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扬州慢(淮左名都)》课件(共2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4-2《扬州慢(淮左名都)》课件(共24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2 15:42: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悠悠扬州路,凄凄黍离情
——
教学
诗句导入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艺术全才姜夔
姜夔通晓音律,能够自摆歌词,又能谱写新的曲调,本词正是姜夔的自度曲。姜夔常常浪迹江湖、寄食诸侯,是一名耿介清高的雅士。他一生清贫自守,在诗词散文和音乐书法方面 ,无不精通。
词人为何要为扬州度一曲《扬州慢》呢?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学习任务一:
溯源品味黍离之悲
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扬州慢 姜夔 〔宋代〕
1.朗读小序并思考小序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时间、地点
天气
情感
主题
手法、写作缘由
用典——黍离之悲
彼黍离离①,彼稷之苗。行迈靡靡②,中心摇摇③。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经·王风》节选
①离离:一行行排列的样子②靡(mǐ)靡:行步迟缓貌。③摇摇:心神不定的样子
毛诗序:“《黍离》,闵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庙宫室,尽为禾黍。闵周室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也。”
触景生情 —— 亡国之痛、故国之思
同“悯”,怜恤、哀怜。
此首写维扬乱后景色,凄怆已极。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信不虚也。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学习任务二:
品鉴语言,分析意象
明代诗人胡应麟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1.朗诵词作,从词作中找一个词来形容姜夔眼中的扬州,并说说哪些意象可以体现这一特点。
姜夔眼中的扬州 意象 画面特点
历史资料:绍兴和议(1160年)以后,以淮水为界,扬州成为边防前线,人口骤减。
空城
所见: 荠麦青青、废池乔木、
冷月无声、
桥边红药
所闻: 清角吹寒
破败凄凉
萧条凄清荒无人烟
词人所感受到的寒意是清角吹出来的吗?
所 见
荠麦青青:原本繁华热闹的扬州城竟然长满了一片茂盛的荠麦,可见无人管理,由此看出城市的衰颓破败。
废池乔木:破败的城池和残存的高大乔木可见战争对城市的破坏。
冷月无声:凄冷的月亮默无声息,与过去二十四桥上的人群涌动的欢声笑语形成对比。
桥边红药 :鲜艳盛开却“寂寞开无主”无人欣赏的红药花。
所 闻
清角吹寒:
①天气寒冷。②号角声音凄冷。③空城荒芜,令人凄神寒骨。
④城中的破败凄凉,造成人心之寒。
(1)小组讨论:“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月亮本就“无声”,也无所谓冷暖。作者为什么说月亮是清冷无声呢?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
月亮——亘古不变——历史的见证者
月亮
昔:有声(暖色调)——游人如织,欢声笑语感染了月亮
今:无声(冷色调)——扬州城已是空城,桥上无人游玩
情景交融
(2)小组讨论:芍药一般在春末4月-6月开花,但是时值冬至却看到盛开的芍药是不是矛盾?有同学认为这一句写出来红色的芍药花年年盛开的美好景象,不能体现扬州城的破败萧条。那么如果改为“念桥边芍药,花凋残、满地伤。”好不好?
不好,因为用“红药”的目的是以乐衬哀,倍增其哀,同时避免意象特点过于单一。
表达出作者对物是人非、人生无常的感慨
桥仍在却无人游,花常开更无人赏
空城“空”在何处?
人空——尽荠麦青青、冷月无声、波心荡(以动衬静)、
桥边红药(无人欣赏)
城空——废池乔木、清角吹寒
2.姜夔心中的扬州是怎样的?请从词作中找出一个与“空城”相对应的词,并结合词句概括姜夔心中扬州的特点。
名都:著名的都市、城市。
2.姜夔心中的扬州是怎样的?请从词作中找出一个与“空城”相对应的词,并结合词句概括姜夔心中扬州的特点。
姜夔心中的扬州 意象 画面特点
名都
竹西佳处、
春风十里、
二十四桥、
繁华热闹
风景宜人
风流之地
3.化用杜牧诗句有何妙处?
《题扬州禅智寺》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赠别》(二首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用典:一方面自己可省去许多笔墨,更重要的还可引发读者对过去扬州城的美好回忆,反衬当今的萧条败落,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扬州昔盛今衰的感伤。
品鉴艺术手法
4.如果杜牧穿越到如今,见到破败的扬州城又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用词作中的词句回答)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运用想象的手法,词人不直接表达自己情感,而是通过想象杜牧重到扬州情况来委婉表达出扬州城的昔盛今衰令人触目惊心。
杜牧面对昔日的扬州城曾经写下许多千古名句,而当昔日的繁华荡然无存,就算再有诗才也难以再写出这种书写儿女恋情的情意绵绵的佳句了。
总结全词艺术手法
两 个 人 的 两 座 城 姜夔眼前的扬州 (实境) 荠麦青青 废池乔木 清角吹寒 冷月无声 桥边红药 空城 破败萧条
情景交融
以乐写哀
用典
想象
今昔对比
虚实相生
杜牧笔下的扬州 姜夔心中的扬州 (虚境) 竹西佳处 春风十里 二十四桥 名都 繁华热闹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学习任务三:
体味黍离之悲的具体内涵
1.再读词作,结合诗句分析造成扬州今昔巨大反差的原因
鉴赏品读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数语,写兵燹(xiǎn)后情景逼真。“犹厌言兵”四字,包括无限伤乱语。他人累千万言,亦无此韵味。
——清·陈廷焯(zhuō)《白石道人歌曲》
物犹如此,人何以堪?通过拟人手法表达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之情,对敌人的痛恨,对人民的同情。
背景资料
宋高宗赵构在位期间,金兵曾两度大规模进攻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兵占领扬州,扬州被洗劫一空。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主完颜亮又大举南侵,“横尸二十里”,扬州再度遭受浩劫。
第二次浩劫之后的15年姜夔路过扬州,仍然是满目疮痍,作者感慨今昔写下了这篇名作。姜夔所处的南宋时期,国势衰微,小朝廷偏安一隅,文恬武嬉,国家风雨飘摇,民不聊生。
2.小组讨论并思考:《扬州慢》中黍离之悲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鉴赏品读
对战争的厌恶、痛恨
对国势衰微的痛惜、不满、愤恨
对遭遇战乱的人民的同情
对昔日繁华的追怀
对今日山河残破的哀思
3.跟随配乐朗诵,深入体悟作者的黍离之悲。
鉴赏品读
至文笔之清刚,情韵之绵邈,亦令人讽诵不厌。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词中写道“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如果杜牧穿越时空而来,看到被胡马践踏过的扬州,会发出何种惊叹之语?请你化身杜牧,发挥想象,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