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2张PPT。生活感受18.2特殊的平行四边形18.2.2菱形(1)读一读
问题:什么是菱形?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5页
平行四边形 菱形ABCD几何语言:
∵四边形ABCD是_________
∴四边形ABCD是_________
且_________平行四边形AB=BC菱形菱形是特殊的________________,它具有
____________的所有性质。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探究一:已知:如右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且AB=AD
求证:AB=BC=CD=DA
证明: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D=BC(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AB=AD(已知)∴ AB=BC=CD=DA结论:菱形的四条边都____________
相等导一导证明:(1)∵四边形ABCD是菱形,∴AD=CD(菱形的定义),OA=OC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AC ⊥ DB ,
∠1=∠2 (三线合一).同理可证:∠3=∠4
探究二:已知:如右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
求证:(1)AC⊥BD
(2)∠1=∠2, ∠3=∠4
结论:菱形的对角线
互相___________,
并且每一条对角线
________一组对角。
垂直平分菱形_____轴对称图形(是、不是),
它有________条对称轴。
是两ABCDO变式练习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对角线AC,BD
相交于点O,根据条件,回答问题:1.若AB=5cm,则此菱形的周长为( )
5cm B. 15cm C. 20cm D. 25cm
5C2.已知对角线AC、BD的长度是8和6,则
这个菱形的周长是( )
A、20 B、14 C、28 D、24
43A3.若菱形的周长为40cm,一条对角线的长为16cm,
则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__________
108612cm ABCD= AC×BD=AB×DE. S菱形探究三:菱形ABCD两条对角线AC、BD长分别是a和b,
(1)菱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_
?
?
?
?
?
(2)若BD长为6,AC长为8
DE为AB边上的高,求DE的长
E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边长为20m, ∠ABC=600,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
(1)求两条小路的长
(2)花坛的面积.练一练学习体会1、菱形的定义是什么?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具有哪些性质?它的特殊性质是什么?
(1)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2)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
平分一组对角
18.2.2菱形(1)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
3.会用菱形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会计算菱形的面积.
【学习重难点】会用菱形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学习过程】
读一读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55页的内容,并思考下面的问题。
菱形的定义是什么?
这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由此可以得到:有一组邻边 __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二、导一导
菱形具有哪些性质呢?
菱形是特殊的________________,它具有____________的所有性质。
菱形特有的性质:
探究一:已知:如右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AB=AD
(即四边形ABCD是菱形)
求证:AB=BC=CD=DA
结论:菱形的四条边都____________
探究二:已知:如右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菱形
求证:(1)AC⊥BD
(2)∠1=∠2, ∠3=∠4
结论:菱形的对角线互相___________,并且每一条对角线________一组对角。
菱形_____轴对称图形(是、不是),它有________条对称轴。
探究三:
菱形ABCD两条对角线AC、BD长分别是a和b,
(1)菱形ABCD的面积是_________ (用含有a、b的式子表示)
(2)若AC长为8,BD长为6,DE为AB边上的高,求DE的长
结论:S菱形ABCD =
三、练一练
例题: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边长为20m, ∠ABC=60度,沿着菱形的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
(1)求两条小路AC和BD的长
(2)求出花坛的面积
【学习体会】
菱形的定义是什么?
菱形具有哪些性质?它的特性是什么?
【课后作业】
1、复习课上所学内容
2、在练习本上完成P57练习
《18.2.2菱形的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菱形的概念以及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掌握菱形的性质,并能运用菱形的性质进行简单计算,了解菱形即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2.过程与方法:经历认识菱形的本质特征的过程,能用菱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通过欣赏观察、动手操作、讨论交流、归纳总结,感受身边的数学,感受合作学习的成功,培养主动探求、勇于实践的精神,同时感受到数学的和谐美、对称美,激发学习数学的激情,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菱形的概念和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观察讨论法
课堂类型:新授课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复习)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矩形?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其实还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边形,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边相等,从而引出菱形概念.
师: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及由它们组成的精美图案,请同学们观察下面的几幅图片,看一看每幅图案是由哪种基本图形组成的。
生:菱形。
师:既然菱形在生活中有如此广泛的应用,我们今天就来研究一下菱形(板书课题)
三、新授
(二)定义教学
师:既然我们要研究菱形,那么什么是菱形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共同看下面的动画演示(只演示菱形的形成过程。)
这是个一般的平行四边形,现在我把这个平行四边形的短边进行平移,到达某一特殊位置,这时候,它就变成了菱形,同学们先考虑这个变形后的四边形还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呢?为什么。
生:是,因为由平移图形的性质可以知道,平移时,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所以这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也可以说:这个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因此它还是平行四边形。
师:好!解释得很清楚,这说明菱形是平行四边形,但又比一般的平行四边形特殊,那么它特殊之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继续观察
师:大家都看到了菱形的特殊之处,谁能准确把这个特殊之处说出来?
