00 mL,则n(Cu2+)= 0.08000 mol·L-1×0.06L = 0.0048mol,n(Cu2+):n(Cl-) = 0.0048mol:0.0024mol = 2:1,Cu2(OH)bCl·xH2O,即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得出Cu2(OH)3Cl·xH2O,其摩尔质量,64×2 + 17×3 + 35.5 + 18x = 232.5,解得x = 1,因此该样品的化学式Cu2 (OH)3Cl·H2O,故答案为:Cu2 (OH)3Cl·H2O。
17.(1)1
(2)b>a= c
(3) 10-30.2 A Cl2+2Fe2+= 2Cl- +2Fe3+ c
(4)c(HSO)> c(SO)> c(OH-)
【详解】(1)常温下,取硫酸溶液,稀释到,稀释前后硫酸物质的量不变,则稀释后c(H2SO4)=, c(H+)=0.1mol/L,稀释后溶液的1。
(2)①若将的盐酸与浓度为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氯化铵,氯化铵水解,溶液呈酸性;将的盐酸与浓度为的氨水混合,溶液均呈中性,则a②若将的盐酸与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溶质为氯化钡,氯化钡不水解,溶液呈中性,将的盐酸与的氢氧化钡溶液cL混合,溶液呈中性,则a=c;则a、b、c之间由大到小的关系是b>a=c。
(3)①由图可知,当pH=5.6时,c(Cr3+)=,的溶度积的值为。A点c(Fe3+)×c3(OH-)②欲除去工业废水中的铁离子,应先向废水中加入氯水,其目的是把Fe2+氧化为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 2Cl- +2Fe3+,根据图像,为使Fe3+完全沉淀而Cr3+不沉淀,应控制范围,选c。
(4)根据表格数据,溶液呈酸性,电离大于水解,常温下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HSO)> c(SO)> c(OH-)。
18.(1) 第三周期第ⅣA族 极性共价键
(2)SiO2+2OH-=SiO+H2O
(3)SiO2+4HF=SiF4↑+2H2O
(4) CO H2和HCl
【详解】(1)Si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ⅣA族;在SiO2中,硅原子和氧原子以极性共价键连接形成立体网状结构,所以SiO2硬度大。
(2)硅酸钠可由SiO2溶解在NaOH溶液中反应来制备,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O2+2OH-=SiO+H2O。
(3)HF溶液可与SiO2反应生成SiF4和H2O,方程式为SiO2+4HF=SiF4↑+2H2O。
(4)反应①为SiO2+2CSi+2CO↑,可知X为CO气体,由生产高纯硅的流程示意图可知,H2和HCI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所以可重复利用的物质是H2和HCl。
19.(1) < a>b>c CN-+ CO2+ H2O = HCN+ HCO HCOO-+ H2OHCOOH+OH- 1.77×105
(2) 5.2×10-5 23.6
【详解】(1)①CN-的水解常数是,HCO的水解常数是,CN-水解程度大于HCO,0.1 mol/L NaCN溶液和0.1mol/L NaHCO3溶液中,c(CN-)②常温下,电离常数Ka (HCOOH)> Ka (HCN)> Ka2 (H2CO3),所以水解程度HCOONaNaCN>Na2CO3。
③电离常数Ka1 (H2CO3)>Ka (HCN)> Ka2 (H2CO3),将少量CO2通入NaCN溶液生成HCN和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N-+ CO2+ H2O = HCN+ HCO。
④室温下,一定浓度的HCOONa溶液pH =9,HCOO-水解溶液呈碱性,离子方程式为HCOO-+ H2OHCOOH+OH-,溶液中,1.77×105。
(2)①现将浓度为2×10-4mol/L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设生成BaCO3沉淀所需BaCl2溶液浓度为xmol/L;,x>5.2×10-5,生成BaCO3沉淀所需BaCl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5.2×10-5mol/L;
②向含有BaSO4固体的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当有BaCO3沉淀生成时,溶液中23.6。
20.ABCDEF
【详解】A.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会发生简单的复分解反应,A错误;
B.用惰性材料为电极电解MgCl2溶液,阳极反应为2Cl--2e-=Cl2↑,阴极反应为2H2O+2e-+Mg2+=Mg(OH)2↓+H2↑,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2++2Cl-+2H2OMg(OH)2↓+H2↑+Cl2↑,B错误;
C.由于Fe3+能催化H2O2的分解,所以向H2O2溶液中滴加少量FeCl3发生的反应为2H2O2O2↑+2H2O,C错误;
D.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将亚铁氧化成铁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FeO+10H++NO=3Fe3++NO↑+5H2O,D错误;
E.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Fe2+和H2S氧化,E错误;
F.用稀硫酸除去Cu中的Fe2O3杂质时,Fe2O3+6H+=2Fe3++3H2O,生成的铁离子能够溶解铜,F错误;
故答案为ABCDEF。
21.(1) 第三周期第ⅤA族
(2) 2.5 1 正盐
(3) > <
【详解】(1)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VA族,AlP与反应除了生成气体,另一种产物的化学式是。
(2)①由流程图可知白磷和烧碱溶液反应生成和,产物中H原子个数比O原子个数多,因此反应物中除、NaOH外还应有参与,据此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1mol与烧碱溶液发生反应,生成1mol和3mol,3mol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3mol,3mol再发生分解反应,生成1.5mol,所以整个工业流程中共生成2.5mol。
③根据亚磷酸的结构式以及电离的数目,可推知次磷酸分子中含有1个“”键,因此属于正盐。
(3)根据常温下,的溶液的pH为2可知,为弱酸。
①溶液中,水解,溶液呈碱性,pH>7。
②根据电荷守恒得,用甲基橙作指示剂达到滴定终点时,溶液呈酸性,故。
22.(1)CaSO3
(2) 4+6NO5N2+6H2O 3:2
(3) SO2+ClO﹣+H2O═SO+Cl﹣+2H+ S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NO;SO2在溶液中的还原性强于NO;SO2与NaClO溶液的反应速率大于NO(写出1种即可)
【详解】(1)采用石灰乳脱除,化学方程式是Ca(OH)2+SO2=CaSO3+H2O,脱除后的主要产物是CaSO3。
(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选取还原剂将烟气中的NO进行无害化处理。还原NO生成氮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6NO5N2+6H2O;该反应中中N元素化合价上升,是还原剂,NO中N元素化合价下降,NO为氧化剂,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2;
(3)①NaClO溶液吸收烟气中SO2,NaClO溶液吸收烟气中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氯化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O2+ClO﹣+H2O═SO+Cl﹣+2H+;
②一定时间内,温度对硫、硝脱除率的影响曲线中,SO2的脱除率高于NO,可能的原因是:S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NO;SO2在溶液中的还原性强于NO;SO2与NaClO溶液的反应速率大于NO。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