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中国石拱桥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本文抓住本质特征,从一般引向个别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3、学习列数字、打比方、引用典籍的说明方法;4、理解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展示
教 学 重 点 目标1、2、3
学 法 指 导
学习说明文,重点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把握:说明对象,说明文的分类,说明顺序,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方法,说明文的语言特点。一、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一定是个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寻找它的办法一看标题,二看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三要自己概括。二、说明文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说明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分不同的类别。
1.通常,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说明目的是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的特征,我们称之为事物说明文,如《松鼠》、《中国石拱桥》等;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说明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我们称之为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向沙漠进军》等。其实,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释事理往往是交错使用的。
2.我们还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三、说明的顺序:有条有理地说明,才能把事物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特征或事理介绍清楚。常见的说明顺序有。
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层递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人深、由具体到抽象等等。四、说明文的结构:说明文常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的结构模式有两种。
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事理。五、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如下9种。
1.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光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如(中国石拱桥)把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石拱桥历史的悠久、成就的杰出作了说明。
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如《向沙漠进军》一文将沙漠进攻的方式分成“游击战”和“阵地战”两类。
3.列数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又说服力的依据。如《死海不死》一文用大量的数字说明死海之所以浮力大的原因,非常清晰。
4.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如《人类的语言》一文将鹦鹉、猩猩的“语言”与“人类的语言”作比较,得出“只有人类才有真正的语言”的结论。
5.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如《统筹方法》一文,开头就给"统筹方法”下了定义:“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下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这个定义既指明了"统筹方法"的本质--数学,也指明了"统筹方法"的应用特点--安排工作进程。这样,就把统筹方法和其他的数学方法区别开来了。
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如《中国石拱桥》中“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让读者更形象、更清晰地了解了石拱桥的特点。
7.画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图,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有时,被说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制定统计表,将有关数字分别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如《统筹方法》一文,画了三幅箭头图,配合文字说明.使统筹方法更加具体可信。
8.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这个定义,主语与宾语的内涵与外延完全一致,可以颠倒。即说"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也行。而"铀,是银白色的金属",则是诠释,其内涵与外延都不相等,"铀"的外延要小于"银白色的金属"的外延,因而主语与宾语不能倒过来说,即不能说"银白色的金属是铀"。作诠释不仅可以用来解释概念、定理、定律等,也可以用来解释事物或事理的性质、特点、功用和原因等。作诠释的语言虽不像下定义那样要求严格,但也须简明、准确、通俗易懂。如《死海不死》一文"这大概就是“死海”得名的原因吧。"用的便是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这里的“死”指的是鱼虾草木的死,因为死诲咸度很高,生物不能生长,所以叫“死海”,这就部分地揭示了死海的特征。
9.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如《中国石拱桥》中“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样的说明显得十分生动、活泼。
六、说明文的语言: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几乎”对“到处都有”作了限制,意思是接近于“到处都有”,因为事实上不可能到处都有。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
概括为准确平实 生动具体
教 学 流 程
第一课时课型:预习展示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说明的主要内容;2、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 3、学习本文抓住本质特征,从一般引向个别说明事物的方法;环节和时间预设:1、板书(5) 2、分配任务,分组研究(10) 3、展示(25) 4、巩固(5)具体过程课前预习内容:1、读课文,边读边标清段序,画出文中的重点生字、词。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有:音形互补: 弧( ) 形 拱( )桥 dǒu( )坡 和谐( ) 饮涧( ) 匀称( ) 桥dūn( ) 郦( )道元 解释词义:惟妙惟肖 和谐 匀称 古朴 巧妙绝伦 2、通过初读课文,你觉得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概括出本文说明对象的特点: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说明内容 。3、本文属于 说明顺序。(一定要能够说明理由。)4、本文的结构属于 ,试着构建出本文的结构示意图。
中国石拱桥第二课时课型:预习展示目标:1、学习列数字、打比方、引用典籍的说明方法; 2、体会文章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环节和时间预设: 1、板书(5) 2、合作交流(10) 3、展示(25) 4、巩固(5)具 体 过 程文中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引用,摹状貌,作比较,分类别。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打比方。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用“虹”作比,形象生动了说明了石拱桥的形状,突出了石拱桥形式上的基本特征。我找到的句子是: 分析它的作用: (2)举例子。列举了 和 两个例子,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 特点,更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令人信服。(3)分类别。我找到的例子是: 作用是: 。(4)引用。引用典籍的说明方法,能够增强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如引用《水经注》里的“旅人桥”,说明我国石拱桥 的特点;我找到的例子是: ,说明了石拱桥 特点; 说明了石拱桥 特点。(5)列数字。我找的例子是: 表达作用是: (6)摹状貌。这是我们第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涉及到的说明方法,文中的例子是“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用摹状貌的说明方法,描绘石刻狮子的“千态万状”,说明了卢沟桥的 ,突出了 。(7)作比较。你找到的例子是 起作用是:以 和 相比较,突出说明了 揣摩语言:准确周密是本篇说明文语言的主要特点,请从文中找出具体例子加以分析: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几乎”强调了石拱桥分布范围广,但并不排除有的地方没有石拱桥的可能。我找到的句子是: 我的分析是: 具体操作:(略)
第三课时课题:七嘴八舌侃“大桥”课型:提升展示目标:1、巩固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文语言的运用;2、提升展示能力与语文的表达能力。环节预设:自主完成习作30分 对组交流15 组内交流备展10 展示30 积累5预习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