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5.5《病毒》(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5.5《病毒》(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7-05 18:52:13

文档简介

《病毒》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五章《病毒》,本章独立成节,突显出其在教材中的重要性。病毒虽然微小,但它也属于生物的范畴,故归在第五单元中。现在由于病毒性疾病越来越多,学生对病毒的名称并不陌生,也可以大致对病毒性疾病加以区别,这样看来本节内容与实际结合比较紧密,学生普遍有些认知。在教材开始,以艾滋病病毒与细胞的电镜照片做为引入,使学生先从视觉方面对病毒的大小形态有了初步了解,激发起学生探知的兴趣,接下来再以文字介绍和图片资料帮助学生学习病毒的种类、结构及繁殖等内容,符合学生理解、接受的规律。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⑵列举几种与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病毒。
⑶关注病毒与生物圈中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类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收集资料、集体讨论交流的方式,于探究中获得知识。学生学习时要由形态到结构,由结构到生理的顺序,使知识由易到难,逐层深入,形成严密的思维能力。并且注意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形成正确而深刻的概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与病毒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有效预防病毒的积极生活态度。
(三)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2. 教学难点
病毒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方法
(一)学情分析
1.从学生知识结构来看,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累积了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并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因此,本节内容主要以介绍为主,同学们对于病毒性疾病多少有些耳闻,如病毒性感冒对人体造成的不适也有切身体会,所以对于病毒的结构和繁殖等内容应该比较渴求。在课堂教学中,应联系实际,通过图片、视频资料等使他们对微观世界得到更好的理解。
2.从学生学习方法来看,初中学生思维方式比较偏感性直观,有利于对病毒形态、种类、与人类关系的学习,符合本节课的教学要求。
3. 从学生学习能力来看,初中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要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就要求努力做到分层推进,分类施教。
4. 从学生心理特点来看,八年级学生注意力还难以长时间保持高度专注,相对比较好动,学习状态往往和兴趣有密切的联系。
(二)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资源等进行直观演示,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通过探究活动的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在观看视频流感病毒侵染细菌过程的基础上,自己动手描绘出侵染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理解能力.
3.小组学习法: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信息技术使用说明
多媒体使用:课件(PPT),相关视频。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多媒体使用
一、科学导入
请学生小组展示课前收集的关于今年12月1日北京发布的关于艾滋病流行趋势的报告。
【提问】:引起艾滋病的元凶是什么?
【提问】:你对艾滋病还有哪些了解?
相关小组展示调查报告。
学生思考并回答:艾滋病病毒。
学生思考并回答: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P1—P3
二、引领探究
一.病毒的发现.
1.实验过程
教师:人类在很长时间内都认为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唯一基本单位,没有细胞也就没有生物。直到19世纪,科学家才发现自然界中还存在着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那就是病毒。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病毒是怎样发现的?
教师请同学讲述。
提问:最早发现病毒的哪位科学家?
2.病毒特征.
请学生阅读教材“想一想,议一议”的素材,
提问:
⑴病毒和细胞在形态大小方面有什么不同?
⑵根据病毒与细胞在形态大小上的差异,你能推测出病毒的结构与细胞有什么不同呢?
种类:
教师:多媒体展示9种疾病,找出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脊髓灰质炎、艾滋病、流感、扁桃体炎、丹毒、烟草花叶病、霍乱、萝卜花叶病、蛔虫病)
提问:
这些病毒性疾病我可以分为两大类,如何给它们分类?
简单介绍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并引出细菌病毒的概念。
3.病毒的结构和繁殖.
⑴结构:
教师呈现教材中三种病毒的结构图,让学生找出共同点,归纳病毒的结构特点.
提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那它为什么还属于生物呢?
⑵生活和繁殖:
病毒结构如此简单,它怎样维持自己的生命呢?
播放流感病毒侵染细胞的动画。
将学生分组,每组分发一张白纸,请同学根据观看视频的结果描绘侵染过程。
展示图片,介绍噬菌体的生活和繁殖过程.
教师总结过程:着附→注入遗传物质→复制→释放。
提问:那被侵染的细胞会怎么样呢?
4.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⑴请同学课上阅读课文,从致病、防病、治病三方面去了解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⑵教师展示几种对人类造成巨大危害的疾病图片:非典、艾滋病、狂犬病和手足口病等。
⑵教师:看完这几种可怕的疾病,大家对病毒性疾病有什么感受呢?
教师:人类在与有害病毒的斗争中,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有哪些成果.
教师: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杀虫剂可有效控制棉铃虫害的大规模发生.
阅读教材、结合教材内容自己叙述。
回答:俄国科学家伊万诺夫斯基。
回答:
⑴病毒比细胞小得多,只能用纳米表示它们的大小。
在教师引导下;
⑵病毒可能不具有细胞结构。(病毒的大小容不下细胞器和细胞核等结构)
观察,思考,回答,订正:
(脊髓灰质炎、艾滋病、流感、烟草花叶病、萝卜花叶病)。
阅读教材,交流。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
学生观看书P91病毒结构示意图。
观察图片,得出结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保护作用)和遗传物质(决定着病毒的生命活动和遗传性).
回顾生物的基本特征,展开联想,病毒能生活和繁殖,所以属于生物.
展开联想.理解病毒独特的生活方式──在活细胞内寄生.
观看动画,感受病毒的繁殖过程。
以组为单位,描绘侵染过程。
描述病毒繁殖过程.
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出新的病毒,这是它的繁殖方式.
学生结合过程,理解这几个字的含义。
学生观看动画、回答:
会裂解、会死亡、会消失.
阅读课文、观看图片。
观看图片,感受危害。
回答:要提早预防,增强体质,立志战胜病毒等.
阅读教材,回答:
疫苗(乙肝疫苗、流感疫苗).
病毒杀虫剂.
③病毒能够携带人类选定的基因用于基因工程,实现转基因操作和基因治疗的目的.
通过引言,激发兴趣,了解在自然界中还存在着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通过科学史教育,使学生初步了解病毒的发现过程,并认同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
训练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能力。
使学生对之前学到的有关细菌的知识进行回忆,并对病毒性疾病有了初步的了解。
初步了解生物分类。
培养学生分析图片、总结归纳的能力.
以新带旧,尝试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语言描述的能力.播放动画使微观世界更加直观、生动,利于深入理解病毒的侵染原理.
请同学将观看视频的结果加上自己的想象描绘出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也能使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掌握状况。
了解影响较大的病毒性疾病.深入了解病毒的危害.
换角度认识病毒的可控性及预防方法,培养辨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使同学们对科技前沿有所了解.
P4—P5
P6—P7
P8
P9
P10-P13
P14
流感病毒侵染大肠杆菌视频。
P15
P16
P17-P20
P21-P22
三、归纳总结
教师:
1.病毒的种类.
2.病毒的结构.
3.病毒的生活和繁殖.
回答:
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
蛋白质外壳+遗传物质.
在活细胞内寄生.
梳理、归纳,突出重难点.
四、训练反馈
1.书P92练习.
2.练习册.
请同学查阅资料:?朊病毒─疯牛病.

