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葫芦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3 20:02:07

文档简介

(
学 校
姓 名
考 号
) (
………………………………………………装…………订…………线………………………………………………
)2024年1月葫芦岛市普通高中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考试
高三历史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Ⅰ卷和Ⅱ卷两部分,共6页。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按要求填写信息,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作答必须涂或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Ⅰ卷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 答题纸上相应的区域,Ⅱ卷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纸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沈阳新乐遗址是1973年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母系氏族聚落遗址,出土了石器、骨器、陶器、木器、煤精制品和黍(碳化)等大量重要文物,其古房址遗迹布局与西安半坡文化很相似。据此可推知中华文明
A.源远流长 B.多元一体 C.博大精深 D.魅力独特
2.秦朝法律规定:“刑弃灰于道者”。“或盗采人桑叶,赃不盈一钱,何论?赀(罚)徭三旬”。这反映了秦代
A.残暴不仁 B.重农抑商 C.刑罚严苛 D.徭役繁重
3.汉武帝时改革币制,中央政府先后“行三铢钱”、“行半两钱”、造行大额虚币皮币与 白金、颁布盗铸金钱者死罪令、终改铸五铢钱,再明令禁止郡国铸币,将铸币的铜材料收归中央统管,最终将铸币权收归中央。这在当时
A.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 B.不利于私营工商业的发展
C.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 D.有利于保障政府财政收入
4.《新唐书》共225卷,有8卷记载的是“北狄”“东夷”“西域”“南蛮”等海内外 民族历史,尤其提及:“唐兴,蛮夷更盛衰,尝与中国亢衡者有四:突厥、吐蕃、回鹘、云南是也。”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举措有
①设置羁縻府州 ②实行行省制度 ③战争、和亲、册封 ④推行“改土归流”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5.忽必烈即位后,委派八思巴改制藏文字母成一套拼音符号即“八思巴字”,用以拼写蒙古语,也用来广泛拼写汉语等多民族语言。此举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认同 B.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C.促进了汉字的发展完善 D.消除了民族隔阂与矛盾
6.明初,朱元璋诏令“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其后,屡有开海、禁海之争;1567年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据此可以看出明朝中后期
A.海外贸易需求日益强烈 B.民间海上贸易渐趋兴盛
C.对外贸易格局发生变化 D.海防建设不断受到关注
7.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写到: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他是百战百胜的。他所用的方法都是中国的古法。可惜奸臣琦善受了英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英人未去林之前,不敢在广东战;既去林之后,当然就开战。所以士大夫想中国的失败不是因为中国的古法不行,是因为奸臣误国。材料表明
A.士大夫对林则徐的崇敬和惋惜 B.林则徐是伟大民族英雄
C.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认识局限 D.道光皇帝亲小人远贤臣
8.1923年孙中山于《申报》上发表《中国革命史》一文,称:“从事革命者,于破坏敌人势力之外,不能不兼注意于国民建设能力之养成,此革命方略之所以必要也。余之革命方略,规定革命进行之时期为三:第一为军政时期,第二为训政时期,第三为宪政时期。”这反映出孙中山
A.致力于宣传民主思想 B.对国情有清醒的认识
C.努力推动国共之合作 D.维护国家主权之完整
9.1940年,“三三制”原则得到进一步明确:“必须使党外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因为我们要联系着广大的小资产阶级群众。”“给中间派以三分之一的位置,目的在于争取中等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这突出体现了
A.边区政权的统一战线性质 B.抗日根据地政权的联合性
C.国共合作协调抗日的精神 D.建立民主联合政府必要性
