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22 14:1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
2024.01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27道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
3.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I127 Ba137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第19届亚运会的大会主火炬采用“轻量化设计”,大大减少了不锈钢材料的使用;利用CO2制备甲醇,实现了“废碳再生”,获得“零碳甲醇”(CH3OH)作为燃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 B.“零碳甲醇”燃烧不会产生CO2
C.“废碳再生”是化学变化 D.亚运会主火炬的设计充分体现了绿色化学理念
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NaOH溶液 B.CuSO4溶液 C.Fe(OH)3胶体 D..蒸馏水
3.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氯水 B.CO2 C.NaCl溶液 D.KOH
4.下列关于氯气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
A.有刺激性气味 B.黄绿色气体
C.难溶于水 D.能与氢气反应
5.下列物质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NaHSO4属于酸 B.NaClO属于盐
C.SO3属于氧化物 D.NaOH属于碱
6.下列物质可用铝制容器盛装的是
A.稀硫酸 B.浓硫酸 C.稀硝酸 D.硫酸铜溶液
7.下列转化需要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才能实现的是
A.Na2O2→O2 B.FeCl2→Fe(OH)2
C.NH4Cl→NH3 D.Na2S→H2S
8.下列行为不符合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点燃氢气前,先进行验纯
B.切割后未使用的金属钠,及时放回原试剂瓶中
C.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D.大量氯气泄露时,用沾了氢氧化钠溶液的湿毛巾捂住口鼻
9.下列能正确解释现象或事实的离子方程式是
A.向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OH-+CO2=+H2O
B.不能用排水法收集NO2:3NO2+H2O=2H++2+NO
C.CuSO4和Ba(OH)2反应生成沉淀:+Ba2+=BaSO4↓
D.将Cu片放入稀HNO3中有气泡产生:Cu+2+4H+=Cu2++2NO2↑+2H2O
1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因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K+、、 B.K+、Na+、、
C.Fe2+、H+、、Cl- D.Ca2+、OH-、Na+、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44gCO2含有NA个C原子
B.1L0.1mol/LNa2SO4溶液中含有0.1NA个Na+
C.0.1molNa与足量Cl2反应,转移0.2NA个电子
D.标准状况下,22.4L的H2O含有3NA个原子
实验室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备NH3,并研究其性质。其中,a、b为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回答12~14题。
12.用装置甲制NH3,试管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A.NH4HCO3固体 B.CaCl2和NH4Cl的固体混合物
C.NH4Cl固体 D.Ca(OH)2和NH4Cl的固体混合物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装置乙中,b比a先变蓝 B.装置丙中,产生大量白烟
C.装置丁中,试剂可以是水 D.装置丁具有防止倒吸的作用
14.装置丁所得的溶液中,能电离出OH-的含氮微粒是
A.NH3 B.NH3·H2O C. D.H2O
粗盐中通常含有Na2SO4、MgCl2、CaCl2和泥沙等杂质,实验室用粗盐制备NaCl晶体的流程如下图。回答第15~17题。
15.①中不需要使用的实验仪器是
A.玻璃棒 B.漏斗 C.蒸发皿 D.烧杯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②的目的是除去 B.②和③的试剂顺序可以互换
C.试剂I是KOH溶液 D.⑤中只发生反应:OH-+H+=H2O
17.⑥中用到的分离方法是
A.过滤 B.冷却结晶 C.吸附 D.蒸发结晶
研究小组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再用其配制植物营养液。回答第18~20题。
18.配制500mL0.1mol/L的NaCl溶液,部分实验操作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需要用托盘天平称量约2.9gNaCl固体
B.①、②中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引流、搅拌加速溶解
C.③中加蒸馏水到液面离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1~2cm时,应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D.图中实验操作步骤的顺序为④②①③
19.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NaCl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颈部的刻度线
B.未将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的溶液一并转移至容量瓶
C.配制溶液所用的容量瓶洗净后,有蒸馏水残留未烘干
D.摇匀后,发现溶液的凹液面低于刻度线,又滴加几滴蒸馏水
