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民俗文化展览馆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民俗文化展览馆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14.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1-23 09:49:3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民俗文化展览馆”
设计人 学校
年级/册次 八年级下册 单元 第一单元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学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通过语言和形象构建的艺术世界,借鉴其中的写作手法,表达自己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抒发自己的情感”。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把握主要内容,理清行文思路”,“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语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并“能借鉴他人的经验调整自己的表达,根据需要,运用积累的语言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
【学情分析】
诊断测试
“我为家乡代言,宣传家乡文化”,请同学们以文字的形式宣传家乡特色文化。
数据分析(测试样本为一个教学班37人)
语言表达:90%的同学可以写出家乡特色文化,语言流畅,但大多平淡,缺乏个性。
情感表达:50%的学生缺乏对家乡特色文化的细致描绘,缺乏情感的铺叙,无法表达真正的情感。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一个多文体的单元,课文包含一篇小说、一首诗歌和两篇散文。《社戏》是一篇经典课文,通过外来少年“我”的新奇眼光,体察水乡平桥村的村民生活、自然风光,感受水乡的敦厚和睦的民风。作品围绕“社戏”展开情节,事件集中,人物鲜活,夜间水乡之景非常有意境。作品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文中“平桥村”“鲁镇”是虚构的,显然是一篇小说。不过教学时不要纠缠于作品是小说还是散文的文体认证,而要把教学重点放在领会文学形象、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上。《回延安》是当代一首著名的抒情诗,教学时要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感受诗人饱满的情感,感知诗作的明亮、瑰丽而带有乡土气息的意象,并体会诗作模仿陕北民歌旧形式以表现新时代内容的特点。《安塞腰鼓》是一篇新时期的经典课文,它写陕北高原,写高原腰鼓,写打腰鼓的人,展示高原的民俗民风,以及高原人奔放雄健的精神气质。它在语言运用和修辞方法方面尤其值得认真学习。《灯笼》写于20世纪30年代,是一篇抒情散文。它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现旧时的乡村民风民俗,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还以小见大,借“灯笼”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
【单元目标】
语言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基本内容的基础上,勾画关键语句;
2.通过朗读,感悟画面,梳理文章脉络,画出思维导图;
3.通过朗读,品味语言特点,深悟作者情思。
二、思维目标
1.理解文中不同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领悟文中简洁而有表现力的语言;
2.赏析四篇文章独特的言语形式和情感,从字句等角度,分析作者是如何运用独特的语言表达对家乡的情感。
三、价值目标
感悟民俗文化的生命与张力,加深学生对家乡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的认知,体会不同地方独特的生活方式蕴含的地域文化,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情景任务】
为了更好地宣扬家乡文化,镇上公众号向广大群众发起征文,宣传家乡文化,请同学们积极踊跃投稿,为家乡代言。
【单元课时安排】
第一课段:三课时“思维导图,了解民俗文化“
第二课段:二课时“深情朗读,初悟作者情思”
第三课段:二课时“探究写法,分析表达效果”
第四课段:二课时“我来代言,宣传家乡文化”
教学实施
第一课段 思维导图,了解民俗文化
课时安排:三课时
【学习目标】
朗读《社戏》,抓文眼,梳理故事情节;
朗读《回延安》,梳理所见所思所忆;
朗读《安塞腰鼓》,梳理片段式特写行文方式;
朗读《灯笼》,梳理关于灯笼的记忆
【课堂学习】
任务一:朗读《社戏》,抓文眼,梳理故事情节
【教师导语】鲁迅,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学习过他的《朝花夕拾》,这次要学的是一篇小说,一篇充满诗意的小说——齐读“社戏”
【预设操作方法】
学生齐读标题
自读课文
【教师导语】从全文看,最能表达作者情感,充满抒情意味的关键句是?
