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10.2 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体验 1 分子的运动?
活动1:准备分别装有香水、醋、酒三种液体的瓶子,用不同
方法识别这三种液体。
活动2:向装有水的烧杯中滴入红墨水,观察现象。
(1)活动1中,判断瓶子中所装液体的最快方法是什么?
(2)活动2中,过一会,杯中的水 (选填“会”或
“不会”)变红。
提示:(1)闻气味 (2)会体验 2 分子间的作用力?
活动:用力拉铁丝和用力压木块。
(1)铁丝容易被拉断吗?
(2)木块容易被压缩吗?
提示:(1)不容易 (2)不容易体验 3 固体、液体、气体的特征?
活动:将一块稍大的冰块放在有刻度的烧杯中加热,直至完
全熔化变成水,再继续加热至沸腾。
(1)分析活动知,水物质有三种状态,分别是 的冰,
的水, 的水蒸气。
(2)在不同状态时,它们的形状、体积、流动性相同吗?
提示:(1)固态 液态 气态 (2)不相同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什么?
2.固体、液体、气体的分子状态各有哪些特点?探究 1 体会分子运动?
结合“体验1”和下面的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1.在活动1中,如果通过闻气味可以辨别三种液体,说明分子
在 。
参考答案:运动2.分析下面两种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说明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2)乙图说明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3)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会相互渗透,说明 分子也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分析可得出结论? 。提示:能闻到香味说明气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把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成了红色,说明液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根据现象知固体分子也是运动的。所以可得出的结论是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参考答案:(1)气体 (2)液体 (3)固体 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探究 2 温度对分子的影响?
1.如图,向装有等量的温水和冷水的烧杯中滴入等量的红墨
水(或蓝墨水),你观察到的现象为 。
参考答案:盛有温水的杯子中,水很快就变红(蓝)了2.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提示:盛有温水的杯子中,水很快就变红(蓝)了,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
参考答案: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探究 3 分子间有空隙吗?
把50cm3的染色酒精倒入装有50cm3的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
思考以下问题:1.观察量筒中混合液体的体积,你发现了什么现象?
参考答案: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100cm3。
2.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分子之间存在空隙。探究 4 探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结合“体验2”和下面的实验,思考以下问题:
1.在“体验2”中,物体很难被拉伸,也很难被压缩,说明物质分子之间存在什么力?
提示:物体很难被拉伸是由于分子间有引力的作用;很难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有斥力的作用。
参考答案: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2.分析实验,如图所示铅柱悬吊一定的重物也掉不下来,这个现象能说明什么?
提示:下面的铅柱之所以不会掉下来,原因就是受到了上面铅柱分子对它的上表面分子的引力作用。这个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
参考答案:分子间存在着引力。3.分析实验,水容易被压缩吗?这个现象能说明什么?
参考答案:不容易 分子间存在斥力探究 5 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
结合“体验3”和图甲、乙、丙,从形状、体积、流动性等方
面分析,理解固体、液体、气体的特征。1.观察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分子的分布状态,分析物质处于不同状态时所表现出的物理性质有哪些不同?
参考答案: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不能流动;液体有一定的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够流动;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确定的体积,能够流动。
2.分析“固态、液态、气态的模型图”,思考物质状态发生变化时,体积会怎样变化?
参考答案:多数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时体积变小(水例外,水结冰时体积变大);液态变为气态时体积会显著变大。一、分子动理论
1.扩散现象:
(1)定义:不同的物质互相接触时,_____________的现象。
(2)范围:_________________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
(3)扩散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子的热运动:
(1)定义:大量分子的_______运动。
(2)影响因素:温度越高,热运动越_____。彼此进入对方气体、液体、固体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无规则剧烈3.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1)物体是由_________组成的。
(2)分子间是有_____的。
(3)分子在不停息地做_____________。
(4)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_。大量分子间隙无规则的运动相互作用力二、固、液、气三态中的分子小大有没有很大很小没有考点 1 分子动理论?
