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1-22 10:56:57

文档简介

高二地理期末答案
一、选择题(30x2)
1-5:BDABC 6-10:BABCC 11-15:ACDAB 16-20:ABCBC
21-25:CBBDA 26-30:BCBAB
二、综合题(4x10)
31.
(1)(3分)月牙泉位于古党河河道,受流水侵蚀作用强,地势较低;月牙泉位于两个洪积扇之间,受流水堆积作用,洪积扇地势不断增高,月牙泉地势相对较低;第四纪,该区域气候逐渐变干,风力侵蚀使月牙泉所在洼地不断变低。
(2)(4分)①地下水补给(1分)。
②山地冰川、积雪融水等汇入党河、西水沟,形成地表径流,两河在流经洪积扇时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地下径流在地势较低的洼地溢出,补给月牙泉。(3分)
(3)(3分)人口增长,生产生活用水增加,过量开采地下水;上游水利工程建设,补给水源减少;全球变暖,蒸发量加大。
32.
(1) (3分)热带草原气候;12月,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南(或南移),当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或对流旺盛),降水较多。
(2) (3分)非洲板块内部张裂,岩层断裂下陷形成地堑;地势低洼,积水成湖。理由:南北长,东西窄,水深较深,位于裂谷。
(3) (4分)降水差异:B地年降水量较A地多。(或A地年降水量较地B少)原因:B地纬度较低(或离赤道更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B地位于湖泊西侧,(东南)信风经湖泊增湿;受山地阻挡抬升,降水较多。
33.
(1) (3分)流量减少;含沙量下降;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2) (3分)上游修建有多个水库,泥沙大量沉积库区;上游沼泽广布,对水流起到过滤作用,导致下游河段泥沙来源减少。
(3) (4分)东部湖区盐度比西部高。原因:东部河流淡水(陆地径流)汇入少,西部河流淡水(陆地径流)汇入多;湖泊东西狭长,中部半岛阻隔,东西部湖水交换不畅。
34.
(1) (3分)7月份,气压带、风带北移,g、f两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大;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风,g、f两地位于海洋吹向陆地的西南风的迎风坡;沿岸受几内亚暖流影响,增温增湿作用明显。
(2) (4分)E线路沿途依次经过的自然景观是:热带雨林景观、热带草原景观、热带荒漠景观、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景观;
G线路沿途依次经过的自然景观是:热带草原景观、热带雨林景观。
(3) (3分)m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代表性植被为常绿硬叶林,叶片表面有蜡质,夏季可减少水分散失;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汛期出现在冬季。银川市兴庆区2023/2024学年度(上)高二期末考试
地 理 试 卷
一、选择题组(共30题,每题2分)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中国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98°E)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完成下面1~2小题。
1.神舟十七号点火发射时,酒泉当地时间是( )
A.12时42分 B.9时46分 C.9时56分 D.12时52分
2.神舟十七号进入预定轨道时,晨昏线的最接近图中的( )A.B.C.D.
下图为黄土高原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研究小组对该地沟谷进行调研,发现黄土下层含有大量的鹅卵石。据此完成下面3~4小题。
3.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砂岩、石灰岩中可能含有古生物化石 B.大理岩的形成与岩浆侵入无关
C.黄土沟谷是风力侵蚀作用的典型地貌 D.甲处为向斜山,乙处为背斜谷
4.根据鹅卵石的存在推测黄土层形成之前,当地景观为( )
A.大漠戈壁 B.水流潺潺 C.茫茫林海 D.广袤草原
太姥山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福鼎市,是一处以花岗岩峰林岩洞为特色,融山、海、川、岛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风景旅游胜地。下图为“太姥山花岗岩峰丛地貌景观图”和“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5~6小题。
5.组成太姥山峰丛地貌的岩石按成因属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6.太姥山花岗岩峰丛地貌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大致是( )
A.岩浆喷发—地壳抬升—变质作用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地壳抬升—岩浆侵入—外力作用 D.岩浆喷发—流水侵蚀—地壳抬升
2016年11月30日,我国的“二十四节气”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每个节气分别对应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位置。(下图)据此完成下面7~8小题。
