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登泰山记》学案 鲁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26课《登泰山记》学案 鲁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06 14:49: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登泰山记》学案
教师寄语:泰山不辞抔土所以成其大,江河不嫌涓滴所以就其深
学习目标:
1、积累“阴、阳、始、循”等文言词语,学习翻译文言文。
2、体会本文写景特点。
3、体会本文条理清晰,章法严明,剪裁得当的写法。
导学内容及步骤:
一、了解作者及泰山
1、请写出你所知道的与泰山有关的俗语成语等。21教育网
二、翻译课文,积累文言文词语和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特点。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汶水    济水    徂徕    B、绛皓    石罅    膝齐
C、若偻    少圜    樗蒱    D、须臾    山巅    姚鼐
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京师乘风雪    乘:冒着。
B、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循:沿着。
C、其远古刻尽漫失  漫:流失。
D、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几:几乎。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B、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C、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D、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3、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A、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B、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C、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D、是日,观道中石刻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越长城之限  限:极限。
B、苍山负雪   负:蒙受。
C、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漫:弥漫。
D、半山居雾若带然     居:居住。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B、城墙有内外之分,里面一道为“城”,外面一道为“郭”,“望晚日照城郭”,句中的“城郭”泛指城墙。
C、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最末一天为“晦”。
D、“桐城姚鼐记”,以桐城标明自己所属流派。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A、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21cnjy.com
B、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三、理清本文思路,体会写景特点
1、请在横线处填入最恰当的词。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  风雪,  齐河、长清,  泰山西北谷,  长城之限,  泰安。
2、将下面两段文字改写成现代散文,体会其景物描写之美。
⑴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⑵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试在文中标出作者登山的线路,辨别哪些景详写,哪些景略写。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