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2 Culture shock 第2课时Listening & Speaking课件+单元整体分析+课时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Unit 2 Culture shock 第2课时Listening & Speaking课件+单元整体分析+课时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9.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牛津深圳版
科目 英语
更新时间 2024-01-22 14:21:22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单 元 整 体 教 学 设 计
学科 英语 年级 九年级下册
使用教材 沪教牛津版(深圳·广州·沈阳) 教材页数 P17-32
单元名称 Culture shock
单元主题及主要内容分析
主题范畴: 人与社会 主题群: 历史、社会与文化 子主题:“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语言与文化” 和 “身份认同与文化自信” 单元话题: 文化冲击,以中外教育的差异为主线 主题意义:关注中外文化异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并具有初步的国际理解意识。 以下是单元语篇内容分析图和基于单元主题和语篇内容分析形成的单元结构图: 表一:单元教学内容 语篇语篇类型语篇内容语篇主题意义一 Living in another country演讲稿了解中国学生Brad在美国教育交流期间的经历感受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二 A culture quiz智力竞赛一个有关美国文化的小测试,测试自己对美国的了解程度训练短时记忆的能力并巩固捕捉关键信息的听力技能三 Have fun at our summer camp海报谈论夏令营的具体内容能根据海报的内容分角色编制对话四 A thank-you email 感谢信以Brad的身份给寄宿家庭写一封感谢信掌握感谢信的基本格式以及写作内容五 Education in the UK 说明文介绍英国的教育体制对比中英教育体制的异同六 English around the world 说明文介绍世界各地的英语,主要介绍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区别体会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区别
表二:单元大观念:
学情分析
(一)自然情况 本单元围绕“文化冲击”这一话题,以中外教育的差异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了解中外文化的异同。符合Module 1 Explorations and exchanges这个话题的内容探究,以及九年级学生对知识的汲取需求。 (二)已有基础 本单元的话题和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育交流”的话题相似,学生对教育交流项目的内容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部分学生也曾经参加校内或校外的教育交流活动,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的亲身经历。因此,大部分学生对本话题有话可说。九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和归纳不同事物的异同,初步掌握推理的阅读策略。 存在问题 但要理解文化冲击存在的原因并思考如何正确处理文化冲击等内容,学生还需要深入学习和思考。对照课程标准阅读理解五级的要求,九年级学生还需进一步加强对篇章的深层理解能力。本单元还涉及到文化之间的对比分析,这部分内容对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批判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最终,学生还需要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客观地分析事物的优劣,部分学生的词汇量与相关表达未能达到表述的要求。 (四)解决措施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踊跃发言,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并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不是期待唯一的标准答案。 培养学生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检索信息,查阅资料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创设让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情境,一起探讨、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鼓励学生将所学内容与家长进行分享。 教学方式灵活多样,根据学生随堂掌握情况,及时作出调整和改进。 5. 从多角度多维度对学生进行多方位评价。
单元课标要求及学习目标
【单元课标要求】 1. 要求学生理解阅读篇章演讲稿的结构、主旨大意和细节信息;要求学生学习主阅读篇章中的核心词汇。 2. 要求学生提高短时记忆的能力,巩固记录关键信息的听力技能;要求学生掌握谈论相似和差别的表达方法;要求学生能根据海报内容,谈论夏令营的具体内容。 3. 要求学生掌握目的状语从句的结构、含义和用法,并复习初中阶段所学的七种状语从句的相关知识。 4. 要求学生利用提供的框架结构和语言提示,以Brad的身份给曾经招待过他的美国寄宿家庭写一封感谢信。 5. 要求学生了解世界各地英语,特别是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之间的差别;了解英国教育的概况,同时帮助学生尝试比较中英两国教育体制的异同。 6. 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书籍、网络或其他途径了解某个国家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信息, 然后分析去该国进行教育交流学习的优缺点。 【单元学习目标】 学习本单元后,能够: 语言能力:读懂关于参加国际教育交流项目的演讲稿以及关于英国教育体制的说明文;听懂关于美国文化的测试内容;运用恰当的表达方法谈论相似和差别以及谈论夏令营的具体内容;用正确的格式,写一封感谢信。掌握目的状语从句的用法。 学习能力:主动复习并整理和归纳所学的状语从句的内容;在交际中注意到中外交际习俗的差异。 思维品质:比较中美文化的异同,从中推断产生文化冲击的原因;提出自己对正确处理文化冲击的建议;辩证地看待事物,客观地分析事物的优劣。 文化意识:了解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的区别;关注中外文化的异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具有初步的国际理解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
