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2 15:18:24

文档简介

秘密★启用前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
域内。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的黑
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形态,是古往今来各种知识、观念、理论、方法等融通生成的结
果。我们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特别是要把握好三方面资源。一是马克思主义
的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成果及其文化形态,如党的
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
学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最大增量。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
资源,这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分宝贵、不可多得的资源。三是国外哲学社会科
学的资源,包括世界所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积极成果,这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
会科学的有益滋养。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
创新、方法创新。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既向内看,深入研究关系国
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又向外看,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既向前看,准确判
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趋势,又向后看,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材料二:
迷娘是歌德在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中塑造的一个耐人寻味的意大利少女
的形象。“迷娘”原文为法文“Mignor”,意为“宝贝儿”。她姓名不详,只因第一次自我介绍
时称“人们叫我迷娘”,故而小说中以“迷娘”称呼她。她早年被人拐卖到德国,流落街头卖
艺为生,受尽虐待和摧残,后被威廉搭救并养育成人。她逐渐对威廉产生了难以言说的爱
恋,又时时思念着自己的祖国意大利,最终因为无结果的爱情和无法实现的思乡之情而未
老先衰、客死异乡。
“学习时代”的第二卷,歌德写了这样两个情节。第八章迷娘跳舞。她的舞姿“矫健、
轻盈、敏捷而准确”“她身姿柔软,其严肃庄重却胜于优美悦目”,这唤起了威廉内心的保护
欲和同情心,“渴望将这无依无靠的孩子像亲女儿似的装进自己的心坎儿”“用父爱在她心
里唤起生活的快乐”。迷娘心里则产生了“一种暗自滋长着的爱情”。第十四章中,迷娘望
高二语文试题
第1页(共8页)2023-2024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解析
“ ” " ”
LAB. 马克思主义资源 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C.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是
“ “ “
我们的宝贵资源,传统文化也有糟粕, 全面继承 错误。 D.三种资源的地位不同,马克思主义资源是 主
” " "
体 , 国外资源是 滋养 。 三者的排序也说明了它们重要性的差异。
" “ ”
2. D"仰视、模仿 的态度不对,正确的态度应是材料一中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 坚待不忘本来、吸收外来 。
” ” " ” “
3.C 因为威廉结束了她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悲惨生活 ,这是迷娘称他为 恩人 的原因;迷娘称他为 父

亲 的原因是威廉对他有保护和养育之恩。
“ ”“ “
4. (1)通篇采用基本相同的句式架构,全诗都以 你知道吗 你可知道 领起,最后三行(副歌部分)语句基本
“ ” “ ”“ ”“
相同这种 重章 的结构,起到了强调作用。(2)最后几句对威廉的称谓一再变化一 爱人 恩人 父

亲 \袒露了迷娘对威廉复杂的清感。
5. (1)保持开放的姿态,积极接纳和学习多种文化;( 2)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吸收其中有益的部分;( 3)融会
贯通,发现外国优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点;(4)面向未来,积极探索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
题。(每点2分,三点6分。)
" ”
6.A 小说是虚构的艺术,不能和自传混为一谈。 材料二说的是 鲜明的自传色彩 。
" "
7.B狐狸叫和猫头鹰啼在原文是这样表述: 只要能听到一声狐狸叫,或者猫头鹰啼啊什么的,就放心了 ,
这些声音并不存在,当然不是以动衬静。
“ ” “ ”
8. [答案示例】评论有 成长 和 硬汉 两个关键点。
硬汉角度:恐惧是天性,是否是硬汉关键在于能否正视和挑战恐惧。 (1) 尼克对于自己的恐惧感到羞愧,说
明他渴望成为一名硬汉;(2)尼克敢于脱离大人的照顾,说明他在挑战恐惧。
成长角度:硬汉并非一跋而就,需要有成长的过程。(1)尼克在初次感到死亡带来的恐惧感时,彻夜读书不
敢睡;(2)此次在湖边,他可以尝试独自面对恐惧。
“ ” “ “
( 得分细则:答出每一 点得 1分; 硬汉 和 成长 每个角度最高 2分,共 4分。 开放性问题,答案言之成理
即可。)
” “ “
9. (1) 当天他刚从叔叔那儿学会 但更像 这词儿就用上,抓住了小孩子善于模仿和学习的特点;(2)用 兴许