学习没有结束,课后继续探究.
P23-P24
课件24张PPT。病毒第五章:病毒 北 京 防 艾 形 式 艾滋病可以称为“不治之症”,近年来,艾滋病感染人数逐渐增多。12月1日是世界第27个艾滋病日。据北京市卫生计生委通报,今年1-10月,全市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2932例,较去年同期增长了21.3%。另外,全市今年前10个月报告学生感染者已超过100例。 导致人类患艾滋病的是艾滋病病毒,它对人类带来的危害是致命的.过滤一、病毒的发现
1. 伊万诺夫斯基的实验过程:
科学探究烟草花叶病毒
2.特征
微小,电子显微镜观察 大约10亿个细菌 = 一颗小米粒大

大约3万个病毒 = 一个细菌大
一个病毒的大小约为10-300纳米
(1纳米=一百万分之一毫米)思考:真核细胞内具有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还有细胞核病毒的大小能够容纳得下这些细胞结构吗?
生活方式:营寄生生活T4噬菌体大肠杆菌以下给出几种疾病,找出由病毒引起的疾病:脊髓灰质炎扁桃体炎霍乱艾滋病丹毒萝卜花叶病流感烟草花叶病蛔虫病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 动物病毒: 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细菌病毒:噬菌体按寄生生物来分:二﹑病毒的种类 1. 这些病毒这么小,那么它们由哪些结构构成的呢?
2. 它们是怎样繁殖的呢?
3. 病毒是怎样侵染其他细胞的呢?思考:三、病毒的结构和繁殖1.病毒的结构
病毒的结构模式图蛋白质外壳内部的遗传物质
(DNA或RNA)2. 病毒的繁殖病毒无细胞结构比较看看:繁殖:用自己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过程:着附注入遗传物质复制释放 病毒是生物还是非生物呢?无细胞结构符合生物的特征17四. 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致病治病防病SARS病毒非典在30个国家和地区
造成8000多病例和900多人死亡。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被称为“世纪瘟疫”狂犬病




炎1.人们用接种牛痘疫苗的方法,预防由天花病毒引起的天花,已经使这种病在世界范围内消失。
2.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在我国由于口服疫苗的的普遍使用,已经得到控制。疫苗就是经过人工处理的减毒的或无毒的病毒。 3.口蹄疫、禽流感等动物病毒病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的方法进行治疗。
4.科学家能够让某些病毒携带动植物或微生物的某些基因进入正常细胞,来达到转基因或基因治疗目的。
练一练1. 判断:⑴ 病毒的个体很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⑵ 病毒能引起人和动植物的多种疾病,所以病毒对人类只有害处。⑶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Χ ) 2.烧伤病人容易感染绿脓杆菌,引起化脓性感染。
由于绿脓杆菌对许多抗生素和化学药品具有较强
的抵抗力,所以感染不容易控制,患者常常继发
败血病。用已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绿脓杆菌属于哪一类生物( )
A.细菌 B.真菌 C.病毒 D.霉菌
(2)用什么办法治疗化脓性感染效果好为什么?用绿脓杆菌噬菌体效果好。因为绿脓杆菌噬菌体可以消
灭绿脓杆菌,并且对人体没有危害。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