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扫描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眉山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扫描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4 11:02:25

文档简介

眉山市高中2026届第学期期未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卷
2024.0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分两卷,第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75
分钟。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3.第I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第Ⅱ卷必须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规定位置。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
题目要求的)
1.2023年9月26日,香港故宫博物馆“凝视三星堆一考古新发现”的特别展览,齐聚出土自成
都平原三星堆、金沙和宝敦等遗址的120件珍贵文物,包括距今2600至4500年的青铜器、金
器、陶器等。该类器物在当时主要用于
A.艺术欣赏
B.生产生活
C.商品销售
D,人牲殉葬
2.《史记·秦本纪》一篇“求贤令”记载“…寡人(注:孝公)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
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由此可佐证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孝文帝改革
B.王安石变法
C.商鞅变法
D.戊戌变法
3.汉初统治者,在国家治理方面“汉承秦制”但又“惩亡茶孤立之败”,在地方实行两种制度并行。
这里的“秦制”是
A.行省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优秀文化遗产,这一思想长期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
治思想,对维护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儒家思想受统治者重视的原因是
A.儒家思想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
B.董仲舒对儒学改造
C.儒家思想不断适应封建统治需要
D.皇帝任用儒生做官
高一历史试题
第1页(共6页)
5.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唐玄宗专门颁发诏令,将马球作为军队圳练课目之一,皇帝的禁军
“神策军”连提拔将领都以球艺高低来决定。除了武士酷爱马球运动外,新科进士及第后,也会
在长安月灯阁打马球庆贺。在宫廷、军队盛行马球影响下,一些官女及富家女子也以驴代马,
挥杖击球。这反映了唐朝
A.社会经济的全面繁荣
B.休闲体育受到全民推崇
C.篆迈奔放的时代气息
D.因马球运动而走向衰落
6.在军事人才的培养与选任方面,两宋至明代都延续了唐设立的武举,且两宋…土人有能力应
进士举者,不屑于应武举,明弘治六年(1493)规定:武举“六岁一行,先策略后弓马…”武举只
是补充形式。由此可知,宋明两代的治国方略为
A.文武兼备以武为主
B.崇文抑武
C.重视骑射文化传统
D.武学融人官学
7.在统一多民族国家治理方面,清朝政府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根据这一政策,清朝统治者在西
藏地区采取的措施是
A.册封达赖和班禅
B.设立盟、旗两级单位
C.推行猛安谋克制度
D.设立澎湖巡检司
8.1857年3月,马克思在《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一文中写道:“广州城的无辜居民和安居乐业的
商人惨遭屠杀,他们的住宅被炮火夷为平地,人权横遭侵犯…”材料反映的侵华战争为
A.八国联军侵华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列强瓜分中国
9.孙中山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1904年8月31日)中指出,“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
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显而易见,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
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由此可知孙中山
此时
A,已经形成三民主义思想
B.已在规划具体革命目标
C.已在领导辛亥革命
D,已经高举新文化运动旗帜
10.有研究数据表明:“…中国抗战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占各国伤亡
人数总和的三分之一;…按照1937年的比价,中国官方财产损失和战争消耗达1000多亿
美元,间接损失达5000亿美元;日本投降前夕日军在中国战场的兵力为186万人,其海外兵
力为358万人,在华兵力占其海外总兵力的50%以上…”等等,这些说明了中国抗战
①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④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高一历史试题
第2页(共6页)眉山市高中2026届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参考答案
2024.01
选择题细目表
题号
答案
知识范围
考点
教材
1
B
早期中华文明
三星堆文化遗存
P4
2
春秋战国
变法运动
P12
3
D
秦汉大一统
秦汉政治
P21
4
C
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
P22
5
隋唐大一统发展
唐朝时代气象
P35
6
B
宋明政治制度
加强集权措施
P52
7
A
清朝政治经略边疆
西藏治理
P84
8
C
近代列强侵华
第二次鸦片战争
P99
9
B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
辛亥革命
P117
10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教参p319
11
B
人民解放战争
1945年民主党派及人民心声
P157
12
B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之探索
P176
13
A
改革开放新时期伟大成就
党的正确领导
P192
14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全球治理
P195
15
名言名句
家国情怀
P200
部分选择题解析:
1.此题为正向题。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不高,这些物品多是源于生产生活之需才制作出来的。
4.正因为儒家思想能不断与时俱进,顺应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而被统治者上升为封建正统思
想,故C符合题意;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改造只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可能性,故B不符合
题意:儒家思想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A不符合题意;D是儒学成为统治思想的体现,故D不
符合题意。
5.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
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唐朝前期,宫廷和社会上层流行军队的训练
课目,甚至宫女、富家女子也参与马球竞技。由此可反映出唐朝豪迈奔放的时代气息,C项正
确:材料信息不能说明休闲体育受到“全民”推崇,排除B项;唐朝经济全面繁荣不是材料侧重
点,排除A项;材料无法说明唐朝因马球运动而走向衰落,排除D项。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1
7.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可知是推断题,准确的时空是:清(中国)。结合所
学可知,清朝设驻藏大臣、册封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A项正确;设立盟、旗两级单位主要是
在清朝时期的蒙古地区推行,排除B项;猛安谋克制度是金推行的制度,排除C项;设立澎湖
巡检司是在元代,排除D项。
9.此题为正向推断题,抓关键词时间“1904年8月”,为辛亥革命前,此时孙中山应在规划具体的
革命目标。
12.此题为“正向题”,考察基本史实的识记和基本的史学方法。AD选项属“程度”上错误,A选
项错在“全面发展”,D选项错在“完整的”。
16.【答案】
(1)表现: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手工业分工细、技术水平高;货币广泛
流通;中心城市和大商人出现(8分,4点8分)
(2)唐朝对外贸易繁荣;(2分)
唐朝政治稳定,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化发达;推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周边国家和
地区相对落后。(6分,3点即可)
(3)白银大量流入;长途贩运加快;地域性商人和商帮出现;工商业市镇兴起;商业繁荣;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8分,4点即可)
17.【答案】示例:(每组六分,任选两组作答即可)
第一组:从中共一大到中共二大,党的革命纲领逐渐符合中国国情。
党的一大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明确了党的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但无
法指导近代民主革命;
党的二大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符合中国国情,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方向。
第二组:从国民大革命到南昌起义,党对革命领导权的认识不断深入。
国民大革命时期,党缺乏对中国基本问题的深刻认识和革命经验,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
错误,放弃革命领导权,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创;
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古田会议重申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独
立领导军队取得不断胜利。
第三组:从“以俄为师”到“星火燎原”,党对革命道路的探索逐渐正确。
党成立初期,照搬俄国革命经验,走以城市为中心,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脱离了中国革命实
际,不利于革命发展;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中国革命走上了以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中国革命步入正道。
第四组:从八七会议到遵义会议,党的自我革命不断加强。
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八七会议总结了失败教训,纠正了右倾错误,确定了总方针,中国革命进
高一历史参考答案第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