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物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物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1-22 13:41:52

文档简介

天水市高一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卷
物 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CCCDB 6-8CDA 9.BCD 10.AD 11.BC 12.CD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
13.13.00 100 B
14. (1). 等于
(2).
(3). 正比
(4). 变小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8.0分)
15.(1)5s;
(2)6.25s
16.(1)
(2),方向沿斜面向上
17.(1)8m/s;4s;
(2)s
m's
0.80
0.60
0.40
0.20
n
234567
8高一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检测卷
物 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研究如何踢出“香蕉球”时,可以把足球看作质点
B. 在研究战斗机的飞行和翻转时,可以把战斗机看作质点
C. “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指水相对河岸(或者地面)的运动
D. “神州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前,调整飞船姿势时,可将飞船看成质点
2.在平直的公路上有甲、乙两辆汽车,它们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在 0~6s内,根据图像可以判断的是
A. 甲、乙运动的方向相同
B. 甲的速度在 5s时大于乙的速度
C. 甲的速度始终小于乙的速度
D. 甲、乙会在 2~4s之间的某时刻相距最远
3.“电动平衡车”是时下热门的一种代步工具。如图,人笔直站在“电动平衡车”上,在某水平地
面,上沿直线匀速前进,只考虑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下列正确的是( )
A.“电动平衡车”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电动平衡车”的作用力
B.“电动平衡车”对人的摩擦力水平向前
C.“电动平衡车”对人的作用力竖直向上
D.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向右转弯时,人会因为惯性向右倾斜
4.如图所示,光滑的小球 A 放在车内的水平地面上,小球 A 紧靠车厢左壁,车和小
球一起沿水平面向右运动,则( )
A.小球一定受到 3 个力作用
B.小球受到小车对它的弹力,该弹力产生的原因是小球的微小形变
C.若小车匀速运动,则车厢左壁对小球 A 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
D.若小车加速运动,则车厢左壁对小球 A 的弹力等于小球对车厢左壁的弹力
5.小明同学在力传感器上完成“下蹲”和“站起”动作,计算机采集的图线如图所示,由图中信息可以
判断出(重力加速度 g取 10m/s2)( )
A. 小明的体重大约为 70kg
B. 小明同学先完成“下蹲”动作,再完成“站起”动作
C. “站起”过程一直处于超重状态
D. 整个过程的最大加速度约为 4m/s2
6. 物体从 h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 t到达地面,落地速
t
度为 v,那么当物体下落时间为 时,物体的速度和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是 ( )
3
v h v h v 8h v h
A. , B. , C. , D. ,
3 9 9 9 3 9 9 3
7. 以 20m/s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g取 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过程加速度不断变化
B. 从抛出到上升至最高点的时间为 1s
C.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25m
D. 从上抛至落回原处的时间为 4s
{#{QQABbQKEogggABAAAAgCAwUICgEQkAGAACoGwAAIIAAASBFABAA=}#}
8. 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 2kg的物体,现用 F=8N的力,斜向下推物体,力 F
与水平面成30 角,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0.5,则
A.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 24N
B.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 12N
C. 物体加速度为6m / s2
D. 物体将向右匀速运动
9. 以速度 v0水平抛出一物体,当其竖直分位移与水平分位移相等时,此物体的( )
A. 竖直分速度等于水平分速度 B. 瞬时速度为 5v0
2v0 2 2v2
C. 运动时间为 D. 发生的位移为 0
g g
10.野外求生时必须具备一些基本常识,才能在享受野外探险刺激的同时,保证最基本的安全。如
图所示,为一野外求生人员进入河中岛的情境。已知河宽 80m,水流速度为 3m/s,人在静水中游泳
的速度为 5m/s,P为河正中央的小岛,O为河边一位置,OP垂直河岸,人要从河边某处游到小岛
P处,则该人员运动的( )
A. 最短位移为 40m
B. 最短位移为 50m
C. 最短时间为 10s,应从 O点左侧 30m处开始游动
D. 最短时间为 8s,应从 O点左侧 24m处开始游动
11.雨滴落到地面的速度通常仅为几米每秒,这与雨滴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有关。一雨滴从空
中由静止开始沿竖直方向下落,雨滴下落过程中所受重力保持不变,其速度-
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雨滴下落过程中
A.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 加速度逐渐减小
C. 受到的合力逐渐减小
D. 受到的空气阻力不变
