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2 济南的冬天
目录/CONTENTS
学习目标
1
Objectives
重点难点
2
Teaching important points
教学内容
3
Teaching Procedures
课后作业
4
Homework
学习目标
1. 通过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使学生了解济南冬天的气候特点和景色,培养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2. 培养学生对于描写性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文化地理知识的了解,拓宽视野,培养跨学科综合素养。
重点难点
1.培养学生对于描写性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 增强学生对文化地理知识的了解,拓宽视野,培养跨学科综合素养。
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
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
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
市贫民家庭。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
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初感济南冬天之美
文中选取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济南的冬天 分别突出了这些景物的什么特点
阳光朗照下的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城外的远山
水色
阳光朗照下的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城外的小山
水色
1.文中哪一个词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独具一格的风貌
温 晴
整体感知
2.课文主要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山景、水色
3.按描写的不同景物,给文章分段,归纳段意。
第1段: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
第2—5段: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1)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2)写雪后的山景。
3)城外远山。
第6段: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品析语言
1.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小摇篮”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一圈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体贴、慈祥。
2.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晒、睡、醒,烘托舒适温暖的环境。
3.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采用拟人手法,将小村庄人格化,形象生动地写出来济南小村庄的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4.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突出水的绿的特征。
5.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用比喻的手法,突出水清亮的特征。
6.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有的……有的……”更加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雪的覆盖不均和小山本色的若隐若现;并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色彩斑驳的山坡”比作“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生动形象地将山坡上斑驳的色彩和风儿吹动下的小山描绘地富有动感和美感,显得更加秀丽迷人,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7.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微黄”“忽然”“微微”这三个词的运用,可见作者遣词
造句十分精妙妥帖;并且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雪后日落
中的小山”比作“害羞的少女”生动形象地将山腰的薄雪在
夕阳下发生的变化细腻地描写出来,使小山显得格外情态可
掬,同时也隐含了作者对小山的喜爱之情。
写景抒情的特点
情景交融。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济南的冬天的写景艺术
紧紧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来写,使全文基调一致;
恰当地安排了景物的层次,使景物在读者眼前井然有序的出现;
映衬得法,使景物在互相映衬中形象更为鲜明;
虚实手法并用,使景物形似神传。
济南的冬天
总写
分述
山
水
冬天的济南
温晴(宝地)
板书设计
学了课文,请你回想下自己家乡的冬天有怎样的特点,仿写作文,字数500字左右。
随堂练习
下节课再见
The user can demonstrate on a projector or computer, or print the presentation and make it i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nto a film to be used in a wider 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