【预设操作方法】
学生分享,师生小结归纳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教师导语】作者如此怀念那晚的“好戏”究竟发生了哪些事情?让我们通读全文,仿照示例,用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几件事。
任务二:朗读《回延安》,梳理所见所思所忆;
【教师导语】“回延安”通过标题,我们可以推测作者若干年前在延安待过,当他再次回到延安,又会带着怎样的心情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
【预设操作方法】
听读《回延安》视频朗诵,体会朗读情感
学生自由朗读
【教师导语】诗人阔别延安十年,当他重新“扑”进“母亲延安”的怀抱时,那激动喜悦的心情是一般人难以体会的。朗读这首诗,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小组合作完成
回延安
任务三:朗读《安塞腰鼓》,梳理片段式特写行文方式
【教师导语】观看“安塞腰鼓”视频
【教学内容】
掌握下列词语的音和义。
旋风(xuàn ) 亢奋kàng) 晦暗( huì) 烧灼(zhuó)
羁绊( jī bàn ) 耳畔(pàn ) 蓦然( mò) 冗杂( rǒng)
戛然而止( jiá ) 磅礴(páng bó)
叹为观止:原意是 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这里指 舞姿给人强烈的美的享受。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
【预设操作方法】
学生大声读课文,读完后,在“安塞腰鼓”前加一个修饰词语,用“______的安塞腰鼓” ,表达对文本的独特感悟。
在读的基础上播放安塞腰鼓在黄土高原上的表演视频,感受它的恢弘气势和铿锵激越。
明结构理层次:按照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表演前:从“群茂腾腾的后生”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表演中:第二部分从“可是”到“声,成了茫茫一片……”;
表演后:从“戛然而止的时候”到“耳畔是一片渺远的鸡啼。
任务四:朗读《灯笼》,梳理关于灯笼的记忆
【教师导语】老师给大家出个谜语大家猜一猜
谜面:口抹胭脂一点红,任你万里到西东
竹丝皮纸虽然密,只怕旁人口吐风
谜底:灯笼
【教师导语】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抒情性散文——《灯笼》,体会作家吴伯箫在特殊年代下的抒怀与誓愿。
作者在文中写道:“真的,灯笼的缘结得太多了,记忆的网里挤着的就都是。”作者将记忆比作网,那记忆中到底有哪些与灯笼结下的“缘”呢?
【方法指导】《灯笼》是一篇自读课文,自读课文课后的阅读提示往往为大家指明阅读的方向,同学们在梳理内容时,可以结合起来思考。请同学们边读边批注,也可以标注你找到的相关信息。
【教师导语】
1.作者记忆中有哪些与灯笼结下的“缘”?
第3段写到挑灯笼,伴祖父夜行;
4、5段写到接纱灯,上、下灯学;
第6段写到村口挂红灯,慰藉孤行客;
第7段元宵张灯,跟着龙灯跑半夜;
第8段写到族姊远嫁,曾经的富贵破落;
第9段写到朱灯描红;
第10段联想献帝伴灯;
第11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
2.本文以“灯笼”为题有什么作用?
小组合作探究明确:“灯笼”串起了作者与它相关的诸多回忆,“灯笼”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1祖父夜行的灯笼 3乡俗还愿的灯笼 5族姊远嫁的灯笼 7汉献帝的宫灯
2 慈母预备的小纱灯 4山城小县的元宵灯笼 6朱红描字的灯笼 8将军塞外点兵的灯笼
第二课段 深情朗读,初悟作者情思
课时安排:二课时
【学习目标】
勾画批注文中描写夜景和小伙伴的相关词句,感受乡村纯美的环境与淳美的人情。
深情朗读,体会诗人情感;
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生命力量,领略陕北人民的精神面貌。
一线贯穿,理解“灯笼”背后的内涵
【课堂学习】
任务一:品读好戏段落,体会童真童趣。
【教师导语】借船、划船,看戏、厌戏,偷豆、吃豆,这一出出“好戏”,至今还在作者的心中,也在读者的心中上演,文中的我为什么津津乐道于自己的童年“糗事”,这背后究竟有什么力量?
【预设操作方法】抛出问题,学生各抒己见,发散思维
【教师导语】研读“赵庄看戏”的部分,说一说“社戏”是否好看?为什么?