12.如图甲所示,质量分别为 m、M 的物体 A、B 静止在劲度系数 k的弹簧上,A 与 B 不粘连。现
对物体 A 施加竖直向上的力 F,A、B—起上升,若以两物体静止时的位置为坐标原点,两物体的加
速度随位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 g,则( )
A.在图乙中 PQ段表示拉力 F逐渐减小
B.在图乙中 QS段表示物体减速上升
C.位移为 x1时,A、B之间弹力大小为mg kx1 Ma0
D.位移为 x3时,A、B一起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a0 (x2 x3)
二、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4 分。
13.(6 分)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 k。他先
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毫米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
的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
(1)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为 10.00cm,弹簧下端挂
300g 的钩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cm,
{#{QQABbQKEogggABAAAAgCAwUICgEQkAGAACoGwAAIIAAASBFABAA=}#}
取重力加速度 g 10m/s2,可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N/m;
(2)该同学实验小组在实验中,分别使用两根不同的轻质弹簧 a 和 b,得到弹力 F 与弹簧长度 l 的图
像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_)
A.弹簧 a 的原长比 b 的长 B.弹簧 a 的劲度系数比 b 的大
C.弹簧 a 的劲度系数比 b的小 D.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14.(8分)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小车质量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合力的关系。主要实验
步骤如下:
A.如图所示,安装实验器材,调节轨道的倾角,轻推小车,使小车恰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用质量相等的若干槽码挂在细线的一端,细线的另一端与小车相连;
C.将小车放于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释放小车,得到一条打好点的纸带并记录槽码的个
数 n;
D.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挂在细线上质量相等的槽码的个数,再做几次实验;
E.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算出每条纸带的加速度 a;
F.将各次实验中的数据填入表中,做出 a- n图像。
结合上述实验步骤,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 A的目的是让小车加速运动时,小车所受合力的大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细线拉力的大小。
(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以加速度 a为纵轴、槽码的个数 n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在坐标纸上描点,如图所示。
①请在该图中用“+”标出第 5条纸带对应的坐标点,并画出 a - n图像_____。
②观察 a - n图像,可以判断小车的加速度 a与合力 F的关系是成__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
③若换用一个质量更大的小车重新做这个实验,a -n图像的斜率应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
{#{QQABbQKEogggABAAAAgCAwUICgEQkAGAACoGwAAIIAAASBFABAA=}#}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38.0 分)
15.(12分)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向匀速行驶,汽车的速度大小 v1 25m / s;
摩托车的速度大小 v2 10m / s。如图所示,在两车并排相遇时汽车因故开始刹车,加速度大小
a 5m / s2 ,在以后的运动中,求:
⑴汽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所经历的时间;
⑵从汽车开始刹车,经过多长时间两车再次并排相遇。
16. (12分)如图所示,质量为 m=4kg 的物体在水平恒力 F=26N的作用下静止于斜面上,斜面的
倾角37 ,求:
(1)物体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大小;
(2)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17.(14 分)在黄河防洪工程三门峡大堤修建过程中,一辆运土汽车停在混凝土堤坡底部。司机突
然发现在距离坡底 16m 的堤坡上有一石头受震动由静止以 2m/s2的加速度匀加速滚下,如图所示。
司机发现险情,立即启动汽车逃离,由于土石障碍的影响,汽车运动的方向在石头滚下的沿伸线上。
假设司机的反应时间为 1s,启动后汽车以 1m/s2 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而石头到达坡底后速
率不变,以 1.5m/s2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g 取 10m/s2)请回答:
(1)石头到达坡底时的速度和时间?
(2)计算说明运土车能否脱险。若能脱险,计算出石头停止
运动之前,石头与车的最近距离;若不能脱险,计算出汽车
启动后,经多长时间石头与车发生相撞?
{#{QQABbQKEogggABAAAAgCAwUICgEQkAGAACoGwAAIIAAASB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