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时 水利工程中的生态学问题
生态工程的前景
目标导航 1.能够说出水利工程对江河流域生态系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2.知道水利工程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和实施措施。3.举例说明生态工程的研究对象扩展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4.概述生态工程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水利工程
(一)水利工程
1.主要类型:即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实质:解决水资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二)水利工程会打破流域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1.有利影响:(1)改善________________。(2)防止________。(3)改善大坝上游的________条件。
(4)开发清洁________水电能。
2.不利影响:(1)破坏原生态系统的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_。(2)改变两岸______________。(3)诱发地震。(4)可能引起水体____________。
(三)水利工程要与生态保护工程同步进行
1.传统的河流治理工程
(1)重视____________的利用,防止自然灾害。
(2)忽视了与________________的问题。
2.现代的河流治理工程
(1)不仅要解决濒危生物或“珍稀生物”的栖息问题,还要从整个河流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考虑问题。
(2)依靠____________手段解决水利工程带来的生态问题。
二、生态工程的前景
1.生态工程的研究对象
由自然生态系统扩展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2.生态工程的总体目标——可持续发展
(1)____________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2)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中,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_________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____________的生命线,最终是____________的生命线。
(3)生态工程的目标由____________扩展到了为人类社会和自然双双受益,人和自然____________,促进____________的协调发展。
(4)生态工程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知识点一 水利工程中的生态学问题
1.长江三峡工程是一座具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防洪、发电、航运和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前,生物学家就对三峡水库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了考察,并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学家对当地稀有和珍贵物种进行迁地保护
B.三峡工程的建立加速了群落的演替
C.三峡工程的建立节约能源,减少大气污染
D.三峡工程可以有效地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2.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尽管改善了电力和灌溉条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巨大的水库沿岸水草丛生,使血吸虫发病率高达80~100%,尼罗河下游农田失去了肥源等,这说明该工程( )
A.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
B.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
C.维持了原来的生态平衡
D.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变得复杂
3.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地、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 ( http: / / www.21cnjy.com )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____(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________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所固定的________能。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协调、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原理。
(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知识点二 生态工程的前景
4.人类在生产活动中,要避免大自然的惩罚,应具有的观点和正确做法是( )
①要树立保护环境的法制观念 ②只有讲究生态效 ( http: / / www.21cnjy.com )益,才能有稳定的经济效益 ③优先考虑经济效益,充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④遵循生态系统的客观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⑤保护并大量发展对人类有利的物种,消灭对人类不利的种群 ⑥保护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案是禁止采伐树木 ⑦要保护池塘生态系统,应禁止捕鱼 ⑧加强动物资源保护,首先要禁止任意捕杀动物,再就是要保护好动物生活所需要的自然环境 ⑨进行自然保护的惟一手段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⑩建立自然保护区是自然保护的有效手段
A.①③④⑤⑦ B.①②④⑧⑩
C.①⑤⑥⑦⑨ D.①②⑤⑦⑨
5.下列关于人口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条件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要把计划生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
C.目前我国人口太多,不可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21世纪中叶,我国人口总数将达到最高峰,然后才有可能降下来
基础落实
1.大型水库的兴建给流域生态系统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①改善水库周边环境 ②防止洪涝灾害 ③改变土壤特性
④开发清洁能源水电能 ⑤改善大坝上游的航运条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④⑤
2.下列对城市垃圾的处理办法不妥当的是( )
A.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B.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
