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1-22 14:42:43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大通县期末联考·高一化学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钟乳石的形成涉及反应:CaCO3+HO+CO2=Ca(HCO)2,Ca(HCO3)2-CaCO为¥+CO2↑+
HO,为非氧化还原反应,D项符合题意。
2.A熟石灰为C(OH)z,属于化合物,B项错误;氯化氢属于化合物,C项错误;胆矾为CuSO·5HO,属于
化合物,D项错误。
3.B小苏打为NaHCO3,B项错误。
4.C《神农本草经》中提到:“白青[C(OH)2CO]得铁化为铜”,其中白青属于盐,C项错误。
5.BFe与Cl反应生成FeCl,A项不符合题意;CaCO通过一步反应无法转化为Ca(OH)z,B项符合题意:
C与HO反应可以生成HCI和HCO,C项不符合题意;Na与HO可以反应生成NaOH和H2,D项不符
合题意
6.CCO片与Ca+、H+均不共存,A项不符合题意;Ba+与SO、CO号均不共存,B项不符合题意:离子均能
大量共存,C项符合题意;Fe+与OH不能大量共存,D项不符合题意,
7.B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SO,,A项错误;CuSO、AgNO均为可溶性盐,应拆分,C项、D项均错误。
8.A非金属性:CI>Br>I,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CI>HBr>HI。
9.BF2+易被氧化,A项正确;应用KSCN检验“铁肥”是否发生变质,KMnO,只可以证明其已经完全变质,B
项错误:加人少量铁粉可以防止“铁肥”被氧化,C项正确;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相对分子质量,
FeSO·7HO的摩尔质量为278g·mo厂1,D项正确。
10.C未经干燥的氯气通过D瓶溶液后不再能漂白红布条,D中溶液可能与C2反应,吸收C2,或者能干燥
C,C项符合题意。
16g
1.A0,和O,的混合物可看作氧原子的集合体,nO)=16g,=1mol,即原子数目为N,A项正确:
若与水或碱反应,1molC发生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ol,B项错误;标准状况下,HO为液体,不能用V
=22.4L·o1进行计算,C项错误;缺少体积,无法计算出C】数,D项错误。
12.C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说明新制氯水中含Cl,A项错误;向饱和NHCO,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有无色
气体产生,说明溶液中含有H,B项错误;在红色纸条上滴加新制氯水,纸条褪色,说明新制氯水有漂白性,
C项正确;向浅绿色溶液(FcC2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溶液变为棕黄色(FCL溶液),说明新制氯水具有氧
化性,D项错误。
13.D不能将浓硫酸和水在量筒中混合,A项错误;加热固体时,试管应略微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
【高一期末联考·化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41478Z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大通县期末联考
高一化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
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
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固: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016Na23S32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变化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金属的冶炼
B.钢铁的锈蚀
C.食物的腐败
D.钟乳石的形成
2.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烧碱、液态氧、碘酒
B.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C.干冰、铁、氯化氢
D.空气、氨气、胆矾
3.下列生活中的物质与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用途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生活中的物质
食盐
小苏打
复方氢氧化铝片
漂白粉
有效成分的化学式
NaC】
Naz CO
AKOH)
Ca(ClO)2
用途
做调味品
做发酵粉
做抗酸药
做消毒剂
4.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绚丽多彩的烟花是源于金属元素的焰色
B.早上透过云层看到的“金光万缕”是因为丁达尔效应
C.《神农本草经》中提到:“白青[Cu(OH)2CO]得铁化为铜”。其中白青属于碱
D.工业上一般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NOH,主要考虑原料便宜易得
5.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以及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我们可以确定制取某类物质的可能方法。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Fe→FeCl
B.CaCO3→Ca(OH)2C.Cl2→HClO
D.Na→NaOH
6.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Ca2+、CO、H+、NO
B.Ba2+、OH-、SO、CO
C.K+、NHt、SO、CI
D.Fe2+、CI-、Na、OH
【高一期末联考·化学第1页(共4页)】
241478Z
7.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将稀硫酸滴在铁片上:2Fe十6H+-2Fe3+十3H2
B.将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HCO十H+一HO十CO2个
C.将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uSO4+2OH一Cu(OH)2¥+SO
D.将硝酸银溶液与氯化钠溶液混合:AgNO2十+C】一一AgCI¥十NO。
8.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强弱:HI>HBr>HC1
B.离子半径大小:S2->O->Na
C.碱性强弱:KOH>NaOH>IiOH
D.金属性强弱:Na>Mg>Al
9.将绿矾(FSO4·7H2O)溶于水配制成溶液喷施在叶面上,可解决植物叶面变黄问题,因此绿
矾又被誉为“铁肥”。下列有关“铁肥”说法错误的是
A.“铁肥”易被空气氧化变质
B.可用KMnO4溶液检验“铁肥”是否发生变质
C.为保证“铁肥”的效果,可向配制后的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
D.FeSO,·7H2O的摩尔质量为278g·mol1
10.如右图所示,在A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B处的弹簧夹时,C处
的红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处的弹簧夹后,C处的红布条逐渐褪
色。则D瓶中盛放的溶液可能是
①抱和NaCl溶液②NaOH溶液
③H2O
④浓硫酸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用V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6g由O2与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1 nol Cl2发生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2N
C.标准状况下,11.2LH2O含有分子数为0.5NA
D.1mol·L1的NaCI溶液中含CI数为Na
12.在探究新制氯水成分及其性质的实验中,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观察新制氯水颜色
新制氯水呈浅黄绿色
新制氯水中含CI
B
向饱和NaHCO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
有无色气体产生
新制氯水中含有HCIO
C
在红色纸条上滴加新制氯水
红色纸条褪色
新制氯水具有漂白性
D
向浅绿色FeC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溶液变成棕黄色
新制氯水具有还原性
13.下列四组实验中,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浓IS)
()
三水
A.配制稀硫酸
B.加热Fe(OH)3固体
C.制备纯净的Fe(OH)2
D.收集氢气
【高一期末联考·化学第2页(共4页)】
241478Z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