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蜡烛》学案 鲁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4课《蜡烛》学案 鲁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06 14:39: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学习目标】
1、 识记重点字词。
2、 了解通讯这一新闻文体的特点。
3、 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4、 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学习重点】
1、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2、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学习难点】
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资料链接 】
通讯是记叙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包括人物通 ( http: / / www.21cnjy.com )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事(时效性),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通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21·cn·jy·com
 1944年9月,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 贝尔格莱德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积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驻希腊的“Ε”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2-1-c-n-j-y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识记词语(正音、解词):  
鞠躬( ) 瓦砾( ) 地窖( ) 颤巍巍( )
精疲力竭( ):
名副其实( ):
永垂不朽( ):
2.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原因:
经过:
结果:
二.合作释疑
1、 初读课文,你认为文中的老妇人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文中的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2、“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www.21-cn-jy.com
3、文中老妇人对烈士的情感可概括为“敬爱”和“哀痛”,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三.质疑交流
在整体感知这个层面上,基于老夫人对烈士的情感的复杂性,你还有什么新的体会吗?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四.迁移延伸
你能写出有关蜡烛的三个诗句吗?它们常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对于本文的烛光,又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 21教育网
1
2
3
象征意义:
五.同步达标
1、辨词练习(例句见课文)
烧毁、烧焦:
珍藏、珍爱:
耸立、肃立:
2、读了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3、整理出文章中共几次写到炮火、老妇人的黑色围巾、老妇人的动作、烧焦的树木、闪烁的蜡烛。
3.蜡烛(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2、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3、珍视现在的幸福生活,努力捍卫世界和平。
【学习重点】
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思考:文章为什么会使你感动?如果作者换一种写法,你还会被感动吗?
二、合作释疑
1、上节课已划出文中的重复描写,从中你可以读出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吗?(提示:从重复的每一个点来谈。)21cnjy.com
2、“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勇,那样永垂不朽。”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2·1·c·n·j·y
 
3、“即使是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 ( http: / / www.21cnjy.com )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重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地走了。”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三、质疑交流
细读课文,可以看到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试揣摩文章倒数第四段,通过她的动作表现,想象老妇人当时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21·世纪*教育网
四、迁移延伸
前面已学过《新闻两则》,那是两篇消息,今天我们学的《蜡烛》是一篇通讯,和前文相比,通讯最大的特点是什么?www-2-1-cnjy-com
五、同步达标
1、总结一下本文有哪些写作特色?
2、认真体会一下,战争留给我们的、一个民族的是什么?在面临战争,面临灭亡的时刻,每个国家的人民表现出来的又是什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习心得】把你学完此文的所感、所思,或者是有哪些收获写在下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