20.同学们配制的植物营养液中含有的离子种类及浓度如下:
离子种类 Na+ K+ Cl-
浓度(mol/L) 0.005 0.01 0.015 0.005
该植物营养液中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005 mol/L B.0.01 mol/L C.0.015 mol/L D.0.02 mol/L
21.用FeSO4溶液、空气除去烟气中的SO2,主要物质的转化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程Ⅰ、Ⅱ中,SO2均发生氧化反应
B.过程Ⅱ中,发生反应:2Fe3++SO2+2H2O=2Fe2+++4H+
C.SO2最终转化成
D.FeSO4溶液吸收SO2后,所得溶液酸性减弱
22.下列实验结论与实验操作及现象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向某溶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向某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C 向某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 原溶液中一定含Fe2+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一定有
A.A B.B C.C D.D
第二部分
本部分共5题,共56分。
23.(8分)补齐下列含钠物质与其用途的连线,并回答问题。
用途 物质
A.去除某些有机溶剂中的水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a.Na B.呼吸面具中供氧 b.NaHCO3 C.家用消毒剂 c.Na2O2 D.食品膨松剂 d.NaClO
(1)上述Na2O2的用途,利用了它的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分别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用途A和用途D:用途A________________﹔用途D________________(已知:使用膨松剂焙制糕点时会产生气体)。
24.(12分)物质类别和元素价态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重要角度。下图为含铁物质的“价—类”二维图,图中列出了部分常见的含铁物质,其中构成丁的阴离子为Cl-。
(1)甲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甲做________(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2)研究小组用丙溶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沉淀颜色的变化情况为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3)向CuSO4和丁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反应结束后有固体剩余,下列关于固体成分的说法不可能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铁、铜都有 b.有铜无铁 c.有铁无铜
(4)高铁酸钾(K2FeO4)可用作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
①小明同学预测K2FeO4具有氧化性,从铁元素价态的角度说明他预测的依据是___________。
②制取K2FeO4的反应如下,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e3++ClO-+OH-=+Cl-+H2O
25.(12分)铸铁的主要成分为Fe和C,研究小组用下图所示实验研究铸铁与热的浓硫酸的反应(夹持和加热装置已略去)。
(1)同学们猜想A中生成的气体可能含有两种酸性氧化物SO2、CO2,他们依据的反应为2Fe+6H2SO4(浓)Fe2(SO4)3+3SO2↑+6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检测到反应后A中所得溶液中含有Fe3+,实验方案是取少量待测溶液,将其加入适量水中稀释,______。
(3)实验现象证明A中确实有SO2、CO2生成。
①U型管a侧棉花的紫红色褪去,证明有________生成。
②证明有CO2生成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澄清石灰水中生成白色浑浊物。
(4)下列试剂中,也可用于该实验中检验SO2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Na2S溶液 b.品红溶液 c.KI溶液 d.紫色石蕊溶液
(5)取上述反应生成的0.56L(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通入足量H2O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反应完全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分离、干燥后得到固体4.66g。混合气体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
26.(12分)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图是以合成氨为基础的传统硝酸生产工艺流程(其中空气等基础原料已略去)。
(1)关于合成氨工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人工固氮方法
b.该反应过程中氮元素被氧化
c.合成的NH3还可以用于化肥工业
d.该反应采用高温、高压等苛刻条件,与N2化学性质很稳定有关
(2)氨氧化装置中,生成的含氮物质主要为N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聚合、吸收装置中,含氮物质转化的主要反应包括①NO→NO2;②NO2→N2O4;③N2O4→HNO3,其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4)吸收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为2N2O4+O2+2H2O=4HNO3,若用Va Lxmol/L的稀硝酸作为吸收液,反应后得到VbLymol/L的浓硝酸,则理论上吸收装置中需消耗的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写出计算式)。
