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核心素养目标
时空观念:知道马克思所处时代的特征和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知道马克思、恩格斯主要的革命活动路线。
历史解释: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形成顺应了时代需要,促进了时代发展。
史料实证:通过相关史料,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和《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及意义,学会从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家国情怀: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坚持真理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探索献身的高尚情操,学习巴黎公社的战斗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022课程标准:了解早期工人阶级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理解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意义;了解第一国际成立、巴黎公社,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导入新课
历史学家哈孟德夫妇说:“工业革命带来了物质力量的极大发展,也带来了物质力量相伴着的无穷机遇。……然而,这次变革并没有能建立起一个更幸福、更合理、更富有自尊心的社会,相反,工业革命使千百万群众身价倍落,而迅速发展出一种一切都为利润牺牲的城市生活方式。”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同时也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马克思墓志铭: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
材料一:工业革命前,人类的生产力每1000年才增长1倍,而英国在19世纪的100年中,GDP增长了约4倍。
——钱乘旦《英国工业革命中人文灾难及其解决》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材料一:棉织工厂都是大建筑,不过这样建造是为了容纳最大量的人。为要尽量利用一切地方,工厂建成几层,各层尽可能不高……空气中经常弥漫着混杂机油的棉尘……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蒋相洋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扼具下。动物机器……被紧紧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倦的钢铁机器上。
——《受雇于曼彻斯特棉纺织工厂的操作人员的精神和身体状况》(1832年)
材料三:1840年,利物浦上等阶级(贵族、自由职业者等等)的平均寿命是35岁,商人和光景较好的手工业者是22岁,工人、短工和一般雇佣劳动者只有15岁。——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材料四:1812年,1.2%最富有的人就取得35%的国民总收入。1867年,2%最富有的人所聚敛的财富占国民总收入的40%。
——郭家宏《19世纪上半期英国的贫宙差距问题及其化解策略》
工作环境差
工作强度大
平均寿命短
贫富差距大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日益突出。
19世纪初期的童工
以比利时为例,1842年一家棉纺厂雇佣的童工(5—9岁)比例是1%,1879年,童工人数涨为9%。年龄更大一些的童工(10—14岁),在1859年就达到了34%的比例。
有人曾说过,“欧洲工业时代的历史是一部牺牲童年的历史。”
英国历史学家汤普逊“对儿童如此规模和如此程度的剥削是我们历史上最可耻的事情之一。”
两则漫画的共同寓意是什么?
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压榨
工业革命
阶级关系的变革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社会矛盾日益突出
工人觉醒
残酷 剥削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法国里昂丝织工人的起义 (1831、1834)
英国宪章运动
(1836---1848)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1844)
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失败
为缓和社会矛盾,一些有识之士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的美妙设想,由于不切合实际,被称为“空想社会主义”。
圣西门主张实行实业制度。人人劳动没有失业,从而改善穷人的生活条件。他还认为应该由学者和实业家来管理社会。
傅立叶主张阶级调和与合作。人人都生活在被称为“法朗吉”的协作社里。协作社里的每个人都按照兴趣从事工作,产品平均分配或按劳分配。
欧文认为应通过教育使人们摆脱愚昧,正确认识人性和改造社会的好处,从而医治资本主义弊病,建立理想制度。他反对暴力和革命。
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企图用说服的方法,使资产阶级主动放弃资本主义制度。对未来提出许多美妙的天才设想。
思想基础: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
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研究目标是“富国”和“裕民”。其中,“裕民”是第一位的,没有民众的富裕,“国富”就成了无源之水。
适度提供工资水平利大于弊。……工资水平与国民财富的发展水平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也就是说,提高工资不仅同富国有内在的一致性,而且是裕民的应有之意。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国富论》)
人类历史发展基础的各个时代的生产关系。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剩余价值理论。
德国古典哲学(康德、黑格尔)
康德:人民对于国家最高统治只有服从的义务,没有反抗的权利,他强调道德自律,认为历史的进步取决于道德的完善。
黑格尔的辩证法认为整个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就是说,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变化着,发展着和改造着的。同时过程内部的矛盾是事物自身运动和发展的源泉。
德国古典哲学强调物质决定意识,其辩证法反映了英国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所引起的急剧的社会变化,但也表现了德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德国人,一位四海为家的开明律师。犹太家庭,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决心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大学毕业后,马克思被聘为《莱茵报》主编,但由于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这份报纸很快被查封了。从此开始了法国流浪生涯。因为宣传革命思想,马克思被普鲁士政府开除国籍,他不得不在欧洲各国过着流亡生活。马克思风趣地说自己是“世界公民”。
“千年第一思想家”
卡尔 马克思(1818—1883)
