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一专题5景泰蓝的制作 课件(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一专题5景泰蓝的制作 课件(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06 06:04:17

文档简介

课件25张PPT。叶圣陶景泰蓝的制作瓷 器景泰蓝解题景泰蓝: 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我国特种工艺品之一, 最早产于元朝时的古老京都,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用红铜做成器物的胎,把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在铜胎上,填上珐琅(fà láng)彩釉(yòu),然后烧成。因这种制品是明朝景泰年间十五世纪中叶在北京开始大量制造流行,珐琅(fà láng)彩釉(yòu)多用蓝色,故得名。
珐琅(fàláng):某些矿物质原料烧成的像釉子的物质,多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表面。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1894年生,江苏苏州市人。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和教育家。解放前曾担任过小学、中学和大学教师,当过编辑。二十年代初与茅盾、郑振铎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解放后,曾任全国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现任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作者介绍其创作涉及童话、散文、小说等领域,而且发表了多篇指导语文教学的文章,对语文教学和教材的规范化有独特的贡献。他写作态度严肃认真、风格朴素自然、语言洗练优美,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散文集《小记十篇》,短篇小说《潘先生在难中》、《一篇宣言》、《多收了三五斗》、《夜》。 《景泰蓝的制作》写于1955年3月22日。作者对手工业制品很感兴趣,曾经想写一组文章,把每种手工业品的制作过程记录下来,结果只写了两篇,即本文和《荣宝斋的彩色木刻画》。本文开头提到的“北京市手工业公司实验工厂”,当时位于崇文门外一条胡同的一所破旧的大四合院内。该厂设备非常简陋,几乎全部靠手工操作。背景字词铜器作(zuō) 作坊芨:(jí)
蘸:(zhàn) 铬:(gè)
硒:(xī) 拌和:(huò)
铁屑:(xiè),碎末
机械:(xiè) 文 章 结 构 层 次写作原委(1)制作过程(2~16)
操作特点(17)总起分说总结制作过程(2—3段)(10—13段)(14段)(15段)(16段)(4—9段)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景泰蓝的制作流程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举例说明制胎方法(尽打、接合、焊 )粘丝→烧焊→硫酸煮→清水洗磨色料→筛色料→填色料→三填三烧详写略写(剪、曲、夹、蘸、粘、焊、煮、洗 )(捣、研、筛、和、舀、填 )(放、送、烧、提) (金刚砂石水磨、磨刀石水磨、椴木碳水磨) 本文按照工艺流程顺序介绍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说明景泰蓝手工制作的繁复和精细,反映了制作工人手艺的精巧和这种工艺品的珍贵。课文小结作者为什么详写掐丝、点蓝这两道工序 (1)这两道工序最复杂,最精细,是决定景泰蓝制件的独特风格、它的珍贵之处的主要工序,也是决定景泰蓝质量的关键工序;不详细介绍就难以 突出景泰蓝制件品的特征和它特有的工艺过程。这两道工序是景泰蓝制作所特有的,不为人所熟知的。(2)而其他工序则不是景泰蓝制作所特有的,而且比较简单,所以写的比较简略。这两道工序最有特色,最能体现“繁复”、“精细”的特征,详写能突出景泰蓝特有的制作过程。常见说明方法1、下定义(定义说明)例: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 严格说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
的含义(内涵)及使用范围(外延)。2、作诠释/解释(诠释/解释说明)对事物作一般性解释、说明。例:掐丝就是拿扁铜丝粘在铜胎表面上。3、作比较(比较说明) 将一事物或事理与另一事物、事理进行比较,找出区别,突出某一事物的特征。 例:他们对于铜丝好像画家对于笔下的线条,可以随意驱遣,到处合适。4、打比方(比喻说明)借助比喻来说明事物、阐明事理。 例:许多水果样子十分古怪,有的壳上和着茸毛,有的果皮像是蛇皮。5、举例子(举例说明)选取有代表性的具体实例来说明事物。 例:至于方形或是长方形的东西,像果盒、烟卷盒之类……6、引用说明引用资料来充实说明的内容。例:群众把会发生声音的沙地称为“鸣沙”。7、列数字(数字说明)运用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阐释事理。例:波萝蜜一个可以重达六七十斤……8、画图表(图表说明) 用图画、照片、示意图或表格来说明事物
或事理。例:略重点段落分析(说明方法)①第二段解释说明(……为的……)举例说明(圆盘、花瓶、方形、长方形)②第四段诠释说明(第二步工作叫掐丝,粘在……)举例说明(譬如粘一棵柳树吧,……)比喻说明(每片叶子……括号)比较说明(简直是在刺绣,不过是绣在……)语言特点——本文的语言具有准确、平实、通俗、自然的特点1、使用术语——这篇文章遣词准确、造句严谨。
在介绍各道工序的时候,作者还运用“掐丝”“点蓝”“烧蓝”“打磨”等术语。这些术语的使用都是必要的和准确的。因为:
