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9.3大气压强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9.3大气压强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7-06 15:39:59

文档简介

《大气压强》
一、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已经学过了半年的物理知识,对于物理的学习规律已经了解。大气压强这一节的知识也没有难度,所以学生对于这节课的学习应该感到很轻松。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
了解测量大气压强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
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想结合的方法。通过多媒体的应用,让学生观看托里拆利实验的视频,让他们知道大气压的准确测量,可以解决水银有毒,学生做不了,但这个实验又非常重要的问题。通过在课堂上拍摄图片,可以把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展示在屏幕上,发现问题。再通过编辑的excel程序,可以把学生实验的数据直接计算转换成结果,简化了学生运算的过程,节省的时间。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测量。
难点:大气压的测量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老师演示覆杯实验
观察
引入大气压强
引导学生实验
学生用吸盘来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
学生亲身感受实验过程,理解物理知识,增强兴趣。
老师播放托里拆利实验的视频
学生观看视频
托里拆利实验在物理学生是个重要的实验,但水银有毒,这个实验老师和学生都不能在教室里完成,通过观看视频能很好的达到教学的效果。
老师引导学生用吸盘和注射器来粗略测量大气压强
学生分组实验
通过这两个实验,学生能够亲自测量大气压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避免学习知识的抽象性。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大气压强
一:大气压强的存在
二:大气压强的测量
三:大气压的运用
课件17张PPT。第三节大气压强1、如图所示,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指
针指在某一位置。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是 N,分度值是 N。图中所示,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
2、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
3、液体压强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
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复习0—50.21.6P=ρghP=F/S液体受重力且具有流动性大气压强:大气压的方向:大气对浸在它里面
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向各个方向。马德堡半球实验托里拆利实验1:当移开食指时,管内的水银就___,当降到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____ 时即停止下降。2:若将管子倾斜,管内水银长度将___,管内外水银面的竖直高度差__。思考题: 管中为什么有大约76cm 的水银柱高度?下降76cm增加不变方法一方法二表格一:表格二:1、下列哪一事例可以说明大气压的存在( )
A.用吸管吸牛奶
B.棒冰融化
C.手握橡皮圈发生形变
D.水往低处流A2、如图所示 ,利用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量大气
压强时,当玻璃管内的水银柱稳定后,在玻璃管
的顶部穿一小孔,那么管内的水银液面将( )
A.保持不变
B.逐渐下降,最终与管外液面相平
C.逐渐上升,最终从小孔中流出
D.稍微下降一些
B3、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D4、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
A.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
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
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A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星期天开展一次登山活动,想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
测量花果山的高度。若已知在竖直方向每升高10m大气压强减小Δp,且山下的
大气压强为p0。他们随身携带了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
细线、刻度尺等。到达山顶后,他们首先排尽针筒内的空气并用橡皮帽封住其小
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中针筒与活塞之间的摩擦不计)
(1)为了测量山顶的大气压强,你认为实验中应测出的物理量有(指出物理量的
名称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
(2)山顶的大气压强p=        (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及已知量表示);
(3)花果山的高度h=   (用所测量的物理量及已知量表示)。拉力F、有刻度部分的长度L FL / V2、为测量大气压强的数值,王欣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塑料挂钩吸盘按压
在光滑水平玻璃下面,挤出塑料吸盘内的空气,测出吸盘压在玻璃上的面积
为S;将装适量细沙的小桶轻轻挂在吸盘下面的塑料挂钩上,如图所示,用小
勺轻轻向桶内加细沙,直到塑料吸盘刚好脱落玻璃板,测出此时塑料挂钩、
小桶和沙的总重力为G。
(1)吸盘即将脱离玻璃板时,空气对塑料吸盘的压力大小是__________,所
测大气压强的数值是_____________。
(2)该方法所测大气压强数值往往比实际值小一些,你认为产生这一误差的
原因可能是(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G/S吸盘的空气没有完全挤出(或吸盘
的气密性不好;实验过程中有外
部空气进入吸盘;吸盘脱离玻
璃板前面积有所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