恩格斯,德国人。父亲是一个保守的资本家,但是,恩格斯从小却愿意接触工人,中学辍学,他就被迫到父亲在英国曼彻斯特的一家工厂工作。他利用这个机会了解工人的生活状况,这使他不但对工人们的贫困生活十分同情,而且产生了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使劳苦大众获得解放的思想。在马克思逝世后,帮助马克思完成了其未完成的著作,并且领导国际工人运动。
恩格斯(1820—1895)
1. 马恩简介
马克思为何能成为“马克思”
他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家,却债务缠,大半生穷困潦倒;他出身于中产阶级上层,却热情捍卫工人的权益。他一生清苦,颠沛流离。从来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活着的时候受到各国政府——无论是专制政府还是共和政府的驱逐。他忍受着一般人难以想象的贫困、疾病、丧子、亡妻、嫉恨、诽谤的折磨。尽管如此,他一生义无反顾地追求真理。——英国《焦点》月刊
马克思与恩格斯
马克思 恩格斯
家庭出生 1818年,德国,律师 1820,德国,资本家
专业及学习情况 法律,哲学博士,涉 猎广泛, 成绩优异,自学哲学, 语言、自然科学
理想和抱负 为人类工作 帮助劳动人民
相同点 勤奋好学,有大志、有抱负,均决心为 人类解放事业而斗争
一见不“钟情”,二见才“如故”;
朋友一生一起走
2.马恩的主要活动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
要整理马克思这样每一个字都贵似黄金的人所留下的手稿是需要花费不少劳动的。但是,我喜欢这种劳动,因为我又和我的老朋友在一起了。 ——恩格斯
我一生所做的都是我预定要做的事情——就是我演的只是配角——而且我想我还做得不错。——恩格斯
1818
马克思出生
1842
《莱茵报》主编,从事政治活动、抨击政府的反动统治
1844
在巴黎结识恩格斯,共同探讨工人运动、各种理论
1848
《共产党宣言》发表
1849
移居伦敦,撰写《资本论》
1883
马克思去世
1895
恩格斯去世
马克思主义诞生
1864
创立第一国际
1871
巴黎公社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长期革命实践活动。
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相会
恩格斯不仅成为马克思思想、事业上志同道合的战友,在经济上也给予马克思很多支持。
马克思、恩格斯同工人交谈
马克思在伦敦写成了《资本论》第一卷
英国古典
政治经济学
德国古典哲学
空想社会主义
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科学社会主义
批判继承
马克思主义
三大组成部分
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思想的精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2018年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
4.《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
(三)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的条件
社会经济条件:工业革命的发展造成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两极分化严重。
阶级条件: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工人阶级的解放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思想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并吸收包括空想社会主义在内的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二、共产党宣言
1836年,一部分德意志政治流亡者在巴黎组成正义者同盟。1847年受邀加入并按马、恩主张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广泛宣传了科学社会主义,为以后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培养了骨干。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共产主义者同盟代表大会
1 . 诞生标志
《共产党宣言》
第一版封面
①揭示规律:
人类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
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共产主义社会取代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②总结现状: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
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
肯定资产阶级的作用
2 . 主要内容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与意图。他们公开公布:他们的目的只能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工人阶级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他们相对日益贫困。“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做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
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共产党宣言》手稿,第一、二行字是燕妮的手迹
③提出方法:
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者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共产党宣言》
号召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用暴力方式革命
材料一:马克思和恩格斯以自己的宣言创造了一个时代。
——《斯大林全集》第1卷
材料二: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列宁选集》第1卷
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②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3 . 历史意义
知识拓展: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自发表以来已经有200多种文字的译本,传遍世界各个国家。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全译本问世,是中国最早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迄今已有至少12个独立完整的《共产党宣言》汉语译本。此外,还出版了多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译本以及盲文版。
《共产党宣言》既是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必读的经典,也是全人类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013年,《共产党宣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陈望道(1891-1977)
1920年9月
《共产党宣言》
中文首译本