10.中国的经济恢复和朝鲜战争几乎是同步的。在整个战争期间,中苏不仅在军事上和外交上配合默契,协调一致,而且经济关系方面的相互合作和援助也迅速发展起来。1950—1953年中国从苏联累计进口成套设备价值约46974万卢布。这表明
A.中苏由此结成战时同盟关系 B. 中国的重工业体系初步建立
C.两大阵营全面对峙局面形成 D. 朝鲜战争促进中国经济恢复
高三历史 第1页(共6页) 高三历史 第2页(共6页)
11.1981年,中共中央决定发行国库券。3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认为发行国库券是平衡国家财政收支、调节和引导国民经济向协调方向发展的重要经济手段。1981—1987年,每年国库券实际发行量都超过计划发行额,累计发行361.76亿元。这体现了当时中国
A.经济在综合平衡中稳定发展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挥作用
C.集中财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D.工作重心是金融领域的改革
12.在古希腊戏剧公演与公民的政治生活密切相关。当观看戏剧的时候,“这些观众一个挨着一个,胳膊挨着胳膊、腿碰着腿,情感会在他们之间流动”,这就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社会的人,自己被深深囊括在城邦之中”。这体现了
A.古希腊城邦是直接民主 B.观剧能增强集体归属感
C.观剧强化民众民主意识 D.戏剧提升公民文化素养
13.阿拉伯人通过近百年(8世纪中期至9世纪中期)翻译运动,吸取古代诸多领域遗留下来的文化学术成就,他们没有满足于通过翻译所取得的知识,相反,只是借鉴于古代世界的成就,把它当作开启未来世界的一把钥匙。这反映了当时阿拉伯文化特点是
A.宗教本位 B.连贯东西
C.兼收并蓄 D.承上启下
14.1694年,英格兰银行获准成立,在伦敦商人中大受欢迎,英国国王带头认股,成为最早的一批股东,但贵族却对它不感兴趣。一位英国政党领袖如此描述:“国家是一条船,地主是船主,商人只是乘客。”这说明
A.理性主义还未开始得到传播 B.银行的商业经营方式最早出现于英国
C.新的资本价值观念尚未普及 D.“光荣革命”改变了英国的政权结构
15.俄国二月革命胜利后,饥饿的工人、农民和疲惫厌战的士兵都渴望面包和和平问题的解决,然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并没有很好解决,并且表示将继续参战。这一情势
A.促使俄国转向社会主义革命 B.标志着列宁主义正式诞生
C.刺激帝国主义势力入侵俄国 D.表明马克思主义脱离实际
16.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联合西欧等一些国家建立的国际组织,中文简称为“北 约”。表1中的变化反映了
表1
内容 时间 文件
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成员国在集体防务和维持和平与安全方面共同努力,促进北大西洋地区的稳定和繁荣 1949 《北大西洋公约》
北约的主要任务是捍卫共同的价值观,不仅运用军事手段,还将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方法来构筑欧洲安全大厦。北约继续东扩,北约将有权对防区外的危机和冲突采取干涉行动 1999 《联盟战略概念》
A.区域性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B.北约战略目标发生变化
C.美国主导冷战结束后的世界秩序 D.美欧形成平等伙伴关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均为必做题,共52分。
17.(14分)金与南宋对峙时,曾拥有较大的实力优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其(辽朝后期女真人)地则至契丹东北隅,土多林木,田宜麻谷。以耕凿为业,不事蚕桑……其人则耐寒忍饥,不惮辛苦,食生物,勇悍不畏死……善骑,上下崖壁如飞。济江不用舟楫,浮马而渡,精射猎……其俗依山谷而居,联木为栅,屋高数尺,无瓦,覆以木板,或以桦皮,或以草绸缪(绸缪:缠绕。)之。墙垣篱壁,率皆以木,门皆东向。环屋为土床,炽火其下,相与寝食起居其上,谓之炕,以取其暖。
——[南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3政宣上帙三
材料二
世宗即位五载,而南北讲好(此处指1165年宋金“隆兴和议”),与民休息。于是躬节俭,崇孝弟,信赏罚,重农桑,慎守令之选,严廉察之责……孳孳为治,夜以继日,可谓得为君之道矣。当此之时,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廪有余。刑部岁断死罪,或十七人,或二十人,号称“小尧舜”,此其效验也。
——[元]脱脱等:《金史》卷8《世宗纪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此时期的女真人与同时期专事游牧生活的其他民族的生产、生活有何异同,其后来为保持较强大战斗力采取了何种管理系统?(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金世宗的治国政策及其主要思想依据。(8分)
18.(14分)纺织业是人类生存中的重要行业,也是近代以来国际上竞争激烈的领域。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清时期植棉逐渐成为国家战略,直到英国的工业革命,中国的棉纺织技术都处于世界较高水平,我国的棉纺织品不仅为百姓提供了精美的衣着原料,而且销售到东南亚以及欧美各国。在长达三个多世纪的过程中,中国棉布的外销数量持续增长。