是吧 来塘塞父亲,不想再提昨晚让他难堪的一幕,表现了他的自尊自强,这是他逐渐走向成熟的一面;
“ "
(3)父亲说没有东西能伤害他时,他马上想到 闪电也伤不了 ,体现了他天真童趣的一面。(每点 2分。 问
题有一定开放性,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10. CEF
“ ”
11.B 常用来比喻处于要害部位,能托付秘密与重任之人 对应的词语是心腹。 股胧常用来比喻辅佐君主的
得力大臣。

12. D "率领汉朝大军 错。 常惠只带了五百汉军,执行此次战争任务的基本是西域诸国的军队。
13. (1)匈奴派遣使节,威胁乌孙国王交出公主,想要断绝乌孙和汉朝之间的联系,希望天子能出兵解救乌孙
公主!
“ ” “ ” " " “ “
( 使使 ,派遣使节; 求公主 ,要求乌孙交出公主; 隔绝乌汉 ,断绝两国的联系; 唯 希望。 各1分。)

(2)常惠借机上奏,龟兹国曾经杀害汉朝校尉赖丹,但还没有受到处罚,常惠请求顺便攻打龟兹。( 尝",
“ " ” ” “
曾经; 伏诛 ,被处死刑,这里为受到惩罚; 便道 ,顺路、顺便。 各1分;句义 1分。``伏诛 直译意译均可
得分。)
14. (1)通晓匈奴和西域各国的情况;(2)艰苦生活的磨炼、苏武精神的感召,锤炼出他坚强的意志和对汉朝
的忠诚。(答出 一 点得 2分,两点3分。)
15.C 这是一首五言古体诗,而非律诗。
16.元稹的际遇与贾谊的遭遇更为接近。
(1) 同样才高且忠贞却被贬;(2)身逢盛世被贬。
“ ”
(每点3分。 如果答屈原, 理由合理也 可酌情给分。 比如答出 元稹和屈原一样才高忠贞但是被贬 给
3分。)
高二语文答案 第1页(共3页)
{#{QQABAQCEggiIABBAAQgCEwXYCACQkBEAAAoGABAAsAIAiAFABAA=}#}
17. (1)小轩窗,正梳妆
(2)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
(3)示例:"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大漠穷秋塞草排,孤城落日斗兵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