课时及教材板块 课型 课时对应的单元教学目标 评价的手段与方式
第一课时 Reading 阅读课 帮助学生理解阅读篇章演讲稿的结构、主旨大意和细节信息;帮助学生学习主阅读篇章中的核心词汇。 通过略读回答问题链,精读复述阅读篇章,评价学生能否掌握演讲稿的结构、文章的大意和细节信息;通过补全句子和短文填空,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本课目标词汇
第二课时 Listening&Speaking 听力 口语课 训练学生短时记忆的能力,巩固记录关键信息的听力技能;帮助学生掌握谈论相似和差别的表达方法;要求学生能根据海报内容,谈论夏令营的具体内容。 通过朗读对话,填写“文氏图”以及编制对话,评价学生是否掌握谈论相似和差别的相关表达;通过角色扮演、编制对话,评价学生是否能读懂海报内容,考查学生有效地询问信息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听选答案,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捕捉关键信息的听力技能。
第三课时 Grammar 语法课 帮助学生掌握目的状语从句的结构、含义和用法,并复习初中阶段所学的七种状语从句的相关知识。 通过编制对话、完成句子等,评价学生能否掌握目的状语从句的结构和用法;通过补全句子,考查学生对于不同状语从句连接词的掌握程度;通过选择恰当的连接词成句,评价学生是否理解状语从句的含义和用法。
第四课时 Writing & Project 写作课 帮助学生利用提供的框架结构和语言提示,以Brad的身份给曾经招待过他的美国寄宿家庭写一封感谢信。 通过根据问题提示写句子,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感谢信的写作内容;通过添加连接词连句成段,评价学生是否掌握感谢信的框架结构。
第五课时 More practice & Culture corner 阅读拓展课 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英语,特别是英国英语与美国英语之间的差别;了解英国教育的概况,同时帮助学生尝试比较中英两国教育体制的异同。 通过回答问题,评价学生是否了解英国教育的概况;通过补全表格,评价学生是否了解中英两国教育体制的异同;通过举例、回答问题,检测学生对文化角板块内容的理解情况。
单元评价设计
本单元课主要是基于主题意义进行单元整体教学的设计,以学生对于主题意义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为主线,设计体现关联性和递进性的学习活动,旨在向学生理解本单元的话题 Culture shock 以及相关背景知识,通过对中美文化在语言、习俗、生活方式和教育方面的介绍,把本单元各板块的学习内容主题引出并串联起来,引起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兴趣。 本单元教学紧密地跟语篇教学和文化意识教学结合在一起。在“听、说、读、写”的活动中,教师能引导学生逐步从导读、分析到理解文本的内容,并且根据文本内容进行深度思考,思考如何处理文化冲击,实现学生本人与文本的对话。在综合任务中,让学生综合单元所学的语篇知识和文化知识,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某个国家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并罗列到该国做交换生的优缺点,最后完成一份书面报告,实现以读促说和写。 在文化意识教学方面,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来感知和理解中美文化的差异,使文化知识教学不再局限于识记阶段,更着重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再引导学生评价 Brad 是否能成功处理文化冲击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观念。最后的综合任务让学生的文化意识“外化于行”,为即将参加教育交流的学生提供处理文化冲击的建议。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Unit 2 Culture shock课时教学设计
本单元第2课时 Listening & Speaking 课型 听说课
语篇研读
What---语篇主题和主要内容 听力(Listening)板块听一个有关美国文化的小测试,测试自己对美国文化的了解程度。在口语(Speaking)板块的功能意念(Talk time)部分谈论相似和差别的表达方法,然后在会话(Speak up)部分二人小组就海报中的内容分角色编制对话,谈话夏令营的具体内容。 Why---语篇传递的主题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训练学生短时记忆的能力,并巩固捕捉关键信息的听力技能。同时帮助学生了解表达异同的方法。最后锻炼学生有效地询问信息的口头表达能力。 How---文体结构、语言特点及功能 听力文本采取了多数学生比较喜欢的智力竞赛的形式,内容涵盖了美国的地理位置、首都、国旗、传统节日等信息。
学情分析
【已知】会话(Speak up) 部分讨论夏令营的具体内容,内容和语言均与八年级讨论社团活动的教学材料类似。学生通过本单元 Reading 部分的学习可以大致了解到文化冲击在语言、食物、学校生活等方面的体现,对文化冲击有初步认识。学习策略上,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如何获取关键信息的听力技能。 【未知】本课的话题是“文化冲击”,尽管在学习中有所接触,但是话题讨论的是文化现象,较为抽象,并且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对比,对思维的要求较高,学生们对此话题的熟悉程度可能不高。 【能知】本课时可以引导学生在此第一课时已了解的文化冲击基础上继续发散,进而深入思考。学会利用 “文氏图”,清晰展示事物异同点。
课时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 语言能力: 听懂关于美国文化的测试内容;能读懂海报内容,并据此谈论夏令营的具体内容。 2. 学习能力: 通过听前预测来提高听的效率和准确率;用“文氏图”来进行中外文化比较。
3. 思维品质: 总结谈论异同点的相关表达方法,深入思考文化冲击的影响。 4. 文化意识: 关注中外文化异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并具有初步的国际理解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听懂有关美国文化的测试内容;
2. 学会使用“文氏图”来比较异同;
3. 掌握谈论相似和差别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1. 快速记录重要表达方式和关键词,并根据提示词和关键信息复述故事;
