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06 14:2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年级 导学案
【教材信息】 课题: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课型 总课时 2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教师信息】 主备人: 实施人: 实施时间:
【学生信息】 班级: 姓名: 所属小组: 编号: 学习日期:
学习目标:
1.掌握基础知识,理解花红的原因。2.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学习运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在此基础上,探究文章为什么要按照这样的顺序写,品味文章生动的语言,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的特点,掌握本文中常见的说明方法。3.认识自然,热爱自然,激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21cnjy.com
学习重点:1.初步了解花红的原因。2.学习以逻辑顺序说明事理的方法。3. 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及作用。4.学习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特色。21·cn·jy·com
学习难点:1.课文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包括生物学、植物生理学、进化理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等,说明的事理有一定的深度。2·1·c·n·j·y
资料链接
一、说明文的定义:说明文是以说明作为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表达方式,介绍事物的性质、特点(特征)或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说明文三要素:内容的科学性、说明的条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
1.内容的科学性: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把握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给读者以正确无误的认识。2.说明的条理性:按时间顺序写和记叙文相似;按空间顺序写需注意观察点,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前后、左右、东南西北等的位置和方向;按逻辑顺序写要注意摸清各部分的内在联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3.语言的准确性: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语言简明,说明严密。说明文语言准确,并非一定得用确数,也可以用约数。比如“大约”“左右”“可能”“估计”,这些也同样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www.21-cn-jy.com
二、 说明文的结构:1、总说――分说2、分说――总说3、总分――分说――总说
三、说明文的分类: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种。
以事物作为说明的对象,重点在于说明事物是“怎样”的,介绍事物的性质、特征,把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区分开来的说明文就是事物说明文。【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以事理作为说明的对象,重点说明事理是“怎么样”和“为什么这样”的,把抽象的、难于理解的事理说得清楚明白的就是事理说明文。www-2-1-cnjy-com
按说明文的语言风格,说明文可以分为平实语言的说明文和生动语言的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两种。
四、说明文的顺序:
1、时间顺序: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顺序,也就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安排顺序,这种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的文章。包括历史顺序、年代顺序、四季交替顺序、早晚(先后)顺序。  21*cnjy*com
2、空间顺序:说明某事物的构造或建筑物的构 ( http: / / www.21cnjy.com )造用空间的转换顺序介绍。往往是按照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前到后、以及东西南北等位置和方向。注意表方位的名词。
3、逻辑顺序:说明文在介绍事物的种类、成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功能等时,常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逻辑顺序包括:先总后分、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个别到一般、从特点到用途、从主要到次要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等。21·世纪*教育网
第一课时
1、 作者简介
贾祖璋(1901~1988),浙江海宁人,1920年毕业于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曾任商务印书馆开的书店编辑。解放后,历任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辑,兼编辑室主任,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等职。贾祖璋先生是著名的科普作家,早在30年代他就已是我国科学小品的开拓者之一,60年代笔耕不辍,他的作品以多姿多彩的文学方式生动活泼地传播。以生物学为主的科学知识,实现了文学与科学的联姻,1981年3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获全国科普作品一等奖。2-1-c-n-j-y
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灼( )伤 裸( )子 蜜腺( ) 分泌( )
花萼( )花卉( )虞( )美人 三棱( )镜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回答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看课文的时候大家务必要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
3、本文从六个方面说明“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那么这六个方面是否可以随意调换、颠倒?为什么?
4、理清本文结构。
第二课时
1、 研读课文并分析文中的说明方法
1、重点研读第10自然段,注意找出本自然段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并用笔勾画出来。
(提示: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列图表、摹状貌、下定义、作诠释、引资料等。)21教育网
2、试从其它段落找出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二、分析文章的语言特点
1、体现语言的准确性。试举例说明
2、体现语言的生动性。试举例说明
3、作者在课文中多次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设问,那么作用是什么呢?
三、课文标题借用一首歌曲的名字,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