C.利用热解方法使垃圾分解
D.垃圾堆放在一块,通过微生物自然分解
3.湿地的缩小不会引起的现象是( )
A.局部区域气候变恶劣
B.局部区域的地下水位下降
C.生物多样性降低
D.大区域的气候变恶劣
4.下列措施最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合的是( )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产量
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少于消费者的能量
C.农田施用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D.农田土壤中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
5.三峡大坝建成后,可能会对原有上游生态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A.使下游地区缺水
B.拦截大量泥沙,降低下游洞庭湖、鄱阳湖的淤积速度
C.改变三峡地区原有食物链结构,造成某些动物失去家园
D.上游河道变宽,改善上游的航运条件
能力提升
6.三峡大坝修建时专门设计中华鲟溯河流的路径,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三峡大坝的修建属于传统的河流治理工程
B.上述方法的设计有利于中华鲟的保护
C.三峡大坝的修建不会对水中生物造成影响
D.只要依靠科学和技术,三峡大坝的修建就不会带来生态问题
7.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出现严重的健康问题时,生态工程应运而生
B.生态工程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C.生态工程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D.生态工程力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8.人类设计生态工程的根本目标是( )
A.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B.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防治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C.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D.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9.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
C.对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可以
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10.池塘养殖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http: / / www.21cnjy.com )
(1)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________。人工养殖池塘水体的N、P含量容易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加之死亡后被微生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下降,造成鱼类等死亡,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
(2)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该养殖系统增加的生态工程设施有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通过这些设施内栽植水生植物、放养滤食动物等措施,起到对水体的________,有效减少水体中的N、P等含量。
(3)该养殖系统设计为前一池塘上层水流入后一池塘底部,实现水层交换,其目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养殖系统中串联的池塘不宜过多,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保持池塘水体中适当的N、P含量是必要的,该养殖系统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调控。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长江三峡大坝是综合治理长江的关键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程,大坝建成后在正常蓄水位175 m时,三峡地区成为长约600 km,平均宽约1.1 km的长条状的典型的峡谷河道型水库。据有关专家预测,三峡大坝建成后,由于改变了三峡地区食物链结构,相当数量的灵长类动物将流离失所。中华鲟是生活在长江中的珍稀动物,有到长江上游产卵繁殖的生活习性,三峡大坝的修建正好隔断了中华鲟溯河逆流的路途,如果不采取措施,对中华鲟来说将会有灭顶之灾。幸运的是,对这一问题,科技人员在大坝设计时充分进行了考虑,采取了有效的措施。
(1)建设长江三峡大坝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江三峡大坝的建成给生态系统带来了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综合拓展
( http: / / www.21cnjy.com )
12.阅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社会从环境中获取的物质和能量可用于人类的________和________等,其中获取食物后需要经过________,才能成为组建人体的物质。
(2)根据上图分析人类社会发展受到环境限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环境污染的主要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境污染反过来又会影响人类的__ ( http: / / www.21cnjy.com )____和________,人类保护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层次上进行。
(4)如果世界人口迅速增长,造成人类社会在地球上过于庞大,首先可产生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创造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应该采取的战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8课时 水利工程中的生态学问题
生态工程的前景
答案
知识清单
一、(一)1.筑坝蓄水 跨流域调水 2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间、空间分布不均衡 (二)1.(1)水库周边环境 (2)洪涝灾害 (3)航远 (4)能源 2.(1)生物生活环境 (2)土壤特性 (4)富营养化 (三)1.(1)水土资源 (2)河流生态系统和谐 2.(1)和谐发展 (2)科学和技术
二、2.(1)生态工程 (2)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人类生存 (3)保护环境 和谐共存 经济与环境 (4)理论基础 技术支持
对点训练
1.B [三峡水库因储水而使当地稀有和珍 ( http: / / www.21cnjy.com )贵物种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必须对它们进行易地保护。三峡工程建立使原有群落灭亡了,并不是加速了群落的演替。]