①、可以避免说外行话;
②、术语是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最能准确地概括某一道工序的特点和内容的语言,恰当使用术语,能够使说明的语言更精炼;
③、正因为术语能够准确而精当地概括那道工序的特点和内容,正确使用术语,能使文章眉目清楚,读者也容易把握这道工序的内容和特点。 2、本文的语言还具有平实、通俗、自然的特点写作特点 1、按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以先后顺序进行说明。 2、综合运用了下定义、诠释、举例、比喻、比较、列数字、分类等多种说明方法。 3、语言准确、通俗、平易、自然。课件18张PPT。叶圣陶景泰蓝的制作景泰蓝
 景泰蓝又名铜胎掐丝珐琅,中国特种手工艺品,最早产于元朝时的古老京都,盛行于明朝景泰年间(1450年-1456年),因其釉料颜色主要以蓝色(孔雀蓝和宝石蓝)为主,古称为景泰蓝。
珐琅(fàláng):某些矿物质原料烧成的像釉子的物质,多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表面。景泰蓝图示:八狮纹尊,明中期制品。该尊通体为浅蓝色珐琅地,颈部和腹部共饰掐丝八狮戏球纹及杂宝纹。缠枝莲纹象耳炉,元代。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釉质莹润,有的部分釉质呈玻璃般的透明状,珐琅色泽浑厚,富丽典雅,是一件高水平的元代掐丝珐琅作品。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元代。这是有史料记载最早的掐丝珐琅产品,元代的代表作,现藏于故宫。图案布局疏朗,掐丝线条奔放有力。珐琅质地细腻洁净,釉面光亮,有水晶般的透明感,尤其是葡萄紫、草绿、绛黄等几种颜色更为耀眼夺目。 缠枝莲纹碗,明万历年间精品。 叶圣陶
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江苏苏州人。创作涉及童话、散文、小说等领域。他写作态度严肃认真,风格朴素自然,语言洗练优美,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其代表作有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短篇小说:《夜》、《多收了三五斗》;长篇小说:《倪焕之》。 为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粘( )丝 铁砧( ) 缂( )丝椴(  )木 白芨(  )浆dù(  )金   shū(  )朗
péng(  )胀  zhàn(  )水钢笔Zhān zhēn kè duàn jī镀 疏 膨 蘸快速浏览全文,思考:
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分几步?是哪几步?注意衔接词(提示性词语)。“开头”、“第二步”、“轮到”、
“该说”、“就是”、 “还得” 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景泰蓝的制作流程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举例说明制胎方法(尽打、接合、焊 )粘丝→烧焊→硫酸煮→清水洗磨色料→筛色料→填色料→三填三烧详写略写(剪、曲、夹、蘸、粘、焊、煮、洗 )(捣、研、筛、和、舀、填 )(放、送、烧、提) (金刚砂石水磨、磨刀石水磨、椴木碳水磨) 作者为什么详写掐丝、点蓝这两道工序?(1)这两道工序是景泰蓝制作所特有的,不为人所熟知的。(2)这两道工序最复杂、精细,最能体现景泰蓝制作的精细、繁复、手工制作的特点。(3)这两道工序决定景泰蓝质量和成品风格的关键工序。4-9节,作者在介绍掐丝这道工序时抓住了哪一个特点?精细作者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说明?下定义:简要说明什么是掐丝。举例子:以柳树为例,具体说明掐丝的操作方法。打比方:像括号作比较:与刺绣比较,说明都是细致的工作。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可以互相补充和配合,完整具体而翔实的说明事物。作者在介绍掐丝时,插进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请找出来,并说明起作用。感叹这是一项精细的工作,肯定了景泰蓝手工工艺的价值。为什么粘在铜胎上的图画都是繁笔?1、铜丝在涂色料时,起了界限作用。2、铜胎和色料的膨胀率不同,色料的面积不能过大。3、在表面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禁得起打磨等外力。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第7节主要采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列数字、作比较《景泰蓝的制作》一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1.分类别:对景泰蓝的制作过程中的工序类别一一介绍。2.下定义:如说明“掐丝”3.举例子:如说明制胎4.打比方:如举柳树来说明掐丝时,作者说柳叶像一个左括号,一个右括号。5.作比较:如作者把掐丝和刺绣、缂丝、象牙雕刻作比较。6.列数字:如一个花瓶,掐丝要花四五十个工在语言上,这篇文章遣词准确、造句严谨。
1、文中恰当地运用了一些工艺术语,如“掐丝”、“点蓝”、“烧焊”、“打磨”、“镀金’’等,这些术语的运用,能使说明的语言更加准确、精练,也使读者容易把握某道工序的内容和特点。
2、文中还使用了一些科学术语,如“延展性”、“膨胀率”、“机械力”等。
3、文中还多处使用一些平实的口语,使介绍显得通俗朴实,好似作者在用白话式的语言解说,使读者有亲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