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八年级下
学习目标
1
声情并茂读古诗
2
别出心裁品古诗
3
分门别类辑古诗
4
教学环节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
诗词是千年时光构建的家园,收藏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喜怒哀乐。蚱蜢舟都载不动的离乱之愁,白日放歌须纵酒的还乡之喜,磨损胸中万古刀的不平之怒,不思量、自难忘的悼念之哀,几处早莺争暖树的游春之乐,像一本本心灵相册,等待着我们去打开,去走进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精神世界。
情境导入
选择自己喜爱的古诗,理解诗意,体悟诗情,领会意境;能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握古诗节奏,声情并茂地熟读成诵。
借助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来表现对一首古诗的理解。
围绕所选主题选择恰当的古诗,并能有序、合理地辑录所选古诗。
学习目标
学习古诗离不开朗诵。选择一两首你喜爱的诗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古诗朗诵活动。
1.选定诗歌后,认真领会意境,揣摩语言,把握节奏。可以配上你喜爱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也可以自编音乐,声情并茂地朗诵。
声情并茂读古诗
活动一
2.一名同学朗诵时,其他同学可以担任评委,从读音、语调、表情、背景音乐与意境的配合等方面评判,选出优胜者。
3.小组内评选出的优胜者,可以推举为代表,到班里参加评比。班里的评比可以邀请老师担任评委,选出优胜者并予以奖励。
诗歌是四大文学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之一,是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它起源于劳动,由劳动者集体口头创作,并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后来才具有独立形式。我国古代称入乐的为歌,不入乐的为诗,现在所说的诗歌主要指诗。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我们发现诗不仅可以朗诵还可以吟唱。
诗与歌原为一体,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从《诗经》的雅乐范本、《楚辞》淳朴清新的地域民歌元素,到汉乐府叙事篇章中丰富多样的演唱、伴奏形式,再到唐诗中精雕细琢的音韵、结构特点,以及宋词曲牌中华丽绚烂的器乐化音乐语言的广泛应用、文体与曲体的高度统一等等,可以说,诗歌艺术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中最具传播效应的文化载体,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推动并引领着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发展潮流。
唱古诗
唱古诗一般有两种途径。
一是用今人为古诗谱的曲子。如《诗经》中的《关雎》、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岳飞的《满江红》等,今人都曾为它们谱过曲。
二是让一些现成曲谱与古诗“联姻”。这种方法便捷好用,饶有趣味。
几十年前,弘一法师(李叔同)那首著名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配的就是一支外国曲子。叶至善先生为150首古诗编配了曲调,比如用印尼民歌《划船歌》配《蒹葭》,用内蒙古民歌《嘎达梅林》配《敕勒歌》,用加拿大民歌《红河谷》配杜牧的《泊秦淮》,用俄罗斯民歌《纺织姑娘》配李之仪的《卜算子》,唱起来都别有韵味。
我国古代诗歌一向追求诗情画意,苏轼评价唐代王维的诗和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不仅是与绘画,诗歌与很多艺术形式都有相通之处。只要用心体会,便会发现,许多诗歌都可以借助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现。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种艺术形式,表现某一首古诗的内容。
别出心裁品古诗
活动二
1.艺术形式可以是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比如,可以将柳宗元的《江雪》画成一幅画或写成书法作品;可以为李清照的《渔家傲》谱曲,并根据音乐和词的意境编一段舞蹈;可以把《木兰诗》改编成一个剧本,摄制成短片或制作电脑动画;等等。
2.小组分工合作准备或排演,在班里集中展示。
3.小组推荐代表发言,谈本组的创作思路,以及对不同艺术形式表现效果的认识。
书法
绘画
《雪溪图》 唐 王维
画家笔下所展现的画面是:一场大雪之后,山野凝白,残柳参差,溪水滉滉映出一片寒意。数家农舍临水而筑,野渡无人,孤舟自横。整幅画面呈现出清幽孤寂,萧疏淡远的意境,很能引人入胜,这正是“画中有诗”的体现。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上面哪幅图符合你心中的《江雪》?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 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舞剧
以白居易传世名篇《长恨歌》为蓝本,改编为中国首部大型实景历史舞剧。
从小学到现在,大家已经读过、背过不少古诗了。以小组为单位,选定一个专题,把记忆中的相关古诗辑录到一起,编成一本专题诗集。
1.确定专题,选择古诗。如古诗中的春夏秋冬,古诗中的风花雪月,古诗中的湖光山色,古诗中的名胜古迹,古诗中的离情别绪等。将相关古诗辑录起来,并按一定的顺序排列。
分门别类辑古诗
活动三
2.注释评点。分工合作,给每首古诗作注释,并撰写简要的赏析、评点文字。
3.编辑成集。为诗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设计版式、插图、封面;还可以写一篇“前言”或“编后记”,简单记录这本诗集的编辑过程。
4.交流分享。编好之后,小组之间互相传阅、评价,共享“编书”的快乐。
古诗中的“雨”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其一)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其一)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古诗中的“风”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风波·三月七日》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其一》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古诗中的“花”
桃之天天,灼灼其华。——《诗经·周南·桃夭》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韩愈《榴花》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开花占得春光早,雪缀云装万萼轻。——李绅《北楼樱桃花》
朵朵精神叶叶柔,雨睛香拂醉人头。——杜牧《蔷薇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李商隐《菊》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王安石《北陂杏花》
古诗中的“雪”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白居易《卖炭翁》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古诗中的“月”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古诗中的“植物”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古诗中的“颜色”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古诗中的“动物”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古诗中的“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