英国工业革命期间,棉纺织机及与之配套的复杂的机器系列相继问世及大地提高英国棉纺织业的生产力。……经历百年的抗争后,印度彻底从棉布出口国变成进口国,英国还将目光投向当时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到1831年,中国棉纺织贸易首次由出超变入超。鸦片战争后,“美国棉”“英国纱”“东洋布”充斥在中国市场上,中国本土棉花产业急剧萎缩。
1893 年,张之洞从美国引入陆地棉种子,在湖北试种初步获得成效。此后清政府、北洋政府和国民政府及一些棉纺企业,不断大量从美国引入陆地棉种子。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国家采取了扩大棉田面积、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更换优良棉种等措施,棉花播种面积扩大一倍多,为中国成为大纺织品服装生产国、出口国及消费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已由产棉大国变为产棉强国,形成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新疆三大产棉区。目前,我国棉花产销一体化成熟,郑州交易所取得了棉花这项大宗商品的定价权。新疆长绒棉是由海岛棉培育而来,具有暖和、透气、舒适的特点,而且纤维柔长、洁白光泽、弹性良好,深受市场欢迎。2020—2021年新疆棉产量 520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 87%,占国内消费比重约 67%。自人工合成纤维诞生以来,棉花占全球纤维消费的比重逐渐下降至 30%左右,今天,全球每年约生产 5200万吨的石油基合成纤维,几乎是全球棉花产量的两倍。21 世纪 20 年代,美国以人权为借口,“抵制新疆棉花和纺织工厂”。实际上是想要将中国从全球纺织龙头的宝座上拉下来,打击中国对全球纺织业的绝对支配地位。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黄金生的《棉花:曾经改变世界格局的“神奇之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自明清以来影响中国棉纺织业发展历程的原因。
(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21 世纪 20 年代“中美棉花战争”认识。 (6分)
(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2至15世纪,意大利海外贸易高度繁荣,其市场范围远至黑海、非洲大陆等地区,在欧洲市场分工中处于中心地位,其海外贸易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对市场的培育。意大利各城市共和国通过十字军东征开拓海外市场,在市场尚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以政府主导方式获得大量商业特权,以达到垄断目的。出于商业发展的需要,共和国政府十分注重城市环境的建设,威尼斯等城市的港口方便快捷,沿海布满了码头、仓库、客栈以及富商的府邸。共和国政府也十分注重市场秩序的规范,一方面政府建立特别的司法制度,解决海外贸易中的商业纠纷,另一方面政府也相继制定和完善了航海法规。意大利各城市实行的共和体制,能够最大限度调动民众的积极性,整合资源,维护社会稳定,是海外贸易繁荣背后的制度保障。综上所述,各城市共和国政府在海外贸易中扮演了积极的角色,运用看得见的手,开拓规范市场,对海外贸易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摘编自程洪福:《论12—15世纪意大利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
(1)根据材料概括12至15世纪意大利海外贸易高度繁荣背后政府培育市场表现。
(6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2至15世纪意大利海外贸易发展历史经验。
(6分)
20.(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文化模式是指特定民族或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等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如果主导性文化模式失范,即其制约作用和规范作用失灵,文化模式就会从常规期和稳定期进入怀疑期和紊乱期,文化危机也就出现了。随后,文化往往会进入转型期。所谓文化转型就是文化模式的剧变或革命,即一种新的主导性文化模式取代原有的文化模式。
——姜守明、洪霞《西方文化史》
它毁弃了曾一度被实质性传统、基督教信仰以及对于祖先的孝敬、对家庭和其他机构中的权威的恭敬所占据的大部分领域,并头痛地发现了许多出乎意料的困难。
