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上饶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历史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1-24 11:33:53

文档简介

上饶市2023一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试
高一历史试卷
座位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1989年在江西新干县发现一座大型商代慕攀,其中出上青铜器480余件,包括礼器、兵器和生活
用具等,其数量之多、铸工之精为江南地区所罕见。四川广汉三星堆发现的两个商代的大祭祀坑,
也出土了大批青铜器。这体现了
A.青铜器普遍应用于生活中
B.江南是商代的经济中心
C.家国一体的早期政治形态
D.商代手工业生产的发展
2.公元前385年,秦献公夺取政权,通过改革,壮大了地主阶级的
力量:公元前32年秦幸公即位,他任用商鞅进行变法,使素国
成为当时的强国:公元前238年秦王政亲玫,开始了统一中国的
战争。发生上述事件的诸侯国位于图1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3.,司隶校尉始置于西汉武帝时,东汉复置:司隶校尉可以督察京师
百官,封侯、外戚、三公以下,不论尊卑,无所不纠。刘秀时,
“(鲍永)为司隶校尉,帝叔父赵王良尊威贵重,永以事劾良大
不敬。由是朝廷肃然,莫不戒馍。刘秀重用司隶校尉意在
(图1)
A,强化中央集权
B.是高行政效率
C.加强专制皇权
D.确保选官权力
4.敦煌飞天壁画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艺术形象。它融合了印度佛教天人
和中国道教羽人等多种元素,主要凭倩飘曳的衣菥、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形成这种艺术形象
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腰合
B.雕刻技术的进步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D.绘画技术的精湛
5.唐朝诗人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中写道:“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王建的《宫
词一百首》中描写:“殺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蹴鞠)。李白的《蹴鞠诗?等诗歌也
表现了蹴鞠时的热闹场面。据此可知,唐代
A.诗歌以描写节日活动为主
B.体育活动丰當文学素材
C.宫廷体有活动向民间扩展
D.社会体育活动丰富多彩
6.西夏文(如图2),又名河西字,番文等,是元昊命人参照汉字的:六
书”理论(象形、指事、会意等),采用合成法创制的记录党项语言
的文字。据此可知,西夏文字
A.借鉴模仿汉字字形
B.加强了西夏韵统治
C.是民族沟通的工具
D.是民族交融的产物
(图2)
高一历史试卷
第1页,共4页上饶市 2023-2024 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统考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A C A B D C B C D B D A C C A
1.D 由材料中青铜器的出土情况可知,商代青铜器的铸造水平高,是商代手工业发展的表
现。故 D选项正确。“普遍应用于生活中”过于夸大,A选项错误。B选项与史实不符。材
料未涉及早期政治形态,无法得知家国一体的早期政治形态,C选项错误。
2.A 由图 1 可知,秦国位于图 1中的①,故 A选项正确。②是晋国③是燕国④是齐国。
3.C 由“可以督察京师百官……永以事劾良大不敬。由是朝廷肃然,莫不戒慎。”可知,刘
秀重用司隶校尉的为了加强专制皇权,故 C 选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对地方的管理,A
选项错误。材料与行政效率和选官无关,B、D选项错误。
4.A 由“敦煌飞天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融合了印度佛教飞人和
中国道教羽人等多种元素”可知,敦煌飞天的艺术形象是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的产物,而不
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故 A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敦煌飞天的艺术形象的呈现体现了
雕刻技术的进步与绘画技术的精湛,并不是形成该艺术形象的原因,B、D选项错误。
5.B 由“《寒食城东即事》、《宫词一百首》、《蹴鞠》等”可知,唐朝由很多诗歌记载了蹴鞠
的体育活动,说明体育活动有利于丰富诗歌创作素材,B选项正确。由材料无法得知诗歌以
描写节日活动为主,A选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宫廷活动向民间扩展,C选项错误。材料只
涉及蹴鞠一项体育活动,无法得知体育活动丰富多彩,D选项错误。
6.D 由“参照汉字……的文字”可知,西夏文融合了党项族和汉族文化,说明其是民族文
化交流、融合的产物。D选项正确。A选项片面理解材料,B选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材料无
法得知民族间沟通时使用西夏文,C选项错误。
7.C 材料描写的是北宋东京城的繁华场景,体现了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故 C选项正确。
材料与门第观念、百姓平等及国家控制无关,A、B、D选项错误。
8.B 表 1 中的信息可知,清朝在不同的边疆地区依据当地的社会情况、民族习俗等因素,
因俗而治,实施灵活的民族政策,并未与内地管理一体化,故 B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表
1中的举措未涉及民族自治,A选项错误。举措未涉及重视海疆与重视边疆的对比,C选项
错误。
9.C 根据材料中”道光年间……,才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方案”,可知
这个案为洋务运动,所以正确答案是 C 项;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并没有认识到制度
变革的必要性,所以 A项错;洋务运动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所以 B项错;洋务运动推崇”
中体西用”,维护封建统治,没有推动民主思想传播,所以 D项错。
{#{QQABCQAEggigABBAAAgCAwmYCkEQkAAAAKoGRBAEsAIAyQNABAA=}#}
10.D 材料中孙中山领导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是指辛亥革命带来的影响,,辛亥革命使民主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所以使人民经受了民主共和的洗礼,所以 D项是正确的。辛亥革命后
中国仍然是两半社会,所以 A项错误;辛亥革命革命虽然建立了共和国,但民主并未真正
建立,而是处在北洋军阀的专制独裁统治之下,所以 B 项错误,也没有真正进入资本主义
社会,所以 C项也是错误的。
11.B 材料中“五四运动前后,我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在追求真理中传播
新思想新文化,勇于打破封建思想的桎梏,猛烈冲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思
想、旧文化”说明此时正在进行一场空前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新思想新文化冲击封建旧文
化旧思想,结合这一时期的情况,可以推知是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促进
了思想解放。所以 B项正确;材料说明不了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所以 A
项错误;五四运动与国民大革命没有直接关系,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五四运动带来了思
想解放,并没有说明是五四运动一场爱国主义运动,所以 D项错误。
12.D 表格中信息主要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的短暂春天,其主要原是因为处于一战期间,西
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所以正确答案为 D;A项是其中一个原因,但并非是主要
原因;B项表述错误;国民大革命时间是 1925 年之后,时间不符合,C项错误。
13.A 从“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占人口 70%的贫民是“革命的先锋””,可以推断
出题中的“新的革命策略”是农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这是对苏联城市中心论模式的创新,
所以 A项正确;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成功,不仅仅是因为选择了最先进的革命思想——
马克思主义,关键在于选择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所以 B项错误;C、D两项均非本题材
料主要指向的内容。
14.C 从材料中“1938 年春,位于中国山东省南部……重创日军主力,是抗战以来中国军
队取得的一场大胜”可以判定出这场战役是指台儿庄战役,所以 C项正确;A项平型关大捷
发生在 1937 年,B 项百团大战发生时间是 1940 年,均可以排除;通过材料说明此战役发生
在山东省境内,所以也排除 D项。
15.C 根据材料中“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求团结不是来吵架……会议后中国迎来了与
发展中国家建立的热潮”可以推知这次国际会议是亚非会议,即万隆会议,所以 C项正确;
中苏会议是 1949 年 12 月,所以 A排除;B项时间符合材料的描述,但是会议后并无建交的
热潮出现,所以排除;不结盟首脑会议出现在 60 年代以后,且中国没有参加,所以排除 D。
16.A 从材料1950年到1979年再到2005年三个不同时期劳动模范的评选标准的变化正是
反映了不同时期经济体制下人们对劳动价值观念。所以选项 A正确;B项属于无关内容;C
项不是材料的主要内容;D项无法反映。
{#{QQABCQAEggigABBAAAgCAwmYCkEQkAAAAKoGRBAEsAIAyQNABAA=}#}
二、非选择题
17(15分).示例一: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鲜明地体现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思想的发展中。周朝实行分封制。
秦朝统一中国后在地方上采用郡县制,实行“书同文,车同轨”,推动政治、经济、文化制度
在继承中创新,建立了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隋唐开创实行科举制、元代确立行省制
度、明代废除宰相制度、清代实施对少数民族因俗而治的政策等,都是对国家治理体系的重
大创新,都不同程度体现了中华文明中“变则通”的创新思想。
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创新性,扎根中华大地,继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示例二: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体现在我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从思想到器物、从艺术到
科技,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中华民族不仅涌现了老子、孔子、庄
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产生了儒、道、墨、名、法、
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
伟大文艺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在科技上也有诸
多领先世界的发明……正是我们自己创造和培育的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
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
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创新性,扎根中华大地,继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8.(22分)(1)主要方式:武力征服、设置机构、册封首领、实行和亲和会盟、经济文化交
流(10)
特点:政策开明包容,措施灵活多样,重视发展经济,以 “和”为主,因俗而治、因地制宜
(任答三点)(6分)
(2) 意义:收复新疆使新疆各族人民摆脱了外国侵略势力的压迫,沉重打击了英俄侵略
势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加强了新疆与内地的联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对以后中国历届
政府对新疆地区的有效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6分)
19.(15分)(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红军长征、遵
义会议的召开,陕甘宁边区政府、敌后抗战的战略总后方,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新中国成
立。(10分)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
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5分)
{#{QQABCQAEggigABBAAAgCAwmYCkEQkAAAAKoGRBAEsAIAyQNABAA=}#}
同课章节目录