明确:不好看
去得晚,离戏台太远,看不真切;
时间晚了,老生懈怠了,不怎么演了;
老旦总是“咿咿呀呀地唱”;
我想看黄布衣跳老虎,但是没演;
我困了,支撑着看;
最害怕的老旦一直唱;
【教师导语】齐读最后一段;豆是很普通的豆,戏也是让“我”昏昏欲睡的戏,但是文章最后却说是“好豆”“好戏”,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预设:
“我”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环境和乡民。此地有美丽的风光、自由的空气,还有朴实、率真的老人和孩子,人与人之间有着亲密和谐的关系。“我”还目睹了他们的劳动本领、办事能力。这一切都是“我”童年在时城镇未曾见到过的,在后来的人生路途中也很少再见到。由于这种心理的、情感的因素,让“我”觉得那晚的戏是“好戏”,那晚吃的豆是“好豆”。另一方面,俗话说,距离产生美。时间已经久远,早年在平桥村短暂的生活片段,留下的不仅是一些记忆,更是一种情感。时间越久,这种记忆中的影像越珍贵,所以作者赞之以“好豆”“好戏”。说‘‘好戏”还有一个原因,是《社戏》开头讲述“我”在大都市看戏,感觉非常不好,于是怀念早年在外婆家的“社戏”。乡村社戏或许俗些,但是“我”感觉很好。
任务二:深情朗读,体会诗人情感
【教师导语】贺敬之出生于山东枣庄的一个贫农家庭,他到延安去,为什么说是“回延安”呢?
【助读资料】
贺敬之,现代著名诗人和剧作家。1924年生,山东枣庄市峄县人,15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开始发表作品。1940年4月, 16岁的贺敬之和四名同学一起奔赴延安。在延安,他创作了不少出色的作品,其中就有传唱至今的歌曲《南泥湾》《翻身道情》的歌词以及享誉盛名的歌剧《白毛女》的剧本。贺敬之在延安生活了六年,由热血少年成长为有坚定信念、超群学识的青年知识分子,1946年他才离开延安奔赴人民解放战争的新战场。
【教师导语】1956年,当贺敬之回到阔别十年的第二故乡延安,面对延安,面对延安亲人,内心的情感不可遏制喷涌而出。请大家再读诗歌,梳理每个章节中流露的作者情感。
回延安——激动、喜悦
忆延安——感激、怀念
话延安——亲切、热烈
看延安——喜悦、赞美
颂延安——自信、自豪
【小结】重回延安,诗人的情感是多层面的,有回到延安的激动,有见到亲人的喜不自胜,也有展望延安未来的豪情万丈。这些情感直白、热烈而又豪迈。
【教师导语】结合刚才的分析,请大家再次大声朗读诗歌,体会一下,诗作直白、热烈、豪迈的抒情在每一个章节里的变化。
(起始激动、热烈,继而真挚、喜悦,最后豪迈、激昂。)
学生大声朗读,教师指导。
【教师导语】朗读时的节奏、轻重、长短,都可以更好地表达诗作的情感。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朗读,揣摩诗句中的情感,标出朗读标记。
任务三:朗读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生命力量,领略陕北人民的精神面貌。
【教师导语】这鼓是谁敲的,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预设操作方法】
(1)学生跳读课文,筛选信息并加以赏析;
(2)教师锁定关键句段,加以点拨。
答案预设:
第1段,用叠词“茂腾腾”修饰,既暗示了敲鼓的人-后生,也显示出后生们的青春活力。
第2段第1句暗示后生们敲鼓的环境-高粱地,第2句顺势将他们比作“高粱”,形象地写出了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朴实、憨厚、茁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第18段开头:“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排比句的使用,彰显出后生们有力、忘情和抗争等特点。
【小结】这鼓是后生所敲。他们是一群朴实无华但元气淋漓的后生。
【教师导语】这鼓是怎么敲的
【预设操作方法】
学生寻读相关片段,加以赏析。
教师锁定关键句段,加以点拨。
答案预设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使用短句,急促有力;“了”加强语气,“发狠”“忘情”“没命”层层递进,敲得“忘我”!生命的热情一旦释放出来,就没有什么东西能阻挡得住力量的喷涌。
“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使用比喻,表现鼓敲得猛烈而令人震撼。“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使用比喻、段内排比短句倒装,生动形象地写出鼓点急促密集,流苏飞扬飘逸,脚步蹦跳火烈,瞳仁光芒四射。
任务四:一线贯穿,理解“灯笼”背后的内涵
【教师导语】想一想,“灯笼”在课文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预设操作方法】学生快速浏览全文,师生互动。
明确:
一是线索作用,串联各个材料,所有的叙事都与“灯笼”相关联;二是寄托作者对故乡和亲人的怀念,引发作者对国家的责任担当意识。
【教师导语】为什么课文开头和结尾都不写“灯笼”而写“火” 你能说说这样写的思路是什么吗
【预设操作方法】学生跳读首段与尾段,勾画批注。
明确:
作者写小孩喜欢火光的天性,表明人类追求光明的普遍特点;中间由灯火自然想到灯笼,又由灯笼联想起人和事,回忆早年乡村生活,充满深情;到最后延伸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表达出激情,尤其最后一句“应该数火把,数探海灯,数燎原的一把烈火!”表达了抗敌卫国的激越情感。原来,灯笼的背后是爱国的情怀。
【预设操作方法】学生先朗读“阅读提示”第2段,再迅速浏览全文,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灯笼”的文化内涵。