生:有两条边相等。
师:什么样的边呢?说得准确些。
生:有两条邻边相等,有一组邻边相等。
师:好,说得很好,由上面的实验演示我们可以知道菱形应具备两个特征:1、它是平行四边形;2、有一组邻边相等,请同学们根据这两个特征给菱形下个定义。
生: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师:说得很准确(出示定义板书),大家齐读一遍:
生:齐读
师:大家要抓住两个关键词来记忆,一组邻边相等,平行四边形。
(三)性质判别教学
师:既然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同时也具备其自身特殊性。请同学们继续观察平行四边形演变成菱形过程,然后利用准备好的两种纸片折一折、量一量,填表。(课件演示:出示表格 )
生:观察、操作。
师:巡视指导
师:我们在研究平行四边形的时候,从哪几个方面研究它的?
生:边、角、对角线
师:好,那么也从相同的几个方面来研究菱形,谁能告诉老师平行四边形的边有什么特征。
生: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
师:一般平行四边形的邻边呢?
生:不相等
师:很准确,菱形的边有什么新特征?你是怎样得到的?
生:四条边都相等。我通过测量得到的。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出示结论)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怎样运用你所学过的理论知识来解释这一结论呢?
生:因为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所以菱形的对边也相等;又因为菱形的邻边相等,所以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师: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有何特征?
生: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师:一般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有没有特殊位置关系?
生:没有。
师:菱形的对角线呢?你是怎样得到的?
生: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我通过折叠得到的。
师:怎样运用你所学过的理论知识来解释这一结论呢?
生: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知道菱形的对角线是互相平分的,又因为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所以菱形中的四个小三角形都全等,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所以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师:说得真好。根据菱形中的四个小三角形都全等,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所以菱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师:(出示结论)我们再利用图形检验一下(播放动画)这些角的旋转过程都可以验证菱形的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根据上面的探索的结论,你可以得出这两个图形,谁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什么?有几条?
生:菱形,对称轴是对角线所在的直线,有2条。
师:一般平行四边形是不是呢?
生:不是
师:既然菱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2条对称轴,那么我们把它沿着两对称轴连续折叠,会得到什么图形呢?先猜一猜,同学们一起说
生:直角三角形
师:几个直角三角形?它们有何特征?
生:4个全等直角三角形,重叠放在一起。
师:我们再实际操作检验一下[用菱形纸片折叠],实践证明刚才同学们的猜测完全正确。那么你们能不能用折叠的方法在一张纸上剪下象上面那样4个直角三角形呢?大家动手试一试。
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指导。
师:说一说剪的方法,演示剪纸过程。
师:大家把剪的图形打开,看一看它是什么图形?
生:菱形
师:在你所剪的图形中,它的边有何特征,对角线有何特征?
生:四条边都相等。
生: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设计意图:在菱形的定义与性质教学中,通过观察图形的运动变化以及动手操作来完成的,心理学告诉我们运动的物体容易引起人的注意,当所有学生的注意都指向运动过程的时候,他们已经能够主动观察,主动探索,主动归纳、总结,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利用剪纸活动得出菱形的判别方法,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四)例题教学
师:理论内容同学们已经掌握得很好了,能不能利用你们掌握的理论内容去解题呢?请看例题:
生:读题,解答。
师:指导、点评 , 给出答案。
设计意图:为了体现学以致用。
(五)课堂练习
师:为了检验大家对本节内容的掌握情况,请同学们完成一组课堂练习。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
四、回顾目标,谈收获。
师:短短的45分钟很快就要结束了,请同学们结合学习目标告诉老师你有哪些收获?(出示学习目标)
生1:我知道了什么是菱形,它有哪些性质。
生2:我知道如何判别一个四边形是菱形。
生3:我感觉菱形在生活中很常见,是一种很漂亮的图形。
生4:我能说明某些命题成立的理由。
设计意图:可使本节内容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五、布置作业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最后老师布置一下今天的作业。
设计意图:作业是课堂所学知识在课后的延伸,这样的作业方式既注重考察全体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又注重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后继学习正方形铺垫。
板书设计
菱形
1、定义 例题: 练习
2、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