上燕脂凝夜紫
18. A A项与文中的省略号都 表示列举内容的省略。 B.表示引文内容省略,C.表示数字省略(或理解为引文
内容省略),D.表示语意转换。
19.不仅可以补足音乐教育的短板,还可以使音乐教育和其他课程有机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 ” “
(两处错误,改正一处得2分。 第一,语序不当, 补足音乐教育的短板 是基础, 把音乐教育和其他课程
” “ “ “ ”
有机结合 是更进一步的举措。 第二,应在 音乐教育和其他课程有机结合 前加介词 使 。)
20.@)并非只有音乐教育能提高 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美术、语文等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不是艺
术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了,青少年就一定能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艺术素养和审美能
力提高 与事业成功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每点2分,两点4分。)
“ " “ ”
21. C A 、D项,并不包含说话对象在内,其实是 你们 的意思。 B项,这里的 我们 并不包括读者在内,其实
“ ”
是 我 的意思。
“ ”
22.心先暂时承认某一观点正确;@很多都来自古代社会;@这类 封建士大夫语言 不能说。(每句2分。 第
“ " ” “ “ ”
一句的关键点是 先承认正确 ,第二句是 来自古代社会 第三句是 不能说封建时代语言 。 关键点正
确、符合字数要求即可。)
23.作文命制意图及思路指导
写作话题来自真实的语文学习生活。 不喜欢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的同学并不在少数,将其设置
成作文题目能保证绝大多数同学都能有感而发、言之有物。 不喜欢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同学也可以阐
“ " “ ”
述自己 不喜欢 的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如果要写出高分作文,还是要选择 立足民族,放开眼光 这样
中正平和的观点。
” ”
写作体裁要求来自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的 写作知识 一《学写申论》。 申论是这样一种文体:就
特定现象、事件或问题进行陈述、说明、概括,并据此发 表见解。 它要求写作者不能就事论事,要对具体
“ ”
的生活进行一定的抽象和提炼。 比如 不愿读外国文学作品 , 表面上看是个人阅读偏好问题,其实反映
“ ”
了 如何培养开放的文化心态 的深层间题。 这也是教材中为什么要选外国文学、思想类文章的原因。
教师讲评时,应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l、从具体现象发现深层问题;
2、客观的立场、辩证的姿态一正视外国的文学、艺术、哲学等思想资源对我们的价值,也要警惕其中的
不利因素。
3、充分发掘巳有的阅读经验储备。 鼓励学生恰当使用教材上的文学、思想作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在
这方面做得比较出色的作文,应该给予适当鼓励。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
“ “
苏武于汉昭帝始元六年春回到长安。 昭帝下令叫苏武以 太牢 礼拜谒武帝的陵墓和祠庙。 朝廷任命
苏武做典属国,俸禄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官田二顷,住宅一处。 常惠、徐圣、赵终根都被任命为皇帝的侍
卫官,赐给丝绸各二百匹。 其余六人,年纪大了,让他们回家,赐钱每人十万,终身免除摇役。 常惠后来做到
右将军,封为列侯,自己另有传记。 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
了。 ……甘露三年,呼韩邪单于才入汉朝拜。 皇帝回忆往昔辅佐有功的大臣,于是派人画苏武等十一名功
臣的图像挂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 这些画像都仿照他们的形体和外貌,并将他们的官爵和姓名写在
画像之上。
材料二:
常惠,太原人。 年少时家里贫穷,自告奋勇去当兵,跟随苏武出使匈奴并一起被拘留了十几年,汉昭帝
高二语文答案 第2页(共3页)
{#{QQABAQCEggiIABBAAQgCEwXYCACQkBEAAAoGABAAsAIAiAFABAA=}#}
时才回归汉朝。 朝廷为了嘉奖他的辛勤劳苦,任命他为光禄大夫。 当时,乌孙公主上书汉朝说:"匈奴派骑

兵以行围打猎为名前往车师国,车师国与匈奴串通,共同侵犯乌孙国,希望汉天子可以救我们! 汉朝君臣商
议要攻击匈奴,正赶上昭帝驾崩。(所以没有出兵)。 宣帝刚即位,本始二年,派遣常惠出使乌孙。 乌孙公主
和乌孙王通过常惠向汉朝求救说:"匈奴接连派重兵攻击乌孙国,攻占了车延、恶师等地,掠夺那里的人民而

去。 派使节要挟乌孙王,要乌孙王交出乌孙公主,想要断绝乌孙与汉朝的联系,希望天子出兵来救公主! 于
是汉朝发兵十五万,由五个将军率领分道出击。 任命常惠为校尉,持使节护送前往乌孙的士兵。 乌孙王亲
自率领五万多骑兵,从西方攻入匈奴的右谷蠡王庭,擒荻匈奴单于的长辈和女眷,名王、骑将以下三万九千
人,荻得牛、马易户骡、骆驼五万多匹,羊六十多万头。 天子认为常惠奉天子之命出使并有所功劳,于是封常
惠为长罗侯。 又派遣常惠拿着金银丝帛给有功劳的乌孙贵族。 常惠借机上奏,龟兹国曾经杀掉汉朝校尉赖
丹,但是现在还没有受到处罚,所以请求顺便攻击龟兹国。 常惠与五百将士一起去乌孙,(到达乌孙后)让各
国发兵二万,并且派遣副使让龟兹以东国家发兵两万人,还有乌孙兵七千人,从三面攻击龟兹国。 常惠回国
后,代替苏武成为典属国,他熟悉藩国事务,勤于国事,多次建功。 甘露年间,后将军赵充国死后,天子便任
命常惠为右将军,仍兼任典属国。 宣帝死后,常惠侍奉元帝,三年后病逝,谥号壮武侯。
高二语文答案 第3 页(共3 页)
{#{QQABAQCEggiIABBAAQgCEwXYCACQkBEAAAoGABAAsAIAiA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