7.某地在立秋日物影最短,该地( )
A.正午影子9个月朝北,3个月朝南 B.一年中有1次太阳直射现象
C.此日昼长约为9小时 D.此日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8.“虽非盛夏还伏虎,更有寒蝉唱不休”描述了( )
A.立夏节气,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云贵高原地区天气
B.立秋节气,反气旋控制的江淮地区天气
C.夏至节气,准静止锋控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天气
D.处暑节气,亚洲高压控制的华北地区天气
下图为某日20时地面天气图,读图,完成下面9~10小题。
9.图中( )
A.甲地盛行上升气流,阴雨连绵 B.乙地有暖锋过境,气温升高
C.丙地未来几日可能有霜冻现象 D.丁地受台风影响,为偏南风
10.丁地附近的天气系统( )
A.夏季生成于我国的黄海海面 B.气压最低值处的风速为最大
C.移动路径受副热带高压影响 D.水平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下图为“某半球锋面气旋图”,读图,完成下面11~12小题。
11.下列关于图中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天气系统位于南半球 B.图中锋面为暖锋
C.图中四点乙地气压最高 D.图中锋面由北向南移动
12.图中甲、乙、丙、丁四点,最有可能出现降雨天气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如图中的箭头表示气流运动方向。读图,完成下面13~14小题。
13.若该图为北半球三圈环流的一部分(不考虑海陆
因素影响),且甲地纬度较高,则( )
A.该环流圈为高纬环流
B.该环流圈为低纬环流
C.甲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甲、乙两地之间盛行东北风
14.若该图表示某月东亚季风环流,且甲地位于乙地的西部,则( )
A.甲地为高压中心 B.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C.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 D.甲、乙两地之间盛行东南风
读阿拉伯半岛地理位置示意图与沙特某地气候特征图,完成下面15~16小题。
15.根据气候特征图,分析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6.我国广东的纬度与沙特相当,但气候类型截然不同,引起两地气候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A.大气环流 B.地形地势 C.大洋环流 D.海陆位置
下图为“某地气温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17~18小题。
17.该气候类型( )
A.气温逐月升高 B.气温年较差较小 C.9~12月降水多 D.降水季节变化小
18.对该地各月降水量大小及其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9~12月降水少,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9~12月降水多,西风带控制
C.5~8月降水多,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D.5~8月降水少,东北信风控制
读图完成下面19~20小题。
19.下面的图a示意某区域略图,图b示意该区域甲河某处的剖面图。甲河主要的补给形式及出现最大汛期的时间分别是( )
A.冰雪融水补给、1月 B.大气降水补给、7月
C.地下水补给、4月 D.大气降水补给、1月
20.图b表示的水体之间相互补给的关系及时间是( )
A.河流补给地下水、1月 B.河流补给地下水、7月
C.地下水补给河流、1月 D.地下水补给河流、7月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德雷克海峡内的海冰进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冰退则相反。下图示意南太平洋附近海域。据此完成下面21~22小题。
21.德雷克海峡海冰较常年减少时( )
A.赤道向南极输送的热量增加 B.赤道附近海域东西温差增加
C.澳大利亚东岸地区降水减少 D.南美大陆西岸地区水温降低
22.关于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洋流①与寒流交汇处,海水搅动,形成渔场
B.洋流②流经沿岸地区,降温减湿,气候干燥
C.洋流③受离岸风影响,形成海雾,影响航行
D.洋流④流经沿岸地区,增温增湿,气候温暖
纳米布沙漠(如下图)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日出后沿岸海雾逐渐飘向内陆。据此完成下列23~24小题。
23.关于沿岸海雾浓重、多而不散,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热带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②呈上升气流,水汽凝结快
③沿岸暖流增湿明显 ④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日出后沿岸海雾向陆地方向漂移的主要原因是( )
A.空气对流运动 B.地面逆温现象影响
C.东南信风影响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风吹雪是一种由气流裹挟搬运分散的雪粒,并在弱风区不断堆积的现象,风吹雪的大小与气温、风速、地面粗糙程度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对交通运输会产生严重影响。图是日本北海道西海岸某风吹雪路段示意图。结合图文材料