【阅读提示】作者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这篇文章,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自己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其中有文化上的:在纱灯上描红,爱的是那份雅致;对宫灯的想象,体验的是深长的历史况味。有情感上的:挑着灯笼,迎回祖父,长幼情笃;接过纱灯,上下灯学,母子情深;跟着龙灯跑个半夜,伴着小灯入梦,绽放着飞扬的青春;族姊远嫁,进士第的官衔灯映照着褪色的朱门,记录着岁月的沧桑……
第三课段:探究写法,分析表达效果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社戏》中不同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领悟鲁迅作品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2.朗读品味语言,把握《回延安》中“”信天游”的形式特点和语言风格。
3.学习《安塞腰鼓》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写法,体会长短句交错、充满激情的语言风格。
【课堂学习】
任务一:表达方式显威力
【教师导语】作者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融合了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以本文所写的某件事为例,具体分析这些表达方式各自的作用。
【预设操作方法】
1.回顾表达方式有: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
2学生先自读课文找出答案,学生再小组合作,分享答案
明确:
如课文开篇一段,讲述了“我”的外祖母的家乡平桥村的情况,用的都是描述语句,
大概说了几件事:一是“我们鲁镇的习惯”, 二是“我”随母亲来平桥村的缘由,三是平桥村的地理概貌、村民状况。层次非常清楚 语言非常简略。“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
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是充满感情的议论语句,尤其是“乐土”二字分外醒目,表达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在城里读书生活的厌倦。
又如课文最后两段,讲述了“我”再次吃豆的经历和感觉。六一公公不仅不指责孩子们偷豆,反而给“我”家送来新豆,并且夸奖“我”有见识,说明他这个人除了心地善良外,还有一些可爱的虚荣心,想博得他人的夸赞。最后一段关于吃豆的议论,是全文的总结性议论,表达了“我”内心想法:“我”觉得那夜的豆好吃,觉得那夜的戏好看,是因为有那种特殊的经历,让“我”感到新鲜、1愉快。这一议论句起着点明主旨的作用。
【教师导语】在看“好戏”之前,“我”的心情大落又大起,作者不厌其烦地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这两种心情,目的何在
【教师点拨】其实越是期盼,遇到波折就越难过,越是难过,最后愿望得以实现就越开心。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是出于作者表达的需要,为看“好戏”作铺垫,也让读者充满期待。
【设计意图】这一问题意在引导学生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使用是出于表达的需要,是为一定的表达目的服务的。
任务二:聚焦“信天游”,品味语言风格
【知识链接】信天游:陕北民歌。两句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可化用)。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也可叙事,多用比兴手法。联想丰富,奔放热烈。
【教师导语】《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富有浓郁的陕北风情,请找出其中的“信天游”特色。
【预设操作活动】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形式:每两句一节;
节内押韵;
口语化(包括叠字);
比兴手法。
【教师导语】著名诗人臧克家谈《回延安》时说:“这首诗情感浓烈,深切动人,极度欢乐的字里行间渗出生活的气息和乡土的美感。”你能读准诗歌中口语化的读音吗
【预设操作方法】抽学生试读,教师正音。
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 liǎo)……(语气词)
满心话登时(dēng shí)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方言)树梢树枝树根(gēn)根(gen),亲山亲水有亲人。(叠字)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衬字)
【教师导语】诗歌大量运用叠字,表现了陕北口语的特色,你能列举几个吗
学生列举,如:
诗中的叠字词语,有表事物的,如“树根根”“羊羔羔”等;有表数量的,如“几回回”“几根根”“一口口”“一条条”“一排排”“-座座”等;有表情态的,如“紧紧”“飘飘”“团团”“高高”“滚滚”等;还有表颜色的,如“白生生”等。
【教师小结】陕北口语入诗,自然淳朴接地气,更直白热烈地彰显诗人热爱延安、赞美延安的强烈感情。
【知识链接】比:比喻,形象生动,情感深挚。兴:先说其他事物,引出要说的事物,即触景生情,托物起兴,启发联想和想象。
例如:
