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最后的常春藤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
美国 欧·亨利
法国 莫泊桑
俄国 契诃夫
欧·亨利(1862—1910),美国短篇小说家。一生写了300多篇短篇小说,大部分反映了下层人物辛酸而又滑稽的生活。这些作品以其幽默的生活情趣,“含泪的微笑”的风格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他的《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 《最后的常春藤叶》等代表作,列入世界优秀短篇小说之林。他本人也为此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始人。其作品构思巧妙,尤以出人意料的结局著称。
回顾课文,思考:
1.划出的生字词。
2. 情节发展的几个阶段。
3. 小说的人物和主题。锡鑞杯子
苔藓遍地
窗槛
瞥着
蹑手蹑脚
一筹莫展
出殡
对瞅 là
tái xiǎn
jiàn
piē
niè
chóu
bìn
chǒu
主要人物
次要人物开端发展高潮
结局情节:勾划时间线索以及琼西的病情发展
时间 : 病情发展:
十一月 琼珊病倒
一天早晨 病重
第二天早晨 病危
天色刚明的时候 病好
第二天下午 贝尔曼去世
开端(第1-11段)年轻的画家琼珊不幸感染肺炎,生命垂危。
发展(第12-36段)琼珊不听劝慰,望叶等死
高潮(第37-50段)不落的藤叶使琼珊重又燃起生的欲望。
结局(第51-55段)琼珊脱险,贝尔曼病逝,揭示叶子不落的謎底。琼珊
人物:最后一片叶子与琼珊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最后的藤叶能挽救琼珊的生命? 琼珊的好友苏艾在
琼珊生病时为她做了些
什么?
贝尔曼是个怎样的人?请大家找出描写贝尔曼的语句,并抓住重点句分析交流。揣摩:
他还是个暴躁的小
老头儿,极端瞧不起别
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
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
术家的看家恶狗。 “……总有一天,
我要画一幅杰作,那
么我们都可以离开这
里啦。……” 角落里的画架上绷着一幅空白的画布,它在那儿静候杰作的落笔已经有二十五年了。贝尔曼:
其貌不扬 失意落魄
酗酒成性 性情暴躁 真诚善良 乐观开朗
对艺术执著追求
揣摩体会为什么贝尔
曼的这幅画能激起琼珊战
胜病魔、继续生活下去的
勇气?
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
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
上。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靠
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
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
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
根藤枝上面。 贝尔曼要完成一幅杰作。他完成了吗?如果完成了,这幅杰作是什么?为什么说这是一幅杰作? 琼珊的重获新生
给了我们怎样的生命
启示? 这个世界没有人能让你倒下,如果你的信念还站着的话!
——马丁·路德·金
生命更需要真情的呵护! 贝尔曼用自己的“死”
换取了琼珊的“生”。是他
不珍爱自己的生命吗? 不漠视其他的
生命,这是对生命
更崇高更伟大更震
撼人心的一种珍爱! 请为这位默默无闻的
小人物写一则简短的墓志
铭,让更多的人记住他。
你们认为谁是小说的主角,琼珊,苏艾,贝尔曼?还是三人都是主角?《最后的常春藤叶》
这篇小说的题目有几种不同的版本,比如《最后的一片叶子》、《两个病人》、《绝处逢生的琼珊》。如果是你选择,会选择哪个题目?为什么我们的编者选择《最后的常春藤叶》? 常春使人产生明丽光辉的联想,给人一种温馨的感觉,暗示性蕴涵力强。
小小的一片常春藤叶,沐浴着人性的光辉,创造了挽救生命的奇迹。它对情节发展主题深化人物塑造等都有重要的作用。欧 亨利式的结尾:
欧 亨利在短篇小说的艺术处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小说的意外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种意外的结局一般来说是令人宽慰的,是带着眼泪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