(5)为实现制硝酸的绿色化改进,技术人员将①分离液态空气、②电解水等工艺整合在上述流程中。请在①、②中任选一种,说明该工艺的产物如何应用于硝酸生产流程:___________。
(6)NH3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氮氧化物脱除技术,可用于上述硝酸生产工艺的废气处理,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
若催化剂表面参与反应的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则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7.(12分)二氧化氯(ClO2)具有强氧化性,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消毒剂。实验小组以氯气和亚氯酸钠(NaClO2)为原料制备二氧化氯(ClO2)并探究其性质。
资料:ⅰ.ClO2为黄绿色气体,易溶于水,难溶于CCl4;Cl2易溶于CCl4中,溶液呈黄绿色。
ⅱ.CCl4为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大,且与水不互溶。
ⅲ.NaClO2溶液呈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NaClO2易发生下列反应:8+8H+=6ClO2↑+Cl2↑+4H2O。
【实验一:制备ClO2】
进行如下图所示实验,实验过程中,持续通入N2使C中生成的ClO2逸出。
(1)A为Cl2发生装置(夹持和加热装置已略),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中饱和NaCl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制备ClO2的反应为Cl2+2NaClO2=2NaCl+2ClO2,由此得到此条件下的氧化性:Cl2_________ClO2(填“>”或“<”)。
(4)装置C中Cl2还能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随着装置A中的Cl2持续产生,开始时装置D液面上方出现黄绿色气体,溶液较长一段时间保持无色,随后逐渐变为黄绿色,说明有Cl2进入D中。
【实验二:探究ClO2的性质】
将实验一中收集到的气体处理后得到纯净的ClO2,进行下表所示实验。
实验i 将ClO2通入NaCl溶液,溶液变为黄绿色。加入少量CCl4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上层溶液为黄绿色,下层溶液为无色。
实验ii 将ClO2通入HCl溶液,溶液变为黄绿色。加入少量CCl4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上层溶液为浅黄绿色,下层溶液为黄绿色。
(5)实验二中,证明ClO2能氧化Cl-产生Cl2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6)由实验一、实验二得到的Cl2和ClO2氧化性强弱关系相反,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7)甲同学从实验二推论实验一的装置D中Cl2的来源: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装置C中的ClO2氧化Cl-,产生的Cl2进入了装置D。乙同学提出还有其他以下可能的来源。
来源1:部分Cl2未与C中NaClO2反应就进入了装置D。
来源2:Cl2通入装置C中一段时间后,__________,生成的Cl2进入了装置D。
北京市海淀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
2024.01
第一部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B C D C A B A D B C A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D A B C A D D A C D A
第二部分
评阅第二部分时请注意:
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
文字表述题中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有错误,0分;配平错误,得1分;错写“↑”或“↓”不扣分。化学专用词汇出现错别字为0分。
多项选择题:少选得1分,多选、错选,均0分。
23.(8分)
(每条连线正确,得1分)
用途——物质
A.去除某些有机溶剂中的水分——a.Na
B.呼吸面具中供氧——c.Na2O2
C.家用消毒剂——d.NaClO
D.食品膨松剂——b.NaHCO3
(1)化学(1分)
(2)2Na+2H2O=2NaOH+H2↑
2NaHCO3Na2CO3+H2O+CO2↑
24.(12分)
(1)3Fe+4H2OFe3O4+4H2;还原剂(1分)
(2)白色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3)c(1分)
(4)①K2FeO4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是Fe元素的较高化合价,有降低的趋势,对应K2FeO4表现氧化性
②2Fe3++3ClO-+10OH-=2+3Cl-+5H2O
25.(12分)
(1)C+2HSO4(浓) CO2↑+2SO2↑+2H2O
(2)滴加KSCN溶液,反应后溶液显红色(1分)
(3)①SO2(1分);②U型管b侧棉花不褪色(或红色变浅)
(4)ab
(5)SO2+H2O2=H2SO4;80%
26.(12分)
(1)acd
(2)4NH3+5O24NO+6H2O
(3)①③
(4)
(5)①中,分离液态空气得到的氮气可用于合成氨,氧气可用于氨氧化等;
②中,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可用于合成氨,氧气可用于氨氧化等
(6)NO+NO2+2NH32N2+3H2O
27.(12分)
(1)4Cl-+MnO2MnCl2+Cl2↑+2H2O
(2)除去Cl2中的HCl
(3)>
(4)Cl2+H2O=HCl+HClO
(5)实验ⅱ中,下层溶液为黄绿色
(6)溶液的酸碱性不同
(7)溶液酸性增强,发生反应8+8H+=6ClO2↑+Cl2↑+4H2O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