——E·希尔斯《论传统》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围绕“文化危机与文化转型”拟定一个论题,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024年 1月葫芦岛市普通高中学业质量监测考试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及评阅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 48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D D A A C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C B D C A 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均为必做题,共 52 分。
17.(14分)
(1)(6分)
异:女真人过着定居生活,有农业,住木板房,房中用火炕取暖。(2分)
同:擅长骑射,富于忍耐力和尚武精神。(2分)
管理系统:猛安谋克(2分)
(2)(8分)
治国政策:对外:与南宋议和(2分)
对内:与民休息;崇尚节俭;施行德治;赏罚分明;重视农业生产;加强吏治;
等等。(注:以上每点 1 分,至多 4 分)。
思想依据:儒家思想(2分)(注:若答“仁政”等可酌情赋分。)
18.(14分)
(1)原因:(8分)
①棉花更受到市场欢迎,国际贸易激烈竞争;
②工业革命为纺织业提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物质基础,英国的棉织品生产能力强大、棉织品
工业品物美价廉;
③政府重视发展棉纺织业,政府和企业重视引进、培植优质的棉花品种,广大科技人员的辛
勤劳动;
④二战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⑤新型材料石油基合成纤维研发和使用;
⑥美国维护霸权主义,发动“中美棉花战争”对中国进行贸易制裁。
(注:以上每点 2 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得 8 分。)
(2)认识:(6分)
①美国对中国纺织业的打压,实际上是对中国 70 年来发展纺织业所取得成就的认可;
②“中美棉花战争”是美国维护霸权主义,遏制中国复兴的重要一环;
③坚持科技创新,坚持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中国维护棉花
安全的出发点和宗旨。
(注:以上每点 2 分,共 6 分。)
高三历史答案 第 1页 共 2页
{#{QQABAQCAoggAAhBAAAhCAwG4CEMQkACACAoGhBAIsAAACANABAA=}#}
19.(12分)
(1)表现:(6分)
①意大利各城市共和国通过十字军东征积极开拓海外贸易市场;
②共和国政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③共和国政府注重规范相关市场秩序;
④意大利各城市实施共和体制,具有促进海外贸易稳定与繁荣的体制优势。
(注:以上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 6 分。)
(2)历史经验:(6分)
①政府重视对市场的培育,制定合理政策;
②促进思想解放和培养专业人才;
③构建良好的外部环境(国际环境);
④发挥地理位置的优势。
(注:以上每点 2 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得 6 分。)
20.(12分)
【答案示例】
论题:14—18 世纪欧洲的文化危机为文化转型提供了契机。(2分)
论述:中世纪后期,控制西欧文化的天主教日益腐朽,禁欲主义逐渐失去市场。随着商品经
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新的思想文化观念逐渐出现。以天主教文化为主导的封建
文化面临着危机,这也为新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空间。此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等文化革新运动相继兴起。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反对宗教禁欲。宗教改革使人们具有灵
魂得救的自主权。启蒙思想家们提倡理性,批判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追求自由和平等。在
这些运动的冲击之下,宗教神学的影响力被大大削弱,社会呈现出世俗化倾向,代表资产阶
级诉求的新文化逐渐形成。随着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欧洲文化逐渐完成转型。(8分)
综上所述,近代欧洲在文化危机的背景下实现了文化转型。(2分)
(注:“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唯一标准答案。)
(评分说明:论题2分,论述8分,结论2分。)
论题与主题无关,或者 论题观点不够明确(1分) 论题观点明确、清晰
论题(2分)
无论题(0分) (2分)
未能结合所学知识,或 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运 能结合所学知识,准
运用相关史实与论题 用一个史实来论述观点, 确运用两个或两个以
论述(8分)
观点无关,无助于论证 史论结合,4分;若只有史 上的相关史实来论述
史论结合
观点(0分) 实,没有结合论题展开论 观点,史论结合(8分)
证(2分)
无结论或结论完全重 结论只是概括内容或点题 结论能够升华观点
结论(2分)
复观点(0分) (1分) (2分)
高三历史答案 第 2页 共 2页
{#{QQABAQCAoggAAhBAAAhCAwG4CEMQkACACAoGhBAIsAAACA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