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
教材版本 人教版 学段 初中 学科 化学
章节 第六单元课题2 课题名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课时 2
教学目标 1、 1、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2、 2、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思路和方法。3、会选择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2、 4、学会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检验CO2的方法。
教学重点 探究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并制取CO2
教学难点 利用CO2气体的制备来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教具 试 试管、锥形瓶、双孔塞(带导气管)、长颈漏斗、集气瓶、玻璃片、块状大理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小木条、碳酸钠、稀硫酸
时间安排 导入新课:1分钟 讲授新课:20分钟 学生交流:15分钟 课堂练习:8分钟 课堂小结:1分钟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2、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
【教学难点】利用CO2气体的制备来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比较分析法、类比推理法。
【教具准备】试管、块状大理石、碳酸钠、稀盐酸、稀硫酸。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用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相关知识来引入。
[教师设疑]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该选择什么药品呢?
[学生活动]例举出已知能生成CO2的反应,假设把它们用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是否可行,并分析原因。
C+O2==CO2
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人的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
CaCO3==CaO+CO2
C+2CuO==2Cu+CO2
Na2CO3+2HCl=2NaCl+H2O+CO2
[教师导学]在实验室中制取某气体选择药品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活动]相互讨论后回答。
[教师导学]以上例举出的6个反应,哪一个比较适合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是否存在还需解决的问题?
[学生活动]从中选择比较适合的反应,指出不足之处。
[探究活动]探究实验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选择
可供选择的原料: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碳酸钠(Na2CO3)、稀盐酸(HCl)、稀硫酸(H2SO4)
可供选择的仪器:试管、药匙。
探究方法: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 Na2CO3和稀盐酸 有大量气泡产生,反应剧烈 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收集
2 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比较适中 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3 石灰石和稀硫酸 开始反应有气泡,一会儿就无气泡产生 反应一会儿就停止反应
结论:在实验室里适合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教师点拨]解释不用稀硫酸的原因: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aSO4固体
微溶于水,不断沉淀覆盖在其表面,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因而得不到大
量的CO2气体。
[知识延伸]若在实验室中制取CO2想要用稀硫酸,则该如何改进?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将块状大理石碾成粉末
[总结]实验中制取某气体在选择药品时需考虑因素有哪些?
[学生]计论后回答:成本、反应条件、反应速度、操作简便、气体便于收集、
安全、对环境无污染……
[总结]在实验室里适合用石灰石(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板书]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CaCO3 )与稀盐酸
2、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CO3
H2CO3==H2O+CO2↑
总反应为:CaCO3+2HCl==CaCl2+H2O+CO2↑
[设问]如何选择实验室中制取CO2的装置?
[学生回顾]在实验室里如何制取氧气
[课件展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A、B两套发生装置不同的原因,探究出选择气体
发生装置的决定因素。并提问以上装置中有没有适合实验中制取CO2的?
[总结并板书]
二、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确定
固体与固体
反应物状态 固体与液体
气体发生装置 液体与液体
制取 反应条件:(是否加热、加催化剂等)
气体装置 排空气法: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
气体收集装置 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
排水法: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
[学生活动]完成P110表格:二氧化碳与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
药品状态 反应条件 气体密度与空气比较 溶解性
二氧化碳
氧气
[设问]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实验室制取CO2时,应该选择怎样的发
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学生回答]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小结] 一、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1、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主要成分是CaCO3 )与稀盐酸
2、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 H2O+CO2↑
二、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的选择依据
气体的发生装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
气体的收集装置:气体的密度
气体的溶解性(或是否与水反应)
[作业]课本P113 3、4、5
点燃
(得到的CO2气体不纯。)
点燃
(得到的CO2不纯。)
高温
(得到的CO2气体不纯)
高温
(反应条件高)
(反应条件高,成本高)
(反应速度过快)
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
反应原理
固体
固体和液体
反应条件
加热
常温
发生装置图
收集装置
依据
A
B
药品状态
密度大于空气,
不易溶于水
2H2O2 ====2H2O+O2↑
MnO2
2KClO3====2KCl+3O2
M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