【典例1】(2013·雅安中考)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阴霾天气有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时,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思路导引】关键是知道分子运动是肉眼看不到的。
【精讲精析】选D。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由分子动理论知: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A错;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是力改变物体的形状,B错;阴霾天气有大量极细微的尘粒悬浮在空中是一种机械运动,C错;墨水滴入水中是一种扩散现象,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形成的,分子的数量级为10-10m,肉眼是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的,D正确。【方法归纳】分子运动和机械运动的区分考点 2 物质中的分子状态?
【典例2】(2013·广州中考)图中的示意图形象反映物质气、
液、固三态分子排列的特点,正确的说法是 ( )
A.甲是气态 B.乙是气态
C.丙是气态 D.甲是固态【思路导引】分析三幅图中物体的形状及运动特点。
【精讲精析】选C。本题考查固、液、气三种状态对应的分子排列。固体分子排列规则、紧密、有固定的形态;液体分子排列有一定规律,较为紧密,有一定的形态;气体分子排列极度散乱,无规则。所以甲图是液态,乙图是固态,丙图是气态。
【方法归纳】特征判断:主要从分子运动状态、体积、形状、流动性等方面通过比较进行分析判断。1.(2013·咸宁中考)在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能体现“分
子在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 )【解析】选A。本题考查分子热运动。构成物体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很小,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我们闻到花香是由于香味分子在运动,A正确;B、C、D中的柳絮、雪花、落叶都是肉眼可见的物体,属于宏观的机械运动,不能体现分子运动,所以B、C、D错误。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B.红墨水滴入水中很快散开
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
【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子间的作用力。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A错;红墨水滴入水中很快散开,是液体的扩散,B错;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错;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故D对。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间可以有空隙,也可以没有空隙
B.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
C.桌子上的杯子对桌面有压力和桌面对杯子有支持力,说明分子之间有斥力
D.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几乎为零【解析】选D。本题综合考查分子运动的知识。任何分子之间都有间隙,否则不会发生相互渗透的扩散现象,A错;固体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若没有引力,固体就会分散开来,B错;杯子和桌子都不是分子,压力和支持力不是分子间的斥力作用,C错;分子间的作用力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气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十分微弱,几乎为零,故选D。4.小明学习分子动理论后,先在试管底部装
一半红墨水,再在水面上注满酒精,加盖密
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所示。
小明做的实验说明 和
。
【解析】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的相关知识。酒精和红墨水相
互接触彼此进入对方,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空隙、分子在永
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之间存在空隙5.(2012·河南中考)北极是冰雪的世界,尽管温度很低,北极熊仍然能闻到海豹的气味,说明在北极,空气分子仍然在______
。
【解析】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无关。
答案:永不停息地运动6.塑料尺不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
【解析】本题考查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塑料尺不容易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
答案:斥力7.我们学过有关物质结构的知识后,对物质的存在形态有了一
定的了解,如图所示是形象地描述物质存在形态的三种模型,
图甲描述的是 体,图乙描述的是 体,
图丙描述的是 体。【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三种状态。由固态、液态、气态的宏观特性和微观模型可知: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有规则,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将分子凝聚在一起。因此,固体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液态物质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分子间的作用力比固体小。因此,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气态物质中,分子间距很大,并以高速向四面八方运动,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很小,易被压缩。因此,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综上所述,可知甲图描述的是固体,乙图描述的是液体,丙图描述的是气体。
答案:固 液 气 找找你容易错在哪里
把一块表面很干净的玻璃板水平地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如图甲),
手持弹簧测力计上端,将玻璃板恰好与水槽内水面相接触(图乙),
并慢慢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这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一样大
吗?为什么?学生自答
两图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一样大,因为示数都等于玻璃板的重力。
教师点评
解答错误。忽略了分子间存在引力。
正确答案
图乙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大;因为图甲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玻璃板的重力;图乙中,慢慢向上提起弹簧测力计时,由于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玻璃板受到水分子向下的引力,所以示数会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