完成下面25~26小题。
25.图中H指示牌箭头提示( )
A.路基位置
B.积雪路段
C.坡度较大
D.停车避险位置
26.行道树成排种植在临近路基(甲和乙)上,结果道路积雪严重,原因最可能是( )
A.行道树遮挡了阳光,路面积雪不易融化
B.行道树减缓了风速,雪粒在路面大量堆积
C.行道树上的大量积雪降落并堆积在道路上
D.行道树涵养水源,降雪较多
山地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雪线是永久积雪冰川的下界。读“安第斯山脉某段的植被垂直带示意图”,完成下面27~28小题。
27.依据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自然带A
最可能的是( )
A.热带草原带 B.针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 D.针阔混交林带
28 .关于该山地林线与雪线说法正确的
是( )
A.东坡与西坡相比,雪线更高、林线
更低
B.东坡比西坡雪线要低,原因是东坡
为信风的迎风坡,降水更丰富
C.东坡比西坡雪线要低,原因是东坡为信风的背风坡,降水更少
D.东坡比西坡林线更低,原因是东坡水热条件更差
植被碳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植物及凋落物中碳元素的重量。我国某河谷地区河流沿岸有成片耕地分布,随着海拔的升高其植被依次为灌丛、阔叶林、针叶林和草本。该河谷南、北两段的碳密度差异明显;在各类植被中,针叶林的碳密度最大。下图示意该河谷南、北两段不同海拔和不同坡向的碳密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29~30小题。
29.该河谷( )
A.相对高度北段大于南段 B.河流大致自南向北流
C.北段植被带谱数量较少 D.降水量由南向北减少
30.该河谷阴坡的植被碳密度高于阳坡。推测其原因主要是阴坡( )
A.气温较低,植株较为低矮 B.土壤较湿,针叶林分布广
C.降水较少,植物根系发达 D.日照较短,灌草生长较快
二、综合题(40分)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月牙泉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处在鸣沙山(第四纪以来气候逐渐变干,由风沙作用堆积而成)北麓,党河和西水沟两个洪积扇的交界处,以“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的奇观闻名中外。研究表明,月牙泉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相对周边较低的地形条件关系密切。近几十年来,月牙泉水位不断降低,面临消失的危险。下图示意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分布(图中右下角为月牙泉景观)。
(1)从外力作用角度推测月牙泉较周边地区地势低的原因。(3分)
(2)说出月牙泉的补给类型,并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其补给过程。(4分)
(3)简述近年来月牙泉水位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3分)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非洲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马拉维湖位于非洲东南部,湖泊南北长、东西窄,平均水深270多米,湖岸陡峭。左图为马拉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该国A地降水资料图。
(1)据材料信息,指出A地的气候类型并运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分析A地12月的降水特点。(3分)
(2)推测马拉维湖的形成过程,并说明判断理由。(3分)
(3)根据A、B两地的位置差异,推测A、B两地年降水量的差异,并从B地角度分析原因。(4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伊犁河发源于天山山脉,是一条国际性河流。雅马渡、卡普恰盖为伊犁河上、中、下游的分界。伊犁河上中游河道蜿蜒曲折,穿流在沼泽、湖泊较多的河谷中,自卡普恰盖以下,进入卡普恰盖峡谷,水流清澈,河水最后汇入巴尔喀什湖。下图为伊犁河—巴尔喀什湖流域示意图。
材料二:伊犁河谷主要位于我国新疆地区,被誉为“塞外江南”“西域湿岛”。巴尔喀什湖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湖泊中部半岛把湖面分成东、西两部分,由于特殊的地理形状,使得湖泊东半部仅有数条小河注入,而湖的西半部有水量较大的伊犁河注入,东、西湖区盐度差异很大,随着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巴尔喀什湖面积萎缩明显。
(1)说出伊犁河流经卡普恰盖水库后河流下游水文特征的变化。(3分)
(2)说明卡普恰盖以下河段水流清澈的主要原因。(3分)
(3)比较巴尔喀什湖东、西部湖区盐度高低,并说明原因。(4分)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某地理科考小组对某大洲的地理环境进行了科学考察,他们在图a所示的沿海地区选取了十二个点查阅相关资料,绘制了7月份的降水变化曲线,并选取了E和G两条线路进行气候和自然景观的考察。图b示意m地气温和降水量变化。
(1)据图a分析g、f两地降水比其他地方多的原因。(3分)
(2)说明该科考小组两条考察线路中沿途自然景观的变化。(4分)
(3)分析m地气候对当地植被和水文的影响。(3分)
答案第12页,共13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