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2.1大洲与大洋

文档属性

名称 七上2.1大洲与大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07-05 17:22:00

文档简介

七大洲和四大洋
科目: 地理
教学对象: 七年级学生
课时: 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题来自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教材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第二课时。依据课标的要求,本节学习内容使学生认识全球的海陆面貌。本节内容主要是介绍了世界的海陆分布。从传统意义上讲,全书从本节开始进入了世界地理内容的教学。本节课具体深入,层层展开,重点说明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特点,包括各大洲、大洋的位置和分界、形状和轮廓、面积和大小。结合一系列的读图训练,使学生对全球海陆分布有一个即完整又具体的认识。七大洲和四大洋的知识,既是世界地理教学的重要基础知识,又是学生学习世界地理所必需的准备知识,特别是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分布特点,是学生建立全球海陆空接分布构架的基础,所以是很重要的种地那知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及大洋、海和海峡。(2)在世界地图上说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四大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判读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培养用地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地理奥秘的精神。通过培养读图用图的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我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和多年的教学经验了解初一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都有很高的好奇心,对所学地理知识充满学习热情,但是他们学习上有酷有困难,地理对初一学生来说是一门新的学科 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学,不向学语文数学那样熟悉,初中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比较低。学生在运用地图上能力正在形成期,在运用地图解决问题的技巧还有待培养,对学科只是有兴趣但是探究精神是有待激发和培养的。学生的学习风格是活波好动的,是急于看到学习成果的,是希望得到老师和同学肯定的,所以本节课针对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策略就是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设计本课基本是通过各种方式的读图用图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一系列的活动采取游戏、小组合作完成等方式,加上讨论这些策略。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1.利用地图说明全球海陆分布特点,记住海洋面积比例。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样、海和海峡。 3.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海廓和分布特征。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4.通过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形式进行科学史的教育科学兴趣和探究精(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杨利伟太空录像,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到底是如何分布的呢?引导学生自己看图说明。
读图,根据学生自己的经验,说出不同景观的名称,
让有兴趣的同学创作一幅多种海陆分布形式的平面图,以激发创新思维。
此图以景观素描图的形式直观地解读了大陆、半岛、岛屿、海洋、海峡等概念,以及它们的相互位置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图2.6,通过地图判读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培养用地图的能力。
学生说明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了解七大洲的轮廓位置,使形象记忆与意义记忆结合,以加深印象。观察图,理解“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分隔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的涵义。
了解七大洲的轮廓位置,使形象记忆与意义记忆结合,以加深印象。
认识七大洲、四大洋位置的连续活动。
让学生四大洲七大洋“排好队”,即熟悉它们的绝对位置。
2.给七大洲四大洋“定好位”,即以赤道为“基准’,确定它们的绝对位置。
进一步掌握本节的重难点知识
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各大洲的轮廓和分布特点,南北对称的特点。
让学生用几何图形来说明,同时将它们按面积大小进行排序:用几何图形图中数据为约说。
深入掌握本节的重难点知识,主要是让学生能认识到其大致大小即可。
帮助学生绘制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轮廓图。
绘制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轮廓图
引导学生抓住几条关键控制线与有关的相对位置关系,以检验对本节内容的掌握。
总结:本节重点了解海陆分布情况,大洲大洋名称、位置,及分布特点。请同学们课后思考:七大洲和四大洋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吗?大家可以预习下一颗找到答案。

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
-?
课件18张PPT。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利用重要经纬线给大洲、大洋定位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学会运用板块学说解释地理现象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世界海陆面积比较从图上你能读出什么重要的地理信息?仔细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①世界海陆分布很     。
②陆地集中分布在 半球,海洋大多分布在 半球。
③北极周围是一片     ,南极周围却是一块     。 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北南海洋陆地快速读图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大洲: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大洋: A B C D北美洲 南美洲 非洲 欧洲 亚洲 大洋洲 南极洲 北冰洋 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找邻居————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例一: 洲 洲
亚洲

洲 例二:___洲 ____洲

太平洋
____洲
____洲
____洲 运用经纬网确定位置纬线:赤道——0°
南北回归线——23.5°S;23.5°N
南北极圈——66.5°S;66.5°N经线:本初子午线——0°;180°
东西半球分界线—160°E、20°W学以致用一、分别填写出穿过下列大洲的重要经纬线的度数66.5°S学以致用二、请你迅速判出下列各点分别位于哪个大洲23.5°N
120°EA0°66.5°N
B亚洲欧洲大洋洲学以致用三、关于P区域所在大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P区域位于欧洲
B、P区域位于非洲
C、P区域位于南美洲
D、P区域位于北美洲B大 洲 分 界 线①亚欧分界线:___山、___河、_海、____山、_海、___海峡。
②亚非分界线: 运河。
苏伊士③南北美洲分界线: 运河。
④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 海峡。
⑤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海峡。
⑥南美洲与南极洲的分界线: 海峡。 大 洲 分 界 线巴拿马白令直布罗陀德雷克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人类的活动大陆漂移假说板块学说(1)主要内容:①由 大板块组成;②板块是不断
的。③板块交界处地壳 ,多 、 。板块构造学说:(1)日本地震频繁,近百年来,五级以上的地震发生了100多次。
用板块学说解释地理现象。小试身手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地中海—喜马拉雅
火山地震带
(2)现代测量表明,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用板块学说解释地理现象。小试身手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两条巨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
山系科迪勒拉山系判断下列地点中多火山、地震现象的是谁?请用板块学说解释原因。拓展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强化利用重要经纬线给大洲、大洋定位,整合地理知识的意识。
学会运用板块学说解释地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