1920年8月,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这是《共产党宣言》在中国出版的 第一个全译本,也是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国出版的第一个单行本。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是:《共产党宣言》,陈望道译,这是用中文出版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阶级斗争》,考茨基著;《社会主义史》,柯卡普著。”
《共产党宣言》在中国:
邓小平:“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
江泽民:“记得我再上海交大读书时,为避开敌人耳目,曾打着手电筒在晚上读《共产党宣言》。”
直击中考
1.(2023·黑龙江大庆·中考真题)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发表
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和平法令》的通过
2.(2023·内蒙古兴安盟·统考中考真题)《共产党宣言》指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以上材料( )
A.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 B.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终结
C.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促进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建立
A
C
三、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
1.第一国际的成立
(1)背景
①1857年爆发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社会矛盾激化;
②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864年9月28日,英、法、德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
(2)建立
第一国际成立后,在各国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为目标进行经济斗争。
第一国际存在期间,传播了科学社会主义,促进了工人运动的发展,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
(3)主要工作
(4)作用
(5)结局
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也是实际领袖。1871年,第一国际法国支部参加并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但是随着巴黎公社的失败,组织也日渐衰弱,1876年正式宣布解散。
2.巴黎公社
(1)背景:1870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社会矛盾激化。
1867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为实现德意志各邦的统一,称霸欧洲,向法国开刀。1870年7月19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对普鲁士宣战,普法战争爆发。9月2日,普军在色当一役中大败法军,俘虏拿破仑三世及元帅、将军、官兵共10.4万人。普法战争,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
(2)建立
1871.3.18爆发——3.28建立政权——5.28失败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巴黎公社,公社得到了第一国际的支持
巴黎公社成立大会
(3)巴黎公社的失败
1871年5月28日,资产阶级反动政府勾结普军联合反扑,公社失败。
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世界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时期”,大的政治环境不允许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存在下去
2、主观原因:无产阶级自身尚未完全成熟,虽能建立政权,却还缺乏巩固政权的经验。
3、客观原因:资产阶级敌对势力的强大
1871年5月21日至28日“五月流血周”。
只有200名战士守卫最后防线。27日下午,5000名敌人向墓地扑来,大部分公社战士壮烈牺牲,被俘战士全部被枪杀在墓地的一堵墙前。这堵墙后来被称为“公社社员墙”。到5月28日,公社战士终因寡不敌众,被梯也尔政府军镇压下去。
巴黎公社社员墙:纪念1871年至1872年间在这里死去的巴黎公社社员,这些人曾经为一个更公正的社会斗争过,并且拒绝向敌人投降。
拉雪兹公墓位于法国巴黎东部,占地44公顷。公墓划分为97个墓区,已经安葬了上百万人,是巴黎最大的公墓。12世纪时,拉雪兹公墓所占的土地是巴黎主教的领地,种着蔬菜、谷物和葡萄。1626年,耶稣会获得了这片土地的所有权,人们称其为“封闭的路易山”。1762年,耶稣会被解散,“路易山”也被拍卖。后来,号称“太阳王”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宠信的拉雪兹神父获得了这片地,人们便用他的名字称呼这块地。1804年5月1日,这块地正式改为墓地,5月21日对外开放。
在拉雪兹公墓安葬的名人有《国际歌》歌词的作者欧仁·鲍狄埃、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英国作家王尔德、美国舞蹈家邓肯、歌剧《卡门》的作者比才等。
《国际歌》(international)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得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欧仁·鲍狄埃是公社的领导人之一,在公社失败的悲痛日子里,以满腔热情写下了惊心动魄的诗篇《国际歌》。1888年,狄盖特为《国际歌》谱曲。
这首气壮山河的《国际歌》是一座以巴黎无产阶级鲜血谱写成的纪念碑。一个世纪以来,它以气势磅礴、雄伟庄严的旋律,把无产阶级革命真理传遍全球,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战歌。
欧仁 鲍狄埃
狄盖特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 1989年东欧剧变,红旗还能打多久?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思想
苏联解体
1.成功实践:
①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直击中考
1.(2023·山东聊城·统考中考真题)巴黎公社成立时,一位在巴黎的俄国人说:“破天荒第一次登上了政治舞台的不是沽名钓誉者,不是空谈者,而是劳动的人,真正来自人民的人。”这段话主要阐述了巴黎公社的( )
A.建立背景 B.政权性质 C.指导思想 D.运行机制
2.(2023·湖南张家界·统考中考真题)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1871年3月,法国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该政权是( )
A.巴黎公社 B.第一国际 C.苏维埃政府 D.共产国际
B
A
本课小结
工业革命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失 败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指导工人运动)
第一国际
巴黎公社运动
失 败
改变
社会结构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无产阶级政权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