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 小石潭记》导学案 鲁教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 小石潭记》导学案 鲁教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7-06 16:11: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石潭记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全文,并能背诵全文。
2、能结合注释疏通全文,并能弄清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
3、体会作者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抒发出的悲凉凄怆的心绪。
【重点难点】
重点:能结合注释疏通全文,并能弄清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
难点:体会作者通过环境气氛的渲染,抒发出的悲凉凄怆的心绪。
一、预习板块。
1、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隔篁竹( ) 伐竹取道( ) 水尤清冽( )
为坻 ( ) 为屿( ) 为嵁( )
蒙络摇缀( )( ) 参差披拂( )( )
佁然不动( ) 俶尔远逝( ) 往来翕忽( )
犬牙差互( ) 悄怆幽邃( )( )( )
寂寥无人( ) 龚古( ) 恕己( )
(2)、疏通文句,落实字词。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
水尤清冽 尤:
佁然不动 佁然:
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许:
斗折蛇行 斗: 蛇:
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
不可久居 居:
悄怆幽邃 悄怆:
以其境过清 以: 清:
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凄: 寒:  
2、文学常识。
(2)“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探究板块。
1、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小组分工合作,翻译课文。
(1)重点句子翻译。(一定要直译,抓住重点词语。)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三、整体把握
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2、潭水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3、“一切景语皆情语”,品味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4、仔细阅读体现作者“乐”的部分,思考:
(1)“乐”在文中出现几次,请找出来。
(2)作者“乐”的原因何在?请抓住有关的语句仔细的揣摩,然后作出分析。
(3)文章前面写“心之乐”,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忧一乐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请抓住有关的句子并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来作分析。
四、复习板块。
1、文中描写小石潭的 等景物,突出了小石潭的 特点,全文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 的情感。
2、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①“伐竹取道”与上文的“ ”呼应,又为下文的“ ”埋下伏笔。
② 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 ”。
③ 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从文中“ ”和“ ”两个句子得到印证。
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全文有何作用?
4、作者坐潭上感到“凄神寒骨”的原因是(  )。
A.深秋时节出游,天气凉了。
B.游的时间长了,接近黄昏,下了寒气。
C.小石潭四周没有多少游人,潭水很凉。
D.自己的心境凄苦孤寂。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