运动场上彩旗飘,体育健儿真英豪。(上句发端,营造氛围,引出下句要说的事物)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上下句关系切近,兼有发端与比喻双重作用)
【教师导语】聚焦第二部分,品析“比兴”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预设操作方法】学生自主批注并交流分享,教师点拨归纳。
明确:
“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兴”中兼“比”,以“羊羔羔”吃“妈”的奶长大,喻写延安人民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兴”中兼“比”,以“树梢”“枝”“树根根”的一体关系,引起并喻写自己和延安山水、延安人民密不可分的关系。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兴”中兼“比”,以大生产运动中“东山”“西山”的茂盛庄稼,引起并喻写自己投身其中锻炼、学习。
【教师小结】语言是为情感服务的。比兴手法的运用,让两行一节的小小诗句更具有丰富的内涵,并产生了感人的力量。
任务三:学习文章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写法,体会长短句交错、充满激情的语言风格。
【教师导语]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与力量的礼赞,为了表现生命挣脱束缚、冲破羁绊、撞开闭寒的雄浑粗犷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与内容的和谐。
本文好词佳句俯拾皆是,既适合声情并茂地朗读,又适合有滋有味地赏析。选择你喜欢的句段做有感情地朗读,然后作美点赏析。
句式:我喜欢朗读第___自然段,因为它用 修辞手法(或者其他手法)表现(达)出了 。
方法指导:赏析角度提示:修辞、短句、叠词、文章结构等。
例如: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一一安塞腰鼓!(第7段)
我喜欢朗读第 7自然段,因为它用排比、比喻、反复_修辞手法,形象具体地写出了舞蹈场面的壮美,突出表现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
第五课段:我来代言,宣传家乡文化
【课时安排】两课时
【学习目标】
回顾梳理前四课段所学内容,根据所学,宣传家乡文化,在全班进行评选投稿学校公众号。
任务一:小组互改
以小组为单位,学生从行文思路、修辞、表达方式等方面,对小组同学所写的文章进行建设性地批改。
任务二:自我完善
学生在完成组内互评之后,完善自己的作品。
任务三:评选展示
作文评价量表
维度 评价内容 评价等级 评价说明
行文思路 思路清晰,明确所写的文章要表达的情感 ☆☆☆☆☆ 1.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或主旨比较模糊,得1-2颗星;2.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或主旨比较清楚,得3-4颗星;3.文章所表达的情感或主旨清晰且集中,得4-5颗星。
修辞 能够依据主题和表达需要,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 ☆☆☆☆☆ 1.所选素材不能表现所传达的情感,没有,得1-2颗星;2.所选素材比较能够表现所传达的情感,修辞运用得比较恰当,得3-4颗星;3.所选素材能够表现所传达的情感,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得4-5颗星;
语言 语言清晰,情感丰富。能够灵活运用拟人、比喻,传情写意,并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 1.语言表达比较枯燥,表现力不足,得1-2颗星;2.语言表达较为具体生动,有一定的表现力,得3-4颗星;3.综合运用多种手法,表现力强,得4-5 颗星。
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征文进行投稿。
【单元设计反思】
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本单元的课
文,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学习本单元,要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还要注意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因此,本单元我主要设计了四个课段:第一课段:“思维导图,了解民俗文化”第二课段:“深情朗读,初悟作者情思”第三课段:“探究写法,分析表达效果”第四课段:“我来代言,宣传家乡文化”
【测试反馈】
(一)必做题
《社戏》原文开头部分写的是“我 成年后在剧场看中国戏的两段经历课后阅读这些文字,体会一下,作者通过写不同的看戏经历,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思?
(二)选做题
延安,曾经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也是无数人魂牵梦萦的地方。访问你的祖辈、父辈,或查找相关资料,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还可以对照这首诗,延伸阅读莫耶《延安颂》、祁念曾《延安,我把你追寻》、曹靖华《小米的回忆》、吴伯箫《记一辆纺车》等,看看这些诗文体现了怎样的“延安精神”
夏夜行船
无船出行
伙伴游玩
平桥概况
再读吃豆
深夜返回
停船吃豆
赵庄看戏
看延安
祝延安
话延安
忆延安
回延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