2. 多方面思考文化冲击的影响,初步树立国际理解意识。
教学方法
英语教学活动观,情境式教学,任务型教学法
教学工具
PPT课件,多功能白板,教案
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学习理解:通过文化知识竞赛,引出本课时的听力内容,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通过听力练习,帮助学生测试自己对美国文化的了解,同时训练短时记忆的能力并巩固获取关键信息的听力技能。 创设情景:文化知识竞赛,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中美的文化差异。 任务一: Lead-in 学生抢答关于中国和美国的一些常识题。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美国以及美国文化的知识。学生认识了解词汇:state, president, national, 任务二: Listening 1. 学生阅读听力练习中的八道题,并尝试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预测问题的答案。 2. 教师播放录音,学生边听边写出答案的选项。 3. 教师再次播放录音,学生核对答案。教师总结听力技巧。 4. 综合练习:听录音回答问题以及根据中文提示,用英语提问。 5. 教师再次播放录音,学生核对答案。 任务一: 个人抢答参与课堂游戏,要求声音洪亮,无发音错误。 任务二: 预测听力内容,灵活运用听力技巧。以个人核对答案的形式进行检测。
设计意图 通过导入的内容,引出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为后面的教学做铺垫,同时让学生能够对本堂课的教学感兴趣。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应用实践:通过填写“文氏图”,编制对话等小组活动,学生能够掌握文氏图的用法以及关于谈论相似和差别的表达方法。通过仔细阅读海报和编制对话,帮助发展学生的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 任务三: Talk time 1. 教师播放视频,学生观看后思考中国的春节与外国的圣诞节之间的异同。 2. 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填写文氏图。 3. 教师指导学生用文氏图比较异同点。 4. 教师呈现对话 5. 学生完成根据提示完成句子的练习,并核对答案。 创设情景:假如你的美国朋友想参加中国的夏令营,你找了一份关于夏令营的海报来帮助他了解相关情况。 任务四: Speak up 1. 教师展示海报,学生阅读海报的标题和引言,了解基本情况。 2. 学生阅读海报的具体内容,了解夏令营的地点、时间、日程安排等具体信息。 3. 学生根据选项框中的问题提示,开展“头脑风暴”,思考更多问题来讨论夏令营的具体内容。 4. 二人小组,编制对话。 5. 展示对话。 任务三: 填写文氏图,编制对话。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代表展示对话以及文氏图。 任务四: 分析整合信息,编制对话。以小组形式展示对话进行检测。
设计意图 通过情景创设出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训练学生从知识到语言,再到运用,帮助学生掌握谈论相似和差别的相关表达,锻炼学生有效询问信息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 学习活动 效果评价
迁移创新:通过情景实操练习,学生能够运用听前预测来提高听的效率和准确率,同时使用文氏图要分析异同,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够理解英语语言的特征。 情景设计:你的好友Blake即将来广州学习中文,他很担心遭受文化冲击。他给你写了一封邮件诉说他的担忧。 任务五: 综合训练 1. 听录音,要求学生完成相关Blake的选择题并核对答案。 2. 教师呈现表格,根据表格提示,预测要填写的内容。 3. 要求学生再次听录音,填写表格,并核对答案。 4. 头脑风暴:How can we help Blake 引导学生使用文氏图帮助分析对比冰岛与广州在城市、天气以及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异同。 5. 结合以上的分析比较,讨论有效解决文化冲击的方法。 任务五: 观察、分析与归纳,学会灵活运用听力技巧以及文氏图。以小组讨论形式进行检测。
设计意图 通过实操练习,综合运用本课时所学的内容,同时结合本单元话题,培养学生的中英思维。
课时教学板书设计
How to discus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评价量表
课时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作业目标 设计意图
基础题: 完成《英语(九年级 下册)B》第22-23页的练习。 通过精听,巩固捕捉关键信息的听力技能。 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提升听力技能
提高题: 小组合作,练习《英语(九年级 下册)B》第24页的对话,并录制视频。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比较异同的表达方法。结合本单元主题“文化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在生活的真实场景中学习英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拓展题: 根据课堂讨论的结果,写一篇短文给Blake,告知他可能会面临的文化冲击并提供建议。 运用这两节课所学的文本特点以及重点词汇和句型。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课后反思(实施后填写)
本节课是基于 Top-down process 的听说课,帮助学生基于背景知识和广泛的语境线索来总结语言现象,运用有效的自主学习策略。本课以文化冲击的几个不同方面为主线,结合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融合了 Listening, Talk time, Speak-up, Book B的文本素材,并根据中考听说考试的听选信息、回答问题、信息转述等题型,把材料进行改编。本节课从学生有切身感受的话题出发,设置情境,安排听说活动,帮助学生学习掌握词汇句型,并创设从“文本—自我”、“文本—世界”、“文本—文本”的联结,感悟文化冲击的方方面面。还通过基于关键词预测、捕捉关键词、推断、听辨重要结构等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 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本节课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强调学习 过程, 重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