知识链接 水利工程的评价
水利工程一般规模大,影响范围广,影响因子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环境影响后预测评价比较困难。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在我国起步较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相继开展,至今只有十几年的历史,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和方法还很不完善,环境影响预测评价有的还难以定量。通过环境影响后评价,可以探索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使预测方法更为合理,评价结果更加符合实际。环境影响后评价成果还可为同类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设计提供借鉴,如三门峡水枢纽工程环境影响回顾评价成果为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了技术支持,三门峡水温预测模型和参数,运用于小浪底水库水温预测,取得了较好成效。
2.B [埃及的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尽管改善了电力和灌溉条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却带来了生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平衡。]
思路导引 水利工程有利也有弊,不利影响是:会打破流域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知识拓展 水利工程发展的主要趋势
(1)防治水灾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进一步结合,非工程措施越来越占重要地位。
(2)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一步向综合性、多目标发展。
(3)水利工程的作用,不仅要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且更多地为保护和改善环境服务。
(4)大区域、大范围的水资源调配工程,如跨流域引水工程,将进一步发展。
(5)由于新的勘探技术、新的分析计算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监测试验手段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的发展,复杂地基和高水头水工建筑物将随之得到发展,当地材料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水工建筑物的造价将会进一步降低。
(6)水资源和水利工程的统一管理、统一调度将逐步加强。
3.(1)无氧和有氧(或细胞) (2)群落 一 生产者 太阳
(3)循环 再生 (4)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或受损的生态系统)
解析 (1)生活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厌氧微生物通过无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流经曝气池时,其中的需氧微生物通过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流经兼氧池时,其中的微生物则通过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将有机物分解。(2)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组成的整体,不止一种生物,故排除种群;不包含无机环境,故排除生态系统,则这个整体属于群落。植物为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都是最终来源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3)生态工程的建立要把社会、经济和自然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考虑,需要考虑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分层、分级利用废弃物中的物质,并增加生物的种类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故生态工程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等。(4)生态工程对恢复和重建受损的生态系统有着重要作用,通过生态工程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改善,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知识拓展 (1)氧化塘对污水的处理
项目 内容
分层 好氧层:藻类和好氧菌、浮游动物等
兼性层:无色杆菌、假单孢菌、芽孢杆菌等
厌氧层:厌氧菌
作用 (1)有机物的分解:由好氧菌、兼性菌和厌氧菌来完成(2)光合作用:藻类和水生植物完成(3)藻类细胞的消除:由各种动物进行
实质 藻类、细菌共生的生态系统
O2来源 一部分来自空气,很大一部分来源于藻类光合作用
优点 投资少、设备简易、操作容易
缺点 占用的土地面积大
(2)水污染的治理
水污染治理过程应当同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 http: / / www.21cnjy.com )紧密结合起来。环境问题以其固有的全方位、多因子的特点区别于其他任何部门所调整的对象,这就要求在整治水环境问题的过程当中首先要考虑到水污染问题的流域性,加强河流湖泊沿岸省市地区之间的协调和合作,这一点在淮河治理过程当中已经获得重要的实践经验。
4.B [生态工程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总体目标是可持续发展,所以人类在生产生活中,要从可持续发展考虑,科学合理地规划设计和实施工程,避免先破坏后治理。]
知识链接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是由异质性的多个系统组成的,比自然生态系统要高一个层次。生态工程所研究或处理的对象是这个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个,而不仅仅是其中某个组成部分或某种生物或某种成分。该复合系统由三个子系统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因果。
5.C [可持续发展是在不危及后代发展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正因我国人口较多,我们才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知识链接 生态工程的前景
(1)目前人类正面临着全球环境变化及经济全球化问题,人们基本达成这样的共识,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生态工程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课后作业
1.D [水利工程的有利影响:改善水库周边环境;防止洪涝灾害;改善大坝上游的航运条件;开发清洁能源水电能。]
2.D [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垃圾通过自然状态下微生物的分解很弱。]
3.D [湿地面积缩小会使当地生物多样性降低、水位下降等,而不会造成大区域的气候变恶劣。]
4.D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开发利用资源时应做到合理的而不是掠夺式的开发,既要对资源充分合理利用,又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在物质生产上实现无废料生产体系,使废物资源化,既可减少污染,又可对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实现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多级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模式。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森林的采伐量应小于生长量;农田施用无机氮肥应不少于农作物输出的氮素,否则会造成农田生态系统功能退化,土壤贫瘠,影响农田持续发展。选项B所述,由于“人工鱼塘”所依赖的能量来源不同于天然生态系统,因而可不完全依赖生产者供能,而由人工补充鱼类饲料的方法可实现鱼塘的高产稳产。]
5.C [三峡大坝的建设,给人类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了好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生态问题,如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生物生活环境,改变原有系统中的食物链结构,使许多生物失去生长繁殖的家园。]
6.B [水利工程的修建是现代工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修建时要综合考虑,不同于传统的河流治理工程;由于工程修建打破流域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所以会对当地生物的生存带来一定的影响,通过合理的、科学的规划设计和管理可以有效的保护生物种类。]
7.C [A为生态工程产生的前提条件,B为生态工程的意义,D为生态工程的原理。]
8.D [设计生态工程的根本目标是在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9.C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就是采用工程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如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废水处理、点源和非点源污染控制、土地处理工程,以及植物物种的引进种植等,使受干扰的湿地得以恢复。在湿地周围,还应建立缓冲带,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使湿地依靠自然演替等机制恢复生态功能。]
10.(1)高 正反馈 (2)生态塘和潜流湿地 净化作用
(3)增加水的溶氧量 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4)后面池塘水体中的N和P含量(浓度)越来越高
(5)补水和排水 水泵控制水的流量(循环频次)
解析 (1)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物种数量少,恢复力稳定性高。水体受污染后生物死亡导致微生物数量增加,促进水体溶氧量下降,导致鱼类等死亡,又进一步促进环境恶化,说明调节过程中,最初的变化经调节后变化更大,从而说明该调节方式为正反馈调节。(2)由图示可知,该生态系统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新增加的是生态塘和潜流湿地的工程设施。栽植水生植物或放养滤食动物,可促进对N、P的利用,从而达到水体自我净化的目的。(3)前一池塘的上层水流流入后一池塘底部,使得水层充分与植物和动物接触,从而增加水的溶氧量和提高饵料利用率。(4)人工养殖池塘水体的N、P含量容易升高,这样后面池塘的N、P含量越来越高,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不利于植物、动物生态。(5)该养殖系统经过各个养殖塘后的水体中含有大量的N、P,因此可通过排出部分水,再补充其他水进行调节,还可通过水泵控制水的流量大小进行调节。
11.(1)蓄水发电,获得清洁可再生水电能源,防止洪涝灾害
(2)破坏原生态系统生物生活环境;改变两岸土壤特性;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3)①水利工程与生态保护工程同时进行;②合理科学地规划设计和管理,将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③要依靠科学和技术解决水利工程带来的生态问题
解析 (1)我国建设长江三峡大坝的目的是蓄水发电,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清洁水电能源,防止洪涝灾害。
(2)由材料可知,大坝建成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给原有生态系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使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生活环境发生改变,丧失了原有的生长、发育、繁殖、栖息场所,有可能造成物种灭绝。另一方面,大坝建成后水位上升,新形成的生态系统,水分蒸发增加周围地区的空气湿度,改善绿色植被生长,同时水分渗透,改变两岸土壤特性,可能诱发陡峭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
(3)材料中“中华鲟”的灭 ( http: / / www.21cnjy.com )顶之灾“科技人员已充分考虑并采取了有效措施”启示我们水利工程建设要与生态保护工程同时进行。合理科学地规划设计与管理,依靠科技解决水利工程带来的生态问题,将不利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12.(1)衣食住行 生产科研 消化吸收
(2)人类社会必须不断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人类过度的生产活动和对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使有用的资源过多地变为废弃物进入环境
(3)生产 生活 基因 物种 生态系统
(4)日益增长的人口和有限的地球资源之间的矛盾
(5)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或略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类社会必须从环境中获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物质和能量,以满足人类对衣食住行和生产科研的需要。进入人体的物质需要经过消化吸收才能成为我们的身体的组成物质,以满足身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需要,因此也就受到环境的限制。如果世界人口迅速增长,造成人类社会在地球上过于庞大,日益增长的人口和有限的资源之间的矛盾就成了首要问题。如果人类过度的生产活动和对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使有用的资源过多地变为废弃物进入环境,就会造成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又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要保护生物多样性应该根据生物多样性的内容进行,即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方面加以保护